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菩提祖師深夜傳道,悟空如何明白道法,只因識得盤中暗迷

2021-01-20 止一為正

既上回悟空得了「姓名」知曉自己的本性在菩提處學習七年有餘,菩提老祖便問悟空想學什麼法?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個傍門,此傍門又有術字門,流字門,靜字門,動字門等等,悟空本性頑劣,求菩提只為「長生」,這些道門統統不願學,於是菩提老祖持戒尺打了悟空腦袋三下背手而去,悟空從菩提老祖的行徑中參悟明白,其中暗迷是讓他半夜三更時分去尋菩提。一位有心傳法一位有心得法,兩位不用文字言語,一切都在不言中順應自然發展規律,符合天道運轉,這個「緣」到了,盤中暗迷兩位皆明白,頗有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意境在裡面。

是夜三更悟空來到後門外看到門戶半開著,於是心中更加肯定了猜想,他見菩提老祖在床榻上休息,不敢多打擾於是跪在塌前等待。菩提老祖心中已然知道悟空到來,他依然在觀察悟空的「本性」,傳法的過程需經歷種種艱難方能夠堅定「道心」。菩提老祖確認悟空心性堅定之後口中喃喃道「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閒。不遇至人傳妙法,空言口困舌頭幹」。所謂「至人」乃是古人對修行人的一種劃分,這裡表示一個人的「根性」,根性不同聞法後的反應不同,若是毫無根性如同雞對鴨講白做無用之功。

此時菩提悟空師徒二人心意相通,於是菩提用智慧幫助悟空領悟無上妙法,此時發生的事乃是過去種種結下的因緣,半夜授法於悟空的原因正是「悟空」之人能明了盤中暗迷,時間地點人物都不是固定不變之事,只要明悟盤中的暗迷,菩提就在三更處,菩提自當助萬物眾生悟空,傳無上神通。這裡作者用悟空和菩提這兩個名詞概念化作兩位虛幻的人物,上演一出半夜求法的好戲,目的是為了讓人知曉「悟空」求「菩提」,此法人人具足,只需破暗迷,神通自顯現。

為了故事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作者擬了一段修養身性的口訣,此口訣蘊含陰陽辯證的道理,再加上五行屬性的相互生克,悟空牢牢記下拜謝了菩提祖師回到自己居住之地潛心修行。菩提傳口訣給「悟空」,讓悟空理解陰陽和五行的辯證關係,這頗有些佛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的意思,佛家思想講究「空觀」,道家講究「無」,兩者本是一樣,但需要藉助其他概念形式慢慢徵得其中關鍵。

所以說儒釋道三家的學問本源一樣,悟空得此根源口訣日日練習,三年時間從不間斷最終堅固了根源,儒釋道所共有的那個根源在悟空心中生了根,換個說法是石猴已經掌握了一些古典知識,其中的信息石猴知曉了,但他此時名叫「悟空」但還沒有真的「悟空」。雖然能夠理知一些事情但沒有行動空有理論也只是一副空架子無法應對變化無常的世間萬物。菩提一日對悟空講,你雖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身體,但還需要防著三災,此三災便是外亂,會受「雷火風」三劫難。

明心見性可度「雷劫」,所謂雷劫正是考驗人的意志是否堅定,道理是否明白,若是明心見性無論外界如何聲響自己本心絕不動搖。火劫和風劫更是厲害,這些都是人世間種種欲望的代言詞,所以光是知曉根源還無法「長生」還需要「神通」去處理這些「劫難」。菩提讓悟空選擇天罡三十六變或是地煞七十二變,悟空只往多處想,便選了個七十二變,七十二變證悟空,智慧光明還是若隱若現,正因如此才有了之後的種種事端,此後事當如何,下回接著分析。

