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普照》真正的生活裡,總是一半陽光,一半陰影

2020-12-03 浮生掠影ln

《陽光普照》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中交織的各種矛盾與情感。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2019年11月23日,獲得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故事圍繞著一家四口展開,父親阿文是教練場的老教練,母親阿琴在美容院工作,大兒子阿豪是臺大醫學院備考生,而小兒子阿和卻是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平靜的生活被打破,阿和和菜頭提著刀砍斷了黑輪的右手。兩個人因此進了少年輔育院。在阿和入獄不久後,他的女友小玉挺著大肚子來到阿和家中,正在這雞飛狗跳的時候,阿豪卻毫無徵兆地在從高樓縱身跳下。阿和出獄後,為了承擔家庭責任,他白天在洗車場給人洗車,晚上到便利店上通宵夜班,生活看似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卻再一次被出獄的菜頭打破。阿文得知後,他為了自己僅剩的這個兒子能安穩地活下去,同樣是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裡,他猛地踩下油門將車撞向了菜頭。

電影雖名叫《陽光普照》,但是影片中每個人的形象中都帶著揮之不去的陰影。品學兼優的大兒子阿豪,放蕩不羈的小兒子阿和,父親對兩個兒子偏頗的愛,菜頭等不到的一句道歉。影片故事因為劇中人性格的立體和飽滿而充斥著更加貼近生活的真實感。同樣的,他們心底的罪孽其實是人性中無法剝離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這些罪孽不是完全背離光明的墮落,每個人在做出傷害他人行為時,都暗含著心底難以割捨的愛。一半陽光一半陰影的生活,大概是這個世界最真實的人生存在。

一耀目的陽光有些時候也會成為無法逃脫的枷鎖

大兒子阿豪是這個家的陽光,身上被給予了普照大地的希望。父親每次去看他,都會遞給他一本筆記本,那上面的八個大字「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牢牢地壓在了阿豪的身上。阿豪也的確在不斷給予他人陽光,在阿琴沒有時間陪小玉去做產檢,他主動提出幫忙;遇見心儀的女孩兒,他也會在放學後主動送她回家,約女孩去動物園。他甚至在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前,還整理好了自己的房間和衣服,刪除掉了所有的信息,似乎不想給家人添一點點麻煩。他對人很好,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好想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在去輔育院看望弟弟兩個人吵了起來,阿豪質問阿和:「什麼都不說的目的是什麼?想逃避吧?」這句話戳中了兄弟兩個心中最隱晦的痛苦。在公交站臺,阿豪對心儀的女孩兒講起司馬光的故事,那個在水缸裡躲藏起來的司馬光,阿豪曾不止一次渴望那個人是自己,在生活的重壓下可以稍事休息。可是,沒人會關心阿豪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阿豪的生活被熾烈的陽光照耀的沒有一處可以躲藏的陰影。他對醫學院沒有興趣,他內心某一時刻,或許也在羨慕著阿和,沒有活在別人的希望裡。

他從樓上一躍而下前給心儀的女孩兒發了一條簡訊: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維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他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止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阿豪最終被壓垮,他選擇墜入黑暗,永遠沉睡。即使阿豪已經像風一樣逝去,他再一次走進父親的夢裡,兩個人行到半途,阿豪微笑著對父親說:「爸,我走了,不陪你了!」阿豪用生命最後那點兒羸弱而溫暖的光亮吸引著父親和阿和彼此走近,改善他們的關係,讓那個破碎的家庭再一次走出陰霾。

不堪重負的期望,曾一度壓得還是少年的你我喘不過氣來,我們都有著難以啟齒的柔弱,那已經被安上的翅膀,紮根在身體的血液裡。人生的道路看上去真的就已經如此,無法逃離的悲苦就像沿途開出的荼蘼花,惟有毀滅才會懂得如何去愛。

二站在陰影角落,卻又試圖邁開腳步迎接陽光

弟弟阿和可以說是哥哥阿豪的對立面,不學無術,遊手好閒。他的人生是在父親責打聲中逐漸成長。家庭的放棄或許才是阿和最終無法回頭的根源,在法庭上,法官問阿和的父母還有什麼想說的?阿和的父親冷冰冰地回答:過去是我們做父母的管教無方,未來我們也不覺得我們能管得動他,我希望你們把他送進去,好好管教。

近乎絕情的話從父親的口中說出,阿和眼角的淚無聲的滑過,他的一生似乎已經陷入無邊的黑暗中。參加完哥哥的葬禮,阿和的情緒奔潰,他越過人群,奔向操場,揮舞的手臂和邁開的腳步都在訴說他內心無言的悲痛,那一刻,在阿和的心中或許在想,該死的不應該是自己嗎?

