《周易》:一個人「走運」之前的6個變化,順天應人福報自來

2020-12-14 史味兒

導語:《周易》:一個人「走運」之前的6個變化,順天應人福報自來

一個人若要有所作為,從來不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而是順天應人,以得天時、人和,必成大事。《周易》有言: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很多時候會聽到有人說「最近運氣好,幹啥啥順」;也有的人會說「最近運氣不好,連喝水都塞牙」。

所謂運氣,皆是有跡可循,順天應人好運自來。

一、心理上發生變化:

心理上發生變化一般是很微妙的感覺。

原來一直糾結著的多年之前的陳年老梗,最近卻覺得沒那麼重要了,突然間就看淡了、釋然了,不自覺地開始規劃未來,對生活充滿熱情。

二、行為上發生變化:

一直以來不管好的壞的都留著,不捨得扔的那些廢舊物品,近期卻輕鬆斷舍離。並且換一批新物,換一個心情。

三、衣著打扮發生變化:

執著了多年的一身黑灰白,近期卻想嘗試一下比較炫目的顏色。

換下了黑白灰的衣服,也換了口紅色號。

男士也一改多年的穿搭習慣,近期傾向於時尚的打扮。

四、飲食發生變化: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五花八門,吃夜宵、泡酒吧,平日裡更是無辣不歡,喜歡吃各種辛辣或是油炸食品。

要知道人的習慣和喜好並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但就是會有些人不知不覺開始逐漸遠離菸酒,開始喜歡吃素、輕食、喝茶等。

五、睡姿發生變化:

我們都知道睡姿是很難改變的,而有些人近期卻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改變了睡姿,並且睡得還很踏實。

六、性情發生變化:

有些人之前很喜歡獨處,沉默寡言,近來卻喜歡與他人交談,並且能發現別人的長處,也樂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亦樂乎。

正如《周易》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的「易」,本身就是「變通」的意思。

世間萬物皆在不斷變化之中,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情感等等都是如此。

當一個人的覺悟有所變化、行為和性情必然會隨之變化。一個人的變化如果能夠順天應人,那麼其福報不久便會降臨。

《易經》多次提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裡的「自」是指「自己」。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天助自助者」。

人在面對困難時,先要審視自己,不要推卸責任。要靠自己去努力克服困難,而不是一心想要藉助外力。

如果憑一己之力便能完成大事,那麼隨之而來的,必定是福報!

我們中國可謂是「大易民族「。古代聖賢孔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都在26歲之前便熟讀了《周易》。

即使在現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演講中也曾說過: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

如果僅僅把《易經》看成是一本古代佔卜的書籍,那就太膚淺了。

《易經》所涵蓋的知識包羅萬象,傳遞給我們的是哲學也是智慧,同時給予世人以鼓勵。

另外,世上真正能看懂、研究透《易經》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我們後人要不斷地學習古人留下的精華,將這種高深的智慧不斷地傳承下去。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相關焦點

