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西遊:菩提祖師讓孫悟空走後門,只因「後門」是修行必經之路

2021-01-13 古今三千事

話說須菩提在課堂上耐著性子跟猴子交流了半天,為對方提供了多種自己為他量身定做的學習方案,可從頭到尾只從悟空那兒得到兩個字的回應:「不學」。須菩提這下鬱悶了,我是祖師啊,你這也不學,那也不學,讓我很沒面子的。於是祖師終於暴怒,以完全不符合他年紀的敏捷「蹭」地一聲跳下高臺,衝到猴子面前,舉起順手抄起來的板磚——不對,是順手抄起來的戒尺,照著猴子的腦袋上打了三下:「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你想怎麼樣吧?」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須菩提祖師雖然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但也沒心情繼續講道了,於是他「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

老師連「下課」都沒喊一聲就被猴子氣跑了,這下班裡可炸了鍋,大家紛紛埋怨猴子:「你有病啊?老師好不容易答應教你道法,你怎麼不識抬舉?這下倒好,把師傅氣跑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來啊……」

面對著師兄們眾口鑠金似的一致指責,悟空這次倒是少見地展現了一把他那「人若罵我,我也不惱,一生無性」的風度與涵養,只是賠著個笑臉跟大家瞎對付,心裡卻早已樂開了花。原來他猜出了祖師的意思:「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入,秘處傳他道也」。

從「後門」進入?祖師真好修養啊,面對這麼一個「忤逆」自己的弟子,還悄悄地給他走「後門」,須菩提難道也是受虐狂不成?

在《西遊記》原文之中出現的這個「此後門」可並非是你們常常嚮往,也早已習慣成自然的那個託關係送禮的「彼後門」,事實上它仍然是一個「丹道」術語,具體所指是人腦袋後邊——就是咱們俗稱「後腦勺」那塊地方的一個穴位「玉枕穴」。

大家還記得我說過,按照道家學說,人腦袋裡的「泥丸宮」是藏神之所,而須菩提與唐僧一樣也是悟空的「師傅」,「靈臺方寸山」更是心神交匯通天處,所以這個須菩提祖師其實也可以被理解為猴子的「神」。那麼要想讓「心神」交匯,就需要讓真氣上行,經「玉枕」而入「泥丸」。

抱歉,這個事我就不引用那些《道藏》之中的原文了,因為只要大家願意靜下心來去隨便翻翻道經做驗證,基本上都能發現這條「走後門」的修行之路是道教內丹派公認的普遍真理。直到此時此刻,悟空才算真正尋找到了,果不其然,當夜,須菩提祖師就將「長生」之法傳給了他。

