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更多「大國工匠」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廣州12月10日電 題: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更多「大國工匠」

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

「裝配鉗工技能水平直接關係到製造業設備零件的加工精度。」裝配鉗工項目經理、廣東省技師學院教師曾福輝舉例稱,航空發動機的零件加工裝配精度就會決定使用壽命和性能穩定性。

裝配鉗工項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之一,參賽選手們要通過手工加工及操作,完成零件的製作及機械機構的裝配、檢測與調試,十分考驗匠心。

12月10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琶洲展館開幕,共有來自全國36個代表團2557名選手參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

大賽共設86個比賽項目,包括63個世賽選拔項目和23個國賽精選項目,共涉及製造業、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建築業、服務業等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70%。所有比賽項目均服務於實體經濟。

記者注意到,職業技能人才正在擺脫從業門檻低、技術要求不高的傳統印象,逐漸向高精尖的專業化轉型。此次大賽有近四成項目屬於戰略新興產業項目,超過三成項目屬於先進位造業項目,包括飛機維修、移動機器人、數控銑、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等。

來自杭州技師學院的選手陳一鑫參加飛機維修項目比賽,該項目包含飛機結構維修、外場可更換單元、初始驗收檢查和複合材料維修等5大模塊,總時長16個小時。「飛機維修項目5大模塊相互獨立,技術跨度大,比賽時間長,選手若不經過長期磨練,很難承受這樣的高強度比賽。」杭州技師學院老師劉書博說。

在電工項目比賽現場,選手們使用工具、量具和儀器、儀表,完成機械設備電氣部分和電氣系統線路設計與裝調、控制程序編制和故障診斷與排除。該項目裁判長、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張春芝表示,電工是傳統基礎性工種,在把電工技能做牢做實的同時,也要不斷融入新技術新工藝,與世界接軌,從而助力實現工業4.0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截至2018年底,中國內地技能勞動者總量已超過1.65億人,高技能人才達到了4791萬。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嵐表示,目前,上海高技能人才總量約116萬人。今年上海克服疫情影響,職業技能培訓總量不減反增,截至今年11月底該市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73.16萬人次。

「『十四五』時期,中國需要培養更多包括電工在內的高技能人才,推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質造』的飛躍。」張春芝說。(完)

