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波新基金髮行潮洶湧襲來 20隻產品同臺競技

2021-01-07 全景網

來源:

上海證券報

| 發布時間:2013年01月08日 06:37 | 作者:王誠誠

  基金髮行準「備案制」的正式實施,意味著發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成立門檻較低的發起式基金會愈加風行。此外,由於目前新基金籌備到募集時間從3-4周縮短至20天左右,基金公司將採用更靈活的發行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記者 王誠誠 ○編輯 張亦文   

  新年伊始,新基金髮行市場便充斥著濃烈的「火藥味」。記者發現,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發布產品募集公告,目前基金在發數量已經超過20隻。上述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佔據絕對主流,此外,發起式基金也頗為「搶鏡」。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髮行準「備案制」的正式實施,意味著發行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此種背景下,成立門檻較低的發起式基金將會愈加風行。此外,由於目前新基金籌備到募集時間從3-4周縮短至20天左右,基金公司將採用更靈活的發行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目前在發產品數量達20隻

  新年首周,基金髮行一派繁榮之景。公開資料顯示,近期有16隻產品(A、B、C份額合併計算)公告發行,將目前在發產品數量推升至20隻。

  上述產品中僅有3-4隻偏股型產品,其餘全是清一色的固定收益類基金。這些債券類產品中,既包括創新型的債券指數基金,也包括短期理財、分級債基等去年紅極一時的品種。此外,目前發行市場上也不乏貨幣、保本等傳統型固定收益產品。

  除固定收益類產品唱發行主角外,新年基金髮行還有一大特點便是發起式基金頗為「搶鏡」。上述在發產品中,工銀、華安以及嘉實均有一隻發起式基金在發。    

固收類基金仍唱主角

  作為去年發行市場的當紅主角,固定收益類產品可謂搶足了風頭。新年伊始,債券產品熱度仍在延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債券產品仍然佔據發行市場主角,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

  首先,債券的牛熊市周期比較短,從2007年到目前,基本是一年大年一年小年,所以發債券產品總是一個比較佔優的策略。

  此外,從渠道情況來看,儘管業內認為債市行情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調整,但四大行摸底下來,投資者對債券產品的接受度仍然較高,一季度還是主要賣債券產品,只有招行等少數銀行開始布局股票基金了。

  「即使考慮到今年可能出現的信用事件,但個人覺得『東隅已失,桑榆未晚』,債券投資縮短久期,採用子彈型策略還是有希望獲取收益的。」    

基金髮行「火拼」升級

  除上述原因外,準「備案制」實施後,基金公司發行策略也正在發生變革。據介紹,2013年1月1日之後,基金公司可自主規劃申報產品數量和類型,不受通道限制,申報流程實現電子化、標準化,從而加快審核速度。

  「在新的發行制度下,未來基金公司可很快改變發行策略,一旦投資者風險偏好大大提高,可很快加碼股市,適應市場變化。」

  準「備案制」帶來的第二個變化是,基金數量將大幅增加,未來發行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業內人士指出,發行數量激增後,基金髮行規模可能越發「迷你」,發起式基金由於成立門檻近需5000萬,可能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將會更為風行。  

