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鏡頭語言分析

2020-12-08 動態勘察者

平凡的一家人阿文(陳以文 飾)和琴姐(柯淑勤 飾)育有兩個兒子,叛逆的小兒子阿和(巫建和 飾)與好友菜頭(劉冠廷 飾)砍傷人進了少年輔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吳岱凌 飾)卻帶著身孕來家裡…琴姐不顧阿文反對,將小玉留下來照顧。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巨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資優生大兒子阿豪(許光漢 飾)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2019年的臺灣金馬獎闖出一匹黑馬,包攬了大大小小的提名和獎項。這部電影就是《陽光普照》。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苦難,正是這種細膩又憂傷的情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對它唯美的鏡頭記憶深刻。今天,我們就從鏡頭語言的角度出發,來深度品味其中的內涵。

這是影片開頭的一幕,阿豪坐在補習班的教室裡。所有人都趴著補覺,只有他直直地坐著,目光看向畫面之外,若有所思。這裡導演巧妙的讓群演都趴下,在鏡頭裡塑造出阿豪「格格不入」的形象。突兀的高低差讓觀眾視線第一時間就能聚焦在這個孤獨的男孩身上。這一刻,我們切身體會到了阿豪的孤獨和麻木。

如果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逛動物園的這一幕幾乎是全片最美好的鏡頭。空氣中醞釀著女孩青澀的愛戀,可是這也救不了阿豪太陽下炙烤已久的痛苦的心。他們駐足在動物園裡,柵欄、玻璃窗和牆壁整齊的分割了整個畫面,也把兩個年輕隔在畫面兩端,如同他們再也無法進一步的關係。兩人穿著色彩對比強烈的衣服,這也是對二人關係的暗示。畫面中女孩的眼神一直盯著阿豪,每個人都希望阿豪能回過頭,但是他沒有。

阿豪的遺言講述,這一段實際上是他的心理描寫。即使有公交車站的擋棚遮擋,陽光還是沐浴在他的身上,無處可逃。遠處的一切車水馬龍,喧囂熱鬧正如同這個世界。但阿豪的身邊空空蕩蕩,一如他的內心。在這片孤獨寂靜卻又陽光普照的世界裡,阿豪走到了盡頭。

這張阿和的特寫主要運用光線來渲染人物的形象。如果說阿豪的世界陽光普照,菜頭的世界黑暗永存,那阿和就是他們中間平衡線上的人,一半陰影,一半明亮。他的孤獨來源於父母的偏心,促使他向黑暗墮落,但他仍有走向光明的希望。人生就是這樣,陰影和陽光共存。我們每個人都會這樣磕磕絆絆的走完一輩子。

最後山坡上的父親的獨白這一段。整個場景遼闊無邊,綠蔭盎然,生機無限,陽光普照,和他嘴裡平靜說出的事實完全相反。其中藏著的真正的情緒則由母親來表現。父親逆著光,呈現出漆黑的剪影。這也是我最後想說的一點:他是這個家庭陽光的播撒者,也是最大的陰影。

很多人做了父母,但實際上完全不知道怎麼做父母。孩子不是小貓小狗,而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和你一樣,會思考,有自己的喜好,渴望去了解這個世界。父母愛孩子嗎?當然愛。但有時,一廂情願的愛是孩子痛苦的源泉。阿文對阿豪一廂情願的愛將阿豪推向了死亡的深淵,這種自我感動式的父愛可以讓他毫不猶豫地終結另一個孩子的生命。當阿豪離去,他不得不將所有的感情傾注到阿和身上,而非他終於學會了怎麼和孩子相處、怎麼去愛。

原生家庭從你一出生就刻在血脈裡,一輩子糾纏不清。想要剝離,但一碰就血肉模糊,不得不一輩子互相折磨卻又互相愛著,直到走到生命的盡頭。這種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絕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是東方家庭的常態。電影裡只是把這種畸形的愛所會導致的後果放大到了極致。正因為普遍,才使得影片如此震顫人心。

