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位17歲的高三女學生墜樓身亡,可能是即將高考的孩子壓力特別大。最終的結果,孩子無法承受重重壓力,選擇了輕生。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孩子選擇離家出走等新聞,原因只是沒有完成作業,或者是和父母吵架,一些生活瑣事就會鬧出很多的悲劇。
由此可見,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堅強勇敢,迎難而上。
01、孩子為什麼這麼「玻璃心」?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畫面,兩個5歲的孩子在圍棋興趣班對決,最後的結果是一個孩子輸了,這個娃一甩手把圍棋都掃在了地上,還蔑視地說:一點都不好玩,不玩了。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娃只要輸了就會扭頭走掉,有的甚至會哭泣流淚。孩子為什麼會怕輸,有這種玻璃心呢?
一方面,是家庭方面的影響。孩子在家裡經常受到父母的表揚,家長從小就愛鼓勵孩子拿第一,如果娃兒的名次不好,可能就會受到批評。
另一方面,來自學校和幼兒園的評價。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也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很多評價。當然,這些評價會讓孩子們特別在意輸贏。他們往往爭強好勝,希望自己是那個名列前茅的孩子。
有數據顯示,孩子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平均會遭受2萬次的傷害。其中對幼小心靈造成傷害最大的就是來自父母破壞性的批評。家長們經常會對孩子說,父母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如果孩子失敗了,就會有沉重的思想包袱內,心裡很愧疚。
還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如果你的考試成績進入前十名,我就會給你買一部新手機,這些愛對孩子來說都是有條件的,可能家長是出於善意的,但是這對孩子來說,會讓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慢慢的消失。
02、從這幾個方面,培養娃的抗挫能力
1、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
父母遇到困難時不要慌亂,凡事冷靜坦然地去面對。當孩子經歷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大驚小怪。
父母都跟著緊張,會讓娃感覺到這件事情了不得,如果家長淡定會讓孩子非常自信,同樣也會有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挫折其實並不可怕。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遭遇一點失敗就對他們進行斥責,更不要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下降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讓孩子感到自卑懦弱,不能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中的挫折。
要鼓勵孩子一次考試分數低不能代表什麼,只要我們以後努力學習,查缺補漏,相信下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2、接納和共情。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可以對孩子來說,媽媽小的時候也像你一樣遇到過失敗,可以哭,也可以安安靜靜地d休息一下。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告訴他們失敗並不可怕,哭完之後,要重新站起來。家長用語言和行動讓孩子來感受到父母的這種關心和關愛。
和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比如說,上面那位下圍棋輸了的娃兒,家長可以把棋盤擺開,和他一起分析為什麼會失敗,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反敗為勝。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對手,即便失敗了也是正常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能夠見彩虹,只有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才能夠勇敢地迎接挑戰,直到走向最終的勝利。
3、培養孩子的自信。
培根說:一切幸福都並非沒有煩惱,而一切逆境也絕非沒有希望。
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鼓勵他們勇敢的前行。有足夠的信心面對困難,而且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幫助娃解決問題。
我家大寶有一次參加演講比賽,他特別緊張,於是我就陪娃一起練習,終於克服了緊張和恐懼,孩子變得越來越有勇氣,後來自己開始主動報名主持人比賽了。
4、增強身體素質。
身體健壯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很樂觀,日常在生活中,我和先生經常帶兩個娃出去鍛鍊身體。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活動,因為他們身體健康,心態也會陽光。在這種自信的生活中,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我家先生喜歡去長跑,他會帶著哥哥和妹妹一起跑,在跑的過程中,孩子可能也會有退縮的想法,但是先生會鼓勵他們堅持,不要半途而廢。這樣既能夠鍛鍊身體,也讓孩子提高了抗挫能力。
寄語:
家長不可能時刻為孩子遮風擋雨,儘早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遠離玻璃心,讓娃擁有樂觀開朗的性格,能夠在困境中快樂地前行。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