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上回,說到孫悟空靠著嘴炮成功拜師,進入菩提祖師門下,那麼孫悟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書中說孫悟空和師兄弟之間相處融洽,言語禮貌,每日如此。
為什麼要說這個,其實大家生活中或許會有體會,對待一個人是不是有禮貌,很多是相互的,那麼也就是說,孫悟空其實也是「知書達理」之猴。
和很多人認為的頑劣有些差別。
而這樣的日子過了七年,七年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更是說明孫悟空不是什麼討人厭的傢伙。
七年裡孫悟空閒暇之時,掃地鋤田,養花修樹,總之就是自己需要的都是自己完成,這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孫悟空很有自立能力。
就在這個時候,菩提祖師講道。
這裡是很玄奇的場面,最重要的是講的內容很有意思。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
這是原文的描寫,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儒道佛(不分先後,雜糅一起)三家的內容都有涉及,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要說單純講某種是很正常的,但是三家融合,在神話時代是很難出現的。
當時的門戶之間是很少這樣交流的,道家一系,佛門一系看似相合,其實有很多矛盾,甚至道門自己內部爭端都不少。
這樣三家相合的人物,簡直前所未見。
這也是菩提祖師身份成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概的說法是這樣的:
菩提祖師是如來的師弟準提,兩人皆是道門轉入佛門的人物,這樣把道門和佛門解釋好了,但是儒門卻很難解釋。
也很少有什麼理論能夠完美的講述菩提祖師三家相合的內容。
而這樣的講解,無疑讓孫悟空聽得如痴如醉,最終出現了手舞足蹈被菩提祖師訓話的劇情。
而在孫悟空離開花果山的時候,想的就是要長生,到了現今,經過了人世間8年的歷練,又在菩提門下7年,孫悟空也沒有失去最初的想法。
在菩提祖師詢問的時候,每一種高強法術都被拒絕,被菩提祖師敲了三下,祖師拂袖而去。
很多人都只是注意到孫悟空了解了菩提祖師的用意,卻沒發現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情節,經常被大家忽略。
孫悟空被眾師兄弟埋怨,祖師教你,你為何不學?
其中有兩個內容值得深思,
一是師兄弟學習的內容都是那些孫悟空看不上的東西,不能夠長生的類型。
我們就有了一些疑問:那麼在孫悟空下山之後,這些師兄弟會不會老死?
如果會老死,孫悟空為什麼在消生死薄的時候,對於師兄弟不管不顧?
二是孫悟空被師兄弟埋怨,卻只是賠笑,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孫悟空和師兄弟算是謙和,或許這麼說也不對,應該說孫悟空對於師兄弟是處於一種君子之交的態度,就是錯了可以交流,對了可以交流。
孫悟空在這裡的表現,沒有一點衝動的感覺,甚至其後還可師兄弟喝酒,說明孫悟空不是什麼惡毒之輩。
到了之後的劇情就是孫悟空夜會祖師,下回再進行分析。
如果覺得還行,可以關注我,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