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多不代表腎不好,發燒別捂汗丨醫生想告訴你的30個秘密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Feidi 丁香醫生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身體健康,才能吃嘛嘛香,出門去浪~

但關於健康的信息滿天飛,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一不小心上了當,白花錢還是小事,傷了身體可就虧大了。

靠譜的健康信息,從哪兒來?

其實,醫生們有很多健康小秘密,一直都想告訴大家。今天就先說 30 個兒科、眼科、婦科、泌尿科、急診科、消化科、皮膚科的吧!

消化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重口味的人,患胃癌的風險高

胃癌高發國家都有這樣的特點:吃得鹹。

大量證據充分表明,大量攝入鹽和鹽醃製的食品(如鹹魚、醃肉和鹹菜)和胃癌患病風險增加有關。

早在 2007 年,鹽和鹽醃製的食物就被列為很可能導致胃癌的危險因素。2012 年中式鹹魚更被列入了 1 類致癌物。

鹹魚、醃肉能少吃就少吃,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也儘量控制在 6 克以內(也就是一個啤酒瓶蓋的量)。

2. 想養胃最關鍵的是:養成好習慣

養胃,喝粥吃饅頭,不如養成好習慣:

飲食要有規律;

不要狼吞虎咽;

少飲酒,少吸菸;

少吃腸胃不喜歡的東西;

少吃醃製、重口味的食物;

飯前便後,嚴格洗手。

3. 不要靠通便茶解決便秘問題

很多通便茶之所以能緩解便秘,其實是裡面的刺激性瀉藥起作用。你以為喝的是茶,其實一直在吃瀉藥,長期使用安全性堪憂。

如果長期受便秘困擾,還是儘早就醫為好。目前還有安全性較高的藥物可以選擇,比如乳果糖等滲透性瀉藥。

4. 40 歲以上最好做一次腸鏡,篩查大腸癌

大腸癌是我國五大癌症之一,腸鏡是發現它的有效手段。美國癌症協會也將推薦篩查年齡提前到 40 歲,每 5~10 年檢查一次。

早發現,早處理,把癌症扼殺在搖籃裡。

泌尿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5. 結紮不會影響性生活

男性結紮是給輸精管結紮,這只是限制了精子的外出,其他精液成分的管道還是通暢無阻的。

它對男性的勃起功能、性生活滿意度都沒有影響。

6. 尿多不一定是腎不好

尿量會隨著飲水、出汗等發生變化,水喝多了,尿量自然會增加。

「腎不好」更多時候的表現反而是尿少。

7. 凱格爾運動可以改善漏尿

盆底肌支撐著子宮、膀胱、小腸及直腸等器官,收縮肛門時就能感受到它。

凱格爾運動能鍛鍊盆底肌,不僅可以改善小便失禁的問題,對於啪啪能力也有提升效果。男女老少,都值得擁有。

8. 適度自慰有益健康

適度自慰,不僅有助於維持性功能,還有利於降低陰莖表面的敏感度。

至於什麼是適度,每個人都不同,不影響正常生活就好。

9. 上完廁所要從前往後擦

從前往後,尿道、陰道、肛門對致病菌的防禦力越來越高。

不論大便小便,上完廁所都要從前往後擦,能降低感染風險。特別是女性,方向一定不要錯!

婦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0. 卵巢按摩,沒有用

卵巢位於小腹比較深的位置,正常大小的卵巢,從肚子外面根本觸摸不到,不可能提升卵巢功能。

美容院的「技師」們,只是裝模作樣地在揉肚子罷了。

11. 陰道不是洗洗更健康

使用各種婦科洗液,特別是陰道衝洗的產品,會破壞陰道菌群平衡,反而越洗越糟糕。如果要洗,用清水就好。

廣告裡的「洗洗更健康」,不要信。

12. 月經,不一定是「月」經

月經的平均周期是 28 天,但如果每 21~35 天規律來一次,也算正常。月經周期長一點,不用焦慮。

13. 女性從 21 歲開始,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大部分宮頸癌都可以通過篩查早期診斷,主要的篩查方法是 TCT(液基細胞學檢測)篩查和 HPV 檢測。

