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有兩種車,又有點慌了,一是機油增多的車主,具體是誰都知道,雖說已經有了具體處理方案,可事實上依然有部分車型出現相應問題。第二就是所有電動車車主,你沒聽錯,是所有!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電動爹,到底是怎麼過冬的。
不知道各位最近在短視頻APP上刷到過這樣一則視頻沒有?
某電動車車主,同時也是一名網約車司機,打開後排車門,就能看到一床粉紅色的被子放在後排。這也太貼心了8?不,這是因為電動車續航問題,網約車司機不敢開暖氣,只能用這種方式解決為後排乘客取暖。
用視頻中網約車師傅本人的話就是「開暖氣是不可能開暖氣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開暖氣,如果開暖氣的話,我不在充電路上,就在那裡充電,乘客們如果冷的話就拿著蓋著哈!」
真有這麼誇張?
沒錯,真有這麼誇張,即便是官方,他也會告訴你真的有這麼誇張。
我們打開蔚來汽車官網,點開ES8裡程計算器(所有車型都有裡程計算器),設置車輛電池為100kWh,打開空調的情況下,室外溫度調節到20℃,這時候顯示這臺ES8能夠續航570km,這也是目前這個裡程計算其中能顯示的最高續航。
這相當於春秋兩季的大概續航,還取決於車主的駕駛習慣和路況等,因為身邊很多電動車車主反應電動車開高速真的非常費電,這個我們暫時不做評價,再來看看模擬冬天的續航。
同樣選擇100kWh電池容量,將車外溫度調節到-10℃,此時打開空調(自動切換為暖風),此時的續航裡程僅剩下307km,縮減超過46%,同時這也是在NEDC的續航,沒有將車主駕駛喜歡和路況計算在內的,不同情況下這個續航可能會更少。
除此之外,在小鵬汽車官網上也能看到這樣的裡程計算器,我們選擇小鵬最新車型小鵬P7來計算續航裡程,能看到下方有三個選項586km後續長續航版(可選18/19寸輪轂)、706km後驅超長續航(18寸輪轂+續航增程包後達到)、562km四驅高性能,同時,此時顯示車外溫度設定為25℃且空調關閉。
那麼我們打開空調將車外溫度調節到30℃,在僅更改這兩個條件的情況下,續航已經縮減了10%~14.6%不等。
那麼我們再將溫度調節到-10℃同時打開暖風空調,三種續航已經從此前的589km/706km/560km縮減到了369km/455km/366km,縮減達到了34.8%~37.1%。
與此同時,網站上所顯示的計算後的裡程依然是按照NEDC來計算的,車主的個人駕駛習慣以及路況和車速等均會對實際續航有所影響。
除此之外,愛馳官網也有類似裡程計算器,再次就過多描述了,需要提醒的是,從一開始的否認,到現在的官網裡程計算器,很多新能源品牌也已經默認了電動車冬天續航縮減嚴重的問題,像蔚來、小鵬、愛馳這樣在官網將裡程計算器給你放出來了的車企好算好的,而像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以及更多新能源品牌依舊沒有在這個方面直面消費者,難道說就沒有問題了嗎?
當然不是,最近在某社交平臺上就有一名比亞迪漢車主公開吐槽自己的比亞迪漢EV超長續航版車型冬天續航裡程縮減了近三分之二。發文中提到「我的市區續航滿電跑到百分之五的電只跑了230公裡,離表現續航605公裡衰減了將近三分之二,現在車子在4S電(店)還沒有給我一個準確的說法。」
與此同時,車主還表示自己做過多次試驗,三次滿電總共續航744公裡,並且快充一次要7、80元,「真沒感覺電車有多經濟」。
據官網顯示,比亞迪漢EV現在共3款配置,其中超長續航版尊貴型(即頂配車型),官方指導價27.605萬元,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裡程為605km,電池容量為76.9kWh。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漢EV在官網顯示的電池容量是要小於蔚來ES8的100kWh,但標註的續航卻是高於蔚來ES8的。
與此同時,不少網友也表示自己的比亞迪漢能夠隨便跑個500km續航,但我們注意到有部分在該平臺認證的車主發表評論說續航500km的定位是在海南或者是南方地區,這也就很容易解釋電動車可能真的對冬天略有過敏。
當然,這位車主的續航情況到底是個例還是常態,官方還沒有給出明確答覆,只是現在冬天來了,連很多南方都要接近0℃的情況下,電動車車主們的續航情況很快就會顯現出來。
回過頭來看,其實這些年電動車的興起,最大的推動並不是車企而是政府,有補貼,不交稅,部分地區還減免停車費,關鍵是不限牌、不限號,對於那些多年來搖不到號的消費者來說,這個誘惑太大了。
不可否認的是,電動車由於本身特性能夠帶來很好的加速性能,由於構造遠不如燃油車複雜所以在設計和用料上能夠給到更多新意,這也是導致很多人購買電動車的原因之一。
可是我們要注意到,在過去十幾年裡,電動車在電池技術也就是直接關係到續航的技術上沒有任何重大突破。現如今的無鈷電池、刀片電池等等所謂的新技術,都是在老技術上改良,通過降低成本、改良布局等方式來擠出續航,這一切都不能算是技術突破,只能算技術改良,本質上是不變的。
此外,由於目前全球對於電動車續航都沒有一個十分接近真實駕駛情況的標準,不少國外標準就成了很多車企對外宣傳的重點,以前甚至很多車企用上了「勻速續航裡程」來做續航宣傳,現在更多車企使用的NEDC標準來自歐洲,雖說是綜合路況,可是與實際續航裡程的差距也可能非常大,但這也成了不少電動車的遮羞布。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來了,電動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到底值不值得買,可不可以買?
首先,如果身處限號城市,那麼真的還是可以買一臺,畢竟對於提升出行便利和日常使用來說,即便是冬季續航有焦慮,二手貶值極高,但這也完成了從無到有的提升;
其次,建議作為家庭補充車型購入,也就是說出來這臺電動車,家裡還有一輛車可以正常使用,且不為純電動車;
第三,建議購買大品牌、銷量高的車型,不論是產品質量、行駛續航還是後期問題處理,都能夠得到更快和更好的處理。
最後,據說目前大方向變了,混動車將會成為接下來的重點推動方向,並且電動車補貼也將隨著2020年的過去變成歷史。
而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新能源車確實是未來汽車發展大方向,但在從燃油車過渡到新能源車的途中,由於電池技術、基礎建設等問題,混合動力這樣的過渡車型一定是更好的選擇,不論是插電還是非插電混動,都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它集成了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優點克服了缺點,即便是限牌地區,也可以入手上綠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