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網評:亟待起底「大頭娃娃」背後的消字號江湖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連日來,5個月大嬰兒被曝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事件引發多方關注。

  1月10日,歐艾健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女嬰使用公司產品僅10天,懷疑家長利用短視頻網站進行炒作。不過,UP主「老爸評測」通過線上店鋪和寶寶家長處,分別獲取了相關樣品送去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該產品和同廠家的另一產品內都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目前,漳州市衛健委已責令企業召回涉事產品,並聯繫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

  究竟是家長炒作抑或是企業作惡?答案遲早會水落石出。官方真相落地之前,誰也無法「疑罪從有」。既然家長有這個態度——「我們並沒有利用孩子炒作,送去檢測的產品是通過國家權威認證機構檢驗的,具有法律效應,並已做過公證」——我們不妨窮追不捨,看看事關兒童權益保護底線的公共事件,究竟真相如何。好在,涉事的兩款產品共1200瓶分別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目前正召回檢測。

  有激素還是無激素,這不是什麼醫學難題。據了解,涉事面霜是由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公司生產的,使用的是「(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說明書上未標明激素,還寫著「可用於日常護理」。歐艾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去年12月企業拿產品去檢測未查出激素」。不過,有兩個常識是板上釘釘的:第一,根據國家規定,「消」字號產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物質。第二,既然是「消」字號產品,常規檢測的話,基本是沒有激素檢測這個項目的。

  「大頭娃娃」事件掀開的,或許是整個「消」字號產品的詭異江湖。所謂「消」字號,其實是消毒產品,根據相關規定,這類產品不能宣傳具有醫療效果。而一般用於治療的藥品,標註的應該是「國藥準」字號。有檢測報告顯示:從某電商平臺採購8款熱賣的宣稱「純天然」可治療溼疹的寶寶霜,其中6款為「消」字號,2款為「妝」字號;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SGS檢測,結果顯示,這8款產品中有4款明確含有激素,2款檢測到激素,但無法檢測出具體含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健康時報》曾在永豐調查多日,最後以《江西消字號企業激素之謎》一文,揭露了90%的消字號產品均產於永豐縣的現象,「添加激素似乎成為當地公開的秘密」。

  不得不說的是,「消」字號或「械」字號的某些所謂「草本」藥膏,宣稱無激素無添加,但此前已多次被曝私自添加激素,乃至被《柳葉刀》公開質疑。有一個事實是耐人尋味的:那些「口碑爆棚」的神藥,「一抹就靈」,但往往正規醫院沒有、正規藥店難尋,而網購、微商朋友圈等成了主要的流通渠道。為什麼這種「消」字號神藥難登大雅之堂?為什麼海量「消」字號神藥游離在食藥監的職能監管之外呢?

