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金髮行啟示錄:爆款推助數量、規模新高,馬太效應擠壓中小公...

2021-01-19 騰訊網

21世紀資本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5日,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發行新基金1205隻,募資規模2.6萬億元,雙雙創出新高。

且其中,爆款基金多,權益基金多。

但同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目前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主要集中在頭部的10家基金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權益類基金仍將吸引資金進入,資金繼續追逐優秀的基金經理的產品,二八分化仍會比較嚴重。

這種信號將為基金業發展帶來什麼變化?

發行大年的新情況和特點

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以來新成立1205隻基金(註:統計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時,剔除轉型基金和後分級基金,如基金A類份額先成立,C類份額後成立,剔除C類份額。以下同)。

這一數據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036隻。新發規模為2.6萬億元,超過去年的1.42萬億元。

今年新基金平均發行份額21.60億份,也遠高於2019年的13.72億份。

其中,今年以來,混合基金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份額,在各類基金中都是最高。

21世紀資本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共發行混合基金549隻,累計1.38萬億份,佔比52.88%。

回顧歷史,今年之外,混合基金髮行數量最多的是2016年,有449隻。但發行份額和佔比最高的是2015年,發行份額達到0.85億份,佔比64.28%。

從數量和佔比來看,2015、2016、2017、2018和2019這五年分別是366隻(64.28%)、449隻(41.05%)、343隻(29.84%)、326隻(39.40%)和306隻(19.34%)。

從歷史數據對比來看,2020年,市場再次喜歡上了混合基金。

其背景是今年股票市場出色,但表現相當魔幻。混合型基金與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相比,混合型基金資產配置結構彈性非常大,既可投資股票又可投資債券,投資比例更為靈活,進可攻退可守,因此在市場上更受歡迎。而與股票型基金相比,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倉位限制為基金資產的0%~95%,股票型基金的倉位要求是不能低於80%。

不過,今年在A股牛市行情下,股票型基金的新基金也達到了198隻,0.32萬億份額,佔比12.33%。從規模來看,略低於2015年新成立的199隻,0.35萬億份,佔比26.64%。

而往年機構最喜愛的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僅有421隻新成立,發行份額0.88萬億份,佔比33.90%。而去年,債券型基金的新基金數量為492隻,發行份額0.89萬億份,佔比62.87%。

此外,今年沒有貨幣基金成立,而另類基金和QDII的新基金加起來不到1%。

從目前發行規模來看,今年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規模佔基金總發行的65%左右,而債券型基金髮行佔比約為34%,可以看出,今年發行的基金類型主要是權益類基金。

「今年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大增。」對此,格上理財首席策略師張婷表示。

張婷認為,主動權益類今年受市場歡迎,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今年權益類市場表現較好,很多基金收益非常可觀,吸引了很多的增量資金;第二,今年很多優秀的基金經理髮行了產品,爆款基金頻現,基金募集情況呈現二八分化現象,明星基金需要限制募集規模,而一些業績一般的基金則募集難度較大;第三,在房住不炒以及國家大力支撐資本市場的背景下,權益類資產將成為未來的投資主航向。

爆款基金馬太效應

「未來權益類基金仍將吸引資金進入,二八分化顯現也會比較嚴重,資金追逐優秀的基金經理的產品,而基金經理要想突圍,必須想辦法把業績做好。」張婷表示。

不過,目前權益類資產仍然存在機會,但選股難度加大很多,市場進入結構性高估階段,未來隨著投資機會的減少,權益類基金的發行佔比可能也會階段性下降,但長期來看,權益類基金的佔比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今年以來,爆款基金不斷,截至11月5日,今年以來共有111隻新發基金一日售罄。

其中發行規模最大的是6月8日發行的南方成長先鋒,發行份額高達321.15億份,基金經理為茅煒、王博。

此外今年發行規模大的新基金還有胡昕偉管理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297.43億份)、王宗合管理的鵬華匠心精選(296.91億份)、饒曉鵬管理的華安聚優精選(290.67億份)、陳皓管理的易方達均衡成長(269.67億份)、趙鵬飛和徐一恆管理的匯添富穩健收益(216.34億份)。

此外,今年有30隻新基金髮行份額為100億-200億份;129隻為50億-100億份;68隻為30億-50億份;100隻為20億-30億份。

而近一年新基金的發行規模主要集中在頭部基金公司,爆款基金也主要來自頭部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5日,最近一年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為:匯添富基金(1785億)、易方達基金(1758億)、南方基金(1239億)、鵬華基金(1189億)、廣發基金(1188億)、華夏基金(903億)、富國基金(808億)、嘉實基金(806億)、銀華基金(630億)、中歐基金(625億)。