鏡頭語言是導演的敘事表現,從鏡頭中訴說故事,傳達感情,《陽光普照》是一部值得大家多次欣賞學習的佳作,鍾孟宏導演的鏡頭語言總是能夠直擊人心,扣人心弦,下期我們將會從構圖的角度繼續挖掘解讀《陽光普照》,敬請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從光影、鏡頭和色彩三個角度來微觀分析《陽光普照》的劇情走向
    前言:《陽光普照》是中國臺灣影片,豆瓣上有87291人評價,打分是8.4的高分,影片改編自己同學真實故事,透過一家四口展現當代家庭矛盾以及背後複雜的社會關係。《陽光普照》是導演鍾孟宏的第五部作品,一亮相金馬電影節,一舉多得了包括金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在內的五項大獎,無疑成為這屆金馬電影節上最大的贏家。雖然內地影片的缺席,但是《陽光普照》依然是近些年來華語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許光漢主演成名作,鍾孟宏《陽光普照》比《大佛普拉斯》還好?
    烏雲逐日,暗夜驅晝寫給2019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作者:羅禹墨(獨立導演)編輯:書本編輯部陽光普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日照充分,普遍。電影《陽光普照》之所以使用這個名字,具有三重象徵意義:第一:影片中的阿文作為父親就是陽光,大兒子阿豪就是那個被他陽光普照的人,阿文通過自己的行為不斷地強加給阿豪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願望都寄託到了阿豪身上,希望阿豪能夠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但這對阿豪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 當金馬不再倍受重視,《陽光普照》橫空出現,臺灣電影或迎來轉機
    不過《大佛普拉斯》之上,鍾孟宏在去年再次拿出一部讓所有人驚豔的影片——《陽光普照》。在沒有內地電影參加的金馬獎上,《陽關普照》先後拿下五座大獎,引起內地影迷的注意。雖然金馬獎不再被人重視,但是《陽光普照》的出現,使得大部分人意識到臺灣電影依舊有強勁的韌性。這部創作題材依舊落足於現實的電影,用全新的表現手法幫鍾孟宏再次贏回高質量導演的美譽。
  • 《陽光普照》:阿豪人物形象分析
    《陽光普照》講的是一家子的故事,包括父親阿文、母親琴姐、哥哥阿豪、弟弟阿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以往家庭片表現溫情的束縛,而是企圖從現代人生活困境和精神窮途的廣闊層面,去揭示新一代家庭存在的代際問題。總的來說,影片由弟弟入獄這件事為焦點,緩緩展開整個故事。
  • 《陽光普照》:陽光下也渴望陰影
    在剛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陽光普照,我以為這會是一個大部分臺灣片一樣很溫暖的故事,但我忘了陽光愈烈,陰影也愈濃。它不同於臺灣許多清新溫暖的文藝片,而是以犯罪片的形式展現,導演是鍾孟宏,鍾孟宏電影的溫情關懷裡往往壓下一股黑暗的力量,敘事雖伸入庶民階層的日常現實,卻總是滲入絲絲犯罪片的黑色暴力與幽默、驚悚片的陰鷙怪誕與血腥,讓鏡頭穿刺臺灣現實社會中破碎的倫理關係時,保持著一種獨特的冷峻風格,被臺灣影評人稱為「陰冷的現實主義」
  • 《陽光普照》:生活是慢半拍的
    《陽光普照》是一部令人動容的社會寫實片。 阿和的哥哥阿豪,覺得太陽公平、陽光普照,但他沒有陰影可躲,而其他人都在陰影裡。 抑鬱至極點會自殺,同理,樂觀至極點也一樣,極端會反噬的。
  • 臺電影陽光普照獲美媒評為2020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臺灣電影陽光普照被美媒綜藝首席影評人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之首,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表示,陽光普照除了跨越語言獲得共鳴,OTT平臺也讓臺灣電影能見度增加。由鍾孟宏執導的電影陽光普照除了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也獲美國媒體綜藝(Variety)首席影評人德布魯(Peter Debruge)肯定,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第一名。藍祖蔚目前是影視聽中心董事長,也是選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甄選會議召集人。
  • 熱門電影《陽光普照》:我們都會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陽光普照》是由本地風光、華文創、捌捌玖電影、鏡文學、聯聯看娛樂聯合出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由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尹馨、溫貞菱、吳岱凌主演。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同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 《陽光普照》透過樹葉的縫隙,既有陽光也有陰影
