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回答中國古代科技「有什麼」「是什麼」和「為什麼」

2020-12-25 教育信息速報

■張柏春

中國古代科技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這些精神都值得當代人大力弘揚。對中國科技傳統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中外學者為此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今年是劉仙洲(1890~1975)誕辰130周年、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誕辰120周年和王振鐸(1911~1992)誕辰109周年。筆者謹撰小文,紀念這三位中國機械史學科的創建者。

劉仙洲:

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機械工程教授劉仙洲參照現代機械工程學科框架,率先發現了文獻和文物所反映的古代機械技術。

1935年清華大學刊印了他的拓荒之作——《中國機械工程史料》。該書分為11個部分,即普通用具、車、船、農業機械、灌溉機械、紡織機械、兵工、燃料、計時器、雕版印刷、雜項和西洋輸入之機械學,勾畫了古代機械史的大致範圍。

1935年之後,劉仙洲一邊搜集和整理史料,一邊做專題研究,發表了關於原動力、傳動機構、計時器、獨輪車等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

1956年2月中國科學院召開關於科技史研究十二年規劃的座談會,劉仙洲和袁翰青等專家在會上主張把科技史建設成一門學科。

經過二十幾年的積累,劉仙洲寫出一部中國古代機械史,即《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此書在1962年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這部書以機械學的學理為主線,重點闡述了中國古代在簡單機械、原動力、傳動機構等方面的「發明」,構建了中國機械史學科的基本框架。

劉仙洲在「緒論」中強調:「我們應當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知識,實事求是地依據充分的證據,把我國歷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分別地整理出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早就是早,晚就是晚。」

王振鐸:復原出標誌性的古代發明創造

文博學家和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從20世紀30年代起,精心解讀有關古機械的文獻記載,並與考古發現相互印證,對古機械和相關技術進行了系列的專題研究。

他先後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復原了幾十種古代發明,其中司南、指南車、記裡鼓車、鼓風器、地動儀和水運儀象臺等復原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也為後來學術界繼續復原水運儀象臺等機械奠定了堅實基礎。

1953年,王振鐸復原的司南、地動儀、記裡鼓車等被中國人民郵政納入到「偉大祖國」郵票中。如今,他復原的司南幾乎成為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標誌性圖案。

王振鐸的復原及相關論文是科技史專題研究的典範。他將自己撰寫的「指南車記裡鼓車之考證及模製」「司南指南針與羅經盤」「漢代冶鐵鼓風機的復原」「張衡候風地動儀的復原研究」和「宋代水運儀象臺的復原」等文章彙編為《科技考古論叢》,於1985年出版。

這些論文反映了王振鐸的深厚學術功力和嚴謹治學方法,值得後學們學習和仿效。

李約瑟:將中國科學技術置於世界文明史中

生物化學家和科技史學家李約瑟被譽為「揭開中國神秘面紗的人」。他將中國科學技術置於世界文明史中加以考察,書寫「聯繫的歷史」,包括為歐洲科學技術尋找東方來源。他與合作者從中文文獻或考古資料中發現了「被中香爐」、胸帶式系駕法等中國發明,在對某些發明的辨識方面,超過了其他學者。例如,他指認水運儀象臺的「天衡機構」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鐘擒縱機構。

在王鈴的協助下,李約瑟寫出《中國科學技術史》(SCC)的機械工程分冊。這部1965年出版的著作的篇幅幾乎是劉仙洲《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的9倍,其中關於工匠、製造工藝及相關材料的內容是劉仙洲書中較少涉及的。李約瑟在書中引用大量的中文和西文資料,通過微觀考證與宏觀敘事,闡釋中國機械工程的全貌。

與當時的中國學者相比,李約瑟的優勢是跨文化的學術視野和對西方知識傳統的了解。他偏好的敘事方式是:從歐洲技術談起,然後轉向西亞、中亞等地區,再追蹤到中國,探討知識的起源和可能的傳播情況,有時採用「激發傳播」等概念解釋知識的互動。尤其特別的是,他以英文出版論著,起到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巨大作用。

劉仙洲、李約瑟和王振鐸所做的工作具有互補性,分別解決了諸如「有什麼」「是什麼」和「為什麼」等許多學術問題。王振鐸在復原古機械過程中吸收了劉仙洲的一些研究成果。李約瑟引用了劉仙洲和王振鐸的論著。1956年,劉仙洲在義大利召開的第八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上宣讀了「我國古代在計時器方面的發明」一文,並與李約瑟當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學術原創往往是不完善的。例如,劉仙洲在《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中的個別插圖標錯了文獻出處,王振鐸復原的水運儀象臺未必能完全正常運轉,李約瑟有時候大膽假設有餘、小心求證不足。不過,瑕不掩瑜,他們把握學術問題的能力和所做研究的水平不是一般學者能夠達到的。