上述基金公司最近一年發行的新基金大多數是權益類基金,而這些公司也大多躋身基金公司規模排名前列。

另外,有部分基金憑藉大量發行權益類新基金,規模迅速擴張。比如最近一年發行基金規模最大的匯添富公司,去年底規模(剔除貨幣和理財債券)排名第7位,今年三季度末排名升至第2位。

張婷表示,目前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主要集中在了頭部的10家基金公司,這些基金公司多數都有自己的明星基金經理以及權益類基金的投資能力較強。

按照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兩級分化仍會比較嚴重,基金公司要逐漸形成自身的能力圈以及壁壘,從而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金融報導|新發基金馬太效應明顯 一天四隻「日光基」2021年首月再...
    回看一整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優異的業績表現助推新發基金市場頻現爆款基金。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431隻,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16萬億元。其中,權益基金整體發行規模史上首次超過2萬億元。
  • 上海證券楊晗:慎重選擇爆款基金 理性決定交易時機與持有期
    她表示,2020年是爆款基金產品密集發行的一年,一方面,爆款產品的發行數量與權益市場表現高度相關,權益市場大幅上漲時往往也是爆款基金密集發行期;另一方面,隨著近幾年大量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顯著優於主流寬基指數,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凸顯,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
  • 基金公司大打「年終規模戰」!
    11月份,易方達、匯添富、華夏旗下爆款頻出,共誕生5隻百億基,使今年百億爆款基金數量增至40隻創下歷史新高。進入年關,新發基金腳步仍未停歇,全市場中等待發行的基金共計72隻。北京一位渠道人士表示,「臨近年底又到發行衝刺期,加上大家對明年市場普遍謹慎,所以我們希望抓緊今年最後一個月拼一把。」
  • 被瘋搶的爆款基金規模大縮水 要不要入手?
    儘管如此,公募基金髮行仍然呈現火爆之勢。7月,100億規模的爆款基金已經退居二線,200億、300億的規模才成為眾多基金公司追逐的目標。不過,根據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報,不少發行時名噪一時的爆款基金,僅在二季度短短三個月,規模就遭遇腰斬。投資者普遍喜歡短期賺取一定收益就跑,接下來再出現爆款基金還能跟嗎?
  • 一月新基爆款不斷 發行規模創新高
    來源:金融投資報2021年開年以來,新基金髮行市場延續了去年的井噴行情,爆款不斷,僅僅半個月的時間,新成立的基金髮行總規模就達到2365億元,已經超過以往各年 1 月份的發行規模,1月新基金髮行規模創歷史新高也將寫進歷史。此外,單只基金的表現也十分亮眼,8隻基金募集規模超百億。
  • 今年新基規模創歷年之最 但17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今年無疑是公募基金髮行大年,截至目前,年內共成立了1375隻新基金,首募規模已達到2.99萬億元,超越2015年牛市並創下歷年之最。年內新基的實際募資規模已超過了3萬億元,較去年全年翻倍,也超過了2015年牛市募資紀錄,創下歷史新高。基金新發市場也出現了明顯的馬太效應。據記者使用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易方達、匯添富、南方、廣發、鵬華與華夏基金7家的新基首募額均超過了千億;其中易方達與匯添富新基募資額超過了2000億元;中歐、銀華、博時、招商等10家新基首募額超500億。
  • 單日13隻新基登場 基金髮行火爆行情再現?
    僅11月19日當天,就有包括匯添富、招商、鵬華等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發布旗下13隻新品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累計新發規模超360億元。由此,11月至今公募市場的新發規模也突破1800億元,逼近10月全月表現;也超過了除三季度以外,多數單一月度的發行規模。在業內人士看來,受益於年內A股行情整體回暖和基金的賺錢效應凸顯,居民資產向資本市場轉移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未來爆款現象仍有望持續。
  • 新基金髮行規模突破1萬億,總規模有望刷新歷史記錄,原因為何?
    個股表現:今日上漲個股數量為1392隻,佔A股比重約為36%,下跌個股數量為2287隻。從個股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天味業、寧德時代、藥明康德、隆基股份等均刷新歷史新高。工業富聯漲停;創業板個股方面,寧德時代再創新高,卓勝微漲9%創新高,愛爾眼科跌超4%,藍思科技、溫氏股份均收漲;概念板塊中,半導體設備、國家大基金、集成電路板塊均漲2%左右;瀾起科技、匯頂科技、紫光國微等均大漲;中國廣電、豬瘟疫苗、稀土永磁、