相關焦點

  • 菩提祖師為何不教孫悟空長生不老的神通?菩提祖師:教也白教
    一旦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會有行動,為了追求長生不老的理想,孫悟空離開了舒適區花果山,漂洋過海,尋找大能拜師學藝,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了一番苦難之後,孫悟空終於找到了菩提祖師。
  • 孫悟空與菩提相處十年,為何因為變成一棵松樹,就被逐出師門?
    談起孫悟空,它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生性暴躁,無所畏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西遊記》中,相信有一個謎,很多人都一直難解,孫悟空在菩提祖師的指引下,學會了筋鬥雲和七十二變,卻因變成了松樹而被菩提祖師趕出師門,這到底是為什麼?菩提祖師是誰呢?
  • 筋鬥雲是菩提祖師發明的,如果菩提與孫悟空比試筋鬥雲,誰厲害?
    在西遊中,論原創法術,道教的那些七十二變與三十六變,完全算不得原創,但凡是個有點本領的道教弟子,莫有不熟練使用這兩種變化之術的,二郎神如此,孫悟空如此,牛魔王如此,豬八戒如此,菩提祖師太上老君如此。從東土到靈山,他孫悟空一天能打好幾個來回。跑得快就是任性!唐僧與他,人在東土,餓了,他卻非要飛去靈山化齋!孫悟空常常使用筋鬥雲,飛來飛去的,還在師弟們面前吹噓,你們飛去靈山,要好久好久,而我飛去靈山,是你們所花時間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那麼,大家想不想拿菩提祖師與孫悟空來作比較,誰的筋鬥雲更快更迅捷?
  • 沒有蟠桃人參果,菩提祖師靠什麼維持生命?孫悟空不慎說漏了嘴
    剛到方寸山的時候,菩提祖師就告訴過孫悟空,別以為學了一點法術就能夠長生不老。原來三界有個定律,不管你是高坐靈霄寶殿的玉帝,還是凡間吃人度日的妖怪,每隔五百年都會降下天災在修煉者的身上。這天災又叫做三災,如若躲得過則繼續苟延殘喘,如若躲不過,就算你有千年修行,也要頃刻之間化為焦炭。
  • 孫悟空只是炫耀一番,為何就被無情趕下山?菩提祖師:那是在救他
    孫悟空變棵松樹就被菩提祖師攆下山,他到底犯了什麼忌?孫悟空的本領是菩提祖師暗地私下傳授的,都是求之不得的絕學,孫悟空哲學底蘊也深厚,沒白在菩提處修行。唐僧晾曬經文不小心弄破一角,懊悔不已。孫悟空安慰他說,蓋天地不全,經文殘缺乃應不全之妙,非人力所能為也。
  • 孫悟空的第一個師父須菩提祖師到底是誰?
    孫悟空有兩個老師,一個是唐僧,空有師父之名,卻沒有教過孫悟空任何本事。一個是須菩提祖師,是孫悟空的授業老恩師。孫悟空跟他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的長生不老之法。後來因為孫悟空隨意賣弄本領,須菩提祖師一怒之下將其趕跑,並命令其永世不能透露自己的名字。
  • 孫悟空入門前後,菩提老祖對他的四大考驗?
    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裡遠近,即是他家了。」孫悟空出深林,又過了一個山坡,還「約有七八裡遠」才能到的地方,樵夫居然說不遠,怎麼可能是凡人呢,而以修道的年月來看,凡人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
  • 孫悟空成佛後,為何第一時間會去找菩提祖師?他想了解一件事
    (蝸牛看西遊第4812期)文/蝸牛孫悟空成佛之後,第一時間會去哪裡呢?大部分的讀者都會說他將去找菩提祖師,猴子為何要去找師父呢?恐怕不會,因為悟空出師前菩提祖師就已經和他斷絕關係,又怎麼向他透露三災之事,神仙們說話從來就是說半截留半截,話說得太滿就是逾越了,如此不利於他們的修行,所以猴子是不會找師父問這個得不到答案的問題的。連三災利害都不問,猴子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呢?
  • 若孫悟空真的被如來殺了,菩提祖師會報仇嗎?其實答案早就公布了
    眾所周知,孫悟空有一位很厲害的師父,師父便是菩提祖師。孫悟空可說是菩提祖師最得意的弟子,短短的幾年裡,孫悟空從一隻毛猴變成了一隻力不從心的仙女。孫悟空只有一個追求,就是永生。因此,孫悟空來到賀州靈臺方寸山,尋找菩提祖師修習修行之法,他的名字也由此得名。最初無人教菩提祖師長生不老術,唯獨教給孫悟空,由此可見菩提祖師對孫悟空的喜愛與重視。
  • 除了孫悟空,三界唯一知道菩提祖師來歷的人是誰?不是樵夫
    (蝸牛看西遊第4849期) 文/蝸牛 如果要說三界中最神秘的人,必屬菩提祖師和烏巢禪師了。關於烏巢禪師,蝸牛在多篇文章中解讀過,本期只說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有多神秘?孫悟空花了整整十年才找到他,又學了十年時間,才學到長生不老術和七十二變、筋鬥雲。但是,當他下山之後,就再也沒見過菩提了。走的時候,菩提還專門叮囑他:絕對不能說出自己的名字,不然,就會將他打到九幽之處。
