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通訊員 郝力耕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發改委修訂印發《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推進全省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評價辦法》的主要創新點一是細化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落實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要求。企業環境信用等級由原來的「綠、黃、紅」三個等級進一步細化為「綠、藍、黃、黑」四個等級。綠色標識企業為誠信守法企業,藍色標識企業為輕微失信企業,黃色標識企業為一般失信企業,黑色標識企業為嚴重失信企業。建立黑名單制度,標明「黑名單」企業個人信息。明確對符合「經人民法院判決構成環境犯罪的」等6種嚴重違法犯罪情形之一的實行「一票否決」,列入環境信用「黑名單」,同時標明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的信息。企業環境信用「黑名單」的有效期為1年,自系統生成「黑名單」之日起至滿1年之日止。
藍標企業實行失信預警管理,為企業營造寬鬆環境。首次將存在環境違法違規行為,被依法作出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警告、罰款不足3萬元等三類處罰處理決定的企業界定為藍色標識企業,實行失信預警制管理,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時向企業推送失信提醒信息。
明確實施部門聯合懲戒的範圍為黃色和黑色標識企業,藍色標識企業只記分不納入聯合懲戒範圍,為企業發展營造寬鬆成長環境。
明確分級分類管理措施,建立差異化監管模式。根據企業環境信用等級高低,實施差異化監管。對綠色標識企業採取優先推薦其參加評先評優活動等激勵性措施;對藍色標識企業每年至多進行一次隨機檢查,實行失信預警制管理;對黃色標識企業適當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和頻次,依法依規慎重監管;對黑色標識企業採取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抽查檢查力度頻次等懲戒性措施。
明確企業顏色標識有效期,設定違法信息公示期限。明確環境失信企業(藍色、黃色、黑色標識企業)完成整改核銷後的顏色標識有效期,其中藍色標識企業違法行為整改核銷後即時改變,黃色標識企業保留6個月,黑色標識企業根據「黑名單」有關要求執行。同時,明確企業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的公示期限為信息向社會公示之日起1年,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公示期限為3年,期限屆滿且完成整改核銷的信息轉入後臺管理,不再向社會公開,確保信用修復後不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來源:經濟導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