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導演又一力作,人獸雜交尺度大的也是沒誰了

2021-01-09 老漢推電影

作為「墨西哥三傑」之一,吉爾莫·德爾·託羅一直痴迷於營造異想世界。

喜歡他作品的粉絲,還送了他「陀螺」的愛稱,才不是因為胖呢。

如果聽名字你不知道「陀螺」是誰,那他的作品你一定看過。

斬獲三項奧斯卡大獎的《潘神的迷宮》;

四年前票房高達4.11億美元的《環太平洋》;

史詩級大片「霍比特人」三部曲的編劇也是「陀螺」。

縱觀「陀螺」的電影作品不難發現,幾乎每部作品都有「怪獸」。

《變種DNA》中進化成人的蟑螂,看一眼都讓人渾身發毛;

《地獄男爵2:黃金軍團》中的怪物更是多樣,造型龐大的、可愛的都有;

《潘神的迷宮》中手上長眼睛的怪物,給不少人留下心理陰影。

不光是電影中,私下裡「陀螺」也是個「怪物控」。

在他的私人別墅「荒涼山莊」中,奇行異獸更是遍布各個角落。

從小就開始收集恐怖片角色模型,「陀螺」的藏品都夠開個怪物博物館了。

《刀鋒戰士2》中的超級吸血鬼「收割者」;

各種造型的「科學怪人」;

「異形之父」H·R·吉格的經典雕塑,也被「陀螺」收到家中。

臥室桌子上居然還躺了個「人獸雜交」的幼體;

「陀螺」精心打造的怪物世界,一直被他當作避風港,「陀螺」的靈感很多也都來源於此。

不難看出,「陀螺」對各種怪物有多痴迷。

「陀螺」的新片《水形物語》,也是跟「怪物」有關的電影。

在電影節展映後,《水形物語》就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獅獎。

這也是金獅獎第一次被授予怪物類型片。

《水形物語》的故事背景設置在60年代的美國,政府的某個機密實驗室中,秘密對一個魚形怪物進行實驗,殘暴特工還時不時的來虐這隻魚人。

啞女艾麗莎恰巧在這間實驗室工作,負責清潔工作的她遇到了魚人。

一個因啞巴不能融入主流群體,一個因為怪異形象被殘酷對待。

都是被排斥的「邊緣個體」,慢慢接觸之下,啞女和魚人產生了感情。

當魚人生命受到威脅時,啞女對他展開營救,出逃的他們隨即也面臨著追殺。

《水形物語》的預告畫風陰鬱,層層封閉的冰冷實驗室、殘忍玩虐魚人,配上貫穿全片的暴雨天氣,淑芬的心情都有點「溼漉漉」的。

跨越物種的愛情光聽起來就很匪夷所思,卻成了《水形物語》中最溫暖的部分。

啞女悄悄給魚人帶他喜歡吃的雞蛋,教魚人手語;

當啞女陷入危險時,魚人同樣會衝出去保護她;

魚人、啞女的水中跳起雙人舞的夢幻畫面。

這些都使得《水形物語》這部略驚悚的影片,多了些浪漫氣息。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出演啞女的演員莎莉·霍金斯。

《指匠情挑》中,愛上女主的臥底女僕就是莎莉·霍金斯出演的。

在美女雲集的影視圈,莎莉·霍金斯長相不算突出,但演技絕對沒得說。

傳記片《莫娣》中,莎莉·霍金斯出演患有關節炎的民間畫家莫娣。

受關節扭曲的折磨,莫娣說話、走路等方式都與常人不同,一舉一動都被莎莉·霍金斯演繹的可信。

不僅如此,莎莉·霍金斯還根據不同時期,身體變形的程度不同,對人物姿態做了不同的呈現。

《水形物語》中,當然少不了人虐獸、獸復仇的暴力呈現。

魚人和啞女逃出實驗室,被追殺的緊張戲份也是一大看點。

甚至還有人獸雜交的鏡頭展現,淑芬再次跪服「陀螺」腦洞呀。

暴力、性愛、裸露,《水形物語》不出意外被定為R級影片。

換句話說,《水形物語》的好看元素算是做足了。

如果你認為《水形物語》僅僅只有這樣,那就太小瞧「陀螺」的實力了。

以往「陀螺」的作品中,總是會有深刻的內核。

《潘神的迷宮》中,殘暴法西斯象徵的「繼父」,無情的殺掉了象徵美好的小女孩。

《鬼童院》恐怖片的外殼下,包裹的是對法西斯主義的控訴,虛偽面具下的貪婪遠比鬼魂更恐怖。

前面提到過,《水形物語》故事時間是60年代的美國,那個時候美國的墨西哥人也被當作異類,受盡歧視。

美國早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墨西哥人不許進學校、餐館、遊泳池等公共區域,即使幾十年過去了,政策歧視的殘留依然存在。

墨西哥人普遍不能享受教育資源,相應的收入水平也處於下層,犯罪率也居高不下,也更加深了美國對墨西哥裔居民的排斥。

歸根到底,這一切都是美國政策歧視導致的惡性循環。

《水形物語》中,魚人是很多人眼中的異類,而60年代的墨西哥人在美國主流人群眼中,不也是異類?

