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的秘密,原來出廠價4元卻能賣到70幾元

2021-01-12 新聞晨報

來源:國是直通車

「利」字號作怪

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

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該產品取得了「(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目前該抑菌霜已在全國下架,涉事廠家也已停產。

籍此,「消字號」產品亂象再引公眾關注。其實早在2009年,國家衛生部門就曾發公告提醒公眾不要購買以「消字號」冒充「藥準字號」的產品。

早前,國際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也曾發文,點名一款中國生產的消毒軟膏產品含有激素,而濫用激素會讓皮膚形成依賴。

如何辨別?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了一位藥品監管領域資深專業人士,幫大家區分一下消字號、妝字號、械字號、藥準字等產品,看看這些「字號」代表了什麼?

——「消字號」產品

「消字號」產品是經衛生部門審核批准,具有衛生批號的外用衛生消毒用品,包含消毒劑、衛生用品等,例如溼紙巾、女性生理期衛生用品、衛生口罩、衛生手套等。「消字號」產品往往是在特殊工作場所、特殊時期或者特殊工作人員使用的。

《消毒管理辦法》規定,消毒產品主要起殺滅和消除病原微生物作用,不能出現或暗示治療效果。

換句話說,「消字號」產品不具備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功效,既不可宣稱有療效,也不具有療效,如果商家宣稱「消字號」產品具有皮膚護理作用,便是虛假宣傳。

——「妝字號」化妝品

化妝品上標註的「妝字號」,是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經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後獲得的許可證標號。日常護膚中使用的保溼類爽膚水、乳液、面霜、精華液,以及粉底、口紅、眼影等產品都屬於「妝字號」產品。

「妝字號」化妝品的主要作用是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等。

——「藥準字」產品

藥準字指的是藥品,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審批一個國藥準字號,通常需要3年以上時間,5至10年也算正常,並經藥品評審專家嚴格審評,符合要求方可批准。

此外,審批期間還要做大量的產品質量定性考察、藥效實驗、病理實驗、毒副安全實驗及大量臨床實驗。

藥準字的格式為國藥準字+1位字母+8位數字,只有得到批准藥準字文號的藥品才能進行生產和銷售。

——「械字號」產品

「械字號」產品屬於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體。

其使用目的包括: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護、緩解;對損傷或者殘疾的診斷、治療、監護、緩解、補償;對解剖或者生理過程的研究、替代、調節;妊娠控制等。

——「消字號」和「國藥準字」如何辨別?

1. 看包裝標註。一個標註「國藥準字」號,一個標註「衛消證字號」。

2. 看產品名稱。根據相關規定,正規藥品會標註原料和製劑方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個別「消字號」產品,為了誘導消費,會有很「霸氣」的名字,如XX靈、神XX等。

3.看適用範圍。「消字號」屬於衛生消毒用品範疇,僅有消毒功能,不具備治療效果;而「國藥準字」號以治療作用為首要目標,具有針對性治療功能。購藥請認準「國藥準字」。

「消字號」的秘密

近些年,「消字號」產品亂象叢生。部分不良企業打著「消字號」的名義,生產具有醫療功效或者美妝功效的產品。背後主要還是一個「利」字號在作怪。

與「妝字號」化妝品、「藥準字」產品相比,「消字號」產品審批上市更容易、時間更短、利潤更豐厚。

「消字號」產品主要是外用衛生消毒用品。一般經地方衛生部門批准即可,審批相對容易,在包裝上也不需要全成分標識。產品既不像藥品需要做嚴格的新藥臨床試驗(只需要簡單的臨床觀察),也不像化妝品上市後還會受到國家的嚴格抽查和監管。

中國藥師協會藥學服務創新委員會副主任、知名藥師冀連梅表示,主要原因在於藥品和化妝品歸藥監部門監管,衛消字號歸各級衛健委監管,但衛健委不具備監管藥店和商超的職能,這就造成了監管的灰色地帶。

根據相關要求,類似產品中如果添加激素成分,必須通過「藥」字號審批上市銷售,而「藥」字號必須通過國家級部門審批,要經過藥理、病理、副作用、臨床驗證等一系列測試、驗證,整個流程走下來,少則3年,5至10年很正常。