相關焦點

  • 長江評論|工匠精神是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
    長江網評論員周劼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製造業裡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工程師畫龍,技師點睛」,很形象地反映出工匠的作用。
  • 「教育強國」朱永新:製造業大國呼喚高素質技工
    「教育強國」朱永新:製造業大國呼喚高素質技工 2020-01-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網評:為大國工匠搭建廣闊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評價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積極作用,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技能人才激勵、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全面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成效明顯,人社部前不久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有利於破除技能人才發展障礙,暢通上升通道,鼓勵更多人向高技能人才轉變。正在舉辦的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 工匠精神 一座製造業大市的堅守與創新
    今後,佛山將開展不合格產品清零行動,鼓勵企業參與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探索推出「佛山標準」,強化品牌建設,弘揚工匠精神,著力打造中國製造品質標杆。創新是工匠精神的時代表達,也是佛山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今後,佛山將加強智能製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儘快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科技產品和裝備。
  • 國企榮耀 | 珠江鋼琴集團陳德然獲中國輕工「大國工匠」稱號
    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中國樂器行業唯一上榜「大國工匠」 從事鋼琴製作27年的陳德然,曾榮獲「中國樂器行業工匠」「南粵工匠」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而就在半月前的第三屆全國鋼琴調律職業技能競賽決賽中,珠江鋼琴集團選派的調律師團隊包攬了大賽的冠亞季軍,並獲得前十名攬括50%、前二十名囊括45%的佳績,創中國樂器製造業內賽事佳績新紀錄,珠江鋼琴「工匠群」卓爾不群的表現已成為珠江鋼琴集團乃至中國樂器製造業發展創新的內在支撐。
  • 世界經濟發展,中國是製造業大國
    「如果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某一個特定的國家,從經營角度有風險,但是一定會選擇中國」這是日本東芝公司中國代表宮崎洋一在採訪中所說的。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有人說近幾年中國的製造業的形勢有了改變,勞動成本的優勢不再,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極有可能被取代。
  • 工匠是心,工匠是魂!別等到連技術工人都沒了,再談什麼大國工匠
    今天,世界進入21世紀第2個10年,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中國將要在21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否抓住這次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是中國能否實現大國崛起的關鍵機遇期。趕上了、抓住了,就可能引領時代,抓不住就可能落後整整一個時代!
  • 深讀|曹德旺對話餘永定(三):中國如何成為真正的製造業大國?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 必須是一個製造業大國」餘永定:我想呼應一下曹總,我認為曹總剛才講的非常正確,我覺得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必須是一個製造業大國。首先,要不要把中國建成一個製造業大國同地緣政治有關。但是凡事都有個度,製造業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要有合理的界限,服務業的發展不能以製造業的停滯為代價。我們一度對印度非常羨慕——印度有很多優秀的計算機人才,IT產業發展的非常快。但事實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支撐,服務業的發展只能造就泥足巨人的國家。曹總所說的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很有啟發性,中國不能重蹈這些國家的覆轍。
  • 餘永定:中國要成為製造業大國,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中國如何成為一個製造業大國和強國?在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夏季峰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表示,中國要成為製造業大國,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此外,在使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的思想確定之後,中國的整個教育體系、科研體系也要有相應的改變。
  • 王菲: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王菲在全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為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提供強勁支撐 在隨後召開的全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王菲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製造強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高度重視製造業發展,明確提出要加快建成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位造強省。省委彭清華書記今年來廣調研時,對我市抓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 打造高質量發展戰場上的「尖刀兵團」
    它們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耕製造業,逐步佔據行業領先地位。 當前,佛山正全力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打造具有市場話語權、全國影響力的製造業隱形冠軍集群成為重要一環。佛山提出,要努力在全市工業企業中培育、評定隱形冠軍企業500家,引領和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走隱形冠軍發展之路。
  • 「大國工匠」點亮灣區生活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執委會共同主辦的「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12月14日至16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城市舉行。「大國工匠灣區行」帶領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選手,分「大國工匠走進超級工程」、「高端製造與高水平技能人才」、「技能點亮灣區生活」三條路線,深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一線,感受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 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臨海籤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
    22個縣(市、區)負責人籤訂了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市、區)創建書。臨海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王丹參加會議並在現場籤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市、區)創建書。 作為製造業大市,近年來,臨海緊緊把握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線,以「穩企業促發展」為目標,紮實開展「三服務」活動,不斷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探索走出了一條「政府得稅收、企業得利潤、員工得收入、百姓得環境」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
  • 中國製造業如何在「變革」中前行?曹德旺直言:先把「這個」取消
    文:小郭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製造業已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其中,家電行業的發展,作為多年來中國製造業成長發展的典型代表,在腳踏實地的深度培育和創新下,成功被國外品牌壓制走向世界。這不僅體現了時代的變遷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也體現了中國製造業的不懈努力和創新精神。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製造業促進高質量發展」列為2019年七項重點任務的第一項,並指出需要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集成,我們將堅持中國建設成為製造業大國,加強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並建立一個開放的、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
  • 系統探討工匠型產業工人培養
    製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和強國之基,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建立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業體系,但我國製造業總體上「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立足國情,立足現實,力爭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大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鑄造更多大城工匠
    以最高規格命名工匠精神化身城市品牌製造業,是佛山之根;匠心,則是製造業之魂。明清時期,佛山便是中國手工業重鎮,點亮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薪火;過去40年來,佛山堅守製造業,造就了今日的榮光,孕育了規上工業總產值超2.2萬億元的龐大體量。
  • 餘永定:像中國這樣的國家 必須是一個製造業大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在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夏季峰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表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必須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對此,餘永定給出了四方面的解釋。其中,從地緣政治來看,「在關鍵產業、高科技產業,美國是一定要打壓中國的。
  • 襄州全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2020年,該區明確製造業結構調整方向:大力實施「百億級企業培植計劃」「小微企業倍增計劃」,積極謀劃推動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農機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支持中小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新合作,發明新專利,開發新產品,實現科技、產業、投資融合發展。
  • 孫紅梅當選「大國工匠2019年度人物」
    「大國工匠2019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現場。通訊員供圖據了解,此次評選活動,經襄陽市總工會和湖北省總工會推薦、專家評委會評審,空軍航空修理系統焊接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三工廠高級工程師、特種工藝專家、空軍「金牌藍天工匠」孫紅梅,從全國300餘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10名「大國工匠2019年度人物」,成為全國17名候選女性中唯一當選、湖北省2019年度唯一獲此殊榮的「大國工匠」,也是襄陽市首位
  • 兩會話題丨「大國工匠評職稱難」需破除「雙重壁壘」
    高技能人才職業貫通發展的『最後一公裡』有待打通。」今年全國兩會,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公司發動機裝調工鹿新弟代表帶來了一份關於打通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最後一公裡」的建議。(5月25日《工人日報》)  鹿新弟代表所說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具體是指工程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申報專業技術職稱通道不暢。雖然現有政策支持高技能人才申報專業技術職稱,但現實中,不少大國工匠都難以獲評相應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