當輔育院的老師提到還在外面等待他的家人時,阿和再一次奔潰,他說:等我什麼?等我在這裡變好回去嗎?還是等我變得像我哥一樣好?從小到大,他功課好,長得好,他什麼都好,他好到連沒考到第一志願的醫學院都要重考,他很厲害,厲害到我越來越討厭他,他們都說我很爛,很不好,但至少我還在這裡,但我哥呢?他厲害到這輩子只做錯過一件事,就是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他真的很厲害!他——真的——很厲害!」

阿和一直都站在陰暗的角落裡不被期待和祝福,那些啐著冰冷寒意的舉動也讓阿和一度被阿豪的光芒刺傷,等到光芒幻滅,阿和突然意識到,他曾經的生活還有一絲絲光明可以從縫隙裡照射進來,可是現在,世界陷入無邊的黑暗。阿和失控,他第一次對未來,對那個家有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是阿豪光芒下的阿和從未細想過的責任。

小玉生下阿和的孩子,兩個苦命的鴛鴦在輔育院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從那以後,阿和就像變了一個人,在輔育院積極表現,提早一年半釋放。生活因為孩子的降生出現改變,阿和終於穩下心神,一點一點扛起生活責任,順帶著連阿豪的那一份繼續努力。阿和白天在汽車修理廠工作,晚上再去超市上夜班,他在試著走出陰暗的角落,接受陽光。

菜頭再次找到阿和,讓這個即將就要恢復正常的家再一次攪亂,阿和,阿和的父親和菜頭,每個人心中的委屈被一點點拉扯了出來。

三陰影是現實:菜頭的陰影才是現實的深淵

菜頭的家庭比阿和更要破碎,無父無母只有一個年邁的奶奶,因為菜頭入獄,老人被趕進老人院。出獄的菜頭找到了阿和,當初,菜頭是為了替自己的好兄弟出氣,才砍下了黑輪的手。可是事後,阿和卻將所有的罪行都推給了菜頭,導致他比阿和多坐了三年勞。菜頭心裡憋著一口怨氣,他衝著阿和不斷發洩著心裡的怒火。

在那個雨夜裡,車裡的阿和不斷質問菜頭,當初又不是自己讓他去砍的黑輪,他只是想去嚇嚇黑輪罷了。菜頭接下來的話,說的阿和啞口無言,阿和拿著西瓜刀,偷了摩託車,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話想要嚇嚇對方,菜頭在車裡對阿和說道:「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即使到現在也還是一樣。在法院裡,你把一切推得乾乾淨淨,我在裡面比你多關了三年,你出來後連看我一眼都沒有。」

菜頭想要的,自始至終其實僅僅只是一句抱歉而已。他的生活比起阿和更加殘破,更加充滿辛酸。也許正是如此,菜頭才會更加珍惜和阿和之間的情誼,畢竟比起阿和還有母親和哥哥的照顧,菜頭已經無處得到那些關愛。

車停在一處密林外,菜頭威脅阿和去送貨。菜頭怕在客戶車上抽菸會讓阿和受罰,他下車站在廣告牌下。等阿和走出密林後,菜頭卻不見了蹤影。直到最後毒販找到他,告知菜頭已經被人殺死後,阿和有了一種終於卸下重擔,陰霾一掃而空的感覺,那個不知道被埋在何處的菜頭將阿和曾經的噩夢一起埋葬。

陽光普照的人生,終於踏上的希望之路,阿和卻不知道,那陽光背後的陰影是有人在背負前行。

四追尋陽光也是現實:罪惡的根源,也背負著難言的愛

父親阿文,是導致兄弟倆走上極端的根源。他在駕校勤勤懇懇,卻不懂得如何跟孩子相處,大兒子被他寄予厚望,卻也成了壓垮的阿豪精神的巨石;小兒子阿和被他丟棄在一旁,看都懶得看一眼。阿和入獄後,阿文不聞不問,在懷孕的小玉找上門來,阿文更是惡語相向。就在阿豪自殺後,這個家庭中能夠撐起未來的只有曾被他一度放棄的小兒子。面對出獄的阿和,父親 表面上依舊冷若冰霜,隨著時間不斷推移,阿和的努力終於讓父子倆的關係破冰。

