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日曆|看世界各地如何迎接元旦

2020-12-18 參考消息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人們在為2019年做總結的同時,也在為新的一年做籌劃。當然了,跨年的狂歡更是不能少,那你知道世界各國都怎樣迎接元旦嗎?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決定了過節方式的不同。早在1994年,法國媒體就對亞洲國家如何過新年進行了關注。根據法新社當年的報導,亞洲地區的迎新活動就像它的民族和文化那樣是豐富多彩的。在孟加拉國,數以萬計的群眾在達卡的主要大街上喝酒、跳舞迎接新年。在印度新年只能食素。1月1日,印度人通常先去佛教寺廟上香,然後吃胡蘿蔔酥糖等傳統美食,而食肉屬於節日禁忌,

2003年12月29日,一名印度藝人在班加羅爾製作頭像。新年到來之際,當地人要在家中懸掛這種色彩鮮豔的頭像,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驅趕惡魔。(新華社)

對於亞洲國家過新年充滿好奇的不止法國媒體,德新社也對亞洲一些國家的迎新年方式產生興趣,根據他們的報導,在跨年當天的日本,佛教寺廟的鐘聲會敲響108次——代表一個人實現涅槃必須克服的世俗欲望的數量——以此結束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2004年1月1日,小姑娘在日本京都的一個神殿中將許願結系在繩子上,祈求新年好運。(新華社)

當然,中國人過元旦的方式也吸引了世界關注。韓國《中央日報》認為,在中國,元旦最能打動人心的是新年音樂會,韓國《中央日報》2008年的文章說:「新年音樂會是文化影響力的見證。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令我們震驚又害怕,而更令我們震驚和害怕的是中國旺盛的文化力量。」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2007年的文章提及了不同民族的迎新差異:義大利人在新年喜歡把舊物件扔掉,包括熨鬥、桌椅等;在希臘,元旦當天如果你要出門做客,一定要帶塊大石頭,進門時扔下,口中還要念念有詞:「希望主人的錢袋比這塊石頭還要沉……」;在厄瓜多,如果期望在新年賺得盤滿缽滿,必須在鐘聲敲響第12下時換上黃色內衣,如果你希望的不是富貴而是真愛,就應當換上紅色內衣;英國家庭在新年鐘聲敲響後,會將房屋的後門打開,將「舊年」放出,然後再敞開前門,將「新年」迎進來。

英國媒體也對國外的情況感興趣,2014年,英國《獨立報》網站搜羅了一些國家慶祝新年的奇風異俗:在紐西蘭郊區,人們會在新年前夜以一種較溫和的方式迎接新年——在房門前敲打鍋碗瓢盆。在一些文化中,在午夜製造噪音是驅趕惡魔的一種方式,但對多數紐西蘭人而言,這只是一種辭舊迎新的方式。

俄羅斯新年午夜的傳統是將新年願望寫在小紙條上,然後點燃燒成灰後就著香檳在新年0時01分之前喝掉。另外,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網站2015年的文章說,在紅場上狂歡、等待克裡姆林宮的新年鐘聲是莫斯科人辭舊迎新的重要習俗。

許多文化都將新年前夜視為與朋友和家人共同慶祝的時刻,但很少有人會像丹麥人一樣以如此激進的方式慶祝。在丹麥,人們的傳統是在每年最後一天的晚上,把家裡碎掉或不想要的瓷器拿到朋友家門前砸掉。家門口能堆多少破碎瓷器也是衡量你受歡迎程度的一個標準——在清理這些碎瓷器的時候,這多少也能給你點安慰。

巴西人會到海灘慶祝元旦,他們通常穿白色衣服來驅趕不友好的事物,並聚集在海岸邊祭祀海上女神。根據《紐約時報》的說法,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裡約熱內盧是拉美最熱門的新年派對地點之一。

在南美洲國家蘇利南,普通的煙花表演因長長的紅色鞭炮而變得別具特色。首都帕拉馬裡博的每一家大商店都會在慶祝活動前掛起一串串鞭炮,然後這些鞭炮被系在一起,形成一串貫穿市中心的巨大鞭炮。新年前夜的燃放活動總能吸引大批人前來。

1904年,紐約市慶祝新年的煙花表演導致大量熱灰落到人群身上,燃放煙花隨之被禁,後來出現了巨型水晶球倒計時的傳統。據《紐約時報》報導,如今,這種慶祝方式已經成為美國人迎接新年的標誌活動之一。當水晶球在一年的最後幾秒落下來時,慶祝活動也達到高潮。路透社稱之為「紐約市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

2005年1月1日,人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歡慶新年的到來。(新華社)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是如何慶祝新年的呢?請留言與小編分享吧~

