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父母從幾個方面來引導,練就「百折不撓」的精神

2021-01-20 錦媽聊育兒

四川,一位17歲的高三女學生墜樓身亡,可能是即將高考的孩子壓力特別大。最終的結果,孩子無法承受重重壓力,選擇了輕生。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孩子選擇離家出走等新聞,原因只是沒有完成作業,或者是和父母吵架,一些生活瑣事就會鬧出很多的悲劇。

由此可見,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堅強勇敢,迎難而上。

01、孩子為什麼這麼「玻璃心」?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畫面,兩個5歲的孩子在圍棋興趣班對決,最後的結果是一個孩子輸了,這個娃一甩手把圍棋都掃在了地上,還蔑視地說:一點都不好玩,不玩了。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娃只要輸了就會扭頭走掉,有的甚至會哭泣流淚。孩子為什麼會怕輸,有這種玻璃心呢?

一方面,是家庭方面的影響。孩子在家裡經常受到父母的表揚,家長從小就愛鼓勵孩子拿第一,如果娃兒的名次不好,可能就會受到批評。

另一方面,來自學校和幼兒園的評價。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也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很多評價。當然,這些評價會讓孩子們特別在意輸贏。他們往往爭強好勝,希望自己是那個名列前茅的孩子。

有數據顯示,孩子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平均會遭受2萬次的傷害。其中對幼小心靈造成傷害最大的就是來自父母破壞性的批評。家長們經常會對孩子說,父母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如果孩子失敗了,就會有沉重的思想包袱內,心裡很愧疚。

還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如果你的考試成績進入前十名,我就會給你買一部新手機,這些愛對孩子來說都是有條件的,可能家長是出於善意的,但是這對孩子來說,會讓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慢慢的消失。

02、從這幾個方面,培養娃的抗挫能力

1、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

父母遇到困難時不要慌亂,凡事冷靜坦然地去面對。當孩子經歷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大驚小怪。

父母都跟著緊張,會讓娃感覺到這件事情了不得,如果家長淡定會讓孩子非常自信,同樣也會有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挫折其實並不可怕。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遭遇一點失敗就對他們進行斥責,更不要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下降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讓孩子感到自卑懦弱,不能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中的挫折。

要鼓勵孩子一次考試分數低不能代表什麼,只要我們以後努力學習,查缺補漏,相信下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2、接納和共情。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可以對孩子來說,媽媽小的時候也像你一樣遇到過失敗,可以哭,也可以安安靜靜地d休息一下。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告訴他們失敗並不可怕,哭完之後,要重新站起來。家長用語言和行動讓孩子來感受到父母的這種關心和關愛。

和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比如說,上面那位下圍棋輸了的娃兒,家長可以把棋盤擺開,和他一起分析為什麼會失敗,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反敗為勝。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對手,即便失敗了也是正常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能夠見彩虹,只有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才能夠勇敢地迎接挑戰,直到走向最終的勝利。

3、培養孩子的自信。

培根說:一切幸福都並非沒有煩惱,而一切逆境也絕非沒有希望。

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鼓勵他們勇敢的前行。有足夠的信心面對困難,而且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幫助娃解決問題。

我家大寶有一次參加演講比賽,他特別緊張,於是我就陪娃一起練習,終於克服了緊張和恐懼,孩子變得越來越有勇氣,後來自己開始主動報名主持人比賽了。

4、增強身體素質。

身體健壯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很樂觀,日常在生活中,我和先生經常帶兩個娃出去鍛鍊身體。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活動,因為他們身體健康,心態也會陽光。在這種自信的生活中,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我家先生喜歡去長跑,他會帶著哥哥和妹妹一起跑,在跑的過程中,孩子可能也會有退縮的想法,但是先生會鼓勵他們堅持,不要半途而廢。這樣既能夠鍛鍊身體,也讓孩子提高了抗挫能力。

寄語:

家長不可能時刻為孩子遮風擋雨,儘早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遠離玻璃心,讓娃擁有樂觀開朗的性格,能夠在困境中快樂地前行。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拖拉,應從這些方面入手,父母正確引導,讓孩子改掉拖拉毛病
    文/育兒全明白孩子做事情很喜歡拖拉,父母應當從心理和生理及能力方面來考慮,更需要父母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改掉拖拉毛病。小高脾氣很急躁,而小高家的孩子卻是一個慢性子,刷牙都要小高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去。尼爾·菲奧裡在《戰勝拖拉》這本書中曾寫道這樣一句話,「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因耽誤而產生的持續的焦慮,」但是,孩子們似乎都很喜歡拖拉,父母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 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其實是家長這3個方面沒做好
    這幾句話在平常人眼中或許不算什麼,但青青聽到這些話後,竟然大哭了起來,鄰居也是無奈了,回頭跟我埋怨道:「這孩子最近不知道怎麼了,說幾句就哭。」為什麼會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呢?其實是家長的培養做得不到位,忽略了這3個方面的培養。還記得上海那名 在橋上自殺的17歲男孩嗎?
  • 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如何理解「漁陽裡精神」
    具體來說,「漁陽裡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追求真理要以科學精神為前提,因為沒有科學精神就不可能真正追求真理。漁陽裡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外景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百折不撓是漁陽裡精神的基本特徵,凸顯出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不怕艱難險阻,接受、認可,並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精神面貌,以及矢志不渝地把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首先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定與傳遞上。
  • 孩子想要玩具不敢說,家長失敗?父母換位思考,引導孩子追求美好
    作為父母,特別是一些日常過於嚴格的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1 、家長要換位思考孩子不願意跟你交流一些小事,證明你平常的言行讓她覺得你不好溝通,不會同意她的請求。3、家長要善於引導。對於孩子來說,一個善於傾聽的家長能夠讓他更加有安全感。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喜歡玩具就是一種天性,但是從這個玩具上你不僅僅是讓她有個玩偶,而是從這個玩具上面等引導她感受,這個的意義就大於這個玩偶了。
  • 孩子「玻璃心」嚴重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變得更堅強
    但是這樣的孩子是接受不了風吹雨打的。也就是說,這種孩子的「受挫能力」會很差。面對挫折,這些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家長幫忙解決麻煩,自己沒有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一旦家長想讓其自己解決麻煩,就開始哭鬧。這也是典型的「玻璃心」特徵。
  • 孩子被說兩句就哭了?這不是「玻璃心」,是父母的問題
    上周,鄰居吐槽她家的孩子太喜歡哭了,每次說她兩句,就哭得稀裡譁啦,好像全世界都背叛她了一樣。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聽不得批評,有的孩子只是被吼了兩句,就哇地哭了起來。孩子「一說就哭」的原因 1、家長過於溺愛孩子現在的孩子各個都是家長的掌中寶,走路怕磕著,吃飯怕噎著,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孩子的嫉妒心太強了怎麼辦?家長要如何引導?完善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嫉妒心太強了怎麼辦?家長要如何引導?完善孩子的性格孩子自從懂事以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小孩子的嫉妒心理開始有了明顯具體的表現。孩子最初的嫉妒心理會跟自己的母親有關,當自己的母親把目光轉向別的孩子身上,孩子就回有攻擊性的表現。這就是孩子最早的嫉妒心理的表現。
  • 孩子脆弱愛哭鬧,並不是所謂的「玻璃心」,可能和孩子性格有關係
    現在的孩子在家庭當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父母在看到這樣的孩子時也會氣急敗壞,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其實孩子有著這樣的一面主要是由於性格在作怪,一定要好好的培養。這樣才能改掉孩子的缺陷。身為父母,身邊若有愛哭的孩子,請要學會多引導孩子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我們儘量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孩子在表達出來自己的心聲時,家長也要緊抓住這樣的機會給予肯定和鼓勵,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在生活當中,孩子愛哭也是情緒的宣洩,在孩子的世界當中,他們只要有了不開心的事情,就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不滿。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天生「玻璃心」,可能是家長這2點沒做好
    而且這樣的孩子絕不在少數!通過大數據調查發現:我國至少有46%的孩子,有著不同程度的「玻璃心」。全國近一半孩子都有這樣的「玻璃心」,可以說「玻璃心」已經成為了一個共性的問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多的孩子都有「玻璃心」呢?
  • 真的是孩子「玻璃心」嗎,3個教育方式,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
    最近總是聽到家長和老師談論,現在的孩子們都太玻璃心了,受不了一點批評,輕則哭鬧,重則想不開、尋短見。因此,就通過哭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2、孩子沒有安全感 孩子對父母都是非常依賴的,尤其是幼年的時候。當受到父母責罵,批評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擔心父母不再愛他們了,所以他們會通過哭泣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重視,獲得安全感。
