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青年時的馬蒂斯就確定了他未來的大師的地位

2020-12-25 藝知現代
馬蒂斯-Interior with a top hat 1896n

畫家的自我(ego)很重要,往往這一點確定了他/她後來的人生路。馬蒂斯即是這樣的。馬蒂斯 21 歲生病住院,若非此病,他將走上漫長的法律人生而非藝術人生。

媽媽為了不讓他在住院期間過於無聊而送給他一副畫盒,讓他在臨摹中度過那些時光,誰知馬蒂斯就此一發不可收拾,他藝術的激情再也無法抑制。出院後他即向父親表明中止即將展開的法律事務工作而要到巴黎學畫去了。

就這樣,用馬蒂斯的話來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藝術)主宰我。」

1891年,馬蒂斯到巴黎朱裡安學院學畫。從他早期的繪畫開始,就揭示了這位青年與眾不同的思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藝術家必然需要深刻的思想,畫家不僅是畫,更重要的是畫背後的思想。

能體現青年馬蒂斯思想的早期繪畫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其中一幅貌似平常的油畫《Interior with a top hat》。

從畫的結構來看,就是稀鬆平常的一幅室內畫。色彩略為暗淡,頗有低地國家畫家低調內斂的風格。讓我們看出馬蒂斯思想的一點是畫中的那個白色的花瓶以及那個 a top hat。

那個花瓶似乎並非尋常的花瓶,它更像是一盞白色的燈,它在放出熠熠奪目的光照亮周圍,與它相似的是那頂帽子,它的內部亦像是放出了光芒而非本來應該的灰暗色調的陰影。這就是青年馬蒂斯的思想所在,既內斂又張狂,既循規蹈矩又有所突破。

