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2個人,1封信,決定1600人的生死,老兵親述殘酷一戰

2020-12-22 K星電影展

影片《1917》為我們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生在英國軍隊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整部影片沒有《血戰鋼鋸嶺》那樣大規模的戰爭場面,也沒有用慘叫、鮮血、大量的屍體來渲染戰爭的殘酷。只是用2個送信士兵一路的所見所聞,就足以讓你深刻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影片一開始熟睡中的士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被長官叫到掩體中面見將軍,將軍要求兩人把信送到德文郡第二營的指揮官麥肯錫手中,阻止戰爭,打破德軍的陰謀。在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進入掩體後,將軍首先發問:「誰是布雷克?」隨後又說,你得去第二營救你的哥哥。

這兩句話一出,我的大腦裡瞬間就跳出了一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上映於1988年7月24日,是一部口碑非常好的戰爭片,講述了一支小隊奉命去前線將士兵瑞恩送回家的艱辛歷程。看到這個開頭,這熟悉的套路,我一度以為《1917》是英版《拯救大兵瑞恩》,而弟弟布雷克就是影片的主角。

後面的劇情證明我錯了,當他們小心翼翼地進入德軍的戰壕時,他們發現正如將軍所說,德軍確實撤退了只留下無數的彈殼、床鋪、毀壞的大炮以及一個陷阱。他們幸運地發現了陷阱,不幸的是兩人還沒來得及排除,陷阱就被一隻肥碩的老鼠觸發,一瞬間爆炸和泥土淹沒了斯科菲爾德。我以為接下來男主就要開始個人秀了,結果被土石埋得嚴嚴實實的斯科菲爾德居然沒死,被挖出來後洗把臉就沒事了。當時我就該發現他的不尋常,然而我沒有,只是驚呼:「哇哦,這個配角命真硬。」

不久後,我心中的主角「布雷克」死了!當時我驚呆了,男主就這麼被一個打醬油的飛行員捅死了,太草率了吧。這時我才意識到,影片沒了布雷克還有斯科菲爾德,他才是真正的主角。這時再細看斯科菲爾德主角光環滿滿,近距離的爆炸沒能炸死他;在廢墟中發現一大桶新鮮的牛奶;因為接水躲開了敵軍飛行員的刺殺;朋友剛死就遇到順路的友軍,坐卡車順利到達埃庫斯特;在埃庫斯特被德軍圍追堵截,成功逃脫不說,還差點撿到媳婦和女兒。這運氣歐皇本皇無疑。

如果布雷克是主角,我們可以認為他是為了救哥哥,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樣;但是當斯科菲爾德成為主角時,影片就從「救哥哥」變為「拯救1600人的性命順便幫兄弟找哥哥」。

最後,斯科菲爾德在衝鋒前一分鐘到達第二營所在陣地,為了阻止這場單方面的屠殺,拯救1600人的性命,斯科菲爾德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衝出戰壕直線奔向指揮部,並成功說服麥肯錫上校停止戰爭。我本以為上校會不聽勸告執意進攻,沒想到他如此理智,停戰命令下的就挺突然的。這裡還有個驚喜:麥肯錫的扮演者是卷福,奇異博士來個傳送門吧!

《1917》沒有宏大而慘烈的戰爭場景,只有始終奔跑的送信者。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影片表現戰爭的殘酷,和平的珍貴。

廢墟中艱難度日的婦女和嬰兒,就是戰火中平民的縮影,飢餓和死亡時刻籠罩著他們。德軍飛行員和布雷克充分體現了戰爭的殘酷,哪怕你是想救他的性命,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殺死你,只因你們穿著不同的衣服。哥哥知道弟弟陣亡後逐漸凝固的表情,「他死的沒有痛苦」竟然能成為安慰的話語。再讓我們看看影片的主線「2個人,1封信,決定1600人的生死」這本就說明了戰爭的無情。如果信沒送到或者遲到了,這1600人將會成為1600具冷冰冰的屍體。

戰火無情,珍愛和平。

下面是我的其他文章,期待你的觀看:

從《奪冠》看中國女排:發狠拼命的「廢柴」,終將所向披靡

《姜子牙》一戰封神,《花木蘭:橫空出世》悲慘撤檔,原因何在?

