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墨西哥三傑」之一,吉爾莫·德爾·託羅一直痴迷於營造異想世界。
喜歡他作品的粉絲,還送了他「陀螺」的愛稱,才不是因為胖呢。
如果聽名字你不知道「陀螺」是誰,那他的作品你一定看過。
斬獲三項奧斯卡大獎的《潘神的迷宮》;
四年前票房高達4.11億美元的《環太平洋》;
史詩級大片「霍比特人」三部曲的編劇也是「陀螺」。
縱觀「陀螺」的電影作品不難發現,幾乎每部作品都有「怪獸」。
《變種DNA》中進化成人的蟑螂,看一眼都讓人渾身發毛;
《地獄男爵2:黃金軍團》中的怪物更是多樣,造型龐大的、可愛的都有;
《潘神的迷宮》中手上長眼睛的怪物,給不少人留下心理陰影。
不光是電影中,私下裡「陀螺」也是個「怪物控」。
在他的私人別墅「荒涼山莊」中,奇行異獸更是遍布各個角落。
從小就開始收集恐怖片角色模型,「陀螺」的藏品都夠開個怪物博物館了。
《刀鋒戰士2》中的超級吸血鬼「收割者」;
各種造型的「科學怪人」;
「異形之父」H·R·吉格的經典雕塑,也被「陀螺」收到家中。
臥室桌子上居然還躺了個「人獸雜交」的幼體;
「陀螺」精心打造的怪物世界,一直被他當作避風港,「陀螺」的靈感很多也都來源於此。
不難看出,「陀螺」對各種怪物有多痴迷。
「陀螺」的新片《水形物語》,也是跟「怪物」有關的電影。
在電影節展映後,《水形物語》就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獅獎。
這也是金獅獎第一次被授予怪物類型片。
《水形物語》的故事背景設置在60年代的美國,政府的某個機密實驗室中,秘密對一個魚形怪物進行實驗,殘暴特工還時不時的來虐這隻魚人。
啞女艾麗莎恰巧在這間實驗室工作,負責清潔工作的她遇到了魚人。
一個因啞巴不能融入主流群體,一個因為怪異形象被殘酷對待。
都是被排斥的「邊緣個體」,慢慢接觸之下,啞女和魚人產生了感情。
當魚人生命受到威脅時,啞女對他展開營救,出逃的他們隨即也面臨著追殺。
《水形物語》的預告畫風陰鬱,層層封閉的冰冷實驗室、殘忍玩虐魚人,配上貫穿全片的暴雨天氣,淑芬的心情都有點「溼漉漉」的。
跨越物種的愛情光聽起來就很匪夷所思,卻成了《水形物語》中最溫暖的部分。
啞女悄悄給魚人帶他喜歡吃的雞蛋,教魚人手語;
當啞女陷入危險時,魚人同樣會衝出去保護她;
魚人、啞女的水中跳起雙人舞的夢幻畫面。
這些都使得《水形物語》這部略驚悚的影片,多了些浪漫氣息。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出演啞女的演員莎莉·霍金斯。
《指匠情挑》中,愛上女主的臥底女僕就是莎莉·霍金斯出演的。
在美女雲集的影視圈,莎莉·霍金斯長相不算突出,但演技絕對沒得說。
傳記片《莫娣》中,莎莉·霍金斯出演患有關節炎的民間畫家莫娣。
受關節扭曲的折磨,莫娣說話、走路等方式都與常人不同,一舉一動都被莎莉·霍金斯演繹的可信。
不僅如此,莎莉·霍金斯還根據不同時期,身體變形的程度不同,對人物姿態做了不同的呈現。
《水形物語》中,當然少不了人虐獸、獸復仇的暴力呈現。
魚人和啞女逃出實驗室,被追殺的緊張戲份也是一大看點。
甚至還有人獸雜交的鏡頭展現,淑芬再次跪服「陀螺」腦洞呀。
暴力、性愛、裸露,《水形物語》不出意外被定為R級影片。
換句話說,《水形物語》的好看元素算是做足了。
如果你認為《水形物語》僅僅只有這樣,那就太小瞧「陀螺」的實力了。
以往「陀螺」的作品中,總是會有深刻的內核。
《潘神的迷宮》中,殘暴法西斯象徵的「繼父」,無情的殺掉了象徵美好的小女孩。
《鬼童院》恐怖片的外殼下,包裹的是對法西斯主義的控訴,虛偽面具下的貪婪遠比鬼魂更恐怖。
前面提到過,《水形物語》故事時間是60年代的美國,那個時候美國的墨西哥人也被當作異類,受盡歧視。
美國早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墨西哥人不許進學校、餐館、遊泳池等公共區域,即使幾十年過去了,政策歧視的殘留依然存在。
墨西哥人普遍不能享受教育資源,相應的收入水平也處於下層,犯罪率也居高不下,也更加深了美國對墨西哥裔居民的排斥。
歸根到底,這一切都是美國政策歧視導致的惡性循環。
《水形物語》中,魚人是很多人眼中的異類,而60年代的墨西哥人在美國主流人群眼中,不也是異類?
同樣是墨西哥人的「陀螺」,深知被別人視作異類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就算放在今天,《水形物語》討論的議題同樣也不過時。
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歧視等依然是現今社會存在的問題。
「陀螺」希望通過《水形物語》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些問題。
暗黑驚悚的畫風,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依然很「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