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民族節日,西南民族節日,土地神

2020-12-22 麗麗美妝課程

本文乃作者夢夢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小編從生態人類學的觀點看。農業祭祀和節日不能孤立存在,而應該是一個系統。即既有反映生態背景的方面,也有反映本體的方面。西南民族的許多農事祭祀往往超乎自身,要先從土地、森林、村寨、水等生態背景物加以祭拜,即反映了西南這些民族具有較為獨特、完整的生態觀。在這種生態觀支配下的農業,與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融為一體,堪稱土地、森林與水的交響詩。當然,這種樸素的生態觀又是蘊涵在西南民族深厚的自然崇拜、土地崇拜、寨神(樹木)崇拜、水崇拜之母體中的。是以祈禱自然神靈庇護為心理根源的。

在宗教的外衣下,包裹著人類與大自然相親和、相認同,彼此唇齒相依的關係。哈尼族的支系雅尼人就自稱地母之子,其宗教祭祀也以虔誠祭祀地母為中心。地母的象徵物為龍樹(即寨神樹)。雅尼支系將象徵地母與灶神的神樹稱為龍樹,寨門叫龍()巴門。紅河地區的哈尼族也十分重視祭祀寨神,寨神的化身即是村頭寨尾高大茂盛的常青樹或樹林。因此,祭祀寨神的「昂瑪突」與十月年、六月節(苦扎扎)並稱紅河州哈尼族的三大節日,可見有著悠久農耕傳統,並以梯田耕作、營造聞名於世的哈尼族,已將農耕祭祀提到一個極高的地位。選擇樹林為村寨、土地守護神,這其中就隱含著哈尼族樸素的生態觀。

祭祀寨神

西南其他農業民族對森林、水源地保護、合理使用也十分在行,因之形成了一定的農業、水利設施和典章制度,如傣族有著名的水利法規,哈尼族梯田有分水節流的措施。基諾族原先的刀耕火種農業十分注意火耕地的周期輪歇套種,以恢復地力,形成了有序的生態平衡農業體系等。可以說,西南地區有著悠久農耕文化傳統的民族,都擁有著一套與大自然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的農業禮儀法規,以保障人類的生態,傣族民間歌謠說: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有稻,有了稻才有人。西雙版納只是在近幾十年來才出現森林大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的情形。而在過去數千年以傣族生態觀支配的稻作農業,都能使大自然保持活潑的生機,那時的西雙版納,才真正稱得上是「綠色的世界」、「動植物的王國」

哈尼族的「昂瑪突」節,典型地反映了樹木崇拜、水崇拜與寨神崇拜的複合化特徵。「昂瑪突」在哈尼語中意為「祭寨神」,哈尼族篤信作為寨神的公、母神樹保護著村寨、莊稼,帶來水源,固土引水。哈尼族每到一處建寨,都要種植大量的樹木、竹林,哈尼山寨多建在向陽的山坡地,周圍即為梯田環繞,唯有通過林木的作用,才能保持水土,使其不致流失。這項樹林崇拜的結果,則使得哈尼族地區「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山泉溪流從山頂分層流下,灌溉梯田。哈尼族山寨都有一對公母神樹,以護佑人畜及作物豐產。位於寨首的稱公樹,在正月間大祭;位於寨尾的稱母樹,在三月間小祭。這與哈尼族長子繼承制的父系家族制相吻合,在民族傳統、習俗尚保留較好的元陽縣,各寨內的每個氏族還有一株氏族供奉的神樹。

哈尼族的「昂瑪突」節

傣族也有著歷史悠久的寨神、勐神崇拜,也是以樹林崇拜為表現形式。這一原始宗教崇拜形式在佛教的巨大影響下仍能頑強地存留下來,足見其在傣族農耕文化中已根深蒂固。至今,祭寨神、勐神已成為西雙版納傣族殘存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在西雙版納等傣族地區,寨神是村寨的守護神,勐神是地方保護神,勐是比寨子大的地區。寨神、勐神共同構成傣族稻作農業的背景性祭祀神只傣族地區,家有家神,寨有寨神,勐有勐神。傣族的樹林崇拜,分布於從怒江而下,經過瀾滄江、元江(紅河)流域的傣族聚居區,各村寨均無例外,說明這是傣族淵源久遠的文化傳統。