  • 父母毀滅孩子最快的幾種方法,家長速來自測!做錯的話趕緊停止
    這些話充分說明,「熊孩子」的背後,肯定有「熊父母」的過度溺愛和縱容。在父母所給予的這種錯誤引導下,孩子就會變得自私自利,日後越來越難以管教,逐漸成為問題少年。 教育家劉彭芝說: 「尊重孩子、解放孩子,並不是放任縱容,而是通過引導、監督與激勵,促進孩子形成積極樂觀、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識與自我效能。」
  • 孩子的嫉妒心太強,家長做好這幾點,引導和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孩子的嫉妒心過強會使孩子保有一種消極的心理態度,不僅會破壞孩子的人際關係,傷害朋友之間的感情,甚至讓孩子的情緒總是在悲觀中加劇,嫉妒心過強,不僅傷害別人,而且也會用別人的優點來讓自己的內心變得痛苦,總是嫉妒別人就會是陷入自殘,自責,怨恨,沮喪等消極情緒當中,這不僅影響了孩子的性格,同時也會讓孩子喪失前進的動力,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要想讓孩子改掉這樣的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嫉妒心理
  • 積極人生大學劉一凡:父母如何有效引導青春期孩子的戀愛觀?
    性教育教練父母如何有效引導青春期孩子戀愛觀/關於性教育這個話題,實際上在孩子嬰兒期就要開始這方面的教育了。可是如今當我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依然難以啟齒。有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教,有的時候想教,又會覺得會不會是縱容他,會不會是幫助孩子早熟,如果不教的話,又會擔心孩子的安全。一方面很害怕孩子早戀,很害怕孩子發生性關係;一方面自己心裏面也知道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攔也攔不住的。
  • 兒童教育專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學會情感引導式教育
    「情感引導式教育」是由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提出的。布雷恩不僅是兒童教育專家,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網絡教育電視臺的創始人、雅虎的節目製作人。布雷恩所提出的「情感引導式教育」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少人當了父母后,面對孩子的各種情況都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辦。有的父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喜歡用懲罰的手段,有的父母便是放縱……不學習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對自己和孩子都不好,不妨一起學習一下情感引導式教育。1.
  • 孩子喜歡說謊怎麼辦?父母不要一味打罵,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有些父母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說謊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為了不去上課還編各種各樣藉口從而欺騙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父母也很苦惱,明明孩子小時候很乖巧的,為什麼長大之後就變得很愛說謊了。
  • 面對「玻璃心」的寶寶,家長要有這樣的智慧
    哎,我是真害怕……」 一、讓家長恐懼的「玻璃心」 小朋友好勝心強很正常,只要稍加引導,並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朋友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現在在網上隨手一搜,就會發現近幾年孩子鬧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
  • 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在於父母的思想深度,以及能否正確引導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天生就是學習的好料。但是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智商其實是分不開的,父母的智力水平很多時候決定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而父母的培養方式更是決定了孩子智力的上限。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善於教導,也會變成和常人無異,而一個先天資質一般,但是卻得到良好引導的孩子,在後天會爆發出與常人不同的特質。怎麼去引導教育孩子呢?父母的思想怎麼傳達給孩子呢?四川的張家已經42歲了,張家是個高齡產婦,她的孩子只有7歲。
  • 孩子是個「愛哭鬼」?父母的育兒之路,真的太不容易了
    一些父母面對嚎啕大哭的孩子,恨不得堵住自己的雙耳,來一個「耳不聽為靜」。當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愛哭鬼,父母要操的心可不比那些操心孩子調皮搗蛋的父母來得少,光是讓孩子停止哭泣,就感覺去了自己的半條命呢。·孩子的性格變得脆弱如果孩子動不動就哭,是個名副其實的「愛哭鬼」,說明孩子的性格正在往脆弱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玻璃心」,稍微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夠讓孩子的眼淚像瀑布一樣止不住。
  • 摒棄片面知識教育和惡性競爭 助青少年遠離「玻璃心」
    《培育堅強心靈——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支持》調查報告截圖《培育堅強心靈——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支持》調查報告截圖如今,一提到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大家總會把抗挫性差、「玻璃心」等標籤與他們相連。是什麼造成了青少年的「玻璃心」?
  • 越貧窮的家庭,孩子將來越沒出息,父母精神匱乏足以「毀掉」孩子
    社會並非光是學習好就能有出息,成為人上人的,父母只顧著讓孩子努力,學習,卻忘了教會孩子一些為人處世,和關注孩子心裡是否健全。由於小胡情商不高,性格彆扭還很自卑,導致根本無法做成大事,也融入不了集體,最終只能回家擺攤賣菜,是父母的精神匱乏「毀掉」了小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