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陰影 三浦春馬輕生

2020-12-14 達金影視

7月18日,日本藝人三浦春馬先生在位於東京都港區的自家住宅中去世,年僅30歲,初步認定死因是「自殺」。三浦春馬與女星長澤雅美合演的電影「信用詐欺師JP公主篇」排定23日上映,他卻選在今天結束生命,引起諸多揣測。

2015年三浦春馬出席《進擊的巨人》電影

演藝事業如日中天的日本男星三浦春馬輕生,讓人唏噓。

4歲以童星出道的他,代表作不斷,但也曾感嘆在演藝圈永遠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唯一能做的是更堅強。如今他選擇在事業巔峰時倏然轉身,來不及向粉絲道別,徒留溫暖的招牌燦笑。

事前毫無徵兆

《信用詐欺師JP公主篇》

演藝圈人士表示,三浦昨天看起來還很正常,精神抖擻地工作。三浦與長澤雅美合演、由田中亮執導的《信用詐欺師JP公主篇》下周將上映。此作品是去年上映的《信用詐欺師JP羅曼史篇》的續集。在羅曼史篇上映前的一場宣傳活動上,長澤還說:「拍片的第一天看到春馬的時候,覺得他很耀眼,我都快張不開眼睛。」

15年前出道 樂觀上進愛鼓勵

2006年,年僅16歲的三浦春馬年出演電影《Catch A Wave》正式出道,同年他在日劇《14歲媽媽》當中扮演女主角的戀人角色,受到注目。

2007年,17歲的三浦春馬與女星新垣結衣合演電影《戀空》,人氣急速竄升,並以主演《戀空》榮獲第3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影星獎。國內不少人也大都是通過那個一頭白髮卻始終陽光的少年,認識了三浦春馬。

與新垣結衣《戀空》曝紅

《戀空》當年票房大收39億日元(3億港元),兩人飾演的「美嘉」和「弘樹」的純愛故事至今是粉絲心中經典,自《戀空》曝紅後,形象陽光的三浦也曾以自身經驗激勵許多年輕粉絲。他在20歲發行的寫真集中,寫一封信給10年後的自己,他親筆寫道:「20歲的我寫給10年後的自己。現在的你是否過著幸福的日子呢?有好好地擁抱那些珍貴的事物吧。如果你還是對任何事都全力以赴,那樣就太好了,請繼續成為強大的人吧。」

誰能曾料,10後剛過30的他,卻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

人緣出眾個性親和 好友不舍痛哭

據了解,隨著《戀空》爆紅後,三浦春馬的代表作一部接一部,象是電視劇《血色星期一》、《貧窮男子》、《草食系高校武士》、《你教會了我什麼最重要》、《太陽再次升起》、《最後的灰姑娘》以及電影《進擊的巨人》真人版等等。未到30的他,連續在日劇及電影中挑大梁,在年輕一輩的日本男星中實屬罕見。

此外,三浦春馬個性隨和,很「放得開」,經常在鏡頭前扭曲五官,不怕帥度打折扣,親和力爆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他宣傳日劇《TWO WEEKS》時,因為首度演出爸爸角色,被媒體追問對成家、生子的看法,三浦春馬說,「希望未來能生至少兩個小孩,最好是有男有女」。

在日本演藝圈,三浦是出了名的好相處,人緣極佳。他和男演員佐藤健,三浦翔平,小池徹平和岡田將生等人都是好友,他的死訊一出,演藝圈許多好友紛紛表示不舍與哀悼。三浦的好友、男歌手城田優更是在音樂節目上邊唱邊痛哭。

溫暖美好

然而,這位總是以溫暖美好、陽光般燦笑擄獲粉絲心的男明星從童星出道,就沒怎麼享受鎂光燈和掌聲,演藝工作的起伏和不確定,讓他相當苦惱。更麻煩的是,隨著媒體無孔不入的跟隨與不實報導,各種輿論壓力下,心中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痛苦,而一直沒有長期固定的伴侶,放大了這些痛苦的影響面,積久成疾,最終讓他走上不歸路。

星途曲折 個性敏感脆弱

雖然從4歲便開始當童星,但三浦春馬並不是那種一炮而紅的明星,他更像是秉持著表演宿命的人,一步步成就演藝生命的人。三浦表示:「我青少年時,其實是個精神上脆弱的人,因為這樣更想演戲,讓我面對脆弱也是正常的。」

他表示在拍攝《進擊的巨人》時,由於必須對著綠幕,表達出你最真實的恐懼。因此片中吊鋼絲時,一直在內心低吼」我是男人、我是男人,因此做這事不能有藉口「。以自我打氣去面對恐懼。

