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

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

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該產品取得了「(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目前該抑菌霜已在全國下架,涉事廠家也已停產。

籍此,「消字號」產品亂象再引公眾關注。其實早在2009年,國家衛生部門就曾發公告提醒公眾不要購買以「消字號」冒充「藥準字號」的產品。

早前,國際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也曾發文,點名一款中國生產的消毒軟膏產品含有激素,而濫用激素會讓皮膚形成依賴。

如何辨別?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了一位藥品監管領域資深專業人士,幫大家區分一下消字號、妝字號、械字號、藥準字等產品,看看這些「字號」代表了什麼?

——「消字號」產品

「消字號」產品是經衛生部門審核批准,具有衛生批號的外用衛生消毒用品,包含消毒劑、衛生用品等,例如溼紙巾、女性生理期衛生用品、衛生口罩、衛生手套等。「消字號」產品往往是在特殊工作場所、特殊時期或者特殊工作人員使用的。

《消毒管理辦法》規定,消毒產品主要起殺滅和消除病原微生物作用,不能出現或暗示治療效果。

換句話說,「消字號」產品不具備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功效,既不可宣稱有療效,也不具有療效,如果商家宣稱「消字號」產品具有皮膚護理作用,便是虛假宣傳。

——「妝字號」化妝品

化妝品上標註的「妝字號」,是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經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後獲得的許可證標號。日常護膚中使用的保溼類爽膚水、乳液、面霜、精華液,以及粉底、口紅、眼影等產品都屬於「妝字號」產品。

「妝字號」化妝品的主要作用是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等。

——「藥準字」產品

藥準字指的是藥品,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審批一個國藥準字號,通常需要3年以上時間,5至10年也算正常,並經藥品評審專家嚴格審評,符合要求方可批准。

此外,審批期間還要做大量的產品質量定性考察、藥效實驗、病理實驗、毒副安全實驗及大量臨床實驗。

藥準字的格式為國藥準字+1位字母+8位數字,只有得到批准藥準字文號的藥品才能進行生產和銷售。

——「械字號」產品

「械字號」產品屬於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體。

其使用目的包括: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護、緩解;對損傷或者殘疾的診斷、治療、監護、緩解、補償;對解剖或者生理過程的研究、替代、調節;妊娠控制等。

——「消字號」和「國藥準字」如何辨別?

1. 看包裝標註。一個標註「國藥準字」號,一個標註「衛消證字號」。

2. 看產品名稱。根據相關規定,正規藥品會標註原料和製劑方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個別「消字號」產品,為了誘導消費,會有很「霸氣」的名字,如XX靈、神XX等。

3.看適用範圍。「消字號」屬於衛生消毒用品範疇,僅有消毒功能,不具備治療效果;而「國藥準字」號以治療作用為首要目標,具有針對性治療功能。購藥請認準「國藥準字」。

「消字號」的秘密

近些年,「消字號」產品亂象叢生。部分不良企業打著「消字號」的名義,生產具有醫療功效或者美妝功效的產品。背後主要還是一個「利」字號在作怪。

與「妝字號」化妝品、「藥準字」產品相比,「消字號」產品審批上市更容易、時間更短、利潤更豐厚。

「消字號」產品主要是外用衛生消毒用品。一般經地方衛生部門批准即可,審批相對容易,在包裝上也不需要全成分標識。產品既不像藥品需要做嚴格的新藥臨床試驗(只需要簡單的臨床觀察),也不像化妝品上市後還會受到國家的嚴格抽查和監管。

中國藥師協會藥學服務創新委員會副主任、知名藥師冀連梅表示,主要原因在於藥品和化妝品歸藥監部門監管,衛消字號歸各級衛健委監管,但衛健委不具備監管藥店和商超的職能,這就造成了監管的灰色地帶。