相關焦點

  • 新華基金總經理離任!發行大年僅成立4隻新品,25隻基金規模迷你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持續火爆,不過該公司年內僅成立了新華安享惠澤39個月定開A/C、新華精選成長主題3個月持有期、新華景氣行業A/C、新華安享惠融88個月定開債A/C4隻產品(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其中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各為2隻。與此同時,新華基金迷你基金扎堆。
  • 多隻新基金一起炸了 兩隻都狂賣300億!更多爆款基金在...
    多隻新基金一起炸了 更多爆款基金在路上】伴隨著上周爆款基金連環刺激,市場對新基金髮行規模期待值明顯提高。本周迎來一個「超級爆款周」,確實從渠道傳出消息顯示是爆款頻出。基金君預測,目前這一波市場走勢如此凌厲,後續招商、華夏、易方達、匯添富等新發基金預計還將爆款湧現。
  • 今年新成立逾500隻定開 持有期基金募資1.34萬億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新成立的定開、持有期基金達到517隻,募資總規模1.34萬億元,在3萬億新發基金規模中佔比44%,打破了開放式基金一統天下的格局。新發定開、持有期基金募資1.34萬億12月19日,匯安恆利39個月定開純債、招商添錦1年定開債雙雙發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兩隻產品募資規模分別為42億元、10.1億元。隨著兩隻新基金的成立,今年以來新發定開基金達到304隻,比去年增加近百隻;募資總規模達到8435.26億元,同比增長64.5%,雙雙創下新紀錄。
  • 單日13隻新基登場 基金髮行火爆行情再現?
    僅11月19日當天,就有包括匯添富、招商、鵬華等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發布旗下13隻新品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累計新發規模超360億元。由此,11月至今公募市場的新發規模也突破1800億元,逼近10月全月表現;也超過了除三季度以外,多數單一月度的發行規模。在業內人士看來,受益於年內A股行情整體回暖和基金的賺錢效應凸顯,居民資產向資本市場轉移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未來爆款現象仍有望持續。
  • 9月份基金髮行回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受益於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偏股基金賺錢效應持續發酵,基金髮行市場近期頻頻出現募集規模數十億的產品。截至9月25日,9月份的新基金髮行規模超過1400億元,為今年以來募集情況最好的一個月。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賺錢效應的持續表現或是9月份基金髮行回暖的主要原因。
  • 冰火兩重天 基金髮行市場分化加劇
    基金公司不應盲目跟風「發新」,而要在增加自身資源和提升管理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刷新紀錄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共有1316隻基金成立,發行份額2.93萬億份,為1998年以來年度新成立基金份額最高值(2019年新成立的1034隻基金總份額為1.42萬億份,排名第二)。
  • 新基金髮行遇「冷空氣」 新基還值得買嗎?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一季度新基金大賣超5000億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節後A股市場在創業板帶動下展開逼空行情,投資者繼續借道新發基金入場,權益類基金銷售一片火熱。截至3月28日,一季度公募基金合計募集金額5112億元,單季發行成績僅次於2015年第二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
  • 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
    本周新基發行情況: 據Wind顯示,上周共22隻基金髮布成立公告,總規模達713.25億元;共發行42隻基金髮布發行公告,30隻基金首發。 上周發行產品中,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C的發行規模最大達82.25億元;此外,上銀聚遠鑫87個月定開的發行規模排名第二達80.00億元。
  • 上半年公募基金首募總額達1.05萬億元 11隻新發基金衝進「百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公募市場成立的688隻基金產品合計募集規模高達1.05萬億元,突破萬億元大關。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在績優基金經理和渠道營銷的合力下,爆款基金頻頻現身,今年上半年新發基金中首募規模達到百億元規模的新基金高達11隻。
  • 多隻股票ETF獲監管受理,物聯網基金領銜!下周將有24隻基金髮行,5隻...
    每經編輯:肖芮冬證監會官網發布最新基金審批進度顯示,4月23日,嘉實、工銀瑞信、華泰柏瑞、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募申報的股票ETF產品獲受理。從申報產品的名稱來看,「物聯網」成為關鍵詞——新申報的產品名稱分別是,嘉實、招商、華泰柏瑞旗下中證物聯網主題ETF,工銀瑞信中證科技龍頭ETF等。而下周的新基金髮行市場上,將有24隻基金髮行。
  • 基金早班車:今日27隻基金新發 本周超100隻新基金齊發 哪些基金有...
    摘要 【基金早班車:今日27隻基金新發 本周超100隻新基金齊發 哪些基金有望「一日售罄」?】
  • 蟄伏已久的兩位資深基金經理即將發新產品,抄底時機到了?
    記者 黃慧玲2020年剛剛過去三分之一,新發基金市場已然坐了一趟完整的過山車。從上圖可以看到,發行份額比產品數量先行一步反映市場情緒。二月份的新發基金數量相對較高,而發行份額達到頂峰。伴隨著二月底開始的市場回調,三月份基金髮行份額明顯下滑,但新產品的數量並沒有「剎車」,達到階段性頂峰。到了四月,數量和規模同步雙低,新發基金又開始難賣了。進一步梳理可以發現,四月份權益類基金的佔比大幅降低,債券類基金成為主力,佔比從20%左右上升到47%。
  • 股市上熱搜不稀奇 如今連「基金」都上熱搜了
    看了看大家的評論,有對基金收益滿意的:也有對行情的懷疑:還有分享基金投資方法的:談到基金關注度的提升,某業內人士分析,一是,今年以來基金收益良好;二是,理財產品收益不斷下降,且打破剛兌後,吸引力明顯不如基金;三是,多年來的基金投教活動也發揮了作用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時至年底,油氣類QDII基金業績出現了「V型」反轉,有8隻產品漲幅超30%,漲幅最低的也有26%。然而,油氣類QDII波動較大,若要參與也需多一份謹慎。與此同時,私募已連續四周加倉,「新錢」也在源源不斷湧入,僅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產品備案規模就超過了600億元。此外,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逾七成成分股周漲幅為正,其中汽車、白酒類成分股表現亮眼。
  • 提前結募卻不能成立: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發生了什麼?
    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發生了什麼?李樹超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 2020基金髮行啟示錄:爆款推助數量、規模新高,馬太效應擠壓中小公...
    發行大年的新情況和特點 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以來新成立1205隻基金(註:統計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時,剔除轉型基金和後分級基金,如基金A類份額先成立,C類份額後成立,剔除C類份額。以下同)。 這一數據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036隻。新發規模為2.6萬億元,超過去年的1.42萬億元。
  • 5隻戰配基金閃電發行,分羹創新未來成長紅利
    來源:基金公告新經濟e線注意到,同樣,包括華夏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華夏創新未來18個月)在內的五隻擬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基金也是於22日當晚拿到發行批文。就基金產品而言,只有設置封閉期的基金產品才可以獲得科創板股票的戰略配售資格。同時,戰略投資者不參與網下詢價,且安排戰略配售股票的比例單獨計算,扣除該部分後才確定網下、網上發行比例。因此,戰略配售基金在參與創新企業戰略投資時可優先參與。
  • 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發生了什麼?
    >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因基金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該基金原定募集期限為2020年12月15日至12月29日。該基金曾於12月19日發布公告稱,基金募集期提前至12月18日結束募集,自12月19日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   然而,在12月22日,該基金卻意外公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是今年首隻僅僅發行4天就「閃電」宣告失敗的基金。
  • 今年新基規模創歷年之最 但17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今年無疑是公募基金髮行大年,截至目前,年內共成立了1375隻新基金,首募規模已達到2.99萬億元,超越2015年牛市並創下歷年之最。若加上已結募但尚未宣告成立、募集上限為80億元的多隻公募基金,實際上今年新發公募基金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不過,從發行情況看,大型頭部公募扎堆推新,有17家基金管理人白忙活一年,「顆粒無收」。據記者使用同花順數據統計,至本周三,按基金成立日計,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共有1375隻(份額合併統計),合計首募規模(調整後,下同)為29928.89億元。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同時,北向資金淨流入214.16億元,創下今年8月以來的單周最大淨流入。此外,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更是合計淨流入5,0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新基金髮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已成立1,181隻新基金,合計發行規模達25,355.21億元。 在此情形下,11月9日,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推出了一隻債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