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院?看看《1917》就知道了

2020-12-22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總有一些電影會提醒觀眾,為什麼你需要電影院。

8月7日,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斬獲3項大獎的好萊塢戰爭大片《1917》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用119分鐘的「一鏡到底」帶觀眾穿越大銀幕,抵達103年前的「一戰」戰場,如身臨其境般感受槍林彈雨間的殘酷與慘烈。

截至8月11日晚7時,《1917》票房已經突破4500萬元,其中首周末票房接近3300萬元,成為全國影院復工後首周末票房最高的新片。

他們的名字值回票價

在去年的北美頒獎季中,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領銜主演的戰爭大片《1917》一路所向披靡,風光無二。它除了在有「奧斯卡風向標」之稱的金球獎上斬獲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重磅獎項,還在今年初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10提3中」,拿到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3項技術類大獎。

《1917》去年底在北美上映時,曾被主流媒體贊為「《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而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樣,《1917》也是在宏大的戰爭命題裡截取了一個很小的切口入手,講述「一戰」期間,兩位平凡的英國士兵臨危受命,要冒死穿越火線,給前線部隊送去「取消總攻」的軍令,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完成任務,1600位英國士兵將步入德軍提前設好的死亡陷阱。

這個故事源於導演薩姆·門德斯的祖父為他講述的真實故事,但如何將這個只有2個主角的「生死送信」豐富成2個小時的電影,「細節高手」薩姆·門德斯做到了。

跟隨兩位年輕士兵的腳步,觀眾一起步入1917年的法國戰場,寥寥數語間便得知士兵的青澀與執著、戰事的膠著與殘酷。導演輕鬆掌控著觀眾的情緒,前一秒還是歲月靜好的農舍,下一秒便是突如其來的訣別。在最該煽情的橋段裡,電影沒有給人留時間平復心情,但觀眾卻淪陷在男主角刻意壓抑的痛苦眼神裡,陪他一起無聲嗚咽。

電影最華彩的時刻,出現在男主角進入德軍佔領區後,四面八方的燃燒彈撕裂夜空,殘垣斷壁如同籠罩一層聖光,光影變幻間,男主角在明與暗、生與死之間疲於奔命,耳邊響起的悲愴音樂如同在與死神談判。

河流裡的櫻樹花瓣、森林裡的悠揚民歌,這些神來之筆的細節,共同成就著《1917》的詩意,無愧為2019年最佳戰爭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1917》兩位主角都是新人,但看過超人氣美劇《權力的遊戲》的觀眾,一定會認出他們的「託曼大帝」。此外,科林·費爾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馬克·斯特朗等英國頂流演員的亮相助陣,也讓《1917》更值回票價。

來給「一鏡到底」找茬

一位觀眾在《1917》武漢首映會結束後告訴記者,「這樣的電影,必須要到電影院看。在家用電腦看,就白費了羅傑·狄金斯的心血。」

確實,《1917》在創作上最為人稱道的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代表作包括《銀翼殺手2049》《肖申克的救贖》《老無所依》的好萊塢傳奇攝影師羅傑·狄金斯,接受職業生涯新挑戰,實現了薩姆·門德斯導演的「痴心妄想」,在《1917》中為觀眾呈現了無間斷單鏡頭影像奇觀。

觀眾在看《1917》時,仿佛跟著主角一起行進、奔跑、逃生,直面他們遭遇的所有險境。這種如同現場直播的拍攝方式,也為觀眾解鎖了戰爭片的新體驗。

當然,這種「一鏡到底」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單鏡頭」,眼尖的觀眾還是能找到若干處剪輯點,只不過攝影師神乎其技,用最細微的小動作騙過了觀眾的眼睛。如今有不少網友在網上發起討論,合力總結羅傑·狄金斯到底在哪裡動了手腳。

不過,即便不是真正的「一鏡到底」,《1917》的攝影也是神級水準,拍攝難度無法想像,再加上電影音樂的烘託,每個鏡頭都牢牢牽動著觀眾的情緒,這也證明了:為什麼有些電影只能在電影院裡看。截至記者發稿時,《1917》的豆瓣評分維持在8.5分,是疫情後上映新片中得分最高的電影。