《重啟2》:朱一龍貳京互飆演技,漏洞百出,笑到你停不下來

相關焦點

  • 《1917》:2個少年解救1600條生命背後,解析戰爭的荒誕與殘酷
    兩個少年為救1600個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寧死!2019年兩部反映人性荒誕的電影角逐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一部是韓國的《寄生蟲》,一部是《1917》,只不過呼聲最高的後者惜敗,不過也不影響眾人眼中此片的優秀,而充滿這部電影的背後的寓言則是:荒誕與殘酷。
  • 不聊電影《1917》的一鏡到底,背後一戰史全解析
    那些一戰老兵,就像在你面前親自講述。他19歲參軍,參加了一戰,是位一戰老兵。因帕斯尚爾戰役中雙方使用毒氣武器,阿爾弗雷德受到毒氣傷害回國退役。《1917》中傳令兵的故事,就是薩姆·門德斯小時候聽爺爺講的親身經歷。
  • 《1917》:一部一鏡到底的一戰史詩
    但關於一戰的電影似乎屈指可數,也很少有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佳作。今年在奧斯卡大火的電影《1917》就是一部關於一戰題材的戰爭佳作。雖然《1917》無緣奧斯卡最佳影片,卻仍舊獲得了10項奧斯卡金獎提名,絲毫沒有影響電影的口碑。
  • 二刷《1917》,發現開片的這2個鏡頭,早已暗示2個男主只能留1個
    很多人看好的戰爭電影《1917》,沒能從《寄生蟲》手中搶得奧斯卡金像獎,只拿到奧斯卡最佳攝影等3項大獎,出乎所料。故事發生於1917年,主要講述了兩個16歲的士兵,接受命令,穿越路途兇險的敵軍陣地,在8小時內將一封信帶給15公裡外的前線作戰的上校,並向上校傳遞「立即停止進攻」的訊息,挽救1600名士兵的故事。
  • 《1917》一鏡到底「直播」一戰戰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電影院復工後的首部院線大片,在第 92 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的佳作《1917》宣布將於 8 月 7 日上映。早在今年 1 月初,影片就已率先登陸北美市場。影片在國內未映先熱,不僅在豆瓣有著高達 8.5 的超高分數,在網絡上更是有著極高的討論度。《1917》講述兩名士兵堅守一個信念,奔赴死亡前線,生死傳訊的故事。
  • 影評《1917》,看著熒幕裡面殘酷的戰爭,感慨尤甚
    2020年的第1場電影,直接就貢獻給了一部戰爭大片《1917》,看著熒幕裡面殘酷的戰爭局面,到現在還有感慨,原來看起來如此平淡的生活,也隱含了無盡的幸福。對於這一部電影的評價,大家都在稱讚導演,用幾乎完美的方法,做了一鏡到底的處理。但是這樣的技術過於優秀,反而衝淡人們對於整部劇情的熱情。
  • 由《1917》看一戰中的裝備
    美國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戰爭影片《1917》,自去年年底上映以來取得較好口碑。影片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兩名英軍傳令兵在時間緊張、彈藥有限、敵情複雜、道路不明的情況下,將「立刻停止進攻」的重要信息傳遞給前線英軍指揮官,避免其所率領的1600名英國士兵陷入德軍陷阱。
  • 1600人的生死,近年來最好的戰爭電影
    戰爭和災難電影裡最打動人的就是人性,因為這時候,人性的光輝和醜陋是最赤果果的。被譽為《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電影1.關於劇情這部英國戰爭巨製的劇情用9個字就能講清楚:兩個士兵給前線送信。1917年4月,一戰戰況正酣,英德交惡。在英軍大本營,一等兵布雷克和威爾接到了這項送信的任務。原來,英德兩軍在這個戰區已經鏖戰數月。
  • 羅傑·迪金斯二度拿下小金人,《1917》原來是「偽一鏡到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15次獲提名的好萊塢傳奇攝影師羅傑·迪金斯憑《1917》拿下最佳攝影,上一次他憑《銀翼殺手2049》已獲得一尊小金人。《1917》讓人讚不絕口的「一鏡到底」讓羅傑·迪金斯實至名歸。同時該片也拿下了最佳視覺效果獎,破碎了《復聯4》的奧斯卡夢。
  • 《1917》一鏡到底打造一戰電影
    1917 故事非常簡單——這一年,一戰還在繼續。 時間緊張,沒有補給與支援,兩個年輕人要深入戰爭迷霧,走過死亡無人區,拯救1600人。
  • 本周熱門影視,《1917》的歷史背景,一戰時期不尋常的一天
    那麼本周的熱門影視,一定要提到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並一度成為熱門備選的影片《1917》。儘管最後獲獎的是來自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寄生蟲》,讓熱門選手《1917》成為了陪跑作業,但是這依然無法阻擋《1917》的經典地位。
  • 《1917》:形式略大於內容的反戰電影
