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2020」④|雙元制育人助力校企融合 打造出職業教育發展的...

2020-12-14 澎湃新聞

「印象2020」④|雙元制育人助力校企融合 打造出職業教育發展的「濟南模式」

2020-12-1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雙元制育人助力校企融合 

打造出職業教育發展的「濟南模式」

「我現在工作一年半已經考取了技師職稱,通過雙元制大大縮短了我的成長周期。」「入校學習幾個月的時間,我們不僅學習理論知識還能同步實戰運營,兩條腿走路,讓我們能夠更快地掌握專業技術。」……自年初,市教育局印發了《濟南市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工作方案》,「雙元制」成為了高頻詞彙,越來越多的學校、企業、學生得益於這一模式更好的找到適合的路子,得到全面發展。

據悉,目前濟南已初步形成了政府、行業、學校、企業「四方聯動」,教學、科研、生產、管理「四環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初步形成了具有濟南特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範例。經過實踐探索,我市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高地提供了示範窗口。

理論實踐同步進行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來自濟南職業學院的徐顯英今年剛上大三,雖然還未畢業,但在機電一體化工專業技術方面可以算是位「老師傅」,正處於輪崗階段的他,已經不用老師帶領,獨自在崗位就能完成工作。「本來就是奔著『雙元制』報考的這學校,一開始以為雙元制就是實操課程多的意思,沒想到不僅實操課程多,而且是直接對口未來就業的單位,直接進企業接觸實際生產,這些是在學校實操無法感受到的。」徐顯英感慨。已經畢業一年半時間的魏輔星,現在是福士汽車的一位技師,因為學生時期的提早接觸,讓他一畢業就輕鬆上手,不到2年就拿下技師職稱。

像徐顯英、魏輔星一樣感受到「雙元制」魅力的學子還有很多。據了解,2011年起,濟南職業學院便開始了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目前,雙元制合作企業已達到16家,輻射到青島、高密等地,已成為AHK在華50個合作項目的示範項目之一,學校獨創的 「43221濟南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 被譽為「濟南模式」向國內外推廣。隨後,山東英才學院、濟南信息工程學校、歷城職專、濟南商貿學校等學校相繼開展雙元制改革探索。

學生的實操機會越多,人才培養的質量也就顯著提高。近三年,中職學生就業率為98.2%,本地就業率為76.9%。高職院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6.4%,本地就業率為84%。職業院校畢業生已成為支撐我市企業健康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

截至2020年7月,全市校企共計實施共建二級學院、合辦專業、訂單培養項目185個,建有規模以上校內外實訓基地達813個,實現校內實訓基地生產化、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兩化融合」,專業總人數達到22551人。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項目、鼎利「網際網路+」學院、福田雷沃機械加工實訓中心等10個項目被納入國家級校企合作實驗實訓中心。

學校做紐帶

對接企業、助力學生

今年9月份,山東省濟南商貿學校的「雲媒創業班」正式招生,在對外宣傳的招生手冊上一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吸引了不少家長前來諮詢。首次招生就找來了2個班近100人。所謂「雲媒創業班」正是「雙元制」落實的產物。

自3月份開始,經過歷下區商務局的推薦,山東省濟南商貿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最終選擇與山東頂商集團旗下雲媒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雙元制」辦學模式的探索實踐。組建「雲媒創業班」學校為學生提供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確保學生達到中職階段要求的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企業技術人員負責學徒崗位課程的教學。針對這種培養模式,校企雙方也再逐步探索制定相應的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學訓交替、工學交替的管理方式等,讓學徒在崗訓練、在崗培養;實現崗位標準與教學標準的對接。

「如何藉助企業的力量,將學生的培養與企業的需求做到無縫銜接。把企業的專家與學校老師對接,學校其實在『雙元制』中起到的就是紐帶的作用,對接政府,溝通企業,助力學生缺一不可。」濟南職業學院中德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張雅茹介紹道,學校實行「雙元制」育人已經10年之久,先後為各大企業輸送了415名學生,無論形式怎麼創新,目的肯定是為了學生的升學就業。

