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印度洋上稱霸!俄制大艦扮演重要角色,消除印度海軍尷尬局面

2020-12-19 環球聚焦眼

文/皓月

一提到印度的裝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萬國牌」、研發久性能差這樣的畫面。不過印度的裝備發展之路雖然坎坷,但是印度也一直都沒有放棄過,這點在印度海軍身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大家都知道,印度在戰後,從自己的「大哥」英國手中接手了大量的驅逐艦和航母。由於這些戰艦是從二戰時期就開始建造的,再加上當時印度並沒有面對什麼威脅。所以,印度對這些裝備並沒有進行改造升級,憑藉這些艦艇,多次欺負巴基斯坦。

德裡級驅逐艦

在頻頻得手後,印度開始飄了。想要在印度洋上稱霸,由於防空飛彈的普及,印度開始計劃建造一艘制衡印度洋的多用途驅逐艦。當時從蘇聯購買了各種飛彈發射裝置和火箭彈發射器,經過一系列的改裝之後,一艘全新的驅逐艦誕生了,這就是德裡級飛彈驅逐艦。從此印度在仿製軍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樂此不疲。雖然印度稱這是自己研發製造的一艘驅逐艦,但是其核心技術和圖紙都是由蘇聯提供的,自己只是進行了建造和生產的工作,可以說是一艘「偽國產」。從德裡級的外觀就透漏出了濃濃的蘇聯軍艦的氣息,作為一款大型飛彈驅逐艦,德裡級承擔著防空和反艦的任務,所以在艦載武器方面,先進的防空飛彈是必不可少的。

在2000年之後,印度開始對SA-N-7防空飛彈進行了改進,可謂是跟緊了蘇俄海軍發展的步伐。在德裡級驅逐艦的建造過程中,也給垂髮防空武器打下了基礎。印度還從以色列購買了大量的巴拉克1近程防空飛彈,這樣一來,便填補了火炮射程不足的問題。這種飛彈和艦體不是很兼容,但是,印度還是從行動上證明了自己對於海軍發展做出的努力。對於選用哪種反艦武器,卻讓印度摸不著頭腦。在一番研究下,印度最終還是選擇裝備亞音速的SS-N-25海王星飛彈。這款飛彈雖然在速度上差了一點,但是更加穩定,在這點印度還是比較保守的。

單艦配備了16枚飛彈,延續了蘇式強大火力的風格。從艦載武器上來看,印度不僅採用了蘇式軍艦的優點,也學習了西方軍艦的優勢,這樣兩頭吸的做法還是很明智的。大家也都知道,印度是一個非常好面子的國家。別人有的先進技術和裝備,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得到。由於德裡級的服役,還消除了當時印度沒有可搭載艦載機的尷尬局面,擔負反潛任務的是SH-3海王中型直升機。

德裡級的服役,使得印度當時一躍成為擁有世界第三規模飛彈驅逐艦編隊的國家,總數量達到了8艘。不過,雖然德裡級裝備了如此眾多的裝備,但是自身的排水量只有6400噸,這也使得這款驅逐艦很難再有改進升級的空間了。不過在印度洋上,對於印度來說夠用了。