本文由止一為正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孫悟空學成後,菩提祖師為何讓他不能提自己的名字?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道,孫悟空所會的七十二變的本事,都是他早年拜入菩提祖師門下而學到的。在從石頭裡蹦出來之後,小石猴子先是過了一段"山中無甲子,寒歲不知年"的快活日子。但在被眾猴推舉為王之後,這位"美猴王"突然覺得自己即便為王也終有一死,所以不僅悲從中來。
  • 悟空變成松樹而已,眾師兄弟為何拍手叫好?你瞧他們學了什麼法術
    孫悟空天資聰慧,沒過多久就將七十二變耍得是爐火純青。有一天,方寸山天氣很好,孫悟空的心情也很好,他忘了菩提祖師的教誨,在眾師兄弟面前施展神通。原文裡說悟空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一變,變成了一棵栩栩如生的大松樹。
  • 正解西遊:菩提祖師讓孫悟空走後門,只因「後門」是修行必經之路
    話說須菩提在課堂上耐著性子跟猴子交流了半天,為對方提供了多種自己為他量身定做的學習方案,可從頭到尾只從悟空那兒得到兩個字的回應:「不學」。須菩提這下鬱悶了,我是祖師啊,你這也不學,那也不學,讓我很沒面子的。
  • 沒有蟠桃人參果,菩提祖師靠什麼維持生命?孫悟空不慎說漏了嘴
    文/金寶講故事《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說,在這個仙佛妖魔的世界裡,誰活得越久,他的法術修為就越厲害。剛到方寸山的時候,菩提祖師就告訴過孫悟空,別以為學了一點法術就能夠長生不老。儘管如此,按照西遊記的記載,玉帝依舊活了兩億多歲,靈山的如來因為是天庭的五方五老,因此他跟著沾光也活了120萬年。方寸山的菩提祖師呢?菩提祖師將孫悟空趕出方寸山時一再警告孫猴子,不得向外人洩露菩提祖師的秘密。
  • 孫悟空挑中72變時,菩提祖師為何嘆氣?祖師擔憂之事要發生了
    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在一個電閃雷鳴的日子裡,仙石突然從山頭墜落,石頭裡面蹦出一隻石猴,他就是西遊記裡的孫悟空。 孫悟空一出生就展現了他得天獨厚的技能,他先是跪在地上拜了四方,拜好後悟空抬起頭睜開眼,只見兩道能量巨大的金光從他眼孔中射出,甚至驚動了天庭的玉帝。
  • 菩提祖師是什麼反應?
    孫悟空師從菩提祖師,七年的灑掃生活和三年的教學,讓悟空成長為一代戰神,最後問鼎鬥戰勝佛,六耳獼猴來源神秘,好似突然冒出來的一般,最後被如來的金缽罩住,被悟空一棒子敲死,兩者之間天差地別,又是如何湊到一起的呢?
  • 《西遊記》中,菩提老祖為何趕走悟空?學者:你看生死簿上寫了啥
    引言《西遊記》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被世人廣為傳頌,其大致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百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著作中豐富的人物形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使讀者感受良多。其中孫悟空這一人物廣受大眾的喜愛,他也是最具人物色彩的一個形象,其本是花果山的一塊仙石所生,天地萬物滋養得以生成,無名無姓,而後拜菩提祖師處,得名孫悟空,他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就是「齊天大聖」。
  • 浪漫與現實的交織,神魔人性的百態,一部《西遊記》帶你領略奧妙
    《西遊記》很多人都知道但卻不明白,之所以說知道是因為影視作品中的六小齡童大家很熟悉,之所以說不明白是因為原著中的「思想」很多人不了解。若是想真正看懂這部浪費與現實共存的神魔小說,想真正理解人性中的百態,想知道孫悟空為什麼會有七十二種變化,那就不得不讀一讀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
  • 菩提哪一門功夫沒傳給悟空,使其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他為何不傳
    導言:菩提哪一門功夫沒傳給悟空,使其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他為何不傳?自古「名師出高徒」,一個人的成長與他的老師有很大的關係。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人前期的成長與師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闖龍宮,鬧地府,名揚四海五洲,他的師父也有兩個,一個是對他傳道授業的菩提祖師,另一個是唐三藏,救他脫離五行山,重獲自由。這兩個師父對他影響都頗為巨大。