生活就是一個意外接著一個意外,不給人一點兒殘喘的餘地。菜頭的出現,不僅僅是阿和的夢魘,也是父親恐懼的源頭。就在阿豪墓地旁,夫妻兩個站在山頭,面對妻子的質問,阿文終於緩緩說出自己的心事:「我湊了20萬去找菜頭,希望他不要去找阿和的麻煩。菜頭雖然表面親熱,但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讓我難堪。我只是個駕校教練,你認為我該怎麼辦?後來,我有兩個星期沒去上班,一直在阿和的洗車場對面,每天看著你兒子上班下班,然後跟著他去便利店,我就像是他的24小時保姆一樣,有時候,我真不知道我自己在幹什麼。有一天,菜頭終於出現了,兩個人開著一輛賓利往東北角走,我就關了大燈,遠遠跟著他們。車不知道停在一個什麼鬼地方,我看見阿和提著一個袋子,彎進一條小路,你知道,我只是一個教練,你知道,我只是一個教練,我想幫小孩做點兒什麼,但我不知道怎麼辦。沒過多久,我看到菜頭下車抽菸,我當時想都沒想,油門一加衝了過去。我的擋風玻璃破了,菜頭卻一動不動。我把菜頭拖到路邊草叢裡,那時候天空正好下起雨,菜頭應該不會再回來了,我把他留在了那裡。離開的時候,還在下著大雨,我還在想,阿和有沒有帶雨傘,他會不會有事。「

父親顫抖的身體與陽光重疊在一起,他內心被填滿的苦澀隨著聲音在空氣中蔓延,曾經的他只肯承認一個兒子,直到現在,他真的只有一個。那些過往中無法再去觸碰的悔恨正在隨著陽光的普照被清晰的照射了出來,已經失去一個孩子的痛苦其實一直都縈繞在父親的心頭,難言的父愛中,帶著血腥和殘虐卻依舊堅定。

父親阿文不算一個好人,在過去也可以說是惡人,他不願意賠償黑輪家的損失,也對菜頭家的遭遇視而不見。他僅僅只是關注著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可是直到這一刻,我們都無法再去分辨對與錯,善與惡。那就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在面對陽光的同時,我們同時也站在陰影中。就像光明與陰影的交融形成的樹影被投射在大地,一半陽光一半陰影。

結語:

在《大佛普拉斯》中有這麼一段話: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卻永遠無法探索別人內心裡的宇宙。

這句話其實也適應這部影片,導演再一次將人類內心隱秘的情感用電影的語言表達出來。阿豪的完美,阿和的陰影,父母的偏頗的愛,菜頭滿腹的委屈。這些難以釋放的灰色情感,在鏡頭下被放大,每個人都有合適的理由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辯駁,可是,那些不堪和黑暗依然會使人在某一個時刻顫慄和恐慌,不得不承認,每個人內心似乎都會有那麼一處關閉的陰影,在那裡,我們試圖消弭在陽關下的疲累和昏沉。