今天,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如何傳承劉仙洲、李約瑟和王振鐸等先賢的學術遺產,開創學術研究的未來。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

【來源:光明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到底是什麼,讓古代中國的科技充滿了「李約瑟難題」
    這看似很平常的問題中,卻讓古代中國史的產生了許多的疑點,也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那疑問也來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古代中國的科技沒有走向近代科學,讓近代化的第一步在中國邁出?對於李約瑟之問的答案十分之多,幾乎每一個歷史學家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而本篇文章我將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 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不過,「京族」即「越族」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大家應該知道,「越」在中國古代可不是指越南的,中國似乎長江以南到處都是「越人」,春秋戰國時期有「越國」、秦始皇南徵「百越」,至今中國廣東省的簡稱都是「粵」,這個在古代其實就通「越」。
  • 中國古代有那麼多發明,愛因斯坦為何全盤否定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1953年有一個論題:「中國歷史上存不存在科學」,當時愛因斯坦作為偉大科學家,是很有話語權的,於是人們就問愛因斯坦他的答案是什麼。他的回答是這樣的:「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成就為基礎的,分別是形式邏輯體系,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可能找出因果聯繫,而中國的賢哲並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
  • 閱聽|孩子總問為什麼時,只去回答遠遠不夠,這樣做更有意義
    有時,孩子問那些無聊的問題,真的不想回答他們。今天魚爸分享一篇隨筆,談談這個問題。 前幾天在散步的時候。前面走著一對母子。小男孩比小小魚略小一些,應該是讀一年級的樣子。他一直在圍著媽媽問問題。「媽媽,為什麼天氣會下雪,你知道嗎?」「媽媽,你看看,那樓頂的字是什麼?」他拉著媽媽,指著小區外的一棟公寓樓。媽媽一邊拿手機回著信息,一邊微微側頭,跟孩子說「等一下,媽媽有事。」
  • 《國史粗講》:「中國」的古代涵義與現代涵義有什麼區別?
    今天我們接著昨天的內容繼續學習中國歷史,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提到了「四個時間坐標」與「五個空間坐標」,今天我們還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中國」?周天子不就在中國的土地上嗎?為什麼還要說住在「中國」呢?這就牽引出「中國」古代涵義與現代涵義的差別了。在現代「中國」是中華民族想像的共同體,是國家的名字,也可以指代具體的土地。在古代「中國」代表的則是「天下中央,世界中心。」
  • 古代的「刺客」都是一群什麼人,他們有專門的組織嗎?
    不過在他對面坐著的唐雎則絲毫沒有懼意,回答道「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說完這句話,唐雎甚至拔劍站了起來,為此秦始皇也打消了吞併該國的念頭,小國安陵也因為唐雎的一個舉動得以保全,這說明在古代人心目中不管是什麼地位,對於一些刺客還是比較懼怕的。
  • 在古代,「陛下」「麾下」「閣下」都是尊稱,他們又有什麼不同?
    中華歷經了數千年時間,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對於古代文化的研究時至今日也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做的一件事。因為以鏡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對於歷史的研究,就是對自己文化的尊重和自信。
  • 亞馬遜QA是什麼意思?亞馬遜QA回答禁忌有什麼
    當許多新手賣家還在糾結如何進行關鍵詞和review優化時,一些經驗老道的賣家已經把重心放在了QA上。事實上,90%的消費者在購買一款產品之前,一定會仔細的瀏覽QA,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是否該產品的決心。如果標題、圖片、描述是賣家對產品的包裝說明,那麼QA則是顧客們站在自己的角度對產品的清晰概況。
  • 多民族的古代中國裡,翻譯的作用和他們的素質與操守
    "通事"在古代一直是中國與外國人打交道時依賴的主要媒介, 也是國內各民族溝通的主要橋梁。 他們的信譽、外語水平以及翻譯能力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歷史作用及地位。由於歷史上缺乏培訓語言能力的機構,絕大多數的通事翻譯水平普遍較差,尤其是近代絕大多數通事可以聽懂外國人說話的意思,能用簡單的外語進行對話交流,但是毫無英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 《奇思妙想一萬年》: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繪本,見證古代發明的...
    「四⼤發明」僅僅是中國古代科技創新的冰⼭⼀⻆,讓你驚掉下巴的中國「創新」其實從一萬年前就開始了:一萬多年前有一群人,他們為了不餓肚子,他們就把一些野草「變成」能吃的糧食;五千多年前有一群人,他們穿夠了獸皮和粗麻布的衣服,為了得到更柔軟舒適的製衣材料,他們養一種會吐絲的蟲子,用這種絲織布做衣服;