他似乎了解了已去世的梵谷的內心,畫家就是要畫自己心裡所想心裡所系的樣子而非原樣。

相關焦點

  • 馬蒂斯:割個闌尾炎弄出了個野獸派
    他的母親送來了一套畫具,讓他用畫畫來打發無聊的住院時光。結果這次無意之舉,激發了青年的繪畫熱情。他辭去了工作,懷著成為一名畫家的志向,向巴黎進發。125 年之後,也就是 2015 年,倫敦蘇富比拍賣行為這個「半路出家」的畫家舉行了一場拍賣會。
  • 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小學美術欣賞課範例——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小學美術欣賞課範例——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小學美術欣賞課範例——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   張銘偉   課題:
  • 「媽寶」馬蒂斯?他畫的每個女人都像媽!
    撰文 | 啊瞎誰能想到,「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竟然是個「媽寶男」。他愛上的每個姑娘都和他母親長得特別像,甚至他畫中的女子也都與母親的樣貌十分相似。他甚至說過這樣的話:「我媽愛什麼我就愛什麼,我愛什麼我媽就給我什麼。」
  • 藝術大師馬蒂斯油畫作品30幅,野獸派的魅力,值得學習欣賞
    ||藝術大師馬蒂斯油畫作品30幅馬蒂斯(Henri Matisse)是20世紀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出生於法國北部皮卡地地區勒卡託的一個藥商家庭。1882-1887年間學習法律,後來放棄了法律事務所的工作,轉而學習藝術,在朱利安藝術學院預科班就學,他的老師是威廉-阿道夫·布格羅,他在1892年考入美術學院,在象徵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中學習深造。莫羅對繪畫色彩的主觀性論述,給他很大的啟發與影響。
  • 世界繪畫大師收藏的頂級繪畫大師的作品
    當人們在評判藝術品的質量或是它們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時,藝術史家、理論家和藏家們的評論通常尤為重要,而藝術家們對作品的評價則很少引起關注。2016年6月23日到9月4日,一個名為「畫家的畫——從凡·戴克到弗洛伊德「的展覽在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舉行。
  • 畢卡索:拒絕參加馬蒂斯葬禮,但致敬偉大對手
    幾個小時過去了,馬蒂斯家人以為畢卡索沒有聽到馬蒂斯去世的消息,便再次致電,依然沒有聯繫到畢卡索。當他們第三次打來電話時,卻被告知「畢卡索先生沒什麼可說的,因為馬蒂斯已經死了」。他開口講話時,總是要細心地選擇詞藻…那次會面時,他瀟灑自若,而畢卡索在這種場合總是有點沉悶拘束(剛到法國,法語不夠流暢)。馬蒂斯卻氣派十足。」我們可以想見,馬蒂斯給人留下了沉穩、內斂、思路清晰的良好印象。這讓好勝的畢卡索一直耿耿於懷。
  • 【Hi專欄】尹朝陽 再識馬蒂斯
    去年在東京一家著名的二手藝術書店裡,我還淘到了他一本1992年蓬皮杜回顧展的畫冊,很厚,不遠萬裡背了回來。原因簡單,我突然發現在一眾的大師裡他的作品始終很耀眼。 近來仔細讀過他的筆記,馬蒂斯同樣講到自己作品容易帶給年輕畫家的這種誤導:「我總是試圖隱藏自己的努力……我害怕,年輕畫家只看到我畫中表面的輕鬆和粗略。」以我自己的經驗,我曾經在面對畫面至簡的「八大」作品時有過這種念頭,僅僅是幾根線條的起承轉合,已經幾乎是個單純的「宇宙」了。但等到自己回去營造這個「宇宙」時已全然變了味道,這同樣體現在馬蒂斯的風格裡,只有自己試試,方知其難度之高!
  • 野獸派創始人、法國畫家馬蒂斯:每個情人都是母親的樣子
    直到20歲得闌尾炎休養時,接到他媽給他帶來的一盒顏料時,才意識到「這才是我想花一生精力去做的事情」。兩年後,他辭去工作,全心學畫。 他的父親對他的選擇很失望,但他的母親卻全力支持並給他許多指導。 傳他時尚經
  • 一幅畫賣出2億,別再說常玉是東方的馬蒂斯了
    逝後仍遭到非議,尤其在高價的光環下,被貶為馬蒂斯等歐洲現代大師乏味的追隨者。常玉在巴黎那麼,常玉的藝術作品究竟如寶玉一度蒙塵,還是市場虛浮的泡沫?我認為,儘管有市場運作,我們也該認識到常玉之美了。馬蒂斯之於常玉是前輩,但絕不是歸宿。
  • 現當代藝術欣賞(馬蒂斯與野獸派)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覽,馬蒂斯、馬爾凱、德朗等幾位青年畫家展出的作品,充滿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強烈色彩,有人說「這只不過是一堆油漆在公眾面前打翻了」。恰巧,他們的作品中間有一件古典風格的雕塑,《吉爾·布拉斯》雜誌的記者路易·沃塞爾不由得驚叫起來:「多那泰羅被關在了野獸籠中!」不久,這句話便在《吉爾·布拉斯》雜誌登出,「野獸派」畫家一舉成名。
  • 馬蒂斯,你過分了!
    當駐足於他的作品前,專心的接受這些色彩和造型的野獸刺激時,一份輕鬆與純粹將會撲面而來。我們不禁感嘆,處在歐洲歷史上最殘酷時期——一戰中可怕的壕塹戰發生在他的家鄉;二戰時,他的女兒、學生及許多朋友更是受到了納粹的迫害——的馬蒂斯,竟從未將他內心的恐懼和憎恨體現在畫面上。
  • 「武僧」「烈犬」:揭秘美候任國防部長馬蒂斯