  • 易經:「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注意
    《易經》中就透漏了:「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一、思想:本來在思想上總是不停的回憶過去,追悔過去,在糾結中不能自拔,近期有如夢初醒的感覺,意識未來才是最重要的。順天應人,適時而動《周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曾仕強說:「中國人講求天人合一,其實就是要順天應人,順乎天理而適應人情。」
  • 順天應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順天應人,應:適應,適合。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於頌揚建立新的朝代。出自:《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近義詞有:順天從人,順天應人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常用於頌揚建立新的朝代。
  • 一個人走運前有什麼徵兆?《易經》中的這2句話,就是答案
    阿Q是個貧苦農民,受盡剝削壓迫,他的一生是充滿背景的一生。他總是不思進取,又自我感覺良好,擅長使用精神勝利法;即使最後被人稀裡糊塗地送上法場,就要被砍頭了,他還在自我陶醉——似乎覺得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難免要殺頭的。
  • 命運坎坷,離不開因果報應,若能做到這2點,福報自來
    當感知自己命運坎坷時,其實離不開因果報應的障礙,這時能做到以下這2點,福報自來。第一、遇到磨難,皆是因果,接納懺悔,就能轉禍為福。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償還業障的過程,對於福報大的人來講,也是消耗福報的過程,無論富貴貧賤皆是因果。人生,就是一個從聽道到體道,再而悟道,最後得道的過程。一個人一旦醒悟了,還有什麼可以讓他心起執念呢?
  • 《周易》:人的財運到來前,大多有3個徵兆,佔一個就要恭喜你了
    提起《周易》,大多數人可能有所誤解,認為周易就是算命的,其實不然,從誕生那一刻起,周易就是一部破除封建迷信的著作,是中國古代文化脫離鬼神和巫術的著作。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讀周易能涵養福報。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身邊的人學歷、資質、工作都和自己差不了多少,為何他們的運氣和財運就比我們好很多呢?
  • 傳統文化「順天應人」都有哪些表現?(原創)
    「天人合一」「順天應人」是中國傳統思想,在社會生活中,它有哪些具體表現呢?我們舉例生死大事。春生秋殺乃天之自然之理。「順天應人」我國古代對犯人處極刑大時間就在秋天,稱為「秋殺」。就是不知「大赦天下」「免死罪」是不是在春天?
  • 佛說:命運坎坷,離不開因果報應,能做到這2點,福報自來
    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但人生中就是充滿了坎坷,命運總喜歡捉弄人。所以古人也常講:「人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不要因為命運坎坷,就迷失了自己。」命運發展的軌跡,總會讓人事與願違,有時候又會打的我們措手不及,有一句話,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易經告誡:「十年順運好過,一年敗運難熬」,讀懂福報常伴左右
    聖賢、帝王: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名相、名將:劉伯溫以易學術數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時時研讀。這才是真實的《易經》暴露了每一個成年人必須要懂的大智慧周易告誡: 「十年順運好過,一年敗運難熬」,讀懂福報常伴左右有人講:越努力,越幸運。
  • 命運坎坷,牢記4句「箴言」福報自來
    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福分,當命運的劫難來了,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留你到五更,所以要珍惜人生,真愛生命,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中國古人正是考慮到人生要經歷的種種磨難,難免會有人沉淪苦海,不能自拔,以至於荒廢一生的大好前程,所以留下了4句「箴言」,當覺得命運坎坷的時候,牢記這4句「箴言」福報自來。
  •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周易》。但這二十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而這裡面蘊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益一生。
  • 一個人在走運之前,身上會出現這3個徵兆,記得轉告你朋友
    話糙裡兒不糙,說的是一個人的命運,不可能一直順,也不可能一直背。如今有不少人生活過得不好,就抱怨為什麼自己一直走背運。其實呢,人生起起伏伏,這很正常,關鍵是當好運來的時候,你要能意識得到,你要能夠抓得住。一個人在走運之前,會有以下三個徵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孟子:從儒家的順天應人,看待地攤經濟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而在儒家的文典中,最早在《周易·革》中提出了順天應人: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周易(易經)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之道因為遵循四季的規律而產生,商湯、周武王起兵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所做是上應天道,下順民心。
  • 易經:福報皆有定數,不做這3件消耗福報的事,自然會遠離災禍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所謂"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告訴我們: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做這三件消耗福報的事,就會遠離災禍。
  • 《周易》:決定一個人財富的,從來不是勤勞,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長河裡,《周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很多人都在潛意識裡,把《易經》歸為一種算命的書,但其實易經囊括了宇宙萬象,它是在闡述宇宙的本源和世界的發展規律,其中更不乏深邃的人生智慧。
  • 《周易》:唯變所適,革故鼎新,生機盎然
    只有不斷變化、不斷創新,才能永葆生機。創新、創造的指導原則是「順天應人」。《革》卦《彖》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革命」一詞即濫觴於此。「順乎天」,指順從客觀規律與時代潮流;「應乎人」,指順應人民意志,切合社會需要、國情民心。
  • 《周易》:人的財運到來前,大多會出現3個徵兆,佔一個就恭喜了
    《周易》則給出了合理的解釋,人的財運在來臨前,這3個徵兆少不了,如果你發現自己佔了一個,那麼就要恭喜了。一、受人之辱,不動於色佛家有言:「受人之辱,不動於色,則成道矣。」因此我們要領悟「受人之辱,不動於色」的道理,遇事淡定一點,如此才能涵養福報。二、察人之過,不揚於眾;受人之恩,銘記於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察覺了他人的過錯,不到處張揚;受到了他人的恩惠,才要銘記在心。
  • 曾仕強:何為「順天應人」!
    老天要一個人在行業裡面得第一,它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把這個人的競爭對手通通收回去就夠了,這個人就沒有敵手了,很自然就得第一了。人靠自己努力,要得第一,那是辛苦得要命,但是如果老天幫忙,就會輕鬆很多。 要想老天把跟我們競爭的人收回去,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自己要爭氣,這才叫做自天佑之。
  • 《周易》:能夠決定人財富的,從來不是勤勞,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
    無論一個人想要變得仙風道骨,還是活成俗世一點的富貴人,一些定律還是要掌握。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周易》這本書,《周易》告訴人們,想要獲得財富,並不只是悶著頭幹,而是擁有有跡可循的方法論。《周易》裡面就已經點出了3個終極規律,巧的是,這3個終極規律並沒有一個和勤奮努力有關。
  • 周易:一個人「發達」前有3個徵兆,要是你有一個,那就要恭喜了
    馬雲曾說人生的重大決策問《周易》,魯迅曾說,不讀《周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其實,熟讀《周易》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人要「發達」前,書中講是有3個徵兆的,你只要中一個,那就說明好運快來了。其實,這裡所說的三個徵兆就是三個人生的坎,不大不小的難關,等你闖過去之後,你的「財富、好運」就會慢慢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