成名之後,三浦春馬曾在受訪問時坦言,」我的演藝路其實忽高忽低,並不是都特別順遂的,但這些變數給了他演戲的養分」。只是我們都不知道,在電影之外的生活中,這些不順給他造成了什麼樣精神負擔。

就像他說過的:「在演藝圈,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是什麼,唯一能做的是更堅強。」其實三浦春馬的堅強,粉絲們都在看在眼裡,這幾年陸續上線的好作品,面對網絡暴力的仗義發言,三浦永遠是那個善良上進的男孩,只是世界對他真的缺了善意,造成了這番令人心碎的遺憾。

陽光大男孩

讓我們好好記住那個與世界友好相處、相信愛會光的大男孩,讓我們永遠記得,他那陽光般的燦笑。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陽光下也渴望陰影
    在剛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陽光普照,我以為這會是一個大部分臺灣片一樣很溫暖的故事,但我忘了陽光愈烈,陰影也愈濃。這樣說來《陽光普照》這個看似明媚的名字也許背後潛藏著很多的隱喻。1.阿豪:一個陽光下無陰影可尋的人。影片中阿豪上課走神望著窗外,國文老師點名阿豪質問是不是不相信司馬遷的話時,他反問了一句「老師你信嗎?」
  • 《陽光普照》透過樹葉的縫隙,既有陽光也有陰影
    而這個他所承認與厚愛的大兒子阿豪在一個昏暗寂靜的深夜,將自己洗漱乾淨,摺疊好褲子,然後在一幕燈光和陰影的鏡頭下,從家裡跳了下去,以他自己的方式擁抱了他所嚮往的陰影。父親阿文的話一語成讖,他真的就只有「一個兒子」了。阿豪對女同學發的簡訊裡面說:「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
  • 三浦春馬輕生讓人想起《戀空》臺詞,粉絲淚崩:真的變成天空了
    三浦春馬輕生的新聞,除了讓當地演藝圈震撼外,臺灣和日本的粉絲也紛紛感到不可置信,綜合日媒的報導,三浦春馬原本昨日要參加日劇《おカネの切れ目が戀のはじまり》拍攝,沒想到當天早上完全失聯,經紀人突然找不到人,直到今日去三浦春馬家中查看,才發現已經沒有呼吸心跳。
  • 《陽關普照》真正的生活裡,總是一半陽光,一半陰影
    在公交站臺,阿豪對心儀的女孩兒講起司馬光的故事,那個在水缸裡躲藏起來的司馬光,阿豪曾不止一次渴望那個人是自己,在生活的重壓下可以稍事休息。可是,沒人會關心阿豪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阿豪的生活被熾烈的陽光照耀的沒有一處可以躲藏的陰影。他對醫學院沒有興趣,他內心某一時刻,或許也在羨慕著阿和,沒有活在別人的希望裡。
  • 我之所以總是面對著陽光站立,是因為我不想讓你看到我背後的陰影
    我之所以總是面對著陽光站立,是因為我不想讓你看到我背後的陰影」夏玉溪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葉凡正低著頭看著從葉隙間撒在地上的稀稀光斑,「可對我來說,就算面對著陽光站立,我卻找不到我的陰影。」葉凡說完抬起頭的時候,陽光刺得她睜不開眼。
  • 《以家人之名》導演丁梓光:希望處於陰影中的人們能夠看到陽光
    作為《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的導演,丁梓光表示《以家人之名》比《下一站是幸福》更有話題性和生活感,因為創作團隊在討論中發現了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也發現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他說,創作來源於生活的感悟,也許每一代人都更能講述當代人的生活。
  • 動畫《如果我是英雄》:陽光下的校園,是「被欺凌者」的陰影。
    太陽越是強烈,陰影就越深邃。整部影片的場景構建幾乎集中在一個學校裡面,敘述風格也是比較簡單。給人感受最為強烈的是女孩被欺凌時,班上各人對此事的態度。在太陽照不到的角落裡,是深邃的陰影。近些年來,發生在校園的欺凌事件屢見不鮮。
  • 18萬人含淚打出8.5分:每個被陽光照耀的孩子,都在尋找陰影躲藏
    學習努力,不惜復讀一年準備考上醫學院;孝順懂事,當弟弟的小女朋友因懷孕而找上門來,他沒有嫌棄,接受了這個女孩,並替工作繁忙的母親帶她去產檢;善解人意,送下晚自習的女同學回家……總之,陽光帥氣的阿豪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像小兒子那樣四處惹事,肩負著全家的期望。
  • 豆瓣評分8.4,陽光普照下,看得見的只有向陽面
    陽光普照下,看得見的,也只有向陽面。時間一天一天一天的走,汗一滴一滴一滴的流,有一天我們都老,帶妻子一起,浪子回頭。這是19年末爆紅的一首歌《浪子回頭》,講述了幾位少年從年少瘋狂至年邁再聚的心路歷程。這世上,欠下的債,未繳的帳,哪可能一句放下就湮滅灰飛。《陽光普照》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真實一點兒的故事。