  • 菩提祖師趕走孫悟空後究竟去了哪裡?答案就在三星洞外對聯上?
    (西遊系列解讀第8期)文/牽著蝸牛散步一在上一期,蝸牛給大家介紹了孫悟空進洞後,為何當了七年長工、吃了七年爛桃山桃子,菩提才肯教給他本事。在往期文章中,蝸牛也分別給大家介紹了《孫悟空學的長生不老術為何成了江湖騙術》《七十二變的重大缺陷》《筋鬥雲的致命弱點》《孫悟空為何變一棵樹就被菩提粗暴攆下山》等文章。
  • 菩提祖師徒弟眾多,孫悟空西天取經就沒有見到?這和如來有關
    在西遊記原著中,我們知道孫悟空是拜在了菩提學院,師從菩提祖師。菩提祖師讓孫悟空打掃了七年的衛生才教會他筋鬥雲和七十二變,但是在教完他功夫之後,便把他開除學籍,趕出了菩提學院,從此不再聯繫。於是,菩提祖師成為整部西遊記中最神秘的人物,無人知道他的行蹤,仿佛在三界消失了一般。但是身為法力高強的一員,菩提祖師徒弟眾多,孫悟空在取經的路上就沒有碰到過嗎?答案肯定是碰到過,我們在原著中可以知道,菩提祖師有很多的徒弟,孫悟空去方寸山拜師求藝,是經一位樵夫介紹:「不遠,不遠。
  • 中國神魔體系之行者孫悟空,西遊劫主角,彰顯菩提祖師的無奈!
    書接上回,我們繼續談西遊劫,西遊劫其實就是佛道之爭,所謂佛道之爭,那便是東土方向,在當時的東土,經歷了五胡亂華之後,佛法傳遞的很快,畢竟嘛,人們經歷過水深火熱之後,嚮往的都是平安的生活,這樣簡單的生活已然足夠,所以佛法傳遞的很快,而道門為了擴大在王朝之間的影響,則是參與了權利之爭
  • 孫悟空挑中72變時,菩提祖師為何嘆氣?祖師擔憂之事要發生了
    經過十幾年的漂泊,不知是冥冥天意還是孫悟空的直覺起了作用,他越過東勝神洲、穿過南瞻部洲,終於在西牛賀洲的古洞仙山中尋到了菩提祖師。 在菩提祖師門下第八年的時候,孫悟空又打破了祖師的盤中暗謎。身為一代宗師的菩提祖師雖然仙風道骨,不禁也為孫悟空的造化讚嘆:「這廝果然是天地生成的!」
  • 悟道西遊|須菩提祖師半夜秘授之上品天仙訣詳解
    《悟道西遊》第0010篇話說悟空憑著自個的聰明勁兒,打破了須菩提祖師打頭三下、倒背著手從後門入的盤中啞迷,半夜三更走後門來到了須菩提祖師的塌下,具實說明來意後,只見祖師果真秘授口訣,如下:01清劉一明祖師具言:需六齋(眼耳鼻舌身意)俱淨之後,還需再淨心齋,方可聽聞造化之機;故道最玄,不能當作一般的事情,等閒看待;沒有遇到心堅性純之人,各祖師爺,是不會輕易傳授的,就是把口訣說出來了,也要等到那個有緣人才能聽懂啊,聽懂之後,還要數十年如一日的去做,那更是難上加難……02
  • 趙弎遊讀西遊,菩提祖師講道講了什麼,能夠讓孫悟空手舞足蹈0003
    文接上回,說到孫悟空靠著嘴炮成功拜師,進入菩提祖師門下,那麼孫悟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書中說孫悟空和師兄弟之間相處融洽,言語禮貌,每日如此。為什麼要說這個,其實大家生活中或許會有體會,對待一個人是不是有禮貌,很多是相互的,那麼也就是說,孫悟空其實也是「知書達理」之猴。
  • 孫悟空為何一變松樹,菩提就攆他下山?
    無論是《西遊記》原著或是影視劇中都有個情節:菩提祖師在孫悟空變成松樹後生氣趕他下山,還要求孫悟空以後不得對外人提及師父的名字。推測有以下兩種原因:一是暴露菩提的真身被攆;二是教導孫悟空學會隱藏,方能保護自己。
  • 你們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誰,但你知道菩提祖師的師傅是誰嗎?
    在《西遊記》中,菩提祖師是一位祖師級的人物,在孫悟空離開花果山尋求師父時,收他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等。但是當孫悟空學成要離開師門後,菩提祖師卻要求孫悟空出師後不能提起師門狀況。孫悟空的師父是菩提祖師,那菩提祖師的師父呢?
  • 西遊中孫悟空,一生最怵的只有一個人,不是菩提老祖,也不是唐僧
    西遊中的孫悟空,一生最怵的只有一個人,不是菩提老祖,也不是唐僧最近閒來無事,又抽空看了一遍《西遊記》,或許是年紀有點大了吧,又或者是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居然也會忍不住紅了眼圈。有人說他最怕的人是自己的啟蒙老師菩提老祖;也有人說是會念緊箍咒的唐僧,還有人說是將他一掌打入五行山下的如來佛祖。其實,仔細想想,這些說法都經不住推敲。首先,我們先來談一談菩提祖師。
  • 難怪烏巢禪師不敢與孫悟空相認,你瞧他和菩提祖師有啥關係?
    文/金寶講故事 在吳承恩的西遊世界裡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角色,諸如孫悟空,西遊記裡從頭到尾都是以他為主線;也有的卻像菩提祖師一樣,雖然神秘但卻轉瞬即逝,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