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進展!何川團隊首次系統地獲得了19個組織的5hmC圖譜

2020-12-14 中國生物技術網

已知DNA 5-羥甲基胞嘧啶(5hmC)修飾與基因轉錄有關,經常用作研究哺乳動物發育和人類疾病中動態DNA甲基化轉化的標記。然而,在不同的人類組織類型中缺乏全基因組範圍的5hmC譜,阻礙了關於5hmC如何與轉錄活性和組織特異性相關的一般性結論。

2020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學何川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題為「A human tissue map of 5-hydroxymethylcytosines exhibits tissue specificity through gene and enhancer modul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表徵5hmC在源自十個器官系統的19個人體組織中的基因組分布,來描述5hmC的組織圖。隨後的測序結果使得能夠鑑定全基因組範圍內的5hmC分布,從而按組織類型唯一地分離樣品。

5hmC譜與轉錄組和組蛋白修飾的進一步比較表明,5hmC在組織特異性基因體和增強子上優先富集。兩者合計,結果提供了涵蓋各種人類組織類型的廣泛5hmC圖譜,表明5hmC在組織特異性發育中的潛在作用以及促進將來DNA去甲基化在發病機理和5hmC作為生物標記物發展方面的資源。

DNA上胞嘧啶殘基的表觀遺傳修飾通過調節基因轉錄在發育中起關鍵作用。研究最多的胞嘧啶修飾是5-甲基胞嘧啶(5mC),它與基因表達的抑制有關。具體而言,5mC使重複序列沉默,促進X染色體失活,並影響哺乳動物的基因組印跡。可以通過DNA複製進行被動稀釋或通過TET家族蛋白進行主動去甲基化來去除5mC標記。

在主動去甲基化過程中,TET酶依賴於鐵(II)/α-酮戊二酸將5mC氧化為連續的中間狀態,包括5-羥甲基胞嘧啶(5hmC),5-甲醯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TDG)的進一步切除和鹼基切除修復(BER)途徑最終將5fC和5caC轉化為未修飾的胞嘧啶。

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表明,氧化形式的5mC,尤其是5hmC,除了在主動去甲基過程中充當「中間體」外,可能還具有多種獨立的功能。與5fC和5caC不同,某些5hmC修飾在細胞周期中可以是穩定的表觀遺傳標記。在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大多數5hmC修飾物都是從頭甲基化5mC衍生而來,而不是從現有的5mC庫中衍生出來的,這表明5hmC可能在發育中起特定作用。

確實,在胚胎幹細胞和神經元細胞中觀察到的高水平的5hmC似乎與多能性和神經發育相關。此外,已知5hmC修飾與基因體和增強子共定位,可以標記轉錄激活。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幾項研究中,已證明5hmC修飾的基因座可作為多種人類癌症和其他複雜疾病的生物標記物。

儘管有大量研究將5hmC的變化與不同的發育過程以及病理生物學(例如癌症的發生和發展)聯繫起來,但對5hmC確切功能的了解仍然不完整。跨越不同人類組織類型的全基因組5hmC分布圖將提供一個機會,以增強我們對正常組織中5hmC調節控制和人類疾病牽連的失調的了解。先前的研究要麼使用了基於微陣列的技術,但缺乏全基因組範圍的覆蓋,或者僅關注有限的組織類型。

在這項研究中,報告了使用5hmC-Seal(一種敏感的化學標記方法)以及隨後的下一代測序(NGS)獲得的廣泛的5hmC人體組織圖。具體來說,系統地定義了5hmC的圖譜,並在19種組織類型中進行了特徵化,這些組織類型來自歐洲捐獻者的十個器官系統。通過與Roadmap Epigenomics Project的基因表達數據和順式調控元件數據進行比較,進一步評估了富含5hmC的區域的調控潛力和組織特異性。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001-w

