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暉
看完日本作家齋藤茂南寫的這本《妻子們的思秋期》,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家裡滴酒不沾。
[日]齋藤茂男 著 高璐璐 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這本書所收錄的紀實報導的主人公,都是日本都市中產階級家庭的熟年主婦,書的前半部分記錄了六位家庭主婦陷入酒精依賴症的過程,後半部分記錄了四位正值中年的妻子拋棄丈夫的時刻,她們主動向身處企業管理層、地位穩定的丈夫提出離婚。
身為銀行行長夫人的菊江,沒有孩子,沒有工作。「從老公上班,到晚上回家,一整天的時間都是自由的——家庭主婦一旦沾上酒精,試圖填補空虛,減輕自己的不滿,就很容易變成酗酒。菊江也是這樣,喝得醉醺醺的,但表面上,她的理由是,我只想睡覺。」精神科醫生這樣說。而菊江描述自己的婚姻狀態則是:「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兩個不同的升降電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這樣錯開了。」
書中記錄的這些在婚姻中逐漸錯開的男女,妻子們走到了思秋期,一部分陷入了酒精依賴,一部分主動選擇了離婚。
敏枝下定決心拋棄丈夫離婚是因為黑洞般的寂寞,直到離婚時敏枝才明白,她和丈夫一開始就沒打好基礎。她的丈夫還是個媽寶男,婆婆過於強勢,她和丈夫之間,始終缺少一條可以溝通情緒的橋梁。
本書的譯者高璐璐在譯後記中寫到,書中記錄的時代,加班、過勞死、沒有私生活等現象普遍存在,同樣的,女性的職場歧視、婚後抑鬱、產後抑鬱、被逼婚、被逼二胎……也從可怕的新聞事件變成老生常談,這些,如何不讓女性產生焦慮,陷入「思秋期」呢?
春天是萬物萌生的季節,哪個少女不思春?浪漫的愛情總是美好的。而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為什麼有些女人卻只能思秋而不能收穫?收穫人生的豐美,而不是一杯不能自拔的苦酒。
齋藤茂男其實在書中給出了答案。生於1928年的齋藤茂男先生是日本新聞界極有名望的前輩,曾獲日本記者會議獎,後來從事自由報導的探索。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表面繁榮之下,他敏感地看到了弱勢群體的存在,當中有孩子,有老人,有貧民,有家庭主婦……最終,不同群體的真實狀態集結成一套《日本世相》系列,描寫家庭主婦群體的《妻子們的思秋期》是其中的一本。書中「和X先生的對話」一節中,作者明確指出,結婚的條件是男女獨立。結婚的前提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一個人也能生存。但實際上很多結合都是想依賴對方,想利用對方承受生活的負重,自己不用吃苦。
書中寫到的無論丈夫還是妻子,在齋藤茂男眼裡都是二分之一人。丈夫在工作上獨當一面,可在生活上完全不能獨立。反過來妻子在生活上包攬一切,卻在工作上一無所有,兩個人湊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人。這些二分之一人,試圖通過婚姻找到「專屬保姆」。而一旦出現諸如「一半上升一半下降」之類的不和諧,日積月累,婚姻就會危機重重。
書中的X先生說,女性也希望和男性一樣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培養家庭裡的愛,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廣度。
《妻子們的思秋期》這本書中寫到的日本世相,其實相當吻合當下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在思秋期浮出水面之前,作為工作狂人的企業戰士和滿足於照顧丈夫的妻子這樣的組合支撐了日本社會的發展。而現在,中國的城市湧現出越來越多的996先生和全職太太的婚姻組合。
中國的妻子們會不會有和日本妻子們一樣的思秋期呢?
其實,無論日本還是中國,那些看似光鮮的幸福家庭背後,都有妻子們無盡的寂寞和空虛。然而,卻沒有人看到她們的痛苦,這痛苦裡有無盡的等待、無助的寂寞,還有無能為力的忍受。
在書中「追蹤採訪」一節中,作者說,那一代曾處於思秋期的女人們,體會了「進入社會的滋味」,也感受到了在人際關係中讓自己成長的快樂。越來越多的女性解放了自己,並通過自身的改變,從男權社會裡得到解放,用各種方式燃燒自己的熱情。當然,這條路並不平坦。
從思秋走到收穫的路,肯定是不平坦的荊棘叢生的一條路,但卻值得每一個女性去認真探索。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