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2019財報:「互娛+社交」孕育新增長點 開拓流量新藍海

2020-12-22 娛樂獨角獸

文 | 樓巴蒂

公眾似乎很久沒有在輿論市場聽見有關於秀場直播的故事了。當淘寶、快手的電商直播光速崛起,虎牙、鬥魚的遊戲直播日益成為平臺「頂梁柱」,曾經風口大盛的秀場直播仿佛進入蟄伏時期,連帶著曾經以秀場直播在「千播大戰」求得生還的映客,在行業夕陽的餘暉裡顯得有絲落寞。

日前,映客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 2019年全年映客實現總營收32.69億,較去年38.61億元同比減少15.3%;公司經調整後淨利潤7146萬,去年5.96億,同比減少了88%。同時,映客直播收入為31.76億,相較2018年37.3億下滑14.8%,佔營收整體比例97%。

這意味著,映客在成立的第五年依舊保持盈利,但營收能力與淨利潤出現下滑,作為營收核心的直播業務出現疲態。在虎牙、鬥魚等第一梯隊直播平臺鞏固市場、獲得資本青睞,淘寶、快手、B站等平臺垂類直播迅速收割用戶的環境下,以娛樂秀場直播起家的映客形勢並不樂觀。

映客未必沒有察覺到問題,直播收入出現下滑後,映客陸續進行社交或泛娛樂產品的收購和研發。2019年映客收購陌生人社交軟體「積目」,推出二次元興趣社區「StarStar」、地圖交友產品「22」、語音交友平臺「音炮」「不就」等六款產品。這些產品的出現,不難看出映客是試圖直播之外建立一條新的護城河,而社交是它的發力點。

這個模式不免讓人想到以泛娛樂直播為營收點、以陌生人社交立足行業的陌陌。「社交+直播」的差異化生態模式讓陌陌在虎牙、鬥魚等遊戲直播平臺兇猛進擊之時,依舊保有相當的用戶市場,2018陌陌收購了對手探探之後,陌生人社交市場進一步整合,陌陌也迎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2019年映客拿下積目之時,就有聲音說映客或許在效仿陌陌走一條直播社交化之路,說法不置可否,但實際上,映客似乎走了一條更曲折的路。

映客直播板塊收縮,誰搶走了秀場直播的「應許之地」?

從2016年開始,映客的直播收入連續下降四年。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映客的直播收入分別為43.26億、39.18億、37.3億和31.76億,四年間下滑幅度達到26.6%。與直播收入一併下滑的是映客平臺的付費用戶。

已公開數據中,映客2016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付費用戶為261.5萬,2017年第一季度下滑至182.4萬,2017年第四季度再次下滑至65.2萬。而在收入與用戶均出現疲態的情況下,四年來直播業務在映客整體營收佔比均超過了96%。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映客營收連續下降。直播承擔起了公司的絕大部分收入,網絡廣告及其他業務營收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營收模式並不健康,收入來源單一,一旦直播收入收到衝擊,公司整體下行。

那麼首先需要思考問題是,映客的直播板塊為何一再收縮?原因或許可以看作是秀場直播的衰退史

2016年行業「千播大戰」結束之後,隨即而來是倒閉潮。行業二八效應明顯,虎牙、鬥魚、陌陌、YY等頭部平臺,要麼獲得資本紅利,以上市彌補流血點,要麼開闢新賽道,從垂直內容直播變成泛娛樂綜合直播平臺,而花椒直播、熊貓直播等中尾部平臺大規模洗牌,花椒直播與六房間合併,熊貓直播高光亮相後慘澹收場,如光圈直播、鹹鴨蛋等平臺關停。

(圖片來自網絡)

而這其中處在頭部與中部之間的映客,三年的黃金期換來了「娛樂直播第一股」的名號,但處境一直分外讓人擔憂。數據顯示,2018年映客的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為2549萬人。同一時間,虎牙2018年第四季度平均月活用戶數超過1.16億,鬥魚2018年平均月活躍用戶量達1.36億,2018年12月底,陌陌月度活躍用戶為1.13億。映客用戶體量與頭部平臺相去甚遠。