  • 古代,為什麼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鐘?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在《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夜漏未盡一刻」。那麼,這裡的「一刻」是現在的十五分鐘嗎?在古代,為什麼會用「一刻鐘」來表示十五分鐘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對於「一刻」的含義,肯定是有的,至於,為什麼要用「一刻」來表示,就需要從古代的計時工具說起。中國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計時的國家,在農耕時代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古人就十分注重對時間的計算。
  • 中國古代的青銅面具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
    中國古代的青銅面具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時間:2015-12-15 09:00   來源:每日科技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中國古代的青銅面具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   在中國各地商代文化遺存中.多次有青銅面具出土,而且數量較多。
  • 古代重要盟誓為什麼斬殺白馬?有什麼特殊含義?
    因此,中國的社會是典型的人情社會。上述說法被很多人所採用,甚至很多論壇的所謂專家也會藉此侃侃而談。然而他們都忘記了,無論西方文明還是東方文明,最開始都是農耕文明。雖然我們經歷農耕社會的時間更長,也更習慣於用人際交往的方式來定位自己,用人情往來的固有思維去處理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社會是不注重契約的。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中國古代的契約精神——殺馬為盟。
  • 鹽在古代是非常金貴的,窮困老百姓要吃鹽,他們有什麼辦法?
    現在老百姓是不缺鹽,古代可就不一樣了,鹽非常珍貴,窮苦百姓要吃鹽很困難。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如果吃鹽有什麼辦法呢?在古代,如果你掌握提煉鹽的技術,那麼你肯定是富有的。當初齊桓公為何能帶著國家走向富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掌握了提取鹽的技術。
  • 「崑崙奴」為何大受古代貴族的歡迎?他們究竟是什麼人?
    在電視劇《大明宮詞》中,有過這樣一個場景:太平公主女扮男裝走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四處瀏覽著各種攤販時,突然被一處賣面具的攤位所吸引,急忙上前詢問:「這是什麼面具?這麼奇怪,鼻子這麼寬,臉又這麼黑……」林邑原本是個小國,曾被隋煬帝滅國,所處位置於現在越南的中部,如此推測,這些崑崙人大多應該來自南洋諸島和非洲地區。
  •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無數的王朝更迭,從奴隸社會開始到封建社會結束,出現過許多君主,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作為一國的統治者,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他們都是如何自稱的呢?
  • 古代的日本人有多狠心?他們居然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禽獸不如
    而在古代的日本,他們有種對父母的行為,你看了可能會忍不住罵日本子女為禽獸,這是什麼行為呢?·古代日本有多慘?當我國帝國時代的很多君王在大力推廣以孝治天下時,在帝王之家,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父子之間的恩恩怨怨。看看古代君王,有多少能真正壽終正寢的?而再看看被廢的太子,又有多少?深宮之內無父子,這話細品很恐怖。
  • 崑崙山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重兵把守,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崑崙山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重兵把守,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軍隊,是一個國家國防的重要力量。他們在戰時負責作戰,在和平時期守衛邊疆。現在世界上大範圍戰爭很少發生,只有個別區域還是有戰爭的存在。一般在邊疆區域才會駐紮士兵,來防止有人越過邊境。
  • 寒冬已至,古代平民沒有羽絨被,他們蓋什麼呢
    有棉被,有羽絨被,甚至還有人造纖維被。但不管什麼被子,在現今中國,已經沒有人感覺寒冷了。但是在古代呢?古代平民有被子嗎?對於那些達官貴人來說,在古代,他們依然吃得飽穿得暖,晚上也是不缺被子的。他們蓋羅衾,枕綾衾,擁青綾。寒冷是與他們無緣的。普通百姓可就不同了,他們特別怕過冬天。冬天就是平民百姓的催命天。
  • 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別不在意,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回答
    面試時,HR問「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大多數人都會不以為然,然後隨便回答就完事了!錯!大錯特錯!應該怎麼回答才對呢?01、HR為什麼要問「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有些莫名其妙,「我有什麼興趣愛好跟你有什麼關係?」其實,你有什麼興趣愛好,跟HR的關係很大,跟公司的關係也很大。因為,從這個問題,HR可以判斷出你「是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