    資料圖:美國候任國防部長馬蒂斯12月1日,川普在俄亥俄州選舉大會上稱:「我們將任命『烈犬』馬蒂斯作為國防部長……」作為美國候任國防部長,馬蒂斯的三個「雅號」也是他從軍經歷的寫照——>馬蒂斯和他的三個「雅號」近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提名海軍陸戰隊退役上將詹姆斯·馬蒂斯出任未來新政府的國防部長。
  • 畫得「狂野」的馬蒂斯,內心有一片寧靜花園
    他不僅是20世紀西方美術界「F10」明星男團成員之一,也是與畢卡索相愛相殺的「好基友」。馬蒂斯用大膽鮮明的色彩,給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創造了一個「野獸國度」。2020年正值亨利·馬蒂斯誕辰150周年,小編今天就翻開馬蒂斯的藝術篇章,看看這位色彩大師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那麼「狂野」!
  • 川普承認早想「幹掉」敘利亞總統,但被時任防長馬蒂斯攔住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我是有機會幹掉他的,但馬蒂斯反對這樣做。」綜合美國福克斯新與「今日俄羅斯」(RT)報導,當地時間15日,川普接受「福克斯和朋友們」節目採訪,承認自己早在2017年就想「幹掉」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但被當時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攔住了。
  • 馬蒂斯靜物作品集
    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是馬蒂斯的獨特風格,風趣的結構、鮮明的色彩及輕鬆的主題令他的作品享譽世界,與畢卡索並稱為20世紀世界美術的兩座高峰。一種藝術,對每個精神勞動者,像對藝術家一樣,是一種平息的手段,一種精神慰藉的手段,熨平他的心靈。對於他,意味著從日常辛勞和工作中求得寧靜。」
  • 國際特稿:馬蒂斯被賜死亡之吻?
    輿論則普遍認為,川普現在對馬蒂斯感到失望,認為馬蒂斯不如他所希望的那樣強勢。馬蒂斯擔任國防部長以來曾經至少兩次阻止了川普的戰爭行為,面對聽不進逆耳忠言、喜怒無常的川普,他應該接受總統賜予的「死亡之吻」嗎?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白宮的日子屈指可數?
  • 馬蒂斯凌亂的港口,卻初露未來野獸派的意象,論意象的重要性
    馬蒂斯《The Port of Palais, Belle Il意象的重要性。對於一個畫家而言,尤其是現代畫家,對於意象的把控是否恰當,往往是他的作品是否具有現代之意義的一個重要表徵。意象是什麼?我們說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要去尋求它。你不尋求它,那麼你永遠也進入不了現代藝術的殿堂。這是不是很反諷,人身體處於現代的處境,思緒卻處於遙遠的過去。甚至一兩百年前的藝術家畫家的思想都還要超前於你,你該怎麼辦?
  • 我們現代人類的符號化與馬蒂斯繪畫的裝飾性
    馬蒂斯《Sun's Ray》1917年也許,馬蒂斯是無意間闖入了裝飾性的世界的。在其晚年不能再手握畫筆之後,馬蒂斯把他的藝術情思轉向了剪紙。這位倔強的藝術家,對於藝術質量的要求之高,乃至於所有剪紙的紙張染色都是自行來進行的,不愧為野獸派的領導者,馬蒂斯對於色彩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很早很早的時候,大約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馬蒂斯的畫作就已開始呈現了後來的裝飾性,只是那時還不是特別明顯,但他有那麼一幅畫我一眼看去就覺著了濃濃的裝飾性,那就是 1922 年的《摩爾人的屏風》。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研班收官 助推編劇職業化
    繼首屆優秀青年電影項目扶持計劃圓滿成功後,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及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動漫園共同主辦的「大師之光」公益行動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自1月11日至16日曆時六天圓滿收官。此次研習班上海快鹿集團與其網際網路「8+1」電影戰略夥伴大銀幕(北京)發行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當天影業有限公司、藍騎鯨動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給予了鼎力支持。
  • 作家A.S.拜厄特眼中的馬蒂斯,色彩爆裂卻是人間深深的寧靜
    馬蒂斯旺盛的創作時期,正是那個充滿災難的「二戰」年代,馬蒂斯希望用繪畫幫助眾人找回內心的寧靜,他告訴大家,「藝術應該穿過表層,幫助我們抵達更豐富的內心世界。」英國作家A.S.拜厄特被馬蒂斯的作品吸引而創作了一系列故事,從藝術、色彩、視覺、激情引申到欲望、現實、人性、心靈、智慧,《星期日泰晤士報》稱他的故事「直擊想像力的虹膜,仿佛顏料盒爆炸……飛濺出隨處可見的色彩鮮明的場景。」近期,這本《馬蒂斯故事》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今天為大家分享拜厄特從馬蒂斯畫作《寧靜的居所》引發的敘事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