更重要的是,直播市場上內容品類在迅速迭代。一直以來,映客以泛娛樂秀場直播為主要直播內容,作為最早一批進入直播市場的平臺,2016年千播大戰之時,映客以美顏技術打開了直播美顏的大門,「你醜你先睡,我美我直播」slogan不難看出平臺的調性,直播以「美女主播」為核心,凸顯的是顏值與娛樂性,這個定位讓映客在用戶市場迅速崛起。

(圖片來自網絡)

而映客也注重發展秀場直播市場,傳統的秀場直播主播大多是外形較好的年輕男女,以直播形式進行歌舞才藝表演,滿足用戶娛樂與情感互動需求,而收入則多依賴於用戶打賞。行業一度將秀場直播的本質定性為「荷爾蒙經濟」,男女用戶比例相差明顯,異性吸引力是主要動力,並不一定具有持續性,但是變現能力極強。

但這種直播模式也存在相當的弊端,一方面,秀場直播內容形式與變現形式都相對單一。如大部分主播以歌舞表演為主,平臺之間秀場的差異性取決於主播,容易形成審美疲勞,而頭部秀場主播並不多,同時用戶打賞是主要變現方式,廣告、電商等方式形式收入甚微。

另一方面秀場直播缺乏培養社區氛圍與用戶黏性的土壤。相較遊戲直播主播與用戶通過遊戲內容產生的互動交流與情感觸達,秀場主播很難培育出黏性較高的用戶,用戶群體之間也較少形成組織歸屬感。

這種弊端在內容行業風口頻發之後更加明顯。短視頻行業抖音、快手等平臺迅速崛起,並沉浸式覆蓋各年齡層群體,比起看半個小時的秀場直播,年輕用戶更習慣在抖音快手上刷幾個短視頻。

而遊戲直播以多元內容吸引大部分用戶流量,培養用戶黏性,並孵化出更多頭部平臺。2019年第四季度虎牙、鬥魚等遊戲直播平臺月活用戶分別為1.5億與1.68億,而以遊戲為主要營收的B站,遊戲直播在迅速成為新的增長點,其中極速增加的還有快手,平臺社交氛圍與遊戲直播相互促進,截至2019年11月底,快手遊戲直播日活達5100萬,遊戲短視頻日活達到7700萬。

同時電商直播異軍突起,淘寶直播的李佳琦、薇婭,快手的「散打哥」「辛巴」,電商直播在頭部主播的促進下在用戶市場強勢晉級,並衍生出了比秀場直播、遊戲直播更直接的變現路徑,直播的特賣性與主播的個人魅力相互作用,滋生出一股「買賣社交」。

用戶有了更多選擇,秀場直播像一個兢兢業業的老前輩,雖然還在賣力表演,但是擋不住用戶的轉身。

社交、電商、泛娛樂,映客不是「下一個陌陌」,它是誰?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達2981萬,較2018年同比增長17%,但是相對其他頭部平臺,就只能讓人一聲嘆息。

而讓人琢磨不清的是映客現在的路徑,它仿佛站在一個分叉路口。最突出是映客的社交布局,從收購積目到推出新型產品矩陣,映客對陌生人社交市場的企圖不難感受。但是相比陌陌以社交為基礎衍生出直播,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收割過程,映客以直播為基礎衍生出社交就顯得有些艱難。

財報顯示,映客2019年研發開支達到3.31億,同比上漲40.5%,研發開支費用率達到10.12%,同比增長4.02%。從短視頻應用「種子視頻」、以95後群體為主的語音交友平臺「不就」「音炮」到搶佔中老年用戶群體的直播K歌產品「老柚直播」,戀愛交友產品「對緣」以及二次元社區「StarStar」等,映客的產品矩陣在用戶市場還需要時間沉澱。

媒體報導,截至2月中旬,種子視頻註冊用戶已突破2000萬,日活達200萬,用戶日觀看時長達100分鐘。在春節期間對緣迎來了爆發,活躍人數暴漲300%,活躍增長也超過了50%。

