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記事:向善的人必將一生陽光普照

2020-12-05 滄海一聲嘆0

大家好,見字如面,我是掌心,期望給你掌心般的溫暖。

昨天沒有更新,跟老公帶著女兒去了一趟計劃去很久了的雍和宮。

天空很藍,陽光很好,溫度有點低,人不太多。

入口處的銀杏葉都已經掉光了,但依稀能還原它一片金黃的景象,美得不可方物。

一隻貓在贈香處打盹。遊人們悄悄在它身邊拍照,不料還是驚醒了它的美夢,它慵懶地伸了伸腿,一溜眼跑走了。

在紅色的宮牆根安靜地走一走,腳步慢下來,呼吸慢下來,偶爾有葉子掉到身上,掉到地上。前邊有人在打掃落葉,陽光下『歲月靜好』。

到贈香處取一捆香,在宏大的各宮殿佛像前拜一拜,閉上眼睛,用鼻子感受到這一縷清香,讓人思緒平和,內心十分平靜。

去佛前祈禱的人絡繹不絕,人們總是虔誠,願意相信這天地間存在著神,神能看見世間百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世人同沐浴在陽光下,期望這世間的苦難,能得到神的照拂,逢兇化吉,萬事順意。

我倒是心疼起神來,世上這億級別的同胞,嘈雜的聲音,估計難以聽到/聽清,怕是有很多難以照顧到。

有時候我在想,去佛前的人大概都是祈禱善良的好事吧。

我總覺得,不管人在世間要遇到多少事,有的是災禍,有的是幸事,這些,都是人生的常態吧。也許,有人英年早逝,有人作惡多端卻長命百歲,坦坦蕩蕩的人多遭遇算計,而小人經常得志。這並不代表人生的本意。