相關焦點

  • 辭舊迎新,迎元旦,告別2019,迎接2020
    放在了元旦的第一天來,我覺得時間也算是比較合適的。辭舊迎新,告別2019,迎元旦,迎接2020年的到來,雖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年,但是也已經快了。我們回顧2019,有著太多的辛酸,眼淚,開心,痛苦,苦澀,種種情緒浮上心頭,就像喝了一鍋各種味道的湯,酸,甜,苦,辣,鹹等種種味道,在我們還在回味的時候,2020已經來了,我們踩著2020年的第一縷陽光,迎來了新的元旦,新年的第一天。2019,有黑暗,但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讓我們在黑暗中又看到陽光,看到希望,感受到了溫暖。
  • 元旦是中國傳統節日?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度過元旦的
    元旦是中國傳統節日?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度過元旦的。在一年之末,當面對一年最後一天之夜時,人們通常會去進行各種「跨年」活動來慶祝新年的到來。元旦,並非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正月初一。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每個朝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從漢武帝起,規定農曆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 【元旦活動】輕鬆搞定2021年幼兒園元旦班級活動,這份攻略請收好!
    3、了解和認識慶祝元旦的各種方式。 活動準備 日曆卡、幼兒相片、慶祝元旦的各種卡片或背景圖。 活動重點:理解元旦的意義,了解慶祝元旦的方式。
  • 參考日曆 | 關於香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從這一天開始
    請跟隨小編將日曆翻到1984年的12月19日,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從此開始。這一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籤署的中英聯合聲明向全世界宣告:香港在歷經150多年殖民統治後,將於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將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 世界各地如何迎接新年?
    與此同時,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慢性髖關節疼痛復發,沒有在羅馬主持新年前夜和元旦祈禱活動。荷蘭也處於封鎖狀態,將持續到1月19日。按照慣例,新年倒計時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個足球場閉門舉行。土耳其開始了為期四天的封鎖。美國如何跨年?美國官員已經在許多州和城市限制了慶祝活動。
  • 眾籌:《斯飛日曆2019:世界遺產勝覽》撲面而來
    為了更好地同讀者分享對全球視野下自然和人文的感悟,歷經9個月精心籌劃製作,斯飛小組推出了以世界遺產為全新主題的《斯飛日曆2019:世界遺產勝覽》。北京故宮倦勤齋跨頁 任超攝影1月1日元旦頁不斷優化內容構建在整個日曆的製作過程中,斯飛小組集體以最大誠意和最大努力,完善內容、優化設計。在日曆內容構建上,1月1日元旦頁為中國最受歡迎的世界遺產北京故宮擔任開篇頁,而對於詞條內容與圖片的契合上,詞條作者楊煦博士不斷完善和改進了原有詞條寫作。
  • 「元旦」是什麼意思?世界各國習俗不同,過元旦的方式也不一樣!
    世界各國怎麼過元旦!元旦,也就是公曆1月1日,是新一年的開始。「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也有「日」的意思,所以我們說的「元旦」就是「開始的日子」。在中國古代,元旦也被稱為元日,元春,上日,華歲等,但是還是元旦被用的最普遍,時間也是最長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書中有說「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元旦,被稱為「世界新年」,在這一天每個國家的人都會跨年。當然,各國習俗不一樣,過元旦的方式也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各國是怎麼過元旦的?中國
  • 「元旦」為何謂元旦?它又有著什麼特殊含義?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這是古人對元旦的描述。元旦又要到了,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可能只直到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是放假休息的日子。但很少有人知道或去深究元旦為何稱為「元旦」,而不叫別的什麼?元旦的來歷又是什麼?
  • 世界各地的人如何跨年
    今年的跨年夜對於世界各地的人們來說應該都是最難的。對此,英國衛報收集了來自讀者的最美好的跨年夜回憶——駕駛吉普車穿越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在沙漠中觀星;在紐奧良寒冷的冬夜狂歡、在開普敦搖擺、在聖地牙哥加入薩爾薩舞,還有在埃塞爾比亞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暢聊通宵…… 雖然這一次沒有如此浪漫的跨年安排,但是,我們還有可以回首的記憶和可以期盼的未來! 祝大家新年快樂!