目前國際上對於篩查的起始年齡建議 21~30 歲不同,最早可以從 21 歲開始,每 3 年 1 次。

宮頸癌疫苗不能覆蓋所有的 HPV 病毒亞型,即使接種過疫苗,也要篩查。

兒科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4. 1 歲以內的寶寶不用吃鹽

1 歲內的寶寶,食物中自然含有的鈉就能夠滿足需求,不用額外添加鹽。

少吃鹽的好習慣,要從寶寶抓起。

15. 小柴胡注射液,兒童禁用

作為「退燒針」的柴胡注射液,在兒童發熱治療中應用普遍。

但國家藥監局發現其潛在危害巨大,甚至可導致死亡,早已宣布禁用於兒童。

16. 1 歲以內的寶寶,不用枕枕頭

1 歲內的寶寶,頸椎還沒有發育完善,睡覺時不需要用枕頭。

枕頭用錯了,反而會增加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

17. 寶寶發燒,不要「捂汗」

寶寶發熱時,蓋得多不利於散熱降溫,體溫可能會越捂越高,甚至會誘發寶寶抽搐。

溫度適宜就好,不要刻意捂汗。

18. 4 歲以下孩子,不推薦吃複方感冒藥

複方感冒藥中一般有多種有效成分,而且缺乏兒童劑量標準,給寶寶吃容易出現過量服藥的問題。

特別是 4 歲以下兒童,不推薦。

眼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9. 眼睛一定要注意防曬

紫外線可以直接照進眼底,增加白內障、翼狀胬肉、視網膜黃斑病變等疾病的風險。

戴墨鏡不僅帥,還能保護眼睛,一舉兩得。

20. 看綠色不能緩解視疲勞

聽說看綠色對眼睛好,很多人紛紛把電腦的屏幕換成了綠色。

其實,只要你還是一直盯著近處看,眼睛就在努力工作,即使身邊全換成綠色的東西也沒用。

21. 眼藥水不要亂滴

眼藥水清清涼涼,滴一下很舒服。但長期使用,其中含有的防腐劑、清涼成分等,反而可能破壞淚膜,增加乾眼風險。

保護眼睛最關鍵的是休息,不要依賴眼藥水「爽」一下。

急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2. 燙傷了,不要亂抹東西

燙傷後只要記住:

大量涼水衝洗;

脫去傷口的衣物(如果衣物粘連皮膚,不要硬扯,送醫後交給醫生處理);

持續用冷水浸泡燙傷部位;

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覆蓋傷口並固定;

如果燙傷嚴重,儘快去醫院。

燙傷後塗牙膏、醬油、豬油……全都沒有用。

23. 魚刺卡喉,別吞飯

如果卡的地方比較淺,能夠看到魚刺,可以請人用筷子或鑷子去除;或者嘗試用力咳嗽,看能不能咳出來。

如果卡的比較深,千萬別用吞飯,只會把魚刺往裡推,讓魚刺更難被取出。一不小心進入食管會更危險。這時候,儘早到醫院就診,請醫生來處理。

24. 遇見暈倒,不要掐人中

掐人中沒什麼神奇,它不能治療疾病,只是一種檢查患者意識的方法。說白了就是——

能醒的不掐也能醒,不能醒的掐破都沒用。

25. 處理傷口,不要用紫藥水

紫藥水常用於淺表的皮膚擦傷,但研究發現它有一定的潛在致癌性。

處理傷口,可以優先考慮用流動的清水衝洗。如果傷口嚴重,還是要交給醫生處理。

皮膚科醫生想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6. 面膜不要天天用

面膜用得太多、敷的時間太長,會使角質層過度水化,造成角質層損傷、皮膚變薄、屏障功能受損,反而對皮膚不好。

學明星天天用,不僅不護膚,還浪費錢。

27. 陰天、雨天,不要忘記防曬

看起來沒有陽光的陰雨天,其實紫外線強度能達到晴天的 70% 左右。

別以為陰天、雨天沒陽光就偷懶,防曬要時刻記心上。

28. 吃再多的膠原蛋白,也不能美容

膠原蛋白吃進去,分解後才會被吸收,並不能直接變成皮膚上的膠原蛋白。

想要皮膚變好,清潔、保溼、防曬才是基礎。

29. 能快速美白的護膚品,不要用

沒有任何正規產品,能「速效美白」。

一些不正規的護膚品,常常會違法添加激素、汞等物質,從而達到快速美白的效果。但用久了容易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或重金屬中毒等問題。

30. 塗爽膚水可以不用化妝棉

用化妝棉來塗爽膚水,浪費不說,化妝棉總在臉上「摩擦摩擦」,還容易破壞正常的角質層。

爽膚水,用手塗勻就行,不需要刻意使用化妝棉。

身體上的問題,每個小細節都很重要。

聽醫生的話,遇到問題不用慌,遇見忽悠不上當。

這麼多靠譜的健康大實話,希望能幫到你和身邊的人。

責編 Murphy

作者 feidi

封面圖來源 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UpToDate 臨床資料庫

[2]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年),《兒科學》(第 3 版)

[3]Choosing a Crib,Source:Sleep: What Every Parent Needs to Know (Copyright 2013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https://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prenatal/decisions-to-make/Pages/Choosing-a-Crib.aspx

[4]Althof S E, McMahon C G, Waldinger M D, et al. An 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exual Medicine'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emature ejaculation (PE)[J].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014, 11(6): 1392-1422.