    《陽光普照》的英譯名很令人回味,「A Sun」,細細一讀就能發現sun的發音和son的發音是一致的。駕校的學員詢問父親阿文有幾個兒子,阿文答道「一個,明年上醫學院」,言語中的自豪與得意,完完全全地否定了二兒子阿和的存在。
  • 豆瓣評分8.4,陽光普照下,看得見的只有向陽面
    陽光普照下,看得見的,也只有向陽面。時間一天一天一天的走,汗一滴一滴一滴的流,有一天我們都老,帶妻子一起,浪子回頭。這是19年末爆紅的一首歌《浪子回頭》,講述了幾位少年從年少瘋狂至年邁再聚的心路歷程。《陽光普照》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真實一點兒的故事。
  •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姜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沒有將影片的故事性、戲劇性等要素作為表現主題,而是將視聽語言作為影片最重要的劇作手段,充分運用各種視聽表達的手段,使得影片處處呈現出一種激情。
  • 電影推薦《陽光普照》
    阿和照片中最左邊的就是阿和學習差,在學校打架,在外面也打不聽父母的話,也不願與父母交流母親只記得他愛打架父親從不和別人說他是自己的兒子仿佛和他的外形一樣他像一棵沒有受到充足陽光照曬的小樹永遠生活在陰影裡父親人們常說,父愛是一座大山父親是駕校的教練
  • 《陽關普照》真正的生活裡,總是一半陽光,一半陰影
    《陽光普照》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中交織的各種矛盾與情感。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2019年11月23日,獲得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電影《陽光普照》解讀
    因為從小愛看臺灣偶像劇的緣故,我對那慢悠悠小情調的臺灣電影也頗感親近,所以看到《陽光普照》的資源時,就毫不猶豫點開。兩個半小時確實有點慢悠悠,但一點也不小情調,甚至很生猛。像是在飄揚的小船上看風景,陡然幾個巨浪襲來又離去,海面復歸平靜但風景已全然不同,回味間又有種新鮮的感悟照亮心懷,所以想記錄下來。
  • 下周12.7—12.13星象分析,陽光普照,前程似錦!
    接下來青峰就為大家帶來下周星象分析,看陽光普照下,12星座如何尋得光明前路。太陽四分海王星太陽和海王星將在本周呈現一個角度,這個角度會給我們帶來情緒上的變化。首先,我們會比較懈怠。這個時期,你很想迴避和逃避一些事情。
  • 雍和宮記事:向善的人必將一生陽光普照
    天空很藍,陽光很好,溫度有點低,人不太多。入口處的銀杏葉都已經掉光了,但依稀能還原它一片金黃的景象,美得不可方物。一隻貓在贈香處打盹。遊人們悄悄在它身邊拍照,不料還是驚醒了它的美夢,它慵懶地伸了伸腿,一溜眼跑走了。
  • 電影《陽光普照》,許光漢的內心獨白臺詞,太經典了
    中國臺灣電影《陽光普照》,這部電影極度動人的。他沒有教人走出陰影,必須和解的正能量片子,卻是直面陰暗,破碎的人生。在我們焦慮鬱悶重重壓在心頭時,可以看看《陽光普照》。「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也有人說,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只有兩個:一個是時間,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一個是死亡,一出生,我們所有人的終點都一樣。但是如何利用時間,在讓我們死亡之後還能被人們記住甚至是流芳百世,這中間的過程就是,我們的選擇。
  • 《陽光普照》:光會構築出具體的影,讓人的一生變得有稜有角
    囚禁於日不落的詛咒裡看完《陽光普照》後,除了結局讓人震撼,大兒子阿豪的離世同樣令人驚訝,然而,仔細回味後,卻可以發現電影早有放下麵包屑供人跟隨,其中,出自於《寂寞的遊戲》的司馬光故事,正好也是阿豪興奮闡述給曉貞(溫貞菱飾)聽的故事,而撰寫出故事的作者,袁哲生,正如阿豪一樣溫暖善良並天賦異稟。
  • 為什麼說《陽光普照》是2019年最好的電影?好在哪兒?
    但是,我今天要推薦的另一部電影,叫《陽光普照》,這部電影被稱讚為2019年最好的華語電影。《陽光普照》看上去很文藝,不管是名字、故事還是裡面的拍攝都相當的文藝,讓人看著覺得很舒服。可是這個故事卻一點不讓人舒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就是講述一個家庭四口人之間的矛盾,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如何和解?
  • 街機遊戲《拳皇》最BUG的必殺技,大蛇的陽光普照真的沒有對手嗎?
    說起《拳皇》系列最為BUG的必殺技,我相信出自《拳皇97》最終BOSS——大蛇的陽光普照一定位居榜首,我們先拋開大蛇在《拳皇97》中令人無比吐槽的AI設定,僅從招式的實用性看,陽光普照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堪稱是整個系列中的最強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