企業做指導

畢業立刻上手

開學3個月,來自電子商務雙元2班的周風佑就已經在淘寶上開起了自己的網店,進貨、運營、客服,一個小團隊運營下來,小店看上去頗具規整。這些都是來自山東雲媒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業老師進行的定向教學帶來的成果。這個班級有兩位班主任,一位來自學校專門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另一位來自企業專門負責專業技能培養。

山東頂商集團COO路紅告訴記者,雲媒互動攜手濟南商貿學校,首創了先進的「實戰型」電商教學,凡是進入到雲媒班的學生,全部享受公司提供的「三給一送」政策,即給技術、給資金、給空間加送一程,讓學生零風險創業。學生入學後可先申請一張屬於自己的營業執照,隨著教學的進度,手把手教授學生開淘寶店、抖音小店、京東店鋪及跨境電商的店鋪,其創業所需所有條件均由雲媒互動承擔,包括且不限於創業方向,技術、產品、資金等。畢業後學生有三個方向可以選擇,首先可以選擇到合作企業工作;另外,繼續創業,學生所持公司股份比例全部免費贈送。最後,也可選擇相近專業繼續升學。

「我們企業現在一共700多人,有165餘人來自濟南職業學院『雙元制』育人,這樣團隊合作融洽,省去磨合期。」 費斯託培訓主管李繼堂介紹,對企業來講,一大好處就是學生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提早接觸工作崗位,畢業之後就能無縫銜接,獨當一面。