西雙版納、德宏、孟連。耿馬、景谷等地有的寨子不立神宮,其神位即依附在神林裡的一株大樹上, 而將蠟條()、飯糰、檳榔等祭品供置在樹的枝椏上或樹洞裡。勐臘曼莊的寨神、勐神之神位所在的神林保存最為完好。這片神林廣約十餘畝,緊鄰寨子東南,以櫟樹為主,間有竹子、榕樹,鬱鬱蔥蔥。傣族的樹木崇拜除以寨神、勐神崇拜為具象外,另一形式為以樹木象徵寨心、勐心。即在村寨中心地植樹以為標誌,周圍圍以籬笆或泥土堆砌。寨心是建寨選址時定下的,象徵著寨子的古老與興旺發達,所以,傣族喜歡選擇枝葉茂盛的樹木為寨心樹。孟連、孟定等地的傣族寨子的寨心普遍栽種一種俗名叫「雞爪菜」的喬木。勐臘的勐心,其位置在城南的曼莊寨外,標誌是四株菩提樹,均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傣族以此喻大地豐產。

祭祀shu'shen

西雙版納地區與傣族相鄰而居的布朗族也有祭寨神、勐神的習俗;布朗族、哈尼族的支系雅尼人均有立寨心、祭寨心的習俗。這些寨神、勐神、寨心也是以樹林、樹木為具象,當與受傣族的影響或相互間文化互動有關。德宏州阿昌族祭祀寨神「色曼」和地方神「色猛",作為祭祀土地神的形式。寨神「色曼」是山神、水神、土地神諸神的化身。據說色曼長有六隻手,英勇善戰,領兵率將護衛著村寨的平安。

阿昌族的每個村寨都設有寨神的象徵物。有的村寨選擇寨頭或寨邊長得高大茂密的樹作為「色曼",並在樹下豎一石塊為標誌;有的則以石柱或有石板的木柱、木牆或小土廟為「色曼」的象徵。阿昌族建寨前必須先選定立「色曼」之處並行祭祀,才能破土蓋房,對「色曼」的祭祀最隆重的固定為農曆五月和六七月。五月的祭祀是向「色曼」祈求栽插順利、人畜平安。一般選豬日舉行。由村寨中最早砍草立寨之家的男主人主持祭祀。祭祀的頭晚上要「洗寨子頭"。當天,全寨停止勞動,並派人到村寨四周的路口插竹片籬笆,以禁止外寨人進人本村寨帶來不祥。祭祀時還在「色曼」四周插上彩旗、彩傘或木頭刀、矛。六七月份的祭祀,主要是祈求人畜平安。

阿昌族祭祀

除了兩次固定的大祭,平時,阿昌族對「色曼」的祭祀十分頻繁,村寨裡每遇婚喪嫁娶、械鬥等都要行祭以消災祈福。阿昌族將地方神稱為「色猛」。 歷史上阿昌族村寨以上的行政組織稱為「吭」,「吭」相當於鄉。每航有一個地方神「色猛」。「 色猛"在全航最先建寨的村寨背後山坡上。其象徵物為一個小草棚,草棚前立石柱或木柱,上頂-塊石板或木板,與寨神「色曼」的樣式近似,但比「色曼」矮。「 色猛"管全吭的山神、水神,護佑全毗人畜和莊稼。每年均在農曆四月栽秧前,選四月中屬豬或虎的日子進行祭祀。由全吭最早建寨的寨中挑選男性老人主持祭祀,每戶出一男子參加。祭祀當天,不準外寨和不參加祭祀的人進人祭祀場地。

阿昌族祭祀活動

德昂族也有祭社神「舍勐"、祭地、祭「吉地( 寨心,為地母之肚臍眼)的習俗,也反映同樣的祭祀土地、祈求豐產的觀念意識。白族的「本主」崇拜,其最初始的意義也是祭祀土地神。作為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形式,它以古代白族傳統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為基礎,經歷了英雄崇拜和偶像崇拜,雜糅了道教和佛教的一些內容而形成。本主是白族宗教神只的漢譯名稱。白語叫「朵博」、「勞谷勞泰」等,意為大老爺、祖父祖母。今壩區多稱「本主」,山區及邊遠地區多稱「朵博」或「勞谷勞泰」。本主為村寨保護神。大凡白族村寨,皆有本主廟,廟內置本主像。本主都有自己的節日,叫本主會;有自己的神話傳說。