「消字號」產品的許可認證審批簡單很多。由地方衛生健康部門執行,時間一般僅需1個月,檢測指標主要是它的殺菌作用。

最終部分「消字號」產品通過打政策擦邊球,在審批流程上走了捷徑。部分商家為了突出所謂的療效,非法添加違禁激素成分,炮製出所謂的「秘方」噱頭,迅速打開市場。

審批流程縮短、時間成本降低……一系列操作下來,原本「藥」字號的產品披上「消字號」的外衣,綜合成本大大降低,利潤也大幅上升。

以此次涉事的嬰兒抑菌霜為例,出廠價才4元,但到消費者手中售價達70多元。冀連梅透露,很多添加激素的面霜其實就是由藥廠生產的。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
    來源:澎湃新聞「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 中青網評:亟待起底「大頭娃娃」背後的消字號江湖
    連日來,5個月大嬰兒被曝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事件引發多方關注。  1月10日,歐艾健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女嬰使用公司產品僅10天,懷疑家長利用短視頻網站進行炒作。
  • 「大頭娃娃」疑雲(二)丨成本低至十元,售價百元,誰為「消字號...
    「大頭娃娃」疑雲(二)丨成本低至十元,售價百元,誰為「消字號」面霜亂象負責 出處:
  • 大頭娃背後亂象:妝字號當藥品賣 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黃馳波 馬銘隆 吳斌   大頭娃背後抑菌霜亂象:有妝字號當藥品賣,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福建漳州嬰兒疑因塗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1月8日,漳州市衛健委通報介入調查,正聯繫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同時責令企業下架和召回涉事產品。
  • 視科新材IPO:鏡片成本4元出廠價8元, 同城彎弓射「明月」?
    原標題:視科新材IPO:鏡片成本4元出廠價8元, 同城彎弓射「明月」?隨著越來越多眼鏡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眼鏡行業的實際成本與出廠價情況也逐漸展現。
  • 「大頭娃娃」事件暴露「消」字號護膚品安全隱患
    近日,一條「嬰兒使用激素麵霜變成大頭娃娃」的消息被很多人關注。消息稱,一位家長在給女兒使用了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就出現了超重、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
  • 福建風雲丨愛娃需謹慎,漳州「大頭娃娃」事件通報結果:含有激素
    大家好,我是福建本地君,一個致力於傳播福建風土人情以及社會民生的草根作家,希望能得到您們的喜愛與支持!漳州「大頭娃娃」事件起因2021年1月7號,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位寶媽給5個月嬰兒使用「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之後,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現象。在經過醫院全面檢查後,懷疑是使用了該品牌的嬰兒霜所導致的。後經「老爸評測-魏老爸」將產品送檢,得出「激素超標30多倍」的結果。頓時,網上一片譁然,紛紛聲討該廠家。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 眼鏡架為30元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目前,市面常見的眼鏡鏡片按照材質主要分為PC鏡片和樹脂鏡片。
  • 央視曝光眼鏡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工廠生產成本,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不屬於普通金屬,它的材質、人工的拋光工資、電鍍成本等各項成本都會偏貴。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不屬於普通金屬,它的材質、人工的拋光工資、電鍍成本等各項成本都會偏貴。」
  • 誰來拯救「大頭娃娃」?
    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01 怎麼變成了「大頭娃娃」氯倍他索丙酸酯。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很多浙江人都買過
    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 供貨還要培訓 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 鏡片的價格最低只要10元,而眼鏡架的價格最低也僅為30元,以此來計算,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
  • 霸屏熱搜的「大頭娃娃」事件背後,嬰幼兒面霜早已成重災區
    文|聚美麗 婭 菲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嬰幼兒護膚被推上臺前,網友們甚至稱此次為護膚屆的「三聚氰胺」事件。
  • 「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家裡有這種寶寶霜的立即停用!
    沒想到時隔13年,「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可這回不是因為奶粉...1大頭寶寶重出江湖竟是因為一瓶面霜昨天刷抖音,無意間刷到一個「大頭娃娃」的視頻,氣到全身顫抖!江蘇一個漂亮的女寶寶,僅僅兩個月,就胖成這樣...不僅長胖不長高,孩子身上的汗毛也瘋長,又黑又密...
  • 9元漲到350元!壟斷救命藥撈暴利 該治治了……
    這麼看來,孩子能不能救,取決於處於壟斷地位的藥企能不能良心發現了。有些人覺得,這種疾病是小概率事件,對一般家庭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這麼想可真是大錯特錯了。這幾年大家都知道豬肉價格漲得快,實際上,藥品的價格漲得可比豬肉狠多了,豬肉可以不吃,還能順帶減減肥,藥能不吃嗎?
  • 心臟支架背後的暴利江湖:469元的支架,是如何賣到1萬多的?
    原本均價1.3萬元的冠狀動脈支架,中間價位竟然下降到700元左右,而最低報價僅469元。 0.5折的折扣價,讓人大為咂舌。 這些砍下去的價錢,到底是擊破底價、虧本大甩賣,還是說行業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01 心臟支架是門好生意 追溯心臟支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已有20多年的歷史。
  • 疑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母嬰店爆款背後的激素疑雲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大頭娃娃」:突如其來的肥胖與多毛症柚子第一次接觸「益芙靈」時,她才兩個月大。去年8月,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的徐女士,常帶著女兒柚子去家附近的金寶貝母嬰生活館洗澡,由於寶寶微胖,脖子發紅,該母嬰店員工看見之後,便向其推銷了一款專門治療寶寶溼疹、發紅、發痛的產品——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 「大頭娃娃」重現?評測機構:更多類似案例確認中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一個叫做《「大頭娃娃」捲土重來》的視頻衝上熱搜,事件正在發酵。視頻顯示,在家長使用一款名為「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寶寶霜後,幾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出現「大頭娃娃」現象。這期間,孩子兩個月沒長身高,1個月胖3斤,已長到22斤,額頭等多處長汗毛,臉腫大,醫生還說可能會性早熟。「我們天天給寶寶用的是毒藥。」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深扒「有毒」兒童霜,激素超標,卻有無數孩子...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了,因為一款嬰兒霜,孩子慘變「大頭娃娃」。事情起源於測評博主魏老爸(@老爸測評 DADDYLAB)一個視頻,建議大家都點開看看▼△視頻及視頻截圖來源 @老爸評測-魏老爸一個女寶寶,兩個月沒長身高,但是體重每個月都在胖,一個月大概胖3斤。不僅長胖,孩子額頭的汗毛也瘋長,又黑又密又長。臉上、身上也開始長汗毛。
  •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原創 每經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一則評測,讓大家再次關注到「大頭娃娃」。1月7日,自媒體「老爸評測」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多個平臺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