來源:濟南日報

記者:孫墨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踐行雙元育人 協中鐵十一局集團校企共建智慧建造...
    中國教育在線重慶站訊 為構建產業人才培養體系和產教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提高新時代職業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與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智慧建造實訓基地,打造「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實訓平臺。
  • 教育之聲丨5大亮點!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 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河南要打造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優化職業教育制度,完善職業教育體系。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發布,《建議》提出要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打造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那麼,究竟什麼是中國特色學徒制?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發揮分類評價導向作用 努力建設職業...
    根據分類評價的引導,學校明確辦學定位,走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學校持續深入探索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徵,以分類評價助力「夯基礎、補短板、強隊伍、揚特色、促發展」。學校注重把上海分類評價要求與「國家職教20條」、教育部等九部門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和「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重要改革發展文件相對照,合理選擇標杆校,把分類評價關鍵指標與標杆校相對接,從而進一步放大分類評價對學校辦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 達內參加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為職業教育發展增光添彩
    12月10-12日,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舉辦的「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南寧召開。本次論壇以「質量·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家的380位代表,圍繞「一帶一路、人工智慧、產教融合、應對疫情」四個專題,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合作與交流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討。
  •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打造職教高地 賦能轉型發展
    建校40多年來,學院累計為山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8萬餘名畢業生,湧現出一大批行業領軍人物和工匠大師。學院高度重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牽頭組建了「山西省材料與信息職業教育集團」和「山西省現代服務職業教育集團」,與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50餘個。
  • 深化政校企合作!廣東職業技術學院與高明區人民政府、高明區重點...
    儀式上,學校與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等4家高明區重點企業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學校與區重點企業將在人才培養、科技項目、就業推薦和錄用、校企合作辦學等多個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為區域發展培養優質人才。高明區副區長孫先莉對政校企合作表示高度的認可,她指出這次政校企合作,是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對高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
  • 【2020年度榮譽榜】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榮獲教育領航者「綜合...
    2020年教育領航者 職業技術教育類 「綜合實力獎」 獲獎感言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人人皆可成才
  • 蘇建院:夯實人才培養基礎 打造特色校企合作模式
    江蘇建院的畢業生之所以備受用人單位認可,得益於該校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工作,把校企合作作為學校基本的辦學模式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為了更好地匯聚學校和企業教育教學資源,學校圍繞區域和行業需求,牽頭構建「一個大學科技園、兩個職教集團、三個職業教育聯盟」的產教融合主平臺。引企入校近38家,利用企業的人才、技術、資金、設備、項目等資源開展學生培養。
  • 江蘇航院聯手南通地鐵 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小川 通訊員 王蓉)在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建校60周年之際,學校產教融合再添新平臺。11月21日上午,由學院和南通地鐵聯合建設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揮鍬奠基,並揭牌成立「南通城市軌道產業學院」,共同打造面向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體系。
  • 職業教育迎來發展的春天 「大有可為,也當大有作為」
    條條大道通羅馬,職業教育也能實現人生夢想。近年來,我市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部分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的重點學校就業率達100%,每年有3萬多名畢業生走上經濟建設一線,平均月工資3000元以上,多的達到6000多元。
  •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打造交通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天然屬性,更是改革發展的內在要求。「職教20條」的出臺,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提出了新的目標與要求,職業院校怎麼改,校企之間怎麼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以以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為宗旨,以打造交通校企命運共同體來破題,走出了一條「共商、共建、共享」的產教融合新路。
  • 濰坊職院「五融合一對接」夯實混合所有制辦學質量
    濰坊職業學院自2014年與企業共同成立現代服務業學院,實施混合所有制辦學以來,通過實施「五融合一對接」雙元育人機制,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培養了大批符合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現了辦學規模和育人質量同步提升,走出了一條校企共建、
  • 「更國際、更教育」——打造中英學院版雙創教育體系
    激活大學生創新創業密碼,提升畢業生升學就業籌碼,增添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砝碼……中英國際學院雙創教育教學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年以來,學院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活動,採用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直播創新創業教育系列講座,在促進校企合作的同時全力創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走出去、引進來、再提升」多項舉措有力打造「更國際、更教育」的雙創教育2.0版。    雙創教育「升級版」該怎麼走?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創新領導力中心該如何發力?什麼樣的主題講座最受學生喜歡?
  •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立足「三教」改革 打造高水平專業群
    二是建立教師動態管理機制,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探索「編制到校、經費包幹、自主聘用、動態管理」模式,促進校企人才雙向流動。三是探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教師資格標準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吸引行業企業能工巧匠、工程師到學校擔任教師。
  • 「更國際、更教育」——打造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版雙創教育...
    激活大學生創新創業密碼,提升畢業生升學就業籌碼,增添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砝碼……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雙創教育教學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年以來,學院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活動,採用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直播創新創業教育系列講座,在促進校企合作的同時全力創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走出去、引進來、再提升」多項舉措有力打造「更國際、更教育」的雙創教育2.0版。  雙創教育「升級版」該怎麼走?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創新領導力中心該如何發力?什麼樣的主題講座最受學生喜歡?
  • 京博控股啟動「N1N」產教融合模式 搭起校企合作的「樣板間」
    辦學與辦企雖初心不同,但育人使命不謀而合。1995年,京博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馬韻升便提出「校企一家」理念,時至今日,京博校企合作已有20餘年年的歷史。京博從一個校辦企業發展成為中國500強企業,與重視校企合、同擔社會責任作密不可分。「校企一家」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在關鍵時刻、特殊時期承擔起「一家人」的責任使命。
  • 湖南機電職院:深度融入園區發展 育訓結合培養「智造工匠」
    雙區互動打造特色專業 緊緊圍繞「校區+園區」做文章,以專業為紐帶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一是調整與優化專業結構。聚焦智能智造,構建常態化的專業跟隨產業發展調整機制,新增智能製造類專業7個,停辦了與發展定位不相符的專業11個。二是構建「智造+」特色專業體系。
  • 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 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呈五大亮點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十三五」以來,教育部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
    、增值賦能、以質圖強,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更好地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並修育人機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固本強基,綜合改革。聚焦薄弱環節,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夯實職業教育發展基礎。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改革,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職業學校辦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