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2019年的臺灣電影《陽光普照》成為一匹黑馬,一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這說明影片還是非常被認同和有質感的。本片有愛有血有肉,對於讓年輕人認識生活,珍惜身邊的親人方面,這部影片無疑是有非常好的教育意義。
《陽光普照》是由本地風光、華文創、捌捌玖電影、鏡文學、聯聯看娛樂聯合出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由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尹馨、溫貞菱、吳岱凌主演。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同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陽光普照》劇情簡介:平凡的一家人阿文(陳以文飾)和琴姐(柯淑勤飾)育有兩個兒子,叛逆的小兒子阿和(巫建和飾)與好友菜頭(劉冠廷飾)砍傷人進了少年輔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吳岱凌飾)卻帶著身孕來家裡。琴姐不顧阿文反對,將小玉留下來照顧。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鉅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資優生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陽光普照》影片簡評:整個人沉浸在故事裡,人物被隱藏的每一種情緒都找得到來處,也能在自身找到依存,是為數不多的新的觀影體驗,不知是自己成長了,還是影片給了這樣的思考。故事裡的菜頭和阿文都是全新的,沒別描寫過的人物,是在千萬人海裡找到的新的靈魂。菜頭為了阿和,切掉了黑輪的手,卻被阿和將所有的矛頭指向自己,最後死了也只是得到阿和的一句」他一直在找我麻煩「。
阿文是阿和的父親,他從來不喜歡阿和,也從來不承認有這麼一個兒子。阿和入獄,他希望兒子在獄中待到死。大兒子死後,竟然為了阿和殺了人。人生就是不斷地」把握時間,掌握方向「,難過的事情總會過去,也會被遺忘,反正人生就是風風雨雨。我一直覺得人生就像是一條路,只要握緊手中的方向盤,紅燈該停就停,綠燈的時候慢慢起步,穩穩地開,人生的路就會平平安安。
陳以文飾演的父親非常出彩,在整片中語速不快,但卻字字誅心,讓觀眾對父親的看法,從片面理解,走向成熟認知,父親的博愛形象如絲如扣,給觀眾非常大的共鳴感。
影片中,有一處人生希望的暗語,就是阿和小玉的孩子。這裡,把孩子出生安排在阿豪自殺後,可能是刻意安排的。因為從阿豪自殺開始,整部影片陷入一種非常悲涼陰暗的氣氛。觀眾被這個悲慘命運的家庭所感動,但是還有半部影片的時間讓觀眾更加期待,這個家庭的未來會好轉嗎?這裡做了一種設問,是非常巧妙的安排。
全片最後一個場景,是小兒子騎著單車載著母親,兩人浸身透過枝椏間隙的陽光下,那一刻,似乎鏡頭的另一邊是父親和大兒子,燃燒著自己,用熱與光,為一家人陽光普照,地久天長。電影的結局,一切好像變好了又好像一直沒好。
我最喜歡的一點在於《陽光普照》不是什麼教人走出陰影,必須和解的正能量電影,它恰恰是在直面陰暗。太陽就像時間一樣,從來都是最公平的,日夜交替,四季輪轉。儘管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所幸還有太陽的存在。所以,如果陰雲遮住了太陽,那期待未來吧,總有一天,陽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