值得注意的是,2019映客以8500萬美元收購積目,這樁收購被輿論是為映客效仿陌陌模式的重要舉措,彼時行業對這樁收購倍加期待。因為積目作為陌生人社交平臺,正值上升時期,一二線城市95後用戶佔比接近80%,用戶性別比例相對均衡,雖然風格上積目更加內斂與簡約,但是功能屬性上與SOUL、探探等陌生人社交軟體類似。

而前有陌陌為例,「陌生人社交+直播」的方式成功讓陌陌度過了社交瓶頸,解決了變現問題。映客與積目的合作,積目年輕的用戶群體,或許能為映客的平臺生態帶來變化,形成「直播+社交」的鏈路,建立新的流量體系。

但商業化上,積目尚未表露潛力,映客收購積目時披露信息,積目的月活不超過50萬,2018年虧損達到1767.44萬。2020年映客依然受直播收入縮減的困擾,而積目還未從陌陌、探探、SOUL等平臺裡分得更多的注意,映客的「社交故事」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講述。

而在社交之外,映客也在嘗試電商布局。去年10月,映客將原戶外頻道和原直播購頻道合併為嗨購頻道,同時接入有贊達頻道。今年1月,映客旗下微信直播+美妝垂直類社交電商平臺「質在U選」上線。

相比起淘寶電商直播,主播強調專業性與精準性。映客的電商主播是結合娛樂與銷售,媒體報導2019年嗨購的一位頭部主播,雙十一首次試水直播帶貨,單場GMV超過300萬。同時映客籌備了《嗨購大作戰》《誰是低價王》等帶貨遊戲,試圖以趣味活動調動秀場主播的積極性,將帶貨與日常直播內容結合。

映客構建了多條路徑,這種路徑似乎比陌陌更加多元,它不是「下一個陌陌」,更像一個各個風口上摸索的試探者,試圖找到新的助力然後乘風飛起。但是風口可遇不可求,現在尚未出現一個風口拯救映客,而渡過了千播大戰卻跟不上迭代的秀場直播,在直播用戶的飛速分野過程裡更加落寞。