我們都不完美,我們需要彼此倚靠才會得到溫暖和力量。就像電影海報上的那句話:我們都曾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陽光下也渴望陰影
    在剛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陽光普照,我以為這會是一個大部分臺灣片一樣很溫暖的故事,但我忘了陽光愈烈,陰影也愈濃。它不同於臺灣許多清新溫暖的文藝片,而是以犯罪片的形式展現,導演是鍾孟宏,鍾孟宏電影的溫情關懷裡往往壓下一股黑暗的力量,敘事雖伸入庶民階層的日常現實,卻總是滲入絲絲犯罪片的黑色暴力與幽默、驚悚片的陰鷙怪誕與血腥,讓鏡頭穿刺臺灣現實社會中破碎的倫理關係時,保持著一種獨特的冷峻風格,被臺灣影評人稱為「陰冷的現實主義」
  • 《陽光普照》鏡頭語言分析
    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巨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資優生大兒子阿豪(許光漢 飾)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2019年的臺灣金馬獎闖出一匹黑馬,包攬了大大小小的提名和獎項。這部電影就是《陽光普照》。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苦難,正是這種細膩又憂傷的情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 《陽光普照》透過樹葉的縫隙,既有陽光也有陰影
    《陽光普照》的英譯名很令人回味,「A Sun」,細細一讀就能發現sun的發音和son的發音是一致的。駕校的學員詢問父親阿文有幾個兒子,阿文答道「一個,明年上醫學院」,言語中的自豪與得意,完完全全地否定了二兒子阿和的存在。
  • 《陽光普照》:生活是慢半拍的
    《陽光普照》是一部令人動容的社會寫實片。 阿和的哥哥阿豪,覺得太陽公平、陽光普照,但他沒有陰影可躲,而其他人都在陰影裡。 抑鬱至極點會自殺,同理,樂觀至極點也一樣,極端會反噬的。
  • 《陽光普照》:阿豪人物形象分析
    《陽光普照》講的是一家子的故事,包括父親阿文、母親琴姐、哥哥阿豪、弟弟阿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以往家庭片表現溫情的束縛,而是企圖從現代人生活困境和精神窮途的廣闊層面,去揭示新一代家庭存在的代際問題。總的來說,影片由弟弟入獄這件事為焦點,緩緩展開整個故事。
  • 電影《陽光普照》解讀
    因為從小愛看臺灣偶像劇的緣故,我對那慢悠悠小情調的臺灣電影也頗感親近,所以看到《陽光普照》的資源時,就毫不猶豫點開。兩個半小時確實有點慢悠悠,但一點也不小情調,甚至很生猛。像是在飄揚的小船上看風景,陡然幾個巨浪襲來又離去,海面復歸平靜但風景已全然不同,回味間又有種新鮮的感悟照亮心懷,所以想記錄下來。
  • 電影《陽光普照》,許光漢的內心獨白臺詞,太經典了
    中國臺灣電影《陽光普照》,這部電影極度動人的。他沒有教人走出陰影,必須和解的正能量片子,卻是直面陰暗,破碎的人生。在我們焦慮鬱悶重重壓在心頭時,可以看看《陽光普照》。「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的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去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 當金馬不再倍受重視,《陽光普照》橫空出現,臺灣電影或迎來轉機
    但中國影迷真正認識到鍾孟宏,源自於《大佛普拉斯》。這部主打黑色幽默的小成本電影,讓鍾孟宏迅速得以俘獲中國影迷的心。賺足眼球的他,被冠以臺灣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掌舵手的美譽。不過《大佛普拉斯》之上,鍾孟宏在去年再次拿出一部讓所有人驚豔的影片——《陽光普照》。在沒有內地電影參加的金馬獎上,《陽關普照》先後拿下五座大獎,引起內地影迷的注意。
  • 《陽光普照》——一個優秀、光芒萬丈的孩子,為何選擇自殺?
    可阿豪說:「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阿豪是家裡的老大,有個弟弟阿和。媽媽琴姐是美容師,爸爸阿文是駕校教練。這個平凡的四口之家來自於提名金馬獎十一項的《陽光普照》。
  • 許光漢主演成名作,鍾孟宏《陽光普照》比《大佛普拉斯》還好?
    電影《陽光普照》之所以使用這個名字,具有三重象徵意義:第一:影片中的阿文作為父親就是陽光,大兒子阿豪就是那個被他陽光普照的人,阿文通過自己的行為不斷地強加給阿豪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願望都寄託到了阿豪身上,希望阿豪能夠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但這對阿豪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 電影推薦《陽光普照》