  • 公募百億俱樂部擴容基金經理愈顯二八效應
    事實上,8月首個交易日就誕生了3隻爆款基金,其中包括景順長城競爭優勢、廣發穩健優選,以及「封轉開」的中歐瑞豐。基金髮行持續火爆,疊加賺錢效應帶來的基金淨值上漲,讓「百億俱樂部」急劇擴容。然而當月,嘉實策略就將其打破,不僅一天完成募集,且成立規模達419億元,彼時在基金行業可謂空前絕後。從時點上看,2007年、2015年和2016年成為首募規模破百億元基金成立最多的年份,統計數據顯示,這三年分別有23隻、15隻和10隻基金的首募規模在百億元以上。2020年,爆款基金又一次扎堆出現。
  • 逾百隻基金一日售罄 爆款基金從年頭熱到年尾
    2020年,爆款基金從年頭熱到了年尾,助推新發基金規模創下超3萬億元的歷史新高,單只基金的認購金額最高紀錄也屢屢被刷新。
  • 指數基金規模突破1.4萬億,管理人頭部效應顯著
    來源:互金咖指數基金市場重拾繁榮 。自2003年國內發行首隻指數基金 (備註: 這裡的指數基金及ETF只包含股票 、 債券 、 商品 、 QDII四類資產 , 不包含貨幣資產) 產品以來 , 國內指數基金 (含ETF) 規模穩步增長 。
  • 冰火兩重天 基金髮行市場分化加劇
    其中,有40隻基金的發行份額在百億份以上,南方成長先鋒A以321.15億份的發行份額位居第一。此外,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A、鵬華匠心精選A等5隻基金的發行份額均在200億份以上。分公司看,今年共有128家基金公司成立了新基金,新成立數量在30隻和10隻以上(含10隻,下同)的公司分別有9家和44家。 新成立基金中,權益類產品是主力軍。
  • 新發公募基金吸金創單季新高 知名私募也大手筆籌集「彈藥」
    新發公募基金吸金創單季新高,知名私募也大手筆籌集「彈藥」 來自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共發行293隻新基金,募集資金5160.46億元。其規模超越2007年與2015年一季度的高點,創出單季新紀錄。
  • 爆款基金刷屏!一天狂賣800億!「最牛」基金經理太火了 十大重倉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可謂爆款不斷:   1月2日,萬家科技創新基金髮售,10億的發行規模竟一日被「搶光」認購金額12.8億元,啟動比例配售;   1月6日,東方紅安鑫甄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髮售,4個小時超40億資金認購,亦啟動比例配售;   1月8日,交銀內核驅動發售,僅半天銷售金額突破380億元,全天有效認購金額更是超
  • 規模首破18萬億元!公募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產品共有7682隻,對應資產淨值合計為18.31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77萬億元增長了3萬多億元,這是公募基金資管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年來公募基金數量首次突破7000隻大關。今年基金市場為何這麼火?
  • 銀河基金王慶仁火速「下課」,新秀鄭巍山光環效應不足?
    市場分析認為,爆款基金頻頻出現,除市場行情影響之外和明星基金經理的「帶貨」效應有很大關聯。就拿銀河基金旗下銀河和美生活混合(006128)來說,該只基金自今年2月迎來鄭巍山後,在這位去年因重倉科技股而一舉成名的基金經理帶領下,規模暴漲。可規模的暴漲,並沒有帶來高收益。
  • 321億,年內最大規模基金成立!45萬人瘋搶 6000億「彈藥」殺向A股
    公告顯示,南方成長先鋒基金單日募集規模達到321.15億元,其中,A份額為263.41億元,C份額為57.74億元;最終認購戶數超過45萬戶,其中,募集期間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認購464.42萬元,佔基金總份額比例0.014%,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認購該基金份額總量的數量區間為50萬份至100萬份。
  • 多隻新基金一起炸了 兩隻都狂賣300億!更多爆款基金在...
    多隻新基金一起炸了 更多爆款基金在路上】伴隨著上周爆款基金連環刺激,市場對新基金髮行規模期待值明顯提高。本周迎來一個「超級爆款周」,確實從渠道傳出消息顯示是爆款頻出。基金君預測,目前這一波市場走勢如此凌厲,後續招商、華夏、易方達、匯添富等新發基金預計還將爆款湧現。
  • 泰達宏利基金為劉欣傅浩發新基 傅浩「一拖九」最低回報率僅1.26%
    與此同時,公募基金行業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強,截至三季度末,共有44家基金公司躋身「千億俱樂部」,合計管理規模達16萬億元,超過全行業的80%。而在新基金火爆發行的背後,權益類基金 正悄然挑起「大梁」。數據顯示,1,408隻年內新發基金中,共有790隻為權益基金,佔新發基金數量的56%。另一方面,12月以來新發87隻基金,年底前還有29隻基金即將開始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