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幢小洋房,百年歷史,是孫中山永久紀念地,有文物三百多件

2020-12-14 世界旅行玩家

孫中山故居,廣東中山市翠亨村有一座,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是5A景點。還有一個,就是上海香山路7號的這座,它是一幢歐洲鄉村式小洋房,1918年孫中山夫婦開始住在這裡,1925年孫中山去世,宋慶齡一直住到1937年才去了香港。圖中是孫中山故居外觀。

孫中山,生於1866年,1925年去世,他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是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先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幟。孫中山和魯迅一樣,開始都是學醫的,魯迅棄醫從文,孫中山拋棄醫人生涯,進行醫國事業。圖中是孫中山坐像。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邊是故居,一邊是文物館。這幢小洋房,是加拿大華僑集資買下,贈送給孫中山先生的。1945年底,這裡成為孫中山的永久紀念地。紀念館有文物,手跡,資料三百多件。圖中是紀念館內。

紀念館坐落在淮海路以南,思南路東邊的香山路上。這座小洋房,樓下是餐廳和客廳,樓上有書房,臥室,小客廳等。這座樓原來叫做莫利愛路寓所,孫中山在這裡完成了《孫文學說》,《實業計劃》等著作。圖中是紀念館內景。

1925年孫中山去世,根據生前遺願,1929年6月1日,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孫中山著有《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三民主義》等。圖中銅像高60釐米,長袍馬褂,雙腳並坐,膝蓋上攤開建國大綱。

孫中山在上海香山路7號的莫利愛路寓所,接見了李大釗,林伯渠,以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越飛等。1924年,北上之前,在莫利愛路寓所召開記者招待會,發表北上宣言。圖中牆上的油畫,就是孫中山接見各界人士的情景。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這座歐洲鄉村小洋房,建於20世紀初,距今有百年歷史了。除了餐廳,書房,客廳,臥室,還有大陽臺,汽車間,室內陳設多是原物。圖中是會客室。