同樣是墨西哥人的「陀螺」,深知被別人視作異類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就算放在今天,《水形物語》討論的議題同樣也不過時。

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歧視等依然是現今社會存在的問題。

「陀螺」希望通過《水形物語》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些問題。

暗黑驚悚的畫風,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依然很「陀螺」。

相關焦點

  • 日本科學家在搞「人獸雜交」?這次,先別急著罵變態
    近日,一則宣稱日本科學家在搞「人獸雜交」實驗的新聞在中國的網絡上引起了眾多網民的關注乃至恐懼。這則新聞還宣稱日本政府已經批准了這種「人獸雜交胚胎實驗」,允許這種胚胎「生下來,並養大」。結果,這些新聞的評論下面都充斥著說日本科學家「沒人性」甚至「變態」的評論。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是否抄襲?EVA和環太平洋的異同!
    2013年《環太平洋》上映的時候,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存在EVA的痕跡,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就是今年靠《水形物語》拿奧斯卡的那個胖子)卻對此予以否認,表示拍電影之前並沒有看過EVA,《環太平洋》製作完成之後才看的。其實我也覺得,《環太平洋》和EVA除了劇情表象都是開機甲打怪獸之外,內核共同點不多,不太好混為一談。
  • 《環太平洋》如何造怪獸 導演辦"選秀"挑主角
    《環太平洋》裡中俄機甲早早掛掉,對此導演託羅表示因為預算有限,只能讓兩個機甲撐到最後。其實《環太平洋》的製作費有1.9億美元,這個數字並不算少,原來導演把大部分的資金用來生產怪獸了,為了在設計出來的上百隻中選出主角,託羅甚至每周辦了個怪獸版「美國偶像」選秀活動。
  • 《環太平洋》《環太平洋》獵人機甲盤點!
    舊金山的大橋又又又又斷了,大家對這部電影最多的評價是這是一部爽片,7年前的特效視覺效果燃到爆炸,然而故事劇情卻簡單到一句話,就是這樣一部看似簡單粗暴的電影很多人還是沒看懂,分不清不同年代的獵人機甲,更理不清不同級別的開菊獸,甚至對環太平洋宇宙的世界觀也是雲裡霧裡,現有的兩部《環太平洋》電影其實只是環太宇宙的一小小小部分,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環太平洋》背後的宏大宇宙世界觀
  • 《環太平洋3》雖沒來,但網飛《環太平洋》動畫片來了,明年上映
    環太平洋3》一直沒有開拍的消息。有的也是,第一部導演——陀螺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環3》的相關劇本已經打造完成。還有沒實錘第三部是不是鐵定開拍。喜歡機甲的粉絲也是苦苦等待,翹首以盼。第一季片名暫時定為《環太平洋:暗黑大陸》,由傳奇娛樂和東京Polygon映畫合作製作,強強聯合來打造一部精品。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 日本首次允許人獸混合胚胎研究 民眾憂現雜交生物
    日本首次允許人獸混合胚胎研究 民眾憂現雜交生物 原標題:   日本文部科學省專家委員會首次批准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圖源:日媒  海外網7月30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近日首次允許一項在動物體內培育用以移植的人體器官的研究
  • 你們說《環太平洋2》好不好看?場面擺的有點大啊!
    《環太平洋2》可以說是繼承了很多我們所熟知的經典作品!其中的「主僕」作業系統,操控人員能夠進行可視化的戰鬥,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這主要的功勞要歸功於導演陀螺!熟悉陀螺導演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一位資深宅男!對日本機甲文化比較了解!這部電影中的設定很多都採用了日本經典機甲動漫的元素!
  • 導演德爾·託羅稱不會放棄《環太平洋2》
    爪遊控1月12日消息,電影《環太平洋2》無限期延後的傳言鬧得沸沸揚揚,導演吉爾摩·德爾·託羅終於坐不住了,在社交平臺上給影迷們吃了顆定心丸,稱不會放棄《環太平洋2》。
  • 日本為什麼要進行「人獸雜交胚胎」的實驗?
    如果要說生命科學中的不可觸碰的潘多拉魔盒,人獸雜交實驗一定是其中的一個,因為其中最具變數的一點就是:極不可控。但日本科學家卻在去年發布了一個令全世界驚訝的實驗計劃——批准進行人獸雜交胚胎相關的實驗,並與去年末進行了在動物體內培育移植人體臟器的研究。雖實驗目的是為了人體臟器治療提供新的方向,但還是有相當基數的人群認為,這項實驗有些罔顧人倫。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實驗?
  • 明知故問 | 日本為什麼要批准人獸雜交胚胎實驗?欲撬動藥物市場...
    據《自然》報導,日本政府開全球之先河,批准了國內一項人獸雜交胚胎實驗。本次獲批培養人獸雜交生物的研究者是東京大學醫學科學所的教授中內啟光,他同時也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此前,人獸雜交胚胎研究在日本也需嚴格遵循全球基因研究的「14天原則」,即禁止人工胚胎生長超過14天。此次日本政府為何突破以往限制,允許研究者將擁有人類細胞的人獸雜交胚胎通過代孕動物「生下來」並養大?本期前瞻經濟學人「明知故問」欄目深度聚焦。