來源:iNature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主動反射面是由上萬根鋼索和4450個反射單元組成的球冠型索膜結構,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鍋,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  3.
  • 川普團隊法律戰至少四大進展
    川普團隊法律戰至少四大進展朱利安尼表示,開啟法律戰,「事實就可以公布出來」,把真相傳播出去。目前看,川普團隊的法律戰至少取得了四大進展。近期,川普律師團法律顧問埃利斯一直在勸說州議會,提醒他們維護自己的憲法權力,州議會有權選擇自己的選舉人。現在看來,埃利斯和團隊成員的努力顯然有了成效。進展之二:召開更多公聽會川普團隊法律大戰的第二個明顯進展,是多個有問題的州接連舉行聽證會。
  • Nature子刊:上海六院胡海燕團隊首次報導骨肉瘤微環境單細胞圖譜
    該研究 突破了骨腫瘤單細胞樣品處理困難的瓶頸 , 在國際上首次應用單細胞RNA測序 (scRNA-seq) 揭示骨肉瘤複雜微環境的單細胞圖譜 。首次報導了骨肉瘤組織內浸潤有TIGIT+表達Treg細胞,為骨肉瘤免疫治療提供新靶點。研究團隊檢測了7份原位樣品,2復發樣本,2個肺轉移骨肉瘤樣本。從原發病變灶、復發灶和肺轉移灶等組織獲得110745個有效測序的單細胞的轉錄組圖譜。
  • 《自然》:暨南大學團隊在人類巨噬細胞發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5月20日,暨南大學基礎醫學院蘭雨研究員課題組的合作研究在人類巨噬細胞發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題為「Deciphering Human Macrophage Develop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
  • 吹響決戰號角,川普法律團隊最新進展情況匯總。順便給川普闢個謠
    最高法院拒絕的是為川普反轉賓夕法尼亞的結果爭取更多的時間。因為川普團隊他們要求最高法院凍結賓州確認選舉結果所需的那個選舉人團票。也就是說在十二月八號的時候,賓州要根據他們的結果成立一個選舉人團。川普團隊就提出,你能不能凍結這個選舉人團,因為現在我們正在挑戰這個結果,你現在不應該成立一個已經確認了的選舉人團,他們現在爭取的是這個。
  • 「神經調質系統介觀腦功能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
    南京腦觀象臺(Nanjing Brain Observatory, NBO)宗旨是圍繞全球腦科學計劃的重大需求,傾力打造「自由行為動物腦成像」的核心能力,大規模獲取腦動態圖譜數據,推動重大原創發現,助力腦疾病臨床新藥創製,並啟迪類腦與人工智慧研究。
  • 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Julich-Brain是第一個人腦三維圖譜的名稱,它以微觀解析度反映了大腦結構的變化。該圖譜有近250個結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是基於對10個大腦的分析。24000多張極薄的大腦切片由專家們進行數位化處理、三維組裝和繪製圖譜。
  • 清華大學徐弢教授團隊《Chem. Rev.》綜述:首次提出活體噴墨生物3D...
    噴墨列印技術首先在細胞3D列印中應用並逐步發展,湧現出大量革新性成果,對基礎研究、產業轉化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現已成為生物3D列印的三大代表性技術之一。日前,清華大學機械系生物製造中心教授徐弢首次提出活體噴墨列印中「生物像素」的概念。
  • 中國學者首次繪製靈長類動脈血管衰老的單細胞圖譜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5月5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劉光慧研究組與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題為「靈長類動脈老化的單細胞轉錄圖譜(A
  • 我國科學家繪製世界上首個水稻根組織單細胞圖譜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我國科學家近日成功繪製了世界上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研究由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耐性調控與改良創新團隊和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在植物整個生命過程中,根尖在不斷地分化發育,形成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參與植物與生物或非生物信號的互作,並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
  • 納粹人體構造圖譜的邪惡黑歷史
    後來彭科夫果然不負父親期望,19歲時考上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在大學期間彭科夫接觸到了政治,他參加德國學生學術聯誼會,這個學生組織宣揚德意志國家主義,對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榮光充滿了嚮往。奧地利跟德國在種族文化上同根同源,所以奧地利學生接受這個思想沒有任何障礙。
  • 首次實現人體器官透明化!這詭異的圖譜,其實有一個偉大的使命