相關焦點

  • 三七互娛的生態化:流量運營求「精」,文娛戰略求「全」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互娛在2019年交出的答卷,已經使其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後,第三家營收破百億的遊戲公司,進一步鞏固其行業第三名的位置。從財報數據來看,在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頁遊市場難有突破的大環境下,三七互娛牢牢抓住手遊增長的優勢。
  • 2021映客戰略開拓升級:布局互動社交市場
    佚名兩年,孵化出多款創新產品,映客(03700.HK)靜水暗自深流。2020年發生的種種,讓推進數位化產業發展成為多方共識。在線社交作為已經發展20餘年的數字產業之一,在2020年,進一步出現迭代。觸網的人變得更多了,不便出門的日子裡,人們也有了更強烈的意願,通過軟體與他人聯結。而這些變化,也讓映客布局各垂類用戶產品的戰略,進一步迎來「天時」。
  • 對外投資碩果纍纍,三七互娛如何玩轉投資之道?
    綜合型文創上市企業三七互娛(002555.SZ)於4月1日發布了2019年財報,多項數據亮眼。數據顯示,2019年三七互娛營業總收入為132.27億元,同比增長7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15億元,較上年增長109.69%。
  • 看懂上市後的映客:以音視頻技術為脈絡邁向深度社交
    映客董事長奉佑生表示,今年以來,特殊時期促使人們的社交方式進一步向線上遷移,「在線社交」潛力巨大,映客將關注更多細分社交領域,持續推出創新產品。轉折20192020年,映客財務元氣有所恢復。今年10月,映客聯合創始人兼COO侯廣凌在義烏舉辦的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活動上透露,映客除核心業務映客APP外,旗下已有積目、對緣、不就等20多款產品,將映客進展公之於眾。此外,2019年,映客集團確定新戰略為「產品矩陣」發展戰略。可謂轉折之年,也為播種之年。
  • 映客入選「新港股」 奉佑生:抓住Z世代就抓住了未來
    2020年12月21日,在「擁抱大灣區 走向新世界——2020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的活動上,映客成功入選五家「新港股」公司之一。活動現場,作為「新港股」企業的高管代表,映客董事長奉佑生也與西澤投資總監劉央展開了精彩的視頻對話。
  • 線上經濟風口再起:映客利好動作不斷,創新產品引領新機遇
    這個頗受關注的「戰疫」專題系列,僅僅是映客自春節以來,多元化直播生態布局的一個小縮影。一直以來,直播平臺同質化、工具化是整個行業的弊病,如何避免平臺成為管道,核心要素還是圍繞平臺調性打造出更豐富多樣的內容與氛圍。據映客財報顯示,2019年映客直播營收31.76億元,映客在主播主業上一直以來都表現穩定。
  • 遊戲行業強勢回暖 三七互娛2019年迎來業績爆發
    財報顯示,三七互娛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為95.60億,增幅超過70%,其2019年全年業績預告顯示,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20.5億元-2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3.27%-113.19%。
  • 映客聯合創始人兼COO侯廣凌:攜手行業力量,謀求共贏生態
    10月28日下午4時,映客以《共享、共創、共贏——映客互動社交生態及產品矩陣搭建》為主題在分會場開設專場分享。論壇現場,映客聯合創始人兼COO侯廣凌做了《共享 共創 共贏》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映客集團目前的戰略方向、產品思路及一系列的創新動作。
  • 在線健身釋放千億市場潛力,遊戲龍頭三七互娛布局新賽道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健身類App用戶規模也實現飛躍式增長,2019年11月中國運動健身類App活躍用戶規模為9404萬,較上年同期增長145.4%。在線健身市場藍海將至,三七互娛布局新賽道疫情之下,在線健身市場藍海將至,新老玩家紛紛開始布局新賽道。作為體育行業外的玩家遊戲行業龍頭企業三七互娛選擇通過戰略投資高端網際網路瑜伽品牌Wake App布局新賽道。
  • 眾公會為映客年度賽冠軍搶破頭 瀚雲公會絕地反殺奪冠!
    映客527年度賽公會首次入賽 競爭激烈挖掘新潛力一年一度的映客527年度賽,歷來是映客投入最大、規模最廣的經典品牌賽事。最終,經過數輪激烈角逐,瀚雲公會、嘉行傳媒、LA成為巔峰公會賽區娛樂公會賽道前三名,星訴月傾、新鷺文化傳媒、千慕互動斬獲派對公會賽道前三名。而在潛力公會賽區,零一互娛、藍新娛樂、愛世傳媒包攬娛樂公會賽道前三甲,瑜泰傳媒、蜜桃私語、AG傳媒則坐上了派對公會賽道頭三把交椅。
  • 被快抖碾壓,鬥魚、YY等五大傳統直播平臺如何突圍丨財報橫評
    新平臺步步緊逼,傳統平臺直播平臺流量卻已經見頂。近期,五大傳統直播平臺陸續發了2019年年報。從年報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到,各家平臺的總營收增速,以及直播營收增速開始放緩,甚至映客的兩項指標都為負數。一家在映客上做直播的公會合伙人表示,年前映客的情況還好,但是現在真的不行了,疫情期間,大公會流失嚴重。「我也想過要離開,正在撤離,一下子全部轉移不太可能,畢竟,沒有哪個平臺,你轉過去就馬上盈利。」映客的主播分成在所有的平臺中,算是最高的,公會的最高分成可達到81%以上,但映客的短板在於缺少天然流量。
