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巡洋艦之王 二戰太平洋戰場聯合艦隊的夜戰旗艦

2021-01-09 桌面戰爭兵棋

妙高級重巡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華盛頓條約的籤署,各國在主力艦方面的競爭由於條約的限制開始逐漸停止,但由於條約未對重巡進行總噸位限制,各國開始在巡洋艦這一板塊進行競爭,而妙高級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那智號

妙高級一共建造4艘,分別是妙高號、那智號、羽黑號、足柄號。該級重巡排水量11000噸,最大航速35節,配有5座雙聯裝200毫米主炮和6座雙聯裝610mm魚雷發射器,裝甲可以抵禦153mm火炮的打擊。

妙高級模型

4艘妙高級重巡建成後組成第5戰隊,是日軍計劃中的夜戰主力。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5戰隊在泗水海戰中擊沉荷蘭輕巡「德魯伊特」號和「爪哇」號,同時擊沉2艘驅逐艦。這是妙高級在整個太平洋海戰中取得的最大戰績。

1944年11月,那智號在馬尼拉被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的艦載機擊沉;羽黑號在1945年5月執行運輸任務時被英軍驅逐艦擊沉;足柄號雜1945年6月在新加坡海域被潛艇擊沉;妙高號在受傷後停靠於新加坡,戰爭結束是向英軍投降,成為妙高級僅有的倖存者。

高雄級愛宕號

高雄級重巡(高雄號、愛宕號、摩耶號、鳥海號)是以妙高級為藍本設計的,主體結構武備基本相同。但在設計思路上發生了改變,其增強了觀測與指揮能力,在未來將代替金剛級戰列艦成為日本夜戰的旗艦指揮官。