  • 日本搞「人獸雜交」試驗,是為了發展生物武器?聽聽專家怎麼說
    近日,一則關於「日本批准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的報導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按照日本科學家的說法,人獸雜交胚胎是採用各種細胞技術,將一種物種的細胞引入到另一種物種的胚胎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育後,兩種物種的細胞將會在胚胎內融合。待雙方完全融合後,便會生長出新的器官。
  • 日本科學家在搞「人獸雜交」實驗,是福是禍?這次先別急著罵變態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當然某些科學技術也一樣,核能雖然造福人類,但也是懸在人類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毀滅人類。物種之間的雜交育種,基因編輯技術也是一樣的,它為人類帶來性狀上更加可愛多樣化的寵物,以及品種優良的農作物。
  •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導演及主演專訪
    令人興奮的大挑戰史蒂文·S·迪奈特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斯巴達克斯》、《超人前傳》、《超膽俠》等美劇,就算你沒看過大概也會對這些名字感到熟悉。五年前,吉爾莫·德爾·託羅拍攝了《環太平洋》,五年後,他憑藉《水形物語》奪得了奧斯卡小金人。為了拍攝《水形物語》,託羅導演將《環太平洋》的接力棒交給了史蒂文·S·迪奈特。
  • 《環太平洋》
    排片和上座依然堅挺 被奉為「2013年必看影片No.1」  而且從綜合實力來說,《環太平洋》不但是這個夏天的最強大片,也會成為年度大片最有力的競爭者,甚至也有實力去跟歷史上的經典超級大片一較高下。反觀北美地區,《環太平洋》上映35天僅…… 閱讀全文>>[責任編輯:李曈]搜狐娛樂訊 好萊塢巨製《環太平洋》7月31日起已經在內地暑期檔掀起了一股勁爆的「機甲怪獸風」,首周末5天近3億的高票房也令續集開拍呼之欲出。
  • 3D版《環太平洋》IMAX影院上映 機獸大戰驚心動魄
    眾多媒體和電影界人士今天在京觀看了經由專利的IMAX DMR (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轉制而成的具有震撼效果的IMAX版的3D格式電影後,總結出IMAX 3D版《環太平洋》的幾大致命吸引力,並對IMAX 3D版本《環太平洋》為何如此值得影迷期待進行了剖析。
  • 看完《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我真的很想念陀螺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誕生過程真的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先是出品方環球影業擔憂市場表現屢屢延檔,間接導致前作導演「陀螺」因工作衝突退居二線,而後傳奇影業決定入局,卻又經歷了被萬達影業收購的一波動蕩……整個項目可謂多次在「夭折」邊緣試探,看得本粉簡直提心弔膽。這份緊張的心情一直延續到了最終走進影院觀看《環太平洋2》之前。
  • 《環太平洋》導演是日本動漫迷? 高達大戰哥斯拉
    記者萬旭明 實習生李鑫 昨日,科幻大片《環太平洋》在中影天河影城舉行媒體試映會,拋開人與機甲通感、人與人通感、人與怪獸通感的科幻設置,這部影片分明就是「高達大戰哥斯拉」嘛,同樣是機甲戰士,同樣是來自海底的怪獸,難道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除了是個怪獸愛好者,還是日本動漫迷?
  • 《環太平洋2》導演迪奈特受專訪 為真子戲份比重不夠而後悔
    雖然知道很多人對《環太平洋:起義時刻》丟失了《環太平洋》第一集獨特的氛圍與巨大機器人設計的精神很不滿,不過就我個人而言,《環太平洋2》仍然讓我在觀影過程中享受到許多的樂趣。要說最大的不滿......果然還是只有真子的戲份實在不多吧(嘆氣)最近接受電影網站訪談時,《環太平洋2》導演StevenS.DeKnight(斯蒂文·S·迪奈特)表示:他對於真子在電影裡的比重不夠感到非常後悔......
  • 《環太平洋2》被黑,要怪景甜和菊地凜子的髮型
    加上她高髻盤發、大立領、黑眼影,拒人千裡之氣呼之欲出,反光一打,強烈的反社會分子既視感有木有?我毫不奇怪她會被當成幕後黑手幹掉。這要從《環太平洋》系列和中國的糾葛開始說起。2013年陀螺導演砸下兩億美元,拍出了硬核機甲片《環太平洋》。該片極度符合御宅、極客的口味,卻不受北美觀眾的待見,本土票房僅一億美元,只及成本的一半。幸好深受日本二次元文化薰陶的海外觀眾識貨,貢獻了三倍於本土的票房,該片才免於一虧到底。
  • 《環太平洋2》為什麼沒有《環太平洋1》票房高?
    作者:白鴿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環二不如環一?那麼今天就來說說看,先來了解一下環二都講了什麼具體的內容。簡介:發生在距離前作戰亂結束十年之後的2035年。隨著科技的進步,機甲更新換代,擁有了更先進的功能和更強勁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