本主神話的主要作品有:《沙漠大王》《太陽神本主》、《大黑天神》、《獵神杜朝選》、《段赤誠》、《藥神孟優》、《黃牛本主》、《柏潔夫人》、《河頭龍王的家系》等。每一個本主,都流傳著有關的神話或傳說;有多少個本主,就有多少個神話傳說。凡為民除害而有英雄業績者、為國立功者、道德高尚受民愛戴者,皆可尊為本主。經歷了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已形成本主神只譜系及巫師譜系「朵希博」,有儀式、口誦經、咒語、巫術。

白族

小編感覺本主神只有500個之多,俗稱「五百神王"。「五百神王」之上有「七十二壇景帝",即72個本主;再上是「十八壇神」,即18個本主;再上是「九壇神」,即9個本主;最上是最高本主,即神明天子。本主既是村寨守護神,是土地崇拜的衍化形式,又是氏族、部落的保護神,反映了自然崇拜與社會生活的糅合。本主中既有圖騰崇拜之神,祖先崇拜之神,英雄崇拜之神,南詔國大理國統治者,漢、彝等族歷史人物,亦有佛教、道教的神靈。

參考資料《中國西南民族節日》

相關焦點

  • 傳統節日遭受冷遇,民族文化陣地不可丟
    西方節日和西方文化的不斷滲入,一邊是西方節日的盛行,另一邊則是傳統節日遭受冷遇。丟失民族文化,也將丟失民族認同感。一個國家要維持大一統,首先最重要的是文化認同感,缺乏文化認同感的國家,大都會分崩離析和動蕩不安。
  • 傳統節日綜述
    中國是世界上傳統節日最多的國家,節日、節令形成了東方式豐富多彩的時令節日體系。這個國家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傳統節日除了共同都過的一致部分,還有各地區各民族自已特有的節日。中國究竟有多少個節日,恐怕是個難以搞清楚的問題,不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反映特定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傳承了千秋萬代,已經形成中華民族相互認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家園。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讓傳統節日的文化之水源遠流長
    □葉秋12月21日是中國24節氣中的冬至,這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人有志,家有譜,國有史。每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節日,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內涵,都凝聚著各個民族的智慧,體現著民族文化的特點。
  • :: 傳統節日為何漸行漸遠? ::
    面對一項中國重要傳統節日有可能被別國申請為文化遺產,國內反響強烈。湖南省嶽陽市迅速掀起「捍衛」端午節行動。在「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工作交流會上」,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也曾焦慮地說,有著悠久歷史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果國外申報成功,我們該有多麼尷尬?我們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 甘晨力:中國傳統節日傳承厚重中華文化底蘊
    本網12月3日訊 近日伴隨冬意而來的還有日漸濃厚的西方節日,聖誕節的歡樂氣氛,我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已經開始為之雀躍。新慧集團(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董事會主席甘晨力先生寄語年輕一輩,在現今中西節日文化合璧的潮流下,忙著歡度「洋節」的同時也不要遺忘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
  • 六月六:大通多彩的傳統節日
    在河湟地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彩而聞名,先後兩次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在大通,「花兒」、社火、曲藝、皮影、農民畫等民間文藝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每到農曆六月初六,以歷史傳承悠久的老爺山「花兒」會為契機,帶動曲藝、皮影戲、書畫等文化藝術展演和物資交流活動,使整個大通縣城都沉浸在節日的歡快氣氛中,對於大通的百姓來說,六月六是一個多彩的傳統節日
  • 你家孩子知道多少我國的傳統節日?
    這些「洋節日」深受小孩子和年輕人的喜愛,導致有很多孩子在一聽到「洋節日」就很興奮,反而對我國傳統節日「一問三不知」。其實不光有小孩子不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就連部分大人也不了解,小嘉曾經就聽身邊人說過,總是分不清「重陽節和清明節」,不知道此時在屏幕前的你能不能分清重陽節和清明節呢?
  • 圖遊墨西哥亡靈節 印第安民族隆重慶祝節日(圖)
    原標題:圖遊墨西哥亡靈節 印第安民族隆重慶祝節日(圖)   墨西哥和美國的墨西哥裔人的傳統節日亡靈節(Dia de los Muertos)起源於阿茲特克時代,當時阿茲特克人為死亡女神米克特卡西瓦特爾