    羅傑·狄金斯擔任攝影師、英國籍電影人薩姆·門德斯導演的《1917》,是一部典型的技術至上主義的反戰電影,總評價為形式略大於內容的基礎是因為形式和內容都處於高階。《1917》有兩棵樹,一棵樹在開頭,一棵樹在結尾,那個少年在樹下睡著、醒來,電影如同一本摺疊的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1917年的某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八個小時,兩個英軍少年,送達一封停止進攻的信。
  • 《1917》:用生命奔跑的信使
    《1917》只用了開場幾分鐘的時間,寥寥數筆就交代了全篇的懸念:兩個年輕的英國軍人布萊爾與斯科菲爾德接到命令,要作為信使穿過死亡前線去阻止英軍落入敵人的陷阱,以挽救1600名士兵的性命,這其中就包括主人公布萊爾的哥哥。時間緊急、前方兇險,這兩個稚嫩的年輕人能否完成自己的使命?影片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 《1917》,用嚮往的美好來反襯戰爭的殘酷
    《1917》,用一個發生在一戰時期故事,來表達反戰的思想。電影開始兩個年輕的英國大兵躺在綠樹下休息,他們就是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一位長官過來找布雷克,讓他選一個同伴一起去見將軍。布雷克拉起了斯科菲爾德。
  • 92歲老兵親述:朝鮮戰場上,一個汽車兵的生死時速
    一個汽車兵的生死時速他不像有些文章描述的那麼傳奇,也不像記者想像的那麼威武。相反,在北京市豐臺第12幹休所一群老人中間,身高不足1.6米的他,絲毫不起眼。92歲高齡,背不駝,耳不聾,口齒清晰,思路敏捷……走近抗美援朝老兵王仁山,驚嘆於他的健康體魄,更驚嘆於他在經歷了九死一生之後的雲淡風輕。
  • 看看《1917》就知道了
    8月7日,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斬獲3項大獎的好萊塢戰爭大片《1917》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用119分鐘的「一鏡到底」帶觀眾穿越大銀幕,抵達103年前的「一戰」戰場,如身臨其境般感受槍林彈雨間的殘酷與慘烈。截至8月11日晚7時,《1917》票房已經突破4500萬元,其中首周末票房接近3300萬元,成為全國影院復工後首周末票房最高的新片。
  • 英國電影學院獎頒出,無懸念,一鏡到底的《1917》成大贏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第92屆奧斯卡的「前哨戰」,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揭曉獲獎名單,《1917》拿下最佳影片、導演、英國影片、攝影、藝術指導、音效、視覺效果七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1917》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主演。薩姆·門德斯醞釀了多年關於《1917》的故事靈感,他的祖父曾親歷一戰前線,是一位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傳令兵。這份「生死速遞」情結,演化成電影核心情節。
  • 除了「一鏡到底」,《1917》的故事為何能衝擊奧斯卡?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即將衝擊本年度的最後一個最要獎項——奧斯卡金像獎對於普通觀眾來說,《1917》更像是一個闖入者的姿態進入我們的眼前,所以在各大媒體報導時均使用了「黑馬」「爆冷」等字眼,畢竟影片於1月10日才在北美大範圍上映,中國大陸確定引進通知時已經到了1月17日,相比早在坎城電影節亮相的《好萊塢往事》《寄生蟲》,再或者於流媒體平臺Netflix上播出的《愛爾蘭人
  • 電影《1917》真實震撼,當時士兵真實狀態如何?人類世界的地獄
    小編最近看了國外電影《1917》,這部電影使用精彩的長鏡頭,有一種讓人身臨其境,置身百年前那場慘烈戰爭的感覺。這部一戰題材影片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為我們奉獻上了一場戰爭視覺盛宴。「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導演薩姆·門德斯早前說道,這部電影是他迄今為止完成的「技術上最困難的事情」,但也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
  • 高分一戰電影《1917》劇情詳細介紹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戰爭電影《1917》,影片評分8.5分,推薦指數四顆星。從電影名稱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以一戰時期為背景的電影。故事開頭,兩位年輕的英國士兵男主和小帥正在修整,一位中士跑來喊他們去將軍的指揮所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