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蒂斯-Interior with a top hat 1896n
畫家的自我(ego)很重要,往往這一點確定了他/她後來的人生路。馬蒂斯即是這樣的。馬蒂斯 21 歲生病住院,若非此病,他將走上漫長的法律人生而非藝術人生。
媽媽為了不讓他在住院期間過於無聊而送給他一副畫盒,讓他在臨摹中度過那些時光,誰知馬蒂斯就此一發不可收拾,他藝術的激情再也無法抑制。出院後他即向父親表明中止即將展開的法律事務工作而要到巴黎學畫去了。
就這樣,用馬蒂斯的話來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藝術)主宰我。」
1891年,馬蒂斯到巴黎朱裡安學院學畫。從他早期的繪畫開始,就揭示了這位青年與眾不同的思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藝術家必然需要深刻的思想,畫家不僅是畫,更重要的是畫背後的思想。
能體現青年馬蒂斯思想的早期繪畫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其中一幅貌似平常的油畫《Interior with a top hat》。
從畫的結構來看,就是稀鬆平常的一幅室內畫。色彩略為暗淡,頗有低地國家畫家低調內斂的風格。讓我們看出馬蒂斯思想的一點是畫中的那個白色的花瓶以及那個 a top hat。
那個花瓶似乎並非尋常的花瓶,它更像是一盞白色的燈,它在放出熠熠奪目的光照亮周圍,與它相似的是那頂帽子,它的內部亦像是放出了光芒而非本來應該的灰暗色調的陰影。這就是青年馬蒂斯的思想所在,既內斂又張狂,既循規蹈矩又有所突破。
他似乎了解了已去世的梵谷的內心,畫家就是要畫自己心裡所想心裡所系的樣子而非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