高雄級摩耶號

1944年10月在雷伊泰灣海戰中4艘高雄級重巡再次聚首(之前經常分散行動),但不行的是開戰不久艦隊就遭到美軍潛艇襲擊,旗艦愛宕和摩耶號當場沉沒。而鳥海號則在兩天後的海戰中沉沒,高雄號則重傷至戰爭結束被英軍接收。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海軍夜戰能力強?美軍的先進技術讓巡洋艦古鷹號沉入海底
    而是和日本帝國一起灰飛煙滅。(沒有改裝前的古鷹號巡洋艦)初戰1941年12月,日本人把美國佬的珍珠港給炸了。雙方開始大打出手,古鷹號也隨之加入日本聯合艦隊的打手組織,開始發威。戰爭爆發後的第一年,古鷹號就跑到關島登陸,進行海上支援任務;接著又跑到威克島登陸,任務還是火力支援。
  • 大艦輕甲,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末代旗艦,「大澱」級輕巡洋艦
    而此時為了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進行決戰,舊日本海軍對原來的造艦計劃進行了調整,二號艦「仁澱」號被直接取消建造,因此,「大澱」級輕巡洋艦最終單艦成級,僅有一艘「大澱」號建成。聯合艦隊的末代旗艦——「大澱」號輕巡洋艦最後的輝煌在1943年年初,「大澱」號輕巡洋艦正式通過舊日本海軍的驗收,並加入現役。
  • 日本聯合艦隊的歷代旗艦都是什麼下場?
    作者:霄羽 日本聯合艦隊起源於甲午戰爭前「常備艦隊」和「警備艦隊」的合併,是日本帝國海軍中執行機動作戰任務的戰役軍團。 從常備艦隊組建算起,到1945年5月1日解散為止,聯合艦隊一共存在56年,歷經甲午、日俄、太平洋戰爭,先後有松島、三笠、敷島、朝日、金剛、山城、長門、陸奧、大和、武藏、大澱等各類艦船在不同時期擔任過艦隊旗艦,作為日本海軍的象徵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那麼,這些艦船因何而成為旗艦,它們最終的下場又是如何呢?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不可一世的海軍力量,曾經最高綜合噸位達到120萬噸位列於世界第三,但日本海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役的亮點確實不多,1941年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時期,卻陰差陽錯的正面挑戰了,當時位於美洲的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太平洋艦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行在一次無差別擴大,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之中,日本海軍在巔峰時期的唯一作為就是主動出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
  • 二戰日本戰艦盤點,重巡洋艦編隊實力非常強!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開啟「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足柄號為川崎所建,太平洋戰爭之前,足柄號長期在我國沿海遊戈,1945年,和羽黑號一起在馬六甲被英軍艦隊擊沉。羽黑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4963噸,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773人,配各式艦炮18門,203毫米口徑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16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5架。羽黑號是妙高級重巡四號艦,為三菱所建,名字取自山形縣的羽黑山。
  • 日本綾波號驅逐艦號稱所羅門的鬼神,單艦襲擊美軍艦隊,擊傷三艘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是瓜島。為了爭奪瓜達卡納爾島的控制權,美日兩國在此集結重兵爭奪了半年多。最終日軍被迫從瓜島撤軍,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太平洋戰爭由此發生轉變。而在瓜島戰役期間,雙方為了支援島上的作戰也爆發了三次所羅門海戰,總計五次大規模的海上遭遇戰。其中以第二次所羅門海戰(東索羅門群島海戰)和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瓜島夜戰)最為著名。
  • 日本巔峰時有九大艦隊?聯合艦隊如何組成?5分鐘讓你真正略懂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以英國為師,以舉國之力打造強大的海軍,經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歷練,日本海軍成為僅次於英美海軍的世界第三大海軍。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日本海軍的實力達到頂峰,擁有10艘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18艘重巡洋艦、20艘輕巡洋艦、112艘驅逐艦和65艘潛艇,總噸位超過120萬噸,約為美國海軍艦艇總噸位的80%,上述作戰艦艇絕大部分都配屬於赫赫有名的聯合艦隊。
  • 日俄海戰,日軍犯了1個致命失誤,為什麼還能完勝俄國艦隊?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了旅順的沙俄海軍太平洋艦隊。  日俄戰爭正式爆發,而在這一場戰爭之中,日本海軍擊潰了沙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第二艦隊,尤其是在對馬海戰之中完勝沙俄海軍,使得日本海軍成為世界海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 名字很霸氣、戰果很一般的戰列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四大金剛
    到1907年,日本海軍總計擁有戰列艦12艘,裝甲巡洋艦9艘,正在建造的還有兩艘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這麼強大的海軍實力讓日本人躊躇滿志,環顧太平洋,曾經的大國在甲午被他打得奄奄一息,想在太平洋插上一腳的沙俄被他把腿直接給砍了,只有美國在太平洋不斷地擴張,實力還比自己強。無敵是一種多麼無聊的存在啊,從建立以來鮮有敗績的日本海軍瞄上了美國。
  •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價值
    由於華盛頓條約硬性規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的總噸位之比為5:5:3:1.75:1.75;戰前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海軍的造艦計劃,就是對標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日本海軍由於在戰列艦數量以及噸位上遠遜於美海軍,於是採取「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方針,來建造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
  • 日本聯合艦隊最後一艘從國外訂購的主力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在結束了二戰德國裝甲系列後,筆者正式開始二戰中的聯合艦隊IJN系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金剛號(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日俄戰爭前,日本海軍便提出「六六艦隊」的方案,既6艘戰列艦加6艘裝甲巡洋艦組成聯合艦隊的核心力量。
  • 美軍傳奇戰艦,太平洋戰場上功勳最高的戰列艦
    當美艦隊從薩沃島北水道進入鐵底灣時,被日軍橋本分隊發現,日軍便從後追趕。李少將推算日軍將在二十三時左右到來,就率領美艦隊繞著薩沃島巡邏,嚴陣以待,當從薩沃島東南轉向西面航行時,李少將的旗艦華盛頓號戰列艦的雷達發現了日軍橋本分隊,李隨即下令向西轉舵,橫在日軍的航線上,作好迎戰準備。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擊穿重創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面對著北洋艦隊的旗艦,1885年服役的定遠號戰列艦(也稱為一等裝甲艦、一等鐵甲艦),以及鎮遠號,兩艦各有4門305毫米主炮,水線上裝甲厚達355毫米,水線下裝甲也有305毫米厚。
  • 它是日本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
    它是日本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的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眾所周知,二戰中的日本海軍擁有18艘重型巡洋艦,對於日本這樣一個不算很富裕的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而言,能攢出18艘重巡來可謂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很不容易,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主角是這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反炸重創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 面對著北洋艦隊的旗艦,1885年服役的定遠號戰列艦(也稱為一等裝甲艦 此時的日本海軍還並沒有一戰、二戰旗艦的那樣強大,聯合艦隊的前身常備艦隊也並沒有建立,尤其是1886年北洋水師定遠、鎮遠等艦停靠長崎時,曾與當地人發生過衝突,給予日方極大的震撼和壓力,因為此時的日本海軍中並沒有刻意與之匹敵的戰艦。
  • 條約重巡之王——愛宕號重巡洋艦
    愛宕是二戰期間日本帝國海軍的重巡洋艦。高雄型2號艦。於吳海軍工廠建造。
  • 為什麼二戰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被日軍壓著打?
    1941年12月7日(當地時間),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海軍基地珍珠港,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奉命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20餘艘,其中有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使美軍太平洋艦隊在短期內無法恢復,隨後幾個月日軍橫掃東南亞
  • 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最後的「大BOSS」,為何是一艘不起眼的輕巡?
    如果將舊日本海軍比作一個遊戲,那麼"聯合艦隊旗艦"應該就是那個所謂的"大BOSS"。不過,最後坐上這個位置的,不知為何竟然不是大型戰列艦,而是一個不起眼的輕巡洋艦"大澱"號。"聯合艦隊旗艦",一個擲地有聲的名稱,其存在本身就給人一種超級強大的"大BOSS"壓迫感,那麼,能夠代表日本海軍且配得上這個稱號的應該是一艘與之相匹配的艦船,比如大型戰列艦"長門"、"大和"和"武藏"號。但是,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在這些大型戰列艦之後繼承這個稱號的竟是一艘有些不起眼的輕巡洋艦。
  • 二戰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哪個強?
    有的認為日本聯合艦隊力壓英國皇家海軍,有的認為英國皇家海軍完爆日本聯合艦隊。那麼日本和英國哪國的海軍更強?答案是英國皇家海軍略勝一籌。我們先來看一下二戰爆發時兩國的海軍力量對比。1939年,英國擁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四支艦隊,擁有航母8艘,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重巡洋艦64艘、潛艇69艘以及數量龐大的護衛艦、魚雷艇等輔助艦隻,海軍總噸位超過130萬噸,海軍總體實力和美國不相上下。
  • 日本聯合艦隊勞模,打完全場太平洋戰爭,最終為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
    上期簡單的介紹了做了聯合艦隊20年之久的旗艦長門級戰列艦,而長門級戰列艦作為日本第一型純國產的超無畏艦其實也是在吸收仿製金剛級的路上走過來的。而日本在20世紀初獨立建造的河內級由於主炮倍徑不一致所以按照標準河內級並不能算作無畏艦,只能算作前無畏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