[5]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 JAMA, 2016, 315(23): 2564-2575

[6]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別再捂汗啦!用 3 個錯誤方法,難怪寶寶感冒好不了
    冬天是寶寶感冒發燒的高發期,昨天有寶媽留言問:寶寶發燒,多穿衣服捂汗有用嗎?千萬別,刻意給正在發燒的寶寶捂汗,不僅沒用反而可能導致孩子脫水,症狀更嚴重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寶寶發燒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寶寶感冒,千萬別這麼做1.
  • 孩子發燒,老輩人的「發燒捂汗」可取嗎?醫生:愚昧!這才是正確的...
    1歲多的女寶寶額頭髮熱,有發燒的跡象,當時家人就給其餵了一些開水,然後就給孩子蓋上了兩層大棉被「捂汗」,寶寶的體溫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直接升高到了39.8℃,當時家人又用了5層的衣物裹緊孩子,才急急忙忙的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去到醫院時,孩子已經被燒的嘴唇發紺了,進行了緊急的散熱、吸氧,體溫才穩定下來。
  • 寶寶發燒,捂一身汗就好了?
    來源:新浪財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一些言論:「孩子如果發燒的話,捂一身汗,出完汗發燒就好了。」這句話究竟對不對呢?今天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吧!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究竟什麼是發燒?人的正常體溫通常是在37°以下。
  • 一喝水就有尿or喝水多沒尿的人,誰更健康?尿多是腎不好嗎?
    尿液裡面最多的成分就是水分,尿液大多是因為人體攝入所形成的,比如說我們平時吃的水果、吃得到飯菜、喝的湯湯水水,都會運轉之後形成尿液排出到體外,要想有一個好的身體,每天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這樣才會讓人體出現有平衡的狀態,如果是女性想讓自己的皮膚更加水潤的話,就需要喝夠足量的水,醫生建議一天需要喝8杯水,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 發燒捂被子就能退燒?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這些病
    大家可能會認為,感冒發燒是小問題,捂捂汗,睡一覺就好了。其實不然,一個普通的感冒發燒,如果得不到正確及時的處理,也可一步步發展成危及生命的後果。 身體發熱非小事,普通感冒也可致命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 發燒不打吊瓶的簡便療法,大人小孩都適用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小孩發燒勿輸液,三樣蔬菜把病滅】在小孩生病發燒的時候,輕易不要小孩給吃退燒藥,也不要輸液!小孩發燒的時候有個中醫告訴我只要你給孩子輸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會1-1.5個月就病,因為免疫功能退化的緣故。
  • 寶寶發燒,這樣處理才正確,寶媽們不要做錯了
    文丨悠悠發燒,是寶寶常見的症狀,雖然常見,但是寶媽們要正確應對,處理好,不然寶寶會多受不少罪。尤其是新手媽媽們,家中寶寶發燒後,不要慌亂,怎麼處理是對的,要做到心中有數。寶寶體溫多少度,才是發燒?給寶寶吃藥一定要遵醫囑,不要私自增加劑量,不要以為吃的藥量多,寶寶好的就快。另外,寶媽們要記住,寶寶發燒,可物理降溫的最好先物理降溫,可口服吃藥的不要急著讓醫生給寶寶打針,可以打針的就不要急著去掛點滴。寶寶發燒後,不要亂給寶寶捂汗很多人誤以為寶寶發燒,只要捂捂汗就可以早點退燒變好。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 近期出現夜尿增多,除了腎不好,可能還隱藏這4種隱患,別忽視
    深夜你正在美夢中徜徉,突然感覺下腹部一緊,尿意陣陣襲來! 你不得已中斷睡眠,昏昏沉沉奔向洗手間,回來後睡意全無! 想必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整夜的小便次數並不多。
  • 尿液泡沫多,就是腎不好?醫生直言:還有別的可能性,需重視
    雖然排尿會產生泡沫,但是不多,很快就會消散。尿液形成泡沫是跟成分掛鈎的,一些有機物質的產出變多,那麼尿液的表面張力就會增加,形成泡沫而且不容易消失。如果發現自己的尿液中泡沫變多,就會開始害怕是不是自己得了腎病。其實尿液泡沫多還有很多可能性。