相關焦點

  • 印度洋非印度之洋!雄心勃勃的印度海軍,實力到底怎麼樣?
    世界有四大洋之分,其中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顧名思義都能明白,惟獨印度洋較為特殊,因為世界上沒有大西國、太平國、北冰國,但卻有個印度國。可以印度為名的大洋,就等於是印度國之洋嗎?並非如此,世界上並沒有這條國際法,而且也幾乎沒有國家會認同,畢竟印度洋周邊國家都有數十個,憑什麼印度洋就得是印度之洋呢?
  • 印度半個海軍高速運轉,大批戰艦向馬六甲集結,俄:美在背後挑唆
    美國海軍高級官員近日向印度同行提出建議,稱印海軍完全有能力「封鎖」馬六甲海峽,以彌補陸上戰力的不足。俄羅斯方面則以多年盟友的身份提醒印度,這顯然是美軍方的挑唆之計,目的是將印度徹底拉入自己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沒想到印度軍方不聽勸阻,反而真的行動起來。
  • 美國向印度出售多種型號魚雷,幫助印度提升海軍實力
    據華盛頓(人造衛星)網報導: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美國政府已批准,向印度出售魚雷和空射的魚叉反艦飛彈,總價為1.55億美元。周一發布的新聞稿稱:國務院已決定批准向印度政府出售十枚AGM-84L魚叉II型空射飛彈及相關設備的外國軍事計劃,估計費用為9200萬美元。協議還包括貨櫃,備件和維修件以及特種任務空運任務。此外,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在第二次發布中表示,國務院已做出決定,批准向印度政府出售價值1.55億美元的16枚MK54全能輕型魚雷和3枚MK54輕型魚雷。
  • 印度東部艦隊出動,22艘戰艦列陣印度洋,嚴重威脅生命線
    這次行動由印度海軍東部艦隊司令阿圖爾·庫馬爾·賈因(Atul Kumar Jain)統一指揮,主要是檢驗艦隊在實際情況下進行防禦不對稱攻擊、武器射擊、反潛作戰和艦隊協同作戰的能力。隨著近年來印度的「東進」戰略,東部艦隊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戰備等級,以滿足印度洋地區內外的各種任務。圖片:印度洋上出現的東部艦隊大艦群!
  • 不自量力,印度將建6.5萬噸級核航母,讓印度洋成為印度的洋
    印度首艘航母維克蘭特號已經結束了系泊試驗,試驗中動力與電力系統表現良好,一次維克蘭特號將於2021年起進行海試,並計劃於2021年服役,在印度海軍捷報頻傳的時刻,印度海軍印度海軍參謀長卡蘭比爾·辛格在出席「維克蘭特」號系泊測試儀式時表示:「印度已經準備好建造第二艘國產航母了,並且一定會採用核動力。」
  • 印度增添國產新型戰艦打造「藍水」海軍 逆境求生
    近年來,印度國產航母、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陸續下水、海試或服役,印度海軍裝備的國產化邁上了快車道,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本報邀請軍事專家為您解讀。 增添新型戰艦 打造「藍水」海軍 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早在印度獨立前,就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寫下了他對國家的憧憬——印度要成為「有聲有色」的一流大國,這一夢想成為幾代領導人的共同心聲。這一夢想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能否將印度洋置於掌控之中。 「走向印度洋,稱霸南亞」,是印度長期以來的戰略夢想。
  • 印度軍改計劃曝光!五大戰區兩個專門針對中巴,還想獨霸印度洋?
    早在今年1月,印度就傳出要建立戰區司令部體制的消息,如今過去了近10個月,印度終於下定決心,進行軍改。 據《印度時報》本周二報導,到2022年,印度軍隊將徹底完成重組,統一為五大戰區,劃定明確的行動區域,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同步行動的無縫指揮架構。
  • 遼寧艦之前它是海軍最大戰艦,也是俄國造,印度海軍還有同款
    蘇聯解體後,即便是俄羅斯,烏克蘭等蘇聯主要加盟國都面臨巨大的經濟危機,在經濟滑坡,軍隊廢弛的大環境下,大量未完工的軍艦因為失去了撥款和設備供應商,不得已停工在造船廠裡生鏽,而這個時候,對於很多缺乏大艦的國家來說,投錢續建其中部分大艦來充實自己的艦隊,就成了一種可行並且相對容易的方案。
  • 相比美國,俄羅斯武器為何在印度更受歡迎?
    印度採購蘇聯/俄羅斯武器,更多還是出於政治考慮,兩者之間的武器交易具有更多的商業性質,由於地緣上的理由,蘇聯/俄羅斯難以幹預印度在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決策。印度海軍的這一比例超過41%,而印度空軍有三分之二的裝備都是俄羅斯製造的。該國陸軍的這一數字是驚人的90%,因為印度陸軍大約1萬件軍事裝備是俄羅斯生產的。位於華盛頓的史汀生中心亞洲戰略高級研究員、南亞區主任薩米爾·拉爾瓦尼說:「印度陸軍對俄制系統的依賴最嚴重,而在空軍甚至海軍中也是如此,尤其是當我們關注印度較高端的攻擊平臺時。
  • 印度歷史上是如何佔領安達曼群島的,中國應如何破解馬六甲威脅?
    ANC的角色是充當印度軍事前哨站,監視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航運、特別是往返于波斯灣的原油運輸。ANC計劃在十年內投資565億盧比用於擴建基地設施,在卡莫塔島建設一個跑道長度為3000米的新機場,部署更多的戰艦、飛機、飛彈部隊和步兵。
  • 如果成功實施,強悍實力印度洋第一