  據新華社報導,此次涉事的嬰兒抑菌霜出廠價才4元,但到消費者手中售價達70多元。審批容易、監管缺失、成本低廉、利潤極高,只看效果、不管成分……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消」字號產品呼風喚雨也就不足為奇了。眼下而言,亟待起底「大頭娃娃」背後的「消」字號產品江湖,儘快將之納入藥監部門統一審批和監管。無論是保障孩子權益、抑或是整治醫療市場,一句話,只有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鄧海建)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
    來源:澎湃新聞「大頭娃娃」背後 「消字號」為何不消停?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 「大頭娃娃」疑雲(二)丨成本低至十元,售價百元,誰為「消字號...
    「大頭娃娃」疑雲(二)丨成本低至十元,售價百元,誰為「消字號」面霜亂象負責 出處:
  • 「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的秘密,原來出廠價4元卻能賣到70幾元
    來源:國是直通車 「利」字號作怪近日,有嬰幼兒博主曝光一位家長購買「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腦袋腫大、毛髮密集等。據該博主介紹,其將該款抑菌霜送專業機構檢測顯示,違規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該產品取得了「(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
  • 誰來拯救「大頭娃娃」?
    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01 怎麼變成了「大頭娃娃」氯倍他索丙酸酯。
  • 「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家裡有這種寶寶霜的立即停用!
    沒想到時隔13年,「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可這回不是因為奶粉...1大頭寶寶重出江湖竟是因為一瓶面霜昨天刷抖音,無意間刷到一個「大頭娃娃」的視頻,氣到全身顫抖!江蘇一個漂亮的女寶寶,僅僅兩個月,就胖成這樣...不僅長胖不長高,孩子身上的汗毛也瘋長,又黑又密...
  • 福建風雲丨愛娃需謹慎,漳州「大頭娃娃」事件通報結果:含有激素
    漳州「大頭娃娃」事件起因2021年1月7號,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位寶媽給5個月嬰兒使用「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之後,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現象。在經過醫院全面檢查後,懷疑是使用了該品牌的嬰兒霜所導致的。後經「老爸評測-魏老爸」將產品送檢,得出「激素超標30多倍」的結果。頓時,網上一片譁然,紛紛聲討該廠家。
  • 「大頭娃娃」涉事公司介入調查 「倍氨敏」去年已停產
    同時對報導中的5名孩子進行人文關懷,安排人民醫院兒科專家對其進行全面體檢,並在當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兒童食品安全全面清查整頓行動。市監總局:責成有關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  湖南永興「大頭娃娃」事件家長商家各執一詞 官方已介入  【行業亂象】  「大頭娃娃」事件生產商年銷售達1400萬元 起底幕後老闆神秘身份  大頭娃娃事件背後的特醫奶粉江湖:仍有企業頂風作案  行業人士揭秘特醫奶粉
  • 「大頭娃娃」重現江湖?這款激素嬰兒霜到底有沒有問題?
    1 月 7 日,B 站 Up 主 " 老爸評測 "(以下稱魏文鋒)在 Bilibili 平臺發布視頻稱,有家長給家中嬰兒購買並使用 " 噯嬰樹 " 品牌的 " 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以下稱 " 益芙靈 "),孩子出現 " 大頭娃娃
  •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
    「大頭娃娃」能否康復?專家:面部或消腫,但假如錯過最佳發育期,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原創 每經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一則評測,讓大家再次關注到「大頭娃娃」。1月7日,自媒體「老爸評測」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多個平臺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大頭娃娃」重現?評測機構:更多類似案例確認中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一個叫做《「大頭娃娃」捲土重來》的視頻衝上熱搜,事件正在發酵。視頻顯示,在家長使用一款名為「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寶寶霜後,幾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出現「大頭娃娃」現象。這期間,孩子兩個月沒長身高,1個月胖3斤,已長到22斤,額頭等多處長汗毛,臉腫大,醫生還說可能會性早熟。「我們天天給寶寶用的是毒藥。」
  • 疑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母嬰店爆款背後的激素疑雲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大頭娃娃」:突如其來的肥胖與多毛症柚子第一次接觸「益芙靈」時,她才兩個月大。去年8月,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的徐女士,常帶著女兒柚子去家附近的金寶貝母嬰生活館洗澡,由於寶寶微胖,脖子發紅,該母嬰店員工看見之後,便向其推銷了一款專門治療寶寶溼疹、發紅、發痛的產品——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 霸屏熱搜的「大頭娃娃」事件背後,嬰幼兒面霜早已成重災區
    文|聚美麗 婭 菲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嬰幼兒護膚被推上臺前,網友們甚至稱此次為護膚屆的「三聚氰胺」事件。
  • 嬰兒疑使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事件:涉事企業停產 專家支招維權
    【解說】近日,網傳「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針對此事件,福建省漳州市衛健部門稱,目前已責令該抑菌霜企業召回涉事產品,並聯繫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1月11日,記者就該事件採訪了福建省法學法律人才庫專家成員、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丁兆增。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家長到底怎麼避坑?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家長到底怎麼避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了因為一款嬰兒霜孩子慘變「大頭娃娃」隨後,該博主對面霜進行了檢測,稱在這款面霜中檢測出了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 「大頭娃娃」現象出現
    導語:1月7日,魏老爸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據悉曝光事後,家長、嬰兒輾轉做全套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大頭娃娃」事件暴露「消」字號護膚品安全隱患
    近日,一條「嬰兒使用激素麵霜變成大頭娃娃」的消息被很多人關注。消息稱,一位家長在給女兒使用了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就出現了超重、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
  • 「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 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湖南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受到社會關注,也反映出部分公眾及醫護人員的特醫食品知識盲區。就特醫奶粉種類而言,針對牛乳過敏嬰幼兒的適度水解、深度水解、胺基酸產品最為常見,這也是郴州市兩起「大頭娃娃」事件中家長均提到的患兒「症狀」。通俗來講,「水解」是指將牛乳中導致部分患兒過敏的大分子乳蛋白變小,水解程度越深,蛋白鏈越小,容易被消化吸收。
  • 嬰兒面霜導致「大頭娃娃」?速查你家面霜!
    粉哥導讀:昨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峰」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對此,很多媽媽開始恐慌,為什麼一瓶小小的嬰兒面霜會造成寶寶「大頭娃娃」的病態呢?寶寶皮膚問題如何處理?
  •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購買消字號藥品時需謹慎
    ,導致寶寶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大頭娃娃的現象。  相信很多家長都使用過不少外用藥膏,而且也會發現消字號的藥膏會比平時購買的非處方類或處方類藥膏效果更加明顯,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購買消字號的藥膏。  當然,消字號的藥膏除了見效快外,很多說明書上也沒有標明含有激素成分,讓人看起來是安全無副作用的。也因此,消字號的小兒用藥膏非常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