從古漪園,一路坐車,穿過復興公園,最後到了孫中山故居。上海名人故居很多,像武康路113號的巴金故居,還有淮海中路1843的宋慶齡故居,南昌路136弄11號的徐志摩陸小曼故居,大陸新村9號魯迅故居等。圖中是鋪蓋洋紅色雞心瓦的孫中山故居外觀。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樓前是一片草坪,有冬青,香樟,玉蘭等樹木花卉。1922年4月,孫中山先生在這片草坪上,召集在上海的各省同志53人,舉行會議。周邊有張學良公館,法國公園舊址,水榭長廊,荷花池,錫榮別墅等。圖中是故居前草坪。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10大花園洋房|這些花園洋房,藏著老上海的奢華
    「百年歷史」、「億級天價」、「名媛巨賈故居」,是老洋房繞不開的關鍵詞。它們浸潤著老上海十裡洋場的絕代風華,如今更是紛紛變身,向大家展示了迷人的小資強調。今天,小遊就給大家介紹上海最值得參觀的10大老洋房。
  • 這條上海傳奇馬路低調了百年,大部分遊客從未聽說
    1911年,當時的赫德路(今常德路)至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需要築路,因東端有愚園,「愚園路」因此得名。此後隨著西式洋房、咖啡吧的陸續出現,愚園路又成為了當時租界西洋紳士、洋行買辦等名流匯聚之地。愚園路從1918年拓路完成,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眼中的孫中山:"孫大炮"不是空想家
    (辛亥革命百年)浪漫·思想超前·人性化——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眼中的孫中山   新華社臺北9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凱  李寒芳)「我們館藏有上百萬史料文物,有一件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孫中山先生的一顆牙齒。」
  • 歷史塔羅牌:民國八大總統(二)孫中山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在那個時代,他的存在,好如黑暗中火把,指引著人們嚮往更好的生活,他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國國父」。
  • 上海這12個老建築……竟然都被「移動」過!
    目前上海被平移過的老建築至少有12個!從中可以了解到外灘和上海的歷史文化。 據說這座重達5650噸的上海音樂廳, 平移工程總耗資1.5億元, 成為了當時上海歷史上耗資最多、 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建築平移工程。
  • 意想不到,上海這12個老建築...竟然都被「移動」過
    據說這座重達5650噸的上海音樂廳,平移工程總耗資1.5億元,成為了當時上海歷史上耗資最多、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建築平移工程。2008年,為了留住這段彌足珍貴的歷史,地塊開發商決定將老洋樓「平移保護」。民立中學校舍樓老照片這是兩幢中西合璧的花園洋房:清水紅磚牆,人字形屋面,紅色平瓦鋪蓋。
  • 革命先驅者孫中山與黃興
    從立志救國,組織革命團體,組建同盟會,發動反清起義,推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孫中山與黃興同為革命先驅和領導者,以」孫黃「並稱。在同盟會選舉總理時,黃興提議孫中山為總理,獲得一致通過。黃興被選為庶務,成為二號人物。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成為同盟會綱領,他還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黃興則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方面,積極發展留日陸軍生入會,為武裝起義做準備。
  • 愚園路,一百多年來從未更名,只有老上海人才懂!
    但在上海眾多有名的歷史街道中 有一條存在感特別低的路 他從1860年到1918年,用了58年 這是一條極具上海歷史與文脈的街道 作為過去的租界領地 不少舊時上層社會名流
  • 你的名字:「孫中山」、「孫汶」、「孫大炮」
    最奇妙者,竟有一位姓「清」名「室」的人,居然也送花圈到社稷壇去,居然對於十三年前他想拿來處以極刑的「孫汶」稱起「孫中山先生」來!!!其中,「孫汶」、「孫大炮」、「孫中山」都是孫中山曾被取、用的名字和外號。中山大學的李吉奎先生寫有《孫中山,一個被取、用的名字》(收入氏著《孫中山研究叢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一文,指出孫中山是一個被取、用的名字,首創者為章士釗。
  • 廣州東山傳奇洋房:濃縮華僑置業百年時光(組圖)
    歷史風雲見證地 名校名師會聚區  傳奇東山洋房 濃縮百年時光  廣州有一句民諺,「有錢有勢住東山」。百年之前仍是荒郊的東山一帶,在20世紀初短短30多年間,成為華僑商賈、達官貴人結廬營宅的目的地。
  •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餘世存(歷史作家)  拋開100年來革命黨人對孫中山的各種評價不論,當代人對孫的看法顯得極有意思。比如,嘲笑「孫大炮」只會忽悠空談,只會騙錢,只會擅權;嘲笑辛亥革命並非革命黨的功勞,立憲黨人也與有榮焉;更進一步,論證辛亥革命開啟了一個世紀的中國劫亂,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越來越多的論者在津津樂道地數落孫中山的罪與錯,他的專制、蠻橫、好色……人們像發現了寶一樣。  孫中山其實跟胡適、魯迅,跟蔣介石、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一樣,在歷史的天平上經受著幾番左右搖晃,貶抑交替。
  • 百年花園洋房藏著「大方」影像
    它的歷史,比香山縣更為悠久。根據《中山村情》介紹,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陳氏一族便在此開村。其先祖陳天覺是香山立縣先賢,傳說,是他以「稱」土之計,將鐵和於泥中,定仁山為縣治,所以香山縣城也被稱為「鐵城」。庫充同樣是中山著名的僑鄉,清朝鹹豐年間(1851-1861年)便有村民出海謀生,該村的華僑華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
  • 快來「打卡」中山城市宣傳片中的景點
    在央視新聞頻道午間《新聞30分》後《法治在線》前的黃金時段,中山全域旅遊的宣傳片正以每周2次的頻率播出。宣傳片展現了「偉人故裡」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城市魅力,既展示了悠久的歷史,也有活色生香的中山風景。據了解,這則5秒鐘的宣傳短片展播時間從9月15日至10月15日,它就像一封誠意滿滿的邀請函,歡迎更多的遊客來中山遊玩。
  • 這家警察博物館直播217.7萬網友在線圍觀 孫中山佩槍是鎮館之寶
    在上海公安博物館有這首兒歌的手稿,也是國家一級文物,是在上海音樂家協會的牽線搭橋下,潘老親手贈與上海公安博物館。這首兒歌不僅有拾金不昧,教育小朋友做好事,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更體現出了孩子對民警的敬愛,警民情深的和諧關係,也反應出了警察維護公共利益的神聖職責。
  • 中國夢最早的雛形:一百多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
    1912年初上海碼頭時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持著手杖,眼裡望穿秋水,他正在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吳世榮。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傾家蕩產的一個南洋華僑,也就是在這個情境之下,孫中山道出了那句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名言,「華僑為革命之母」。從1905年到1911年在這之間孫中山在南洋先後策劃了10次起義,但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統計說10次起義孫中山一共籌款60萬兩白銀,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在檳城籌得的。
  • 化身徐姑姑,帶你「夢回」上海老洋房
    徐姑姑的大作《夢回十裡洋房》確有其書,但準確的書名為《回夢上海老洋房》,作者是擅長講述上海豪門故事的宋路霞,該書以老洋房為主線,講述了百多年十裡洋場的名人趣聞軼事,史料豐富。正如劇中徐姑姑所言,「每一棟老洋房都有自己的故事、性格和自己應有的主人」。
  • 《安家》豪宅在上海老洋房裡能排老幾!看完「上海老洋房之最」請儂...
    這座隱藏在圍牆裡只露出尖頂的神秘洋房一下就進入到了大家的視線中,馬勒別墅於是乎成為了上海夢幻般花園別墅的代名詞。而它本身真正的夢幻在於,這幢洋房是馬勒根據小女兒的夢境特地為她打造的「童話城堡」。
  • 陸皓東: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設計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發小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闖將) 陸皓東: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設計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發小 陸皓東,1868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商人家庭,祖籍廣東中山翠亨村,與孫中山是同村人。
  •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信念堅定,曾經擁有四位妻子
    二人婚後,生育有一男二女(孫科、孫娫及孫婉),孫中山一生只有這三個子女。盧慕貞是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女性,她一邊養育兒女,一邊孝順侍奉家翁家姑,絕對是一位賢妻。但年輕的孫中山,常在外學習,並為著理想而奮鬥,這樣一來,他就與盧慕貞逐漸聚少離多。
  • 2500多件重要文物!中山六路又有考古新發現,什麼「寶貝」?
    據介紹,自唐代開始,此處向東400米左右是唐代廣州城,向南則是供外國商人聚居的場所——蕃坊,歷史較為悠久,周邊有較多重要的考古發現。出土各時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各類重要文物2500餘件,如漢代陶器、青釉獸面紋瓦當、南朝席鎮、宋代奩盒等。從這些豐富的遺物中可窺探,唐代以來這一帶為人口聚居、商業繁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