    對此有專家表示:如果中巴組建聯合艦隊,此舉成功實施之後中巴海軍強悍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到印度洋第一,可以威懾一切反動勢力,就連遼寧艦也可以長期駐紮在印度洋上。 F22P護衛艦就是中國建造的,這款護衛艦其實就是053H護衛艦的出口型號,由於火力強大功能豐富,這款護衛艦長期以來一直在巴基斯坦海軍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印度就算有3艘航母,也沒機會成為藍水海軍
    於是1947年因大英帝國恩賜而獲得獨立的印度開始把這句話當成目標,制定了大洋戰略並打造自己的藍水海軍,如今印度海軍已經發展成為印度洋最強大的海軍勢力,擁有了包括1艘航母、140多艘各種艦艇的龐大規模,總體實力穩居世界第七位。
  • 葉卡捷琳娜二世稱霸世界的計劃:妄圖建立擁有6個首都的帝國
    她想建立一個超級帝國,這個帝國的有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維也納、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6個首都。我們就來看看她為了實現這個野心都是如何做的。她試圖讓俄國徵服歐洲,因而她不斷將俄國的邊疆向西推進。在18世紀初期,彼得大帝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但是葉卡捷琳娜認為這遠遠不夠,她認為首先就要兼併西烏克蘭和白羅斯,以上兩地都隸屬于波蘭管轄。
  • 印度要買「超級大黃蜂」?機率越來越大,性能考慮已壓倒政治顧忌
    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防務合作正在不斷加深,兩國在印度洋和南亞地區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印度正逐漸取代巴基斯坦成為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巴基斯坦政府多次被美國方面指責「支恐」,儘管巴基斯坦政府否認了這種說法,並通過積極參加美軍主導的聯合軍演等來試圖修復兩國兩軍關係,但依然失去了美國的盟友地位
  • 環球霸王運坦克,俄制飛彈上高原,阿帕奇就位,印軍突然底氣大增
    日前,印度軍隊在達拉克高原地區頻繁調動,迅速增兵。印度空軍的美制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已經飛赴拉達克地區,運輸了大批T-72M1和T-90坦克,以及裝甲作戰車輛,此外印軍的美制C-130J「超級大力神」戰術運輸機和俄制安-32戰術運輸機也不斷抵達。
  • 「封鎖」馬六甲,印海軍真有這實力?印艦隊難活過24小時,唯獨P8威脅大
    近來,關於印度軍事力量的話題比較火熱,其中很多人關注印度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甚至「切斷印度洋航線」的猜想。 西方國家的一些軍事專家,一直在吹捧印度海軍「切斷航線」的作戰能力,將其視為印度的一個最重要戰略籌碼。但是如果我們詳細評估一下印度海軍實力,就會其中水分太大。
  • 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王者歸來,將打破俄與美海軍的被動局面
    據俄媒報導稱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已完成現代化改造,作為黑海艦隊的希望「莫斯料」號的王者歸來,會有效改善俄海軍與美軍對抗時的被動局面,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軍水面戰艦,基本上保持每年三次的頻率駛入黑海。
  • 印海軍發生極為罕見現象,俄羅斯態度有些複雜,俄:輪到美法哭了
    這一次米格-29的墜毀可能成為印度海軍選擇美軍航母裝備的機會,同時法國人提供的陣風戰機也有可能加入到印度海軍。對於印度海軍航母艦載機米格-29頻繁墜毀一事,俄羅斯的態度有些複雜。印度海軍從2009年得到首架米格-29以來,一共損失了5架該戰機,但在過去一年時間接連墜毀3架,讓印軍大為惱火。米格-29K在俄羅斯海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上服役,也同樣事故不斷,2016年燃油耗盡墜毀並不算是戰鬥機的問題,是航母攔阻索出現問題。但是2017年12月,米格-29K在航母上降落時墜毀。
  • 重要協議剛籤署,美海軍就想邁出危險一步,這次我們已不得不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0日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日前在出席美國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表示,美國海軍正計劃建立一支新的編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相交匯的"十字路口"。為了亞太盟友?肯尼斯在講話中聲稱,現在美海軍在印太地區的戰備任務,不能只完全依賴於設立在日本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美國還應當考慮印度、新加坡這樣的盟國或夥伴。而肯尼斯計劃未來將其這一艦隊安排駐紮的地區正是新加坡。
  • 斯裡蘭卡借給我國的漢班託塔港,堪稱印度洋心臟,位置有多重要?
    有說漢班託塔港是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又說是印度洋的心臟,這些稱謂都在形象的說明漢班託塔港地理位置的特點。2017年,斯裡蘭卡與中國籤署協議,租用斯裡蘭卡南部的漢班託塔港口及周邊土地建設工業園區(約合60.7平方公裡),租期為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