    阿和照片中最左邊的就是阿和學習差,在學校打架,在外面也打不聽父母的話,也不願與父母交流母親只記得他愛打架父親從不和別人說他是自己的兒子仿佛和他的外形一樣他像一棵沒有受到充足陽光照曬的小樹永遠生活在陰影裡父親人們常說,父愛是一座大山父親是駕校的教練
  • 從光影、鏡頭和色彩三個角度來微觀分析《陽光普照》的劇情走向
    《陽光普照》是導演鍾孟宏的第五部作品,一亮相金馬電影節,一舉多得了包括金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在內的五項大獎,無疑成為這屆金馬電影節上最大的贏家。雖然內地影片的缺席,但是《陽光普照》依然是近些年來華語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陽光與黑暗各佔一半?——高分電影《陽光普照》
    不過好景不長,菜頭出獄了,讓原本平靜的生活又起波瀾。菜頭比阿和多坐了三年的牢,而他這個好兄弟出獄後一直沒有來看他。並且菜頭因為砍傷他人被判處一百五十萬罰款,導致他的奶奶住進了福利院。所以菜頭想要報復阿和,要把他一步步拉回犯罪的道路。但是最後陰差陽錯,菜頭死了,阿和才終於獲得了自由。
  • 《聞香識女人》:完整的人生總是一半查理,一半弗蘭克
    查理喚醒了這位老軍官生活的希望,老軍官也解決了查理在學校裡的麻煩。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就是大名鼎鼎的《聞香識女人》,一部讓老戲骨阿爾·帕西諾獲得奧斯卡影帝的電影作品。除了最後一次弗蘭克真正感受到有愛的可能性外,其餘三次都只是他排解寂寞時的無聊手段。弗蘭克能夠通過女人的香味來識別女人的個性是他過去生活豐富和深刻的積累,但同時也反襯著他現在生活的無奈與悲涼,女人身上的香味越香,弗蘭克的內心就越寂寞。
  • 熱門電影《陽光普照》:我們都會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本片有愛有血有肉,對於讓年輕人認識生活,珍惜身邊的親人方面,這部影片無疑是有非常好的教育意義。《陽光普照》是由本地風光、華文創、捌捌玖電影、鏡文學、聯聯看娛樂聯合出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由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尹馨、溫貞菱、吳岱凌主演。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同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 當陽光照耀夾縫時,生活的常態就是陰晴圓缺
    這部電影不是什麼教人走出陰影,必須和解的正能量電影,它恰恰是在直面陰暗,崎嶇破碎的人生,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有不可消除的悲傷洋溢其中,一直到最後阿和帶母親騎車的尾聲,傳奇總是在經歷重重磨難艱難險阻後活下來,改變什麼。生活裡就是有人生,有人死,有挽回不了的遺憾,有無法改變的命運,然後我們承載些什麼,繼續活著。這部影片是一部關於家庭與犯罪結合的電影。
  • 豆瓣評分8.4,陽光普照下,看得見的只有向陽面
    故事裡是這樣寫的,但我們聽到的幾乎所有關於香港"黑道老大"的事兒,無一不是早年不擇手段混跡社會,到了中年看透人生渴望退出黑道,過隱居的生活。但是,凡是這樣想的每一個老大也都明白,自己在某一天被另一幫勢力砍死在地上之前,是永遠不可能安心地閉上雙眼的。
  • 《陽光普照》:許光漢主演,憑什麼成為2020年華語電影的第一
    電影一點都不童話,它更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切開臺灣底層社會,將眾多社會問題暴露在陽光底下,雖陽光普照,卻到處都是陰影。故事圍繞著一個普通四口之家展開。父親阿文是名駕校教練,工作環境一般,但與老闆、同事關係都相處得不錯,自己本人沒什麼不良嗜好,生活平淡且安穩。
  • 秋天的思念,一半明媚,一半憂傷
    秋天的陽光,分外明媚;秋天的雨,格外憂傷。秋,就是這樣,美而惆悵,亦如我想你時的心情,一半明媚,一半憂傷。感性如我,心情隨天氣變換,對你的思念,亦然。秋陽明媚,思念是照在窗臺上的一束光,在那朦朧的光暈裡,有你溫柔淺笑的模樣,甜甜的,暖暖的。
  • 生活,一半詩意,一半煙火(深度好文)
    喜歡太陽初升時分的浪漫蓬勃,也甚愛日中時分的驕陽熱烈;喜歡日暮時分斜暉盡染群嵐,也鍾情深夜裡,漫天的星空璀璨、光芒點點;皓月當空,銀輝鍍滿大地,塗滿了油畫般的光彩,缺月掛疏桐,也有漏斷人初靜的詩意;晨霧薄霜中,炊煙嫋嫋的煙火氣,是田園牧歌式的歌謠,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則是曖曖遠人村式的一種生活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