  • 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1:既然選擇了追求,就不要哭泣;堅持一下,扛過今天,就能更接近幸福;真正能把人累垮的,是心裡的絕望。2:真正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10: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那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經濟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那你就應該踏實地去工作。11:在人們常說的青春的倦怠裡,雖然也有人把沒錢去看電影而無所事事地呆在簡易公寓的二樓上的情景稱為青春的倦怠。但這能不能說是倦怠。隨著沒錢而來的無可奈何和被逼的走投無路的心境,同倦怠是相距甚遠。
  • 《心花路放》:陰影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要正視與接納自己的陰影
    在電影《心花怒放》中耿浩與郝義有這麼一段經典的對話:「你往回走不是監獄就是病房,往前走三千公裡全是大美女……在光影造型裡面,陰影越是豐富,就越是有立體感,你知道嗎?你現在就處在你一生的陰影裡面,但陰影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怎麼就出不來呢?
  • 樹木界裡的最高塔,最高的有156米,樹下卻幾乎沒有陰影
    樹木界裡的最高塔,最高的有156米,樹下卻幾乎沒有陰影樹在生活中尤為常見,除了沙漠和大海裡沒有,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有。樹是人類的朋友,它的存在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能夠淨化空氣。此外人們還可以用它做紙張、家具和擺件等等。
  • 電影《陽光普照》解讀
    阿豪顯然被這句話所觸動——他一直想有陰影可以躲藏,而弟弟卻那麼渴望照見陽光!那麼溫暖的阿豪在那一刻一定有怨自己,是不是奪走了本該屬於弟弟的陽光。這是阿豪自殺前的最後一場戲。電影中第二場雨,深夜阿豪整理好房間,細心到把皮帶抽出,把褲子疊好,然後跳樓自殺。比起第一場雨的生猛和躁動,阿豪跳樓的這場雨平靜無聲到極易被忽略,只有地面還殘留陰冷的積水。
  • 《陽光普照》:生活是慢半拍的
    《陽光普照》是一部令人動容的社會寫實片。 阿和的哥哥阿豪,覺得太陽公平、陽光普照,但他沒有陰影可躲,而其他人都在陰影裡。 抑鬱至極點會自殺,同理,樂觀至極點也一樣,極端會反噬的。
  • 麗水:「陽光徵收」把權力曬在陽光下
    在公證人員、街道辦事處幹部、被徵收戶代表的全程監督下,整個抽籤過程公開、公平、公正,被徵收戶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18年實施城中村改造的巖泉村,將建設靈山「未來社區」。列入浙江省首批「未來社區」試點項目。為進一步推動城市發展,2018年開始,麗水主城區開啟大規模城中村改造工作。
  • 暖心文案|路上總會有陰影,但抬頭總會有陽光
    路上總會有陰影,但抬頭總會有陽光,努力做一個向陽的人,溫柔且善良There will always be a shadow on the road, but there will always be sunshine up, try to be a sunny person, gentle and
  • 《陽光普照》:阿豪人物形象分析
    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我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 《陽光普照》鏡頭語言分析
    這部電影就是《陽光普照》。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苦難,正是這種細膩又憂傷的情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對它唯美的鏡頭記憶深刻。今天,我們就從鏡頭語言的角度出發,來深度品味其中的內涵。這是影片開頭的一幕,阿豪坐在補習班的教室裡。所有人都趴著補覺,只有他直直地坐著,目光看向畫面之外,若有所思。
  • 理解人格的陰影,更好的認識自己
    「人格的陰影」存在於一個人的人格中。 瑞士人格心理學家榮格說:太陽一定有陰影。人們在陰影中呆很長時間,然後他們變成陰影1 些許。 當你我談到人格魅力時,人們不能忽視它的反面,——人格陰影。「人格的陰影」該類首先由榮格提出。
  • 經典動畫《魔方大廈》將出動畫電影,童年陰影將變青年陰影!
    26年前,國產動畫《魔方大廈》播出時,觀看這部動畫的90後小觀眾無一不留下心理陰影。如今,即便曾經的小觀眾們已是青年,但大家仍表示「這是一部自己不願再看第二遍的動畫」,可見這部動畫給90後留下的陰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