  • 《西遊記》菩提祖師與孫悟空:敲三下頭是什麼意思?
    看《西遊記》第二回,菩提老祖敲孫悟空三下頭,孫悟空馬上就曉得師傅要三更半夜傳道。這是怎麼樣的道理?一、頓悟頓悟是禪宗的一個法門,這是修行很在意的東西。那菩提老祖栽面了,所以只好稀裡糊塗承認了。原文裡也是悟空跪了一段時間菩提老祖睡醒了才問悟空來意,沒有刻意等悟空。二、法不傳六耳法不傳六耳,道不傳非人。重要的技能只有關門弟子才有資格學習,作為弟子當然專門注意這些信息暗示。就算不是三更,哪怕孫悟空認為是午時三刻或者吃三個饅頭,菩提老祖也必定會給他機會。
  • 悟空成佛後,為何找不到菩提的蹤跡?菩提也太強了吧
    都知道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西遊記》中側重描寫了孫悟空一生的軌跡,其中悟空拜師是他一生的起點。孫悟空第一位老師就是菩提,他教授悟空本領和術法,卻在孫悟空學成之後迅速與他斷絕師徒關係。很多人都說是因為菩提算到了孫悟空日後會闖下大禍,為了撇清利害關係才與他斷絕來往。
  • 悟空若不慎死在五行山下,菩提祖師是否會重出江湖?結局耐人尋味
    文/金寶哥講故事為什麼用「不慎」,難道悟空真的會死嗎?雖然孫悟空鬧天宮的時候展現了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猛,可在取經路上,孫悟空自己也赫然發現,他並不是不死之身。就單拿紅孩兒來說吧,幸虧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否則他就真的命喪於此。
  • 終極解密:菩提祖師去哪了?被如來滅口?
    恰好《西遊記》第70回說有獅、象在獅駝國為妖,說明這也是完全一致的。畢竟靈臺山和靈山都在西牛賀州,動植物一樣也是可以理解的,咱們暫且認為這是兩座生態環境基本一樣的山!問題二:悟空和如來的第一次見面,《西遊記》第七回中寫道:可以看出孫悟空並不認識如來佛,看上去他是一個善士。如來對孫悟空說的最後一句話。
  • 菩提老祖和如來誰厲害,菩提為何不出山?你看菩提老祖的真身是啥
    但不論身份如何,菩提老祖都是貫穿整個西遊記的幕後主導者,沒有菩提老祖,就沒有孫悟空,也就沒有未來的"鬥戰勝佛"。孫悟空在成為美猴王以後,就在靈臺方寸山上,跟隨菩提祖師求學三年,在這三年裡,孫悟空學得了一身本事,其中就有72種變化和筋鬥雲。可為何菩提祖師要將孫悟空給趕走呢?
  • 菩提祖師:那是在救他
    其實這些都是臆想,菩提祖師之所以無情趕悟空下山那是在救他。其一解救了當時花果山眾猴的性命,二是如意金箍棒的出世,三是預測悟空的魂魄會被引到地府。菩提老祖:知道我為啥不費孫猴子的武功,或是直接把這隻猴子弄死,而是趕他下山,斷絕師徒關係?
  • 成佛後,孫悟空才明白為何菩提祖師要將自己逐出師門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菩提祖師從菩提祖師的角度來考慮,這麼做是顯而易見的,因為菩提祖師有未卜先知之能,這是早就印證過的,譬如當孫悟空剛到門口早就有一童子出門相迎,這說明菩提祖師早就知道猴子要過來學藝。
  •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空暗藏玄機,暴露出悟空的師父是誰
    縱使《西遊記》揚佛抑道,但老君的法力卻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疑問有三:第一,老君在煉悟空前,為何要為他解了穿在琵琶骨上的法器;第二,悟空在八卦爐裡四十九天都沒事,以老君的法力怎麼會不知道;第三,太上老君的修為,縱使猝不及防,又怎會被悟空輕易摔倒呢?
  • 如來早就知道菩提祖師的身份?難怪孫悟空之後到處洩密也不怕
    (蝸牛看西遊第4944期)文/蝸牛居住在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師自認為隱藏得夠深,即便是在攆悟空出師門時,還要來回警告對方不得透露一個字,殊不知,他的身份早就被如來知曉了。如何證明如來知道菩提祖師的身份呢?
  • 孫悟空入門前後,菩提老祖對他的四大考驗?
    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裡遠近,即是他家了。」孫悟空出深林,又過了一個山坡,還「約有七八裡遠」才能到的地方,樵夫居然說不遠,怎麼可能是凡人呢,而以修道的年月來看,凡人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