    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使完整的人體器官透明化。他們利用顯微成像技術,揭示了細胞水平上透明器官的複雜底層結構。由此生成的器官圖可用作3D生物列印技術的模板。由於缺乏在細胞水平上對器官成像的技術,破譯人體器官的結構複雜性一直是一個重大挑戰。在此前,研究人員已經獲得了透明小鼠器官在細胞水平上的完整3D視圖,但該方法並不適用於人體器官。由於不溶性分子的積累,以及組織中膠原蛋白的積累,人體器官特別「僵硬」。因此,使小鼠器官透明的傳統洗滌劑對人體器官,尤其是成人器官不起作用。
  • Cell丨「天使」和「惡魔」的共育之地——腫瘤-胚胎生態系統
    在免疫系統和轉化細胞之間存在著一種持續的競爭關係,是腫瘤細胞死亡或存活的重要原因。一種有利的腫瘤生態系統將有助於惡性細胞在營養缺乏和免疫力選擇壓力下存活。此外,腫瘤生態系統細胞如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內皮細胞 (EC)和免疫細胞的異質性可進一步影響臨床治療反應。腫瘤異質性是許多癌症存在並存活的關鍵,對腫瘤的進展和治療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3,4】。
  • 我市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12月18日,記者從蘭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下半年以來,省市列重大項目各責任單位認真貫徹落實 「三季度補欠帳、四季度保目標」的要求,找差距、查問題、探原因、想對策、明責任,認真梳理重大項目進展情況並制定整改措施,團隊指揮長、包抓領導一線協調調度,有力地推進了省市列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
  • 科技自立自強 | 中國電科多項創新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科技自立自強 | 中國電科多項創新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2020-12-0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識圖譜前沿跟進,看這篇就夠了,Philip S. Yu 團隊發布權威綜述...
    知識表徵和推理受到了人類解決問題方法的啟發,旨在為智能系統表徵知識,從而獲得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最近,知識圖譜作為一種結構化的人類知識,同時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知識圖譜是一種對於事實的結構化表徵,它由實體、關係和語義描述組成。實體可以是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對象,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關係則表示實體之間的關聯;實體及其關係的語義描述包含定義良好的類型和屬性。
  • 先驅人首次「走進」人類演化圖譜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一項對百萬年前古蛋白序列進行的發育分析,科學家首次將先驅人置於古人類的演化圖譜中,暗示該物種類似現代人類的面部特徵,是來自人屬祖先的深層根源。
  • 醫學院左為團隊與解放軍總醫院陳香美、蔡廣研團隊合作研究成果...
    1月9日,我校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與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醫學部陳香美院士、蔡廣研教授團隊合作,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identified kidney progenitor cells from human urine」的論文,首次系統繪製了尿液單細胞圖譜
  • 明略科技HAO圖譜Open API:開放企業級知識圖譜構建能力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首個語音實時生成圖譜的企業級知識圖譜開發工具包。由深度學習掀起的這波 AI 浪潮極度依賴數據,經過 10 年的發展,深度學習在一些場景應用上已經面臨瓶頸。7 月 11 日,在 2020 WAIC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明略科技 HAO 圖譜,作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個語音實時生成圖譜的企業級知識圖譜開發工具包,首次公開亮相,成功入圍了大會最高獎項 SAIL 獎(Super AI Leader)TOP30 的項目及 2020 年度 SAIL 榜單。
  • 重大突破!兩篇Cell研究繪製腦腫瘤的免疫細胞圖譜!
    圖片來源:Cell該研究領導者、路德維希洛桑成員Johanna Joyce說:"把這些腫瘤對比觀察,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不僅是原發和轉移性腦癌之間的差異,還有高級別和低級別膠質瘤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原發部位的轉移瘤之間的差異。如果不把這些不同的疾病實體放在一起,我們就不可能發現它們的免疫系統有多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