根據相關要求,類似產品中如果添加激素成分,必須通過「藥」字號審批上市銷售,而「藥」字號必須通過國家級部門審批,要經過藥理、病理、副作用、臨床驗證等一系列測試、驗證,整個流程走下來,少則3年,5至10年很正常。

「消字號」產品的許可認證審批簡單很多。由地方衛生健康部門執行,時間一般僅需1個月,檢測指標主要是它的殺菌作用。

最終部分「消字號」產品通過打政策擦邊球,在審批流程上走了捷徑。部分商家為了突出所謂的療效,非法添加違禁激素成分,炮製出所謂的「秘方」噱頭,迅速打開市場。

審批流程縮短、時間成本降低……一系列操作下來,原本「藥」字號的產品披上「消字號」的外衣,綜合成本大大降低,利潤也大幅上升。

以此次涉事的嬰兒抑菌霜為例,出廠價才4元,但到消費者手中售價達70多元。冀連梅透露,很多添加激素的面霜其實就是由藥廠生產的。

相關焦點

  • 中青網評:亟待起底「大頭娃娃」背後的消字號江湖
    連日來,5個月大嬰兒被曝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事件引發多方關注。  1月10日,歐艾健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女嬰使用公司產品僅10天,懷疑家長利用短視頻網站進行炒作。
  • 「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的秘密,原來出廠價4元卻能賣到70幾元
    來源:國是直通車 「利」字號作怪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該產品取得了「(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
  • 「大頭娃娃」疑雲(二)丨成本低至十元,售價百元,誰為「消字號...
    「大頭娃娃」疑雲(二)丨成本低至十元,售價百元,誰為「消字號」面霜亂象負責 出處:
  • 誰來拯救「大頭娃娃」?
    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01 怎麼變成了「大頭娃娃」氯倍他索丙酸酯。
  •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原創 每經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一則評測,讓大家再次關注到「大頭娃娃」。1月7日,自媒體「老爸評測」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多個平臺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福建風雲丨愛娃需謹慎,漳州「大頭娃娃」事件通報結果:含有激素
    漳州「大頭娃娃」事件起因2021年1月7號,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位寶媽給5個月嬰兒使用「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之後,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現象。在經過醫院全面檢查後,懷疑是使用了該品牌的嬰兒霜所導致的。後經「老爸評測-魏老爸」將產品送檢,得出「激素超標30多倍」的結果。頓時,網上一片譁然,紛紛聲討該廠家。
  • 霸屏熱搜的「大頭娃娃」事件背後,嬰幼兒面霜早已成重災區
    文|聚美麗 婭 菲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嬰幼兒護膚被推上臺前,網友們甚至稱此次為護膚屆的「三聚氰胺」事件。
  •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購買消字號藥品時需謹慎
    ,導致寶寶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大頭娃娃的現象。  相信很多家長都使用過不少外用藥膏,而且也會發現消字號的藥膏會比平時購買的非處方類或處方類藥膏效果更加明顯,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購買消字號的藥膏。  當然,消字號的藥膏除了見效快外,很多說明書上也沒有標明含有激素成分,讓人看起來是安全無副作用的。也因此,消字號的小兒用藥膏非常受到歡迎。
  • 疑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母嬰店爆款背後的激素疑雲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大頭娃娃」:突如其來的肥胖與多毛症柚子第一次接觸「益芙靈」時,她才兩個月大。去年8月,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的徐女士,常帶著女兒柚子去家附近的金寶貝母嬰生活館洗澡,由於寶寶微胖,脖子發紅,該母嬰店員工看見之後,便向其推銷了一款專門治療寶寶溼疹、發紅、發痛的產品——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事件:涉事企業停產 專家支招維權