  • 一喝水就想尿和經常喝水卻沒尿,哪個才是腎有問題?
    02.一喝水就想排尿怎麼回事? 一般說到尿頻,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腎虛。對於廣大男性同胞而言,腎虛是個十分不友好的詞,所以很多時候即使尿急也刻意控制著。其實,大部分尿頻和腎沒太大關係。04.夜尿多是不是腎不好?什麼叫夜尿多呢?在這之前我們要先弄清楚一個正常成年人一天的排尿次數是多少。白天,正常成年人的排尿次數是4-8次,夜間是0-2次。如果你在入睡後,又起來排尿超過2次,並且還持續了很多天,就是夜尿多。
  • 感冒了要捂汗?輸液好得最快?運動出汗治感冒?別亂來!
    現在的感冒藥一般都是複方製劑,很多是有四種成分的,比如說有退燒藥、抗過敏藥、止咳藥、血管收縮劑,它們各自的作用綜合在一起,就可以減輕鼻塞、流鼻涕的症狀,頭痛會有所緩解,發燒症狀也能夠緩解。小貼士感冒後千萬別做這4件事1感冒捂汗能幫助恢復?錯!
  • 寶寶發燒怎麼辦,橘子媽媽來談談自身經歷
    小橘子10個月的時候,可能是出去玩吹風了,下午回家就狀態就不好,不愛笑,一會就睡著了。到了晚上的時候就燒起來了,溫度計一量都39度8了,橘子媽媽第一次遇到小橘子發燒,都慌了。好在平時也看過幾個有名兒科醫生的文章,知道應該怎麼處理。
  • 4個月大嬰兒發燒醫生建議住院 父母不聽勸:吃退燒藥就可以
    父母帶孩子看醫生,本應聽醫生的專業意見,但部分家長往往憑自己意願而不聽勸告。臺灣有位兒科醫生表示,早前有一名4個月大嬰兒發燒,被父母帶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泌尿道感染,需要住院治療,但父母卻以孩子已退燒為由拒絕住院,結果半夜孩子再次發燒,需要到醫院看急診。
  • 發燒了該怎麼辦?有2件事切記不能做,沒用還坑自己
    發燒「捂汗」不可取我們發燒時,長輩經常會讓我們蓋上厚厚的被子,然後捂出一身汗。在他們看來這樣捂汗有利於降溫、退燒。據悟太醫了解,發燒可以大致分為3個階段:3個階段:升溫期:發燒的第一階段,身體會明顯感到畏寒怕冷,這是因為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刺激,機體開始自我調節
  •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先別急著吃退燒藥
    對於三個月以內的寶寶,由於免疫機制尚未完善,一旦出現發熱,建議由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是否用藥或如何用藥,而不建議家長自行用藥。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人群,如G6PD缺乏(蠶豆病)的患兒,在就醫時一定要告知醫生,以便使用合適的退燒藥。
  • 這些護腎的好方法,比保健品、中藥偏方靠譜多啦
    2、腎對血流需求大,最不耐受脫水。每天保證7杯水,別等到口渴才想起來喝水,可能腎臟早就缺水了!3、有尿意,別憋著啦!真的會憋壞腎臟。主要原因是長時間憋尿,尿液中的細菌會循著尿液汙染腎臟,造成炎症。4、尿的顏色有時候深,有時候淺。深黃色的時候,通常是腎臟在給你發射缺水信號,多喝水啦!
  • 尿液出現這7種顏色,不一定說明腎不好,但這種尿可能是身體在向你...
    各位小主 避免暴飲暴食、不抽菸、不喝酒、少吃垃圾食品 才不會讓我超負荷工作哦,我很脆弱,但當發生梗阻時,蠕動頻率和幅度也會暫時增高 小主就會出現腎絞痛,噁心想吐 如果梗阻時間過長 腎臟分泌的尿液就會逐漸減少 各位小主要謹記 多喝水,可以讓尿液裡的結晶物質及時排出去,減少結石形成
  • 寶寶發燒達40℃,一個習慣動作讓醫生急了:這樣穿後果很嚴重
    如此關愛的後果非常嚴重,童童患上了「捂熱症候群」。1月5日上午,家人帶著嬰兒童童到淮安市中醫院兒科就診,在查體溫時,醫生發現孩子有高熱的情況,測量體溫達到40℃。淮安市中醫院兒科中醫師朱燕告訴記者,爺爺奶奶將孩子抱進來的時候,她發現孩子滿頭大汗,臉上全是熱疹,「我一看孩子衣服穿得有點多,粗略地數了一下,外面有一個風衣包被,然後穿了兩件羽絨服,還有一個羽絨背心
  • 一個泳池裡有多少尿?大概是100個瓶裝水……還要多一點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說到遊泳池,許多人都會想起那熟悉的味道。高中化學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泳池裡添加了用來消毒的漂白水。化學老師沒把整件事兒說全——你聞到的味道,其實是漂白水、汗液、皮脂、尿液「混合發酵」的產物。沒錯,有尿。而且還不少。一項研究推算,一個泳池裡的尿液,可能有100多瓶瓶裝水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