需要溫馨提醒的是,由於電影採用「一鏡到底」拍攝手法,部分鏡頭會比較搖晃,觀眾購票時可儘量選擇靠後排的座位,避免觀影時不適。

相關焦點

  • 《1917》豆瓣8.5分,最近不知道去電影院看啥電影?這部值得看!
    #最近電影院開放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該看什麼電影,這一次我們給大家說一下這部電影吧:《1917》!這部電影我們看簡介就知道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時間只有八小時,武器彈藥有限,無人知曉前方敵況:死亡寂靜之地、布滿屍體的鐵絲網、突如其來的敵軍、隨時斃命的危險境況…… 這一次兩 個少年為救1600個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寧死!
  • 8月第一張電影票,為什麼要給《1917》?
    《1917》什麼來歷?作為頒獎季的熱門選手,時光君留意《1917》很久了。先看看它的戰績: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我們需要在演員和攝像機之間創造出一種距離感,所以,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烘託情緒。你總要尋找風格和內容之間的聯繫,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就是正確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去實現,這個其實更難。現在我說起來簡單,但當時我們必須想出奏效的方法。
  • 《1917》:「我們已經不知道為別人犧牲的意義了」
    在上周末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不久,時光網記者有機會請門德斯抽出一點時間接受了採訪,並向他提了幾個關於《1917》中非常個人化的內容的問題。本次採訪的精華內容見下:Mtime:你為什麼會認為這部電影的拍攝方式要模仿一鏡到底的效果,營造連續不斷的感覺?
  • 《神奇女俠1984》我們為什麼需要電影院和黛安娜?都有完美解答!
    對於擁護電影院業的他來說,華納等同於拋棄電影院的舉動,是破壞(disruption)產業的極大錯誤。但是,當電影在串流上架,可以讓更多觀眾在家看到作品,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國際間蔓延的現在,華納的做法可以說是不得已的斷尾求生——否則沒人能看到這些強檔大片。問題來了,我們真的需要到電影院看電影嗎?
  • 戰爭題材歷史電影《1917》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導演薩姆 · 門德斯執導的《1917》為剛剛開禁的電影院貢獻了片最值得在電影院觀看的影片,鏡頭一路追隨一對英國士兵穿越一戰時期西部前線,執行一次的艱難的送信任務。一戰這個主題曾被大量拍攝,僅就這部《1917》就被影迷拿來和《敦刻爾克》和《拯救大兵瑞恩》來進行了各角度的對比。
  • 不煽情的《1917》為什麼能夠打動你?
    星期五言:2020年8月7日,經歷漫長的等待,《1917》終於在影院上映了。關於《1917》的一鏡到底的攝影技術已經有許多解析,星期五也曾經寫過一篇《<1917>一鏡到底的功勞該算誰的?》,詳細地分析了電影的鏡頭設計。
  • 《1917》影評:有1/2的概率會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毫無疑問,《1917》是當下最為熱門的一號種子,也就是我標題裡的意思,有1/2的概率會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受武漢疫情影響,這場防疫攻堅戰聚焦了人們百分八九十的注意力,就連《歌手2020》悄然開播,都少有人討論,那麼一定更少人知道,2月10日是美國奧斯卡頒獎的日子吧。
  • 電影《1917》促使我們拒絕戰爭的必然性
    電影《1917》促使我們 拒絕戰爭的必然性 文:泰勒·柯蒂斯(Tyler Curtis) 譯 禪心雲起 一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士兵,我腦子裡就止不住聯想到他們被召喚去保衛他們的傳統敵人法國時必然發生過的對話
  • 看完電影《1917》才知道,它為什麼敗給了《寄生蟲》!
    那麼《1917》到底輸在哪了呢?我們往下看:01《1917》劇情單調,尬點較多說起電影的劇情,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名傳訊員英勇送信的故事鏡頭從開始就沒離開過主角,這也側面地反映了這部電影沒有豐富的支線故事,也沒有補充的回憶畫面,沒有增加氣氛的蒙太奇,那些令我們激情澎湃的剪輯技法,在這部電影裡全部消失不見。猶如小橋流水一般,柔和且細膩地表述故事。又仿佛是一位貼心的摯友用鏡頭,向你婉婉道來,而你看到的,正是他所想講述的。
  • 韓國電影院逐步營業,我們什麼時候能營業?