  • 三七互娛李逸飛:保持流量運營優勢 深耕研發打磨代表作
    在新的文化體系裡,三七互娛樹立了新的使命——「給世界帶來快樂」;確立了新的價值觀,即「創新、進取、分享、尊重」;而公司新的願景是「成為一家卓越、可持續發展的文娛企業」。「我們在價值觀裡增加了『尊重』這個重要的詞,希望團隊在保持狼性的同時,對內部的同事和外部的合作夥伴都多一點尊重……」在專訪中,李逸飛詳細解釋公司新的文化體系背後的意義。
  • 狂賺20億,三七互娛吸金的道與術
    據多家證券機構預計,2019年三七互娛總營收有望達到120億元。三七互娛有望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後,A股遊戲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破百億的企業。強勁的營收能力,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19年全年三七互娛漲幅高達200%。
  • 手遊收入增速超大盤6倍,穩居行業三甲,三七互娛做對了什麼?
    核心財務及經營數據表現亮眼:資本市場對於三七互娛業績的強勁增長早有預期。2019年,公司股價漲幅(前復權)高達191.02%;2020年初,股價繼續上漲,頻創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800億元。在美股多次熔斷、海外科技股集體深度暴跌之後,三七互娛股價也從高位回調,但仍然大幅跑贏指數。
  • 映客季度賽榮耀收官 吳春怡王者歸來!
    這是一場映客主播們的熱血battle,決賽之夜無間斷上演著拼搏與衝刺。9月27日,映客直播季度爭霸賽完美收官,經過11天速度與激情的角逐,吳春怡、允兒、星黛璐三人憑藉出色的發揮,奪得巔峰賽道三甲桂冠。新銳賽道前三甲則被晴寶睡不醒、神經希希、銘志納入囊中,星秀派對賽區前三甲依次為【世界】萌叔、【星訴】七零拍賣行、【千幕】idol男友。
  • 市值將近腰斬,三七互娛真的「失」在買量上嗎?
    財報公布後三七互娛股價一度下跌,截至11月4日,三七互娛持續下跌1.13%,報28.99元,最新市值為612億元,與7月市值時衝上千億的市值相比,目前市值將近腰斬。    而對於三七互娛來說,卻是深陷"買量"泥潭中無法自拔。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三七互娛支付的網際網路流量費用分別為31.89億元、75.77億元、44.39億元,佔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95.26%、97.94%、97.57%。  這裡不禁要對三七互娛的未來打上一個問號,依靠高營銷投入帶來的業績增長還能持續多久呢?
  • 遊戲股龍虎鬥:三七互娛、崑崙萬維Q3營收下滑,買流量沒效果?
    Wind信息顯示,A股31家遊戲企業均已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規模過百億元的公司為世紀華通和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的營收為80億元,位列第三。從銷售費用可以看出,遊戲類上市公司買量的主力軍是是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寶通科技、崑崙萬維。但買量對收入卻並未呈現完全的正向增長,其中包括三七互娛、寶通科技。以三七互娛為例,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三七互娛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環比略有下降,銷售費用率提升。
  • 淺談「年度優秀遊戲服務商」——刀鋒互娛口碑塑造的秘訣
    國內遊戲服務第一品牌——刀鋒互娛,這一年中在遊戲服務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最終成功突圍,斬獲2019年金陀螺「年度優秀遊戲服務商獎」,成為本次大會閃亮的新星。作為遊戲服務品牌的行業代表,2016年成立以來一路突飛猛進,刀鋒互娛現已擁有超3200萬年輕遊戲用戶、其業務佔遊戲體驗市場近八成份額。
  • 淨利潤同比增長112.58%後,三七互娛如何再攀高峰?
    來源:金融界網站2月28日,三七互娛公布2019年業績快報。快報顯示,三七互娛2019年全年營收132.26億,同比增長73.28%;歸母淨利潤為21.44億元,同比增長112.58%。這也是三七互娛自成立以來,淨利潤首次突破20億。
  • 三七互娛旗下產品,《奇蹟MU:跨時代》成為臺灣暢銷榜TOP1
    其中,三七互娛位列TOP10。三七互娛的名次提升可以說是種必然。據三七互娛2019年財報顯示,期內三七互娛實現營業收入132.27億元,同比增長7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69%。三七互娛還公布2020Q1數據,表示因手遊業務的良好表現,預計淨利潤範圍為7億元-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