    【解說】近日,網傳「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針對此事件,福建省漳州市衛健部門稱,目前已責令該抑菌霜企業召回涉事產品,並聯繫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1月11日,記者就該事件採訪了福建省法學法律人才庫專家成員、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丁兆增。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官方回應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近日,某網絡博主發布的一段嬰兒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稱,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噯嬰樹」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臉部腫大的現象,並伴有發育遲緩、多毛等症狀。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該抑菌霜激素超標。目前,當地衛健委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涉事企業已停產。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家長到底怎麼避坑?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家長到底怎麼避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了因為一款嬰兒霜孩子慘變「大頭娃娃」通常來說,大品牌產品在技術、配方、工藝等方面都比小品牌好,尤其要留意不正規的美容院、朋友圈販賣的產品,以及打著「純天然、0激素、快速強效」等口號且使用後效果特別好的護膚產品。03.購買藥物時謹記「三看」➊ 看字號認準「國藥準字號」(藥字號),避免選擇消字號藥膏。
  • 「大頭娃娃」現象出現
    導語:1月7日,魏老爸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據悉曝光事後,家長、嬰兒輾轉做全套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嬰兒面霜導致「大頭娃娃」?速查你家面霜!
    粉哥導讀:昨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峰」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對此,很多媽媽開始恐慌,為什麼一瓶小小的嬰兒面霜會造成寶寶「大頭娃娃」的病態呢?寶寶皮膚問題如何處理?
  • 「大頭娃娃」重現?評測機構:更多類似案例確認中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一個叫做《「大頭娃娃」捲土重來》的視頻衝上熱搜,事件正在發酵。視頻顯示,在家長使用一款名為「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寶寶霜後,幾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出現「大頭娃娃」現象。這期間,孩子兩個月沒長身高,1個月胖3斤,已長到22斤,額頭等多處長汗毛,臉腫大,醫生還說可能會性早熟。「我們天天給寶寶用的是毒藥。」
  • 「大頭娃娃」重現江湖?這款激素嬰兒霜到底有沒有問題?
    1 月 7 日,B 站 Up 主 " 老爸評測 "(以下稱魏文鋒)在 Bilibili 平臺發布視頻稱,有家長給家中嬰兒購買並使用 " 噯嬰樹 " 品牌的 " 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以下稱 " 益芙靈 "),孩子出現 " 大頭娃娃
  • 「大頭娃娃」再現,「嫌疑犯」是嬰兒霜?官方回應來了
    「大頭娃娃」再現,「嫌疑犯」是嬰兒霜?近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發布了一段視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了臉腫大的現象,並伴有發育遲緩、多毛等症狀。
  • 觸目驚心的背後是無良心!5月齡嬰幼兒使用抑菌霜後變成大頭娃娃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網傳視頻中,這個女嬰在2個月的時間裡竟然沒有長身高,但是每個月卻越長越胖,臉摸上去「像塊大石頭」,還長出了又黑又密的汗毛。
  • 「大頭娃娃」事件通報:產品含激素 相關人員及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來源:證券時報網「大頭娃娃」事件進展來了!官方通報:產品含激素,相關人員及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證券時報網訊,漳州市「歐艾抑菌霜」事件處置工作組17日通報了「歐艾抑菌霜」事件調查處置進展情況。同日,「歐艾嬰童」的負責人張先生回應媒體稱,「產品經過檢測,不存在問題」,其還質疑家長在網絡炒作此事。8日晚,當事女嬰的父親向澎湃新聞否認「炒作」的說法。稱發布這些視頻是為了提醒更多家長注意。在醫生的建議下,女兒已停用該產品。目前孩子的體重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但仍存在汗毛較多、新陳代謝慢等情況,需要慢慢恢復。希望涉事廠家能支付孩子的治療費用,並公開道歉。
  • 「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家裡有這種寶寶霜的立即停用!
    沒想到時隔13年,「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可這回不是因為奶粉...1大頭寶寶重出江湖竟是因為一瓶面霜昨天刷抖音,無意間刷到一個「大頭娃娃」的視頻,氣到全身顫抖!江蘇一個漂亮的女寶寶,僅僅兩個月,就胖成這樣...不僅長胖不長高,孩子身上的汗毛也瘋長,又黑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