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半島調查丨長租公寓頻爆雷,年輕人租房有煩惱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白菊
近日,蛋殼公寓陷入「破產危機」,不用和房東打交道、免去高額中介費的長租公寓受到年輕人熱捧,本應為年輕人提供便利的新型租房模式卻漏洞頻出,為了在這座城市有個「家」,選擇長租公寓的年輕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煩惱。
好房難找 押金難退 套路不少
打算辭職回家工作的崔先生被租房糾紛絆住了腿,兩個月前籤訂租房合同時,崔先生沒想到會遇到退不了押金、被扣水電費的麻煩,「房管」擺出了「提前退房」等理由拒絕退錢,並加收違約金。
近年來,年輕人在租房時對長租公寓青睞有加,與聯繫房東和中介的傳統租房模式相比,長租公寓有著「省事」、「裝修好」等優勢,並且不需要繳納中介費,額外費用只有房屋管理費,平攤下來一天不到兩元。
崔先生此前在北京租過「自如」長租公寓,從網站或手機APP上就能完成挑選房源、在線諮詢、在線籤約等操作,租住流程比較簡潔,他對形式相似的房屋託管平臺有一些信心。
「在籤合同時,平臺承諾配備相應的房屋管家和保潔員,租客能享受到定時打掃衛生的服務,並且答應在居住過程中碰到設施維修、費用繳納的問題都可以隨時解決。」工作性質的原因,他每天早出晚歸,在設備維修、費用繳納上會不太方便,把繁瑣的房屋問題直接打包給平臺「房管」的模式讓他十分心動。
然而和許多租客「吐槽」房屋託管平臺的混亂管理一樣,他的租房體驗並沒有像想像中的那樣順利,10月份,家裡的電器損壞後,房管遲遲沒有出現。「你別找我了,和我沒關係。」崔先生和與他籤訂合同的房管的對話框停留在10月份,房管聲稱自己已經辭職,推給他新房管的微信名片後就消失了,修理電器的問題最終也沒有結果。
其他租客對自己的遭遇感到無奈,「租房一個月,房管換了三四個,保潔從來不去,我交的管理費有什麼意義呢?算下來管理費不比交中介費少。」
一家房屋託管平臺的人事經理透露,因為不滿薪資待遇等多方面原因,「房管」流動性很大,但是由於平臺「掃蕩性」收房,「房管」一直存在較大缺口,稍微培訓就可上崗。
「找房真難,步步是坑。」記者在找房過程中發現,「房管」提供的房屋照片和真實照片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房管」給出的解答是「你看上的房子不是這一套,這一套貴200元」,隨後推薦價位更高的房源。
雖然在微博、豆瓣等平臺上積累了大量「黑料」,但是該平臺的中介仍然不斷發布房源信息,配上與真實情況相差甚遠的精修圖。
「求真實房源,託管平臺勿擾。」青島同城租房群裡經常出現這樣的信息,記者調查發現,託管平臺的房源已經席捲了58同城、安居客等多個主流租房平臺,在微博、豆瓣等信息匯聚地,不少「房管」打著房東的旗號與租客交流,看房前才告知自己的真實身份。
租戶房東兩頭收割 長租公寓頻爆雷
有房不能進,這是許多租戶在長租公寓突然破產倒閉後的現狀。「我籤了一年的合同,付了三萬多房租,只住了幾個月就被房東趕走了。」今年年初,張女士與一家房屋託管公司籤訂了一年的合同,而她的合同還未到期就被告知平臺跑路,房東更換門鎖後她無處可去,託管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這家公司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分公司,我覺得這樣的平臺會更安全,不用擔心後續租住的問題,誰能想到突然跑路了呢?」張女士告訴記者,不只是她自己深陷這種困境,記者在微博「青島租房」超話裡發現,由於「平臺破產」、「中介拒退押金」等多種因素被迫重新找房和維權的年輕租客並不是少數,該房屋託管公司的維權群已經匯聚了近千人,但至今未達成協商結果。
「房東和租客各退一步肯定是好的,但是誰來為兩方的經濟損失買單呢?」一位房東在維權群裡發言,雖然租客一次性向平臺付清了一年的租金,但是房東只收到了部分租金,所以更換門鎖也是情急之下的無奈之舉。
該平臺跑路並非發生在青島一座城市,青島分公司跑路後不久,在西安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在租房前並沒有看到青島這邊破產的消息,我們發出的維權視頻都被屏蔽了。」
在維權群裡,大量租客「無家可歸」的同時還要繼續還租房消費貸,並且為徵信出問題發愁,「由於房東退租,平臺讓我們退租,並承諾還上欠貸款公司的資金,但是我收到了銀行的違約簡訊,影響了我的徵信,這已經影響到我考公務員政審了。」
為了搶佔市場,長租公寓通過「高收低租」(即高租金向房東收房,低租金向租客出租)的方式大規模收房,推出「長收短付」 (即向租客收取3個月以上的租金,向房東按月支付租金)的經營模式,還研發出「租金貸」的產品收租,允許租客使用貸款支付房租,在租金貸模式之下,租客辦理貸款一次性預付一年的房屋租金及押金,之後再由貸款機構支付給長租公寓;而租客則每月償還貸款機構貸款,長租公寓按月向房東支付租金。
「平臺利用收租、付租的時間差大規模融資和收房擴張都可能是資金鍊破裂的原因。」在房屋託管平臺做過中介的劉女士向記者透露,「畢業季租房需求量大,是最容易『割韭菜』的時候。」許多租房平臺會打出「月付」或者「前兩個月免租」的招牌吸引資金緊張的客戶,但是需要籤訂一年的合同,隨後推薦平臺捆綁的貸款業務,誘導租房者籤訂消費貸,「在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身上特別好用,逐月、分期付房租,很多人都會心動。」
市場紛紛入局 長租公寓何以監管
「長租公寓會限制40歲以上的人群居住,租客基本都是年輕人,都屬於同一個年齡層,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上相對來說比較相似,但是傳統租房就沒有這一點。」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部分頭部長租公寓更像是年輕人的聚集地。
記者了解到,在多重政策支持下,大型房企紛紛進駐長租市場,萬科、龍湖紛紛入局,競相在青島紮營駐陣。小型長租公寓也不斷發力,搶佔市場份額。目前青島的長租公寓有房企背景、中介背景、酒店背景和創業類四類。
長租公寓頻頻爆雷,從事不動產智庫諮詢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房企背景的長租公寓風險更小,C端用戶在租房合約中是弱勢群體。各地政府給行業的支持和規範管理更重要一些,很多頭部企業也願意為政府獻計獻策,共同推進行業的發展。」
今年9月份,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住房租賃風險提示,提防跑路、租房貸等各類風險。由於青島千嶼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和青島聚家公寓管理有限公司因房屋租賃問題,引發大量信訪投訴,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嶗山區住建局也在8月份時就發布了租房風險提示。
據介紹,該類企業採用房租的經營模式,來籌集資金擴大規模。這種經營行為極易出現資金鍊斷裂,一些不法企業和個人甚至還利用這種模式形成「資金池」,待積累大量資金後捲款跑路,將會給房東和租客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