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P.E.T.
親子溝通團體輔導
2020年第一期
為進一步拓展出多角度、多階段保障罪犯心理健康的教育形式,切實提高罪犯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能力,解決罪犯現實的心理問題,近日,雷馬屏監獄評估矯治中心開啟了疫情之後的罪犯親子溝通團體輔導工作,面向「親子關係較差、與孩子無法溝通、想在服刑結束後與孩子建立更好親子關係」的罪犯,開展了具有特殊指向性的以親子溝通及關係建設為核心的團體心理輔導。
該輔導工作採用罪犯自主申請、監區審核批准,評估矯治中心根據具體問題專門設計課程並及時開展輔導的方式進行。在全獄範圍內共收到64張罪犯的自願申請表,監獄民警將分批次對各監區罪犯開展3天的全天式輔導。
民警鄧玲玲正在認真講解親子溝通技巧
該課程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創作的「全球第一門父母課程——P.E.T.父母效能訓練」內容作為培訓主線,通過深層的心理學研究成果,採用最能讓他人接受的溝通、處理問題和衝突的技巧,來改善父母與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際關係。評估中心民警根據罪犯特殊背景和現有身份等獨特的因素,特地有針對的設計了適合他們的父母效能訓練課程。
整個課程讓罪犯在P.E.T.特有的「情景互動教學模式」中,用「小組互動」、「志願者互動」,以及通過模擬親子之間通常會出現的「狀況」場景,來感受傳統教育模式對親子關係發生的作用,以及新的父母課程中的教育模式對孩子的影響。
過程中,他們態度認真、積極參與,以對「孩子的愛「為切入點,在親子關係以及自身面對問題時的情緒控制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在不斷模擬場景中,他們被更深地帶入到現實問題當中,去體悟不同的溝通方式會帶來什麼樣的親子關係。
情緒處理能力,一直是罪犯普遍存在著問題的部分,當別人有「不可接納」的行為時,他們通常也以「憤怒」來表達自己的內在感受,進而更容易出現爭吵、打架等過激行為。在P.E.T.父母課程中,他們學會了用心理學知識中「情緒冰山」理論去找那個最初的、內外一致地感受,學習到如何用「我信息」以「不評判、不指責」的內在態度表達,從而邀請到他人或孩子來幫助自己,以解決內在的困擾。他們明白了當自己處在情緒當中時,要去「自我負責」,在此過程中不因為情緒的爆發去傷害到孩子和他人,可以更溫和地處理自己與孩子和他人之間的問題,最終成為有效能的父母。
罪犯們紛紛寫下
對孩子的希望
三天的課程結束後,罪犯向授課民警表達了他們的感謝,也細緻地寫下了他們的心聲來反饋他們在課程中的收穫,他們覺得:親子關係課程這些知識點,不僅可以用在孩子身上,也同樣可以用在與其他人的交流和溝通中。
罪犯們寫下課程中的收穫
此次課程中,監獄民警通過心理學專業的分析和研究,看到罪犯們心裡有一個「愛孩子」的閃光點,並此為支點,讓罪犯燃起自主學習的願望,充分調動內在的積極性去參與到知識分享當中,學會用更智慧的方法,掌握好更多情緒管理和人際關係溝通技巧,從而給他們開啟一扇新的生命之窗。以「愛」為支點,以「助人」為內在動力,給予他們重新站起來的力量,用科學的知識去協助他們成為合格的父親、守法的公民。
圖 / 文:評估矯治中心
編 輯:編輯部
四川省雷馬屏監獄
忠誠尚法|厚德育人
求實敬業|自強卓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以愛為支點,開啟新人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