    票房方面,重映片《愛樂之城》共吸引1.3149萬名觀眾,戰爭片《1917》吸引1.0565萬人。《復仇者聯盟》共5299人觀看,位列第三。接下來是韓國的黃金假期釋迦摩尼誕生日(4月30日)、勞動節(5月1日)、兒童節(5月5日),會有大量優質影片上映《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王者天下》和《我的間諜》等新片上映,預計將帶動一波小觀影熱潮。
  • 為什麼我們說2020年首部破8電影《1917》有望奧斯卡?
    而這一看似專屬於科技環節的課題,在電影《1917》中,卻得到了一種更加「電影化」的答案——並非依靠科學技術的更新,而是使用運鏡、構圖、照明、戲劇上的呼應,等等電影表現手法和語言,去製造影片的節奏,帶觀眾進入到這種節奏、並沉浸於其的變化和張弛之中,從而切實地感受到導演所傳達的信息。
  • 熱播的《1917》,是電影向遊戲沉浸式體驗的嘗試,未來電影的方向
    北京有一些旅遊場所,讓消費者坐在如電影院的場所,讓你半個小時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你好像就在祖國上空,不僅是遊覽,讓你飛躍大山漂流大海的感覺和真的一樣。沉浸式體驗,設置玩家的能力與挑戰相匹配。創作者需要給予用戶設計障礙與困難,例如更強大的怪物或者敵我雙方,同時也需要通過關卡設計來提高用戶的能力。
  • 渝北大部分電影院已恢復開放,這些事項需要注意
    歐雲霄 攝時隔半年後,重慶地區的電影院迎來了復工的曙光。目前,渝北區內的大部分電影院已恢復開放,《第一次的別離》和《誤殺》等影片正在上映,吸引了不少觀眾前去觀影。近日,重慶市電影局發布消息,重慶地區電影院可於7月21日起有序恢復開放,惠民電影放映同步恢復放映。
  • 電影院復工在即,2020年的第一部電影我選擇它!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日常的生活,而對於電影行業來說,2020上半年簡直就是毀滅性的半年。自一月份全國爆發疫情以來,全國各地的電影院一夜之間全部被迫停止營業,那些宣發了幾個月的賀歲檔大片也無緣在春節檔與觀眾見面。而在國外,情況也同樣嚴峻,不單單是電影院暫停營業,各大電影節也紛紛宣布取消或者延期。
  • 「偽一鏡到底」的《1917》,必須到影院一看到底
    「所有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片」,《1917》再次印證了這一定律。深刻的主題,需要「沉浸式觀看」才能體會。本片視效的最大特點,由多個長鏡頭利用轉場特效技術拼接,形成全片「一鏡到底」的效果。這種方式業界稱為「偽一鏡到底」。一個長鏡頭就是一個段落,按時間順序進行,邏輯非常清晰,節奏非常緊張。必須專注觀看,不容錯過一處細節。
  • 親歷電影院上座率上升50%:電影院從此就好起來了嗎
    找準電影院的核心競爭力,才是與網絡抗衡的關鍵。儘管沒有任何「官宣」,但包括上海在內的多個城市的電影院,8月14日起已悄然將電影院的上座率從30%提升至50%。與上座率提升同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回大銀幕,《八佰》提前點映,《花木蘭》宣布將登陸中國電影院……接二連三的好消息,都宣示著電影院的回歸。
  • 《1917》中國上映時間定檔 在線觀看完整版將上線
    《1917》中國上映時間定檔 在線觀看完整版將上線  近日,伴隨著電影院復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1917》即將參展7月25日開幕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好消息,電影《1917》同步官宣中國內地即將同步發行IMAX、中國巨幕、CINITY三大特殊版本,此外,影片同步曝光「大銀幕等你」版系列海報,演員萬茜、知名電影博主蛋蛋秀等資深影迷紛紛發聲力薦
  • 影院開業,電影《1917》回到大熒幕
    近日,伴隨電影院重新開業,奧斯卡最佳影片《1917》也參與了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17》將在中國發行IMAX版本。電影《1917》,講述了兩個英國士兵接到上級命令,在八小時內要立即趕往前線,向那裡的長官傳達「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 《1917》的「一鏡到底」,更像是一場角色扮演「遊戲」?
    因疫情關閉已久的電影院,漸漸開始復甦。在近期上映的一系列電影裡,《1917》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作品。《1917》以其精湛的攝影和剪輯製造了「一鏡到底」的沉浸式觀影體驗(事實上是經過非常精密的計算,由無數個鏡頭構成的效果),為銀幕前的觀眾展現了一場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覺奇觀。
  • 電影深解讀:《1917》的魅力不止於一鏡到底
    而一部如《未選擇的路》的電影出現了,它有著詩與遊戲的的結合,它的名字反映了它的特殊性:《1917》。作為一部為電影院體驗而生的電影,《1917》絕對是那種;一年只能去電影院看一次電影的人應該選擇的電影。它是21世紀電影技術結晶的集大成者,因此需要21世紀的影院設備來看這部電影,然後做一場物超所值的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