  • 看傳統節日和色彩是怎樣被小罐茶和清華色研所定義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看傳統節日和色彩是怎樣被小罐茶和清華色研所定義的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它鑄就了一個民族的思想根源,也形成了民族文化特質,隨著數千年的成長,傳統文化已深深地融進我們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範當中並滲透到各個領域,近期,一場傳統文化的研究報告在北京
  • 傳統習俗|古人喜歡重疊數節日,為何節日沒有四月四、八月八?
    作者:枯木您有沒有發現,在我國這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國度裡,老百姓還是喜歡過傳統節日。雖然近些年有些西方節日傳入國內後,受到一些年輕人追捧,然而從整體趨勢來看,西方節日和我國傳統節日自然無法比擬。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節日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是華夏民族悠久歷史和繁榮文化的長期積澱和凝聚的結晶,承載著古老深邃的民族智慧,傳承著天人合一的樸素哲理,希冀著人與自然的共生和諧,弘揚著公序良俗的社會美德。人們一代一代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因而這些節日成為文化的一種符號,深深地嵌入華人的骨髓和血脈之中,成為民族基因,永久流傳。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德國節日裡哪些是比較有傳統特色的?德國特色節日盤點
    不同於其它一些國家的「國慶節」(National Holiday),德國的國慶節並非為紀念民族獨立或新國家的建立,而是為紀念被迫分裂的兩個國家重新統一。 6、母親節(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德國慶祝母親節的傳統開始於1923年5月13日。
  • 56個民族56幅美女圖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 最美中國色之一:中華節日篇
    即日起,環球網聯合中瀾視訊推出十集中英文系列短視頻《最美中國色》,涉及節日、武術、民樂、烹飪、文遺、書畫、園林、非遺、戲曲、醫藥等,從農事節氣到生態倫理,從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民間藝術,無不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基因,蘊含著樸素的生活哲理與倫理觀念。本期視頻推出中華節日篇,作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密碼,中華節日充盈在華夏兒女的生活角落,使華夏民族團結緊密而富有生氣。
  • 日本傳統節日有哪些?日本節日大全
    日本的節日主要包含國家節日和民間傳統節日。日本的法定節日一共包含15個,分別是元旦、成人節、建國紀念日、春分日、紹和紀念日、憲法紀念日、綠色節、兒童節、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體育節、文化節、勤勞感謝日以及天皇誕生日。
  • 以漢朝為例,了解一下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在漢代,已經出現了一系列我國傳統節日的一大部分,這些傳統節日在歷經這次廣泛持久的文化整合以後,逐漸進化一個系統的節日體系。因此,漢王朝便成為了我國傳統節日發展的重要時期。(二)兩漢時期:漢承秦制,傳統節日文化得到發展漢代正處在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上升時期,在長達四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為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 土耳其傳統節日有哪些?土耳其節日大全
    土耳其節日可以分為4種全國非宗教性和宗教性節日、地方性節日以及旅遊節日,本篇文章將整理土耳其傳統法定節日都有哪些? 戰勝紀念日/勝利日(8月30日) 土耳其勝利日是紀念在1922年Dumlupınar戰役戰勝了希臘,取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此後這一天被定為「勝利日」。1923年首次慶祝勝利日,到1935年勝利日已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節日。
  • 五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嗎?還有哪些國家過這個節日
    中國的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傳下來許多寶貴的值得傳承的文化,其中傳統節日是最常提起的,深受人們的喜愛,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對於這些傳統節日,其實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放不放假?放假有沒有工資?高速免不免費?
  • 理性分析如何對待傳統節日和洋節
    文/讀書話生活萬聖節南瓜燈每個國家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比如中國的「春節」、「端午節」、「國慶節」,緬甸的「潑水節」,還有美國的感恩節、聖誕節、萬聖節。按理說蘊含著自己民族國家文化的傳統節日,應該是深受本國人民喜愛的,每當傳統節日都會有熱烈的慶祝活動,大到國家層面,小到個人家庭都會有一定的儀式或者活動。比如中國的元旦跨年活動、除夕全家歡聚,或者是中秋吃月餅賞月,端午的龍舟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