  • 買本日曆 記住日子留下情懷
    在其中一家商鋪內,幾位老年市民正在選購日曆,店員則忙著給他們介紹不同日曆的特點。老人購買的日曆以掛曆為主,但掛曆的大小、種類、樣式各不相同,價格也不一樣。有些製作精美的掛曆,單從外表幾乎看不出是掛曆,掛在牆上,就如同一件藝術品一樣,一本就賣幾十元錢。也有的掛曆製作簡單,價格也很便宜,每本不到十元錢。
  • 祝四季安好,看那些又美又有創意的2021日曆
    2021年在即,迎接希望,擁抱健康,感受歡欣,收集幸福。祝願你四季平安,不驚,無擾,嘴邊常帶微笑。2021年,屬於你的美好,即將發生。《古蹟尋蹤日曆》:定格遺構,展現中華古蹟文化之美《古蹟尋蹤日曆(自助版)》,從古道西風的冀北,到杏花春雨的江南,到處有深山古剎、帝王陵墓、名人遺蹟……那些一百年前的中國文化史跡盡現其中。該日曆脫胎於由日本學者常盤大定、關野貞撰著的介紹中國百年前的建築、宗教、藝術等的《中國文化史跡》。
  • 中國的元旦和外國的元旦有什麼不一樣?
    幾個世紀以來,日曆與太陽並不同步。在公元前46年,皇帝朱利葉斯凱撒決定讓當時最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來解決這個問題。朱利安曆法便產生了,這是一種太陽曆,與著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格里高利曆相似。作為他改革的一部分,凱撒將1月1日定為新年的第一天,同時也是為了紀念這個月的同名人物:Janus,羅馬的變革與開始之神。Janus的兩張臉能夠使他回顧過去和前進到未來。這一概念與新年辭舊年頗為相似。
  • 命理的年和月與日曆上有何不同
    時間在飛速流轉,轉眼之間2020年的12月份已經過去三分之一,在元旦快要到來之際,很多人都會給自己做一個小小的總結,以便給這一年畫上完美句號,並且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在我國的日曆上,有陽曆和和陰曆之分。按照陽曆就是每年的12月31日為一年之中最後一天。而按照陰曆是到每年的臘月除夕為一年的最後一天。
  • 2020《國家地理》日曆:遠方不遠,世界很美
    在探索世界、尋找遠方這件事上,《國家地理》絕對是佼佼者。《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從1888年創辦至今連載了足足131年,在攝影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世界上最大的非贏利性科學和教育組織之一。
  • 「色彩與光」迎接庚子鼠年 中國各地紛紛亮燈
    中國各地紛紛安裝彩燈、舉辦燈展活動來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主題燈展」、「科技燈展」炫彩亮燈,給各地民眾帶來喜慶的氛圍。 新春將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街頭亮起迎春彩燈,夜幕下絢爛的光影吸引了不少市民,圖為1月16日晚,市民在迎春彩燈前拍照留念。
  • 歷史|《故宮日曆》笑傲市場那些年
    此外,從1933年版始,《故宮日曆》新增「臺式」款型,「改用左右翻動活頁」。這一款型,比之先前的每過一日即得撕折一日日曆的「掛式」,工藝又更進一步。當時,需要看一看樣品,再決定是否購置的消費者,還可以向「北平故宮博物院出版物發行所,上海泗涇路利利公司,本市及各埠各大書坊」索取樣張。
  • 日本「新年習俗」,如何「迎接新年」?
    打開今天的ins分享,從昨天的元旦開始,就被日本人的「新年」刷屏了。眾所知周,日本人的新年不同於我們的春節。俗稱「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也就是每年的1月1日開始,他們過得是公曆的新年。那麼,日本的「形象習俗」,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呢?
  • 2021寶藏日曆限定,都是爆款,顏值能打,你想要的日曆刺蝟統統都給你!
    每天用一個新奇小問題,讓你get更大更廣闊的世界。 點擊解鎖日曆盲盒 02 豆瓣-電影日曆 假期你都怎麼度過?能用一部心心念念已久的電影來消磨,這個假期別提會有多愜意了。
  • 幼兒園「迎元旦、慶新年」活動方案(附親子遊戲)
    今天小編分享五個幼兒園元旦活動方案供參考哦~  方案一:認識元旦  一、開展活動  認識元旦  二、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1月1日是元旦,是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2.知道過了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三、活動準備  日曆卡、幼兒相片、慶祝元旦的各種卡片或背景圖。  四、活動重難點  理解元旦的意義,了解慶祝元旦的方式。  五、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交流自己知道的一些節日,激發學習興趣。
  • 這個元旦福建各地街頭真熱鬧
    StartStopStartStop元旦假期,福州市「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街頭藝術節系列活動精彩上演,活動包括現場歌舞戲曲、送春聯等,吸引眾多市民參與。圖為嗩吶表演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記者 吳恩兒 攝元旦假期,我省各地的文藝工作者和文藝愛好者紛紛走上街頭,進行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技能傳授等,為節日的城鄉增添一抹抹亮色,大大豐富了節日期間城鄉居民和遊客的文化生活。來源: 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