而人生的深意在於,向善的人不管遭遇什麼,內心總是安靜、平和、坦蕩,不懼怕一切酸甜苦辣,不拒絕任何生活體驗,即使是坎坷也樂得其中,一生陽光普照。

我是掌心,願天下向善的人一生陽光普照。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光會構築出具體的影,讓人的一生變得有稜有角
    囚禁於日不落的詛咒裡看完《陽光普照》後,除了結局讓人震撼,大兒子阿豪的離世同樣令人驚訝,然而,仔細回味後,卻可以發現電影早有放下麵包屑供人跟隨,其中,出自於《寂寞的遊戲》的司馬光故事,正好也是阿豪興奮闡述給曉貞(溫貞菱飾)聽的故事,而撰寫出故事的作者,袁哲生,正如阿豪一樣溫暖善良並天賦異稟。
  • 向陽向善,一生心安
    一心向善,最終善也會向著你。人一生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種下善因,必然會結出善果;種下惡因,一定會遭到報應。那份報應不僅是天道輪迴,更是人事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向善之心,不僅在於上天有好生之德,更是因為,人心向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 《陽光普照》鏡頭語言分析
    這部電影就是《陽光普照》。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苦難,正是這種細膩又憂傷的情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對它唯美的鏡頭記憶深刻。今天,我們就從鏡頭語言的角度出發,來深度品味其中的內涵。這是影片開頭的一幕,阿豪坐在補習班的教室裡。所有人都趴著補覺,只有他直直地坐著,目光看向畫面之外,若有所思。
  • 《陽光普照》:生活是慢半拍的
    《陽光普照》是一部令人動容的社會寫實片。 阿和的哥哥阿豪,覺得太陽公平、陽光普照,但他沒有陰影可躲,而其他人都在陰影裡。 抑鬱至極點會自殺,同理,樂觀至極點也一樣,極端會反噬的。
  • 當金馬不再倍受重視,《陽光普照》橫空出現,臺灣電影或迎來轉機
    坎城、金馬、金像,這些許多人一生中都無法觸及的地方,卻屢次留下鍾孟宏的名字。但中國影迷真正認識到鍾孟宏,源自於《大佛普拉斯》。這部主打黑色幽默的小成本電影,讓鍾孟宏迅速得以俘獲中國影迷的心。賺足眼球的他,被冠以臺灣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掌舵手的美譽。不過《大佛普拉斯》之上,鍾孟宏在去年再次拿出一部讓所有人驚豔的影片——《陽光普照》。
  • 豆瓣評分8.4,陽光普照下,看得見的只有向陽面
    《陽光普照》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真實一點兒的故事。《陽光普照》不同於其他黑白分明的電影,這裡沒有一個壞人、惡人,包括輔育院中的小胖,包括黑輪、阿和,還有菜頭,他們都不是壞小孩,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沒法被他人理解的少年。然而就是因為"壞小子"的標籤,立地成佛談何容易,陽光普照下,讓我們看見的,也只有向陽處而已。
  • 《陽光普照》:陽光下也渴望陰影
    在剛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陽光普照,我以為這會是一個大部分臺灣片一樣很溫暖的故事,但我忘了陽光愈烈,陰影也愈濃。這樣說來《陽光普照》這個看似明媚的名字也許背後潛藏著很多的隱喻。1.阿豪:一個陽光下無陰影可尋的人。影片中阿豪上課走神望著窗外,國文老師點名阿豪質問是不是不相信司馬遷的話時,他反問了一句「老師你信嗎?」
  • 《陽光普照》:阿豪人物形象分析
    《陽光普照》講的是一家子的故事,包括父親阿文、母親琴姐、哥哥阿豪、弟弟阿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以往家庭片表現溫情的束縛,而是企圖從現代人生活困境和精神窮途的廣闊層面,去揭示新一代家庭存在的代際問題。總的來說,影片由弟弟入獄這件事為焦點,緩緩展開整個故事。
  • 電影推薦《陽光普照》
    阿和照片中最左邊的就是阿和學習差,在學校打架,在外面也打不聽父母的話,也不願與父母交流母親只記得他愛打架父親從不和別人說他是自己的兒子仿佛和他的外形一樣他像一棵沒有受到充足陽光照曬的小樹永遠生活在陰影裡父親人們常說,父愛是一座大山父親是駕校的教練
  • 許光漢主演成名作,鍾孟宏《陽光普照》比《大佛普拉斯》還好?
    烏雲逐日,暗夜驅晝寫給2019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作者:羅禹墨(獨立導演)編輯:書本編輯部陽光普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日照充分,普遍。電影《陽光普照》之所以使用這個名字,具有三重象徵意義:第一:影片中的阿文作為父親就是陽光,大兒子阿豪就是那個被他陽光普照的人,阿文通過自己的行為不斷地強加給阿豪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願望都寄託到了阿豪身上,希望阿豪能夠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但這對阿豪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 《陽光普照》透過樹葉的縫隙,既有陽光也有陰影
    《陽光普照》的英譯名很令人回味,「A Sun」,細細一讀就能發現sun的發音和son的發音是一致的。駕校的學員詢問父親阿文有幾個兒子,阿文答道「一個,明年上醫學院」,言語中的自豪與得意,完完全全地否定了二兒子阿和的存在。
  • 電影《陽光普照》解讀
    因為從小愛看臺灣偶像劇的緣故,我對那慢悠悠小情調的臺灣電影也頗感親近,所以看到《陽光普照》的資源時,就毫不猶豫點開。兩個半小時確實有點慢悠悠,但一點也不小情調,甚至很生猛。像是在飄揚的小船上看風景,陡然幾個巨浪襲來又離去,海面復歸平靜但風景已全然不同,回味間又有種新鮮的感悟照亮心懷,所以想記錄下來。
  • 電影《陽光普照》,許光漢的內心獨白臺詞,太經典了
    中國臺灣電影《陽光普照》,這部電影極度動人的。他沒有教人走出陰影,必須和解的正能量片子,卻是直面陰暗,破碎的人生。在我們焦慮鬱悶重重壓在心頭時,可以看看《陽光普照》。「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也有人說,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只有兩個:一個是時間,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一個是死亡,一出生,我們所有人的終點都一樣。但是如何利用時間,在讓我們死亡之後還能被人們記住甚至是流芳百世,這中間的過程就是,我們的選擇。
  • 熱門電影《陽光普照》:我們都會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陽光普照》是由本地風光、華文創、捌捌玖電影、鏡文學、聯聯看娛樂聯合出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由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尹馨、溫貞菱、吳岱凌主演。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同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 臺電影陽光普照獲美媒評為2020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臺灣電影陽光普照被美媒綜藝首席影評人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之首,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表示,陽光普照除了跨越語言獲得共鳴,OTT平臺也讓臺灣電影能見度增加。由鍾孟宏執導的電影陽光普照除了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也獲美國媒體綜藝(Variety)首席影評人德布魯(Peter Debruge)肯定,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第一名。藍祖蔚目前是影視聽中心董事長,也是選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甄選會議召集人。
  • 《陽關普照》真正的生活裡,總是一半陽光,一半陰影
    《陽光普照》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中交織的各種矛盾與情感。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2019年11月23日,獲得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為什麼說《陽光普照》是2019年最好的電影?好在哪兒?
    但是,我今天要推薦的另一部電影,叫《陽光普照》,這部電影被稱讚為2019年最好的華語電影。《陽光普照》看上去很文藝,不管是名字、故事還是裡面的拍攝都相當的文藝,讓人看著覺得很舒服。可是這個故事卻一點不讓人舒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就是講述一個家庭四口人之間的矛盾,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如何和解?
  • 電影《陽光普照》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拯救的那人是自己
    2019年的優質國產電影,《陽光普照》,陽光普照裡的故事,並不真的陽光。但也如其名,它讓生活中一些並不陽光的事情浮現在人們眼前。相對克制地為我們展現了那些活在陰影裡的人,隱喻深刻,意味深長。其中,許光漢飾演的陳建豪為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思考良久,最終明朗起來。
  • 街機遊戲《拳皇》最BUG的必殺技,大蛇的陽光普照真的沒有對手嗎?
    說起《拳皇》系列最為BUG的必殺技,我相信出自《拳皇97》最終BOSS——大蛇的陽光普照一定位居榜首,我們先拋開大蛇在《拳皇97》中令人無比吐槽的AI設定,僅從招式的實用性看,陽光普照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堪稱是整個系列中的最強必殺。
  • 《陽光普照》——一個優秀、光芒萬丈的孩子,為何選擇自殺?
    這個平凡的四口之家來自於提名金馬獎十一項的《陽光普照》。阿豪和阿和像是對立面:阿豪是人人讚不絕口的「好學生」,懂事、優秀、長得好,阿和則是個不學習到處惹事的「壞孩子」,最後傷人成了少年犯。父親對大兒子阿豪愛得小心翼翼、滿懷期待,對小兒子阿和則完全放棄。當阿和傷人後,父親表示:「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