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援疆教師田富恆:帶著家鄉人的囑託勤耕戈壁灘 此生無怨無悔

2020-12-05 濱州網

無棣縣人民教師田富恆,為了成就大愛而舍小愛,主動請纓去援疆,發揚奉獻和吃苦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援疆任務,書寫了人生華章。

田富恆作為山東省教育廳的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200名援疆教師的一員,在2018年8月18日如期抵達受援地——喀什集結。開始了他為期兩年的援疆支教生涯。

來到喀什地區麥蓋提縣之初,一切比田富恆想像中要更艱難。麥蓋提縣被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三面環繞,氣候乾燥,到處瀰漫揚塵。因乾燥的氣候,嘴唇乾裂,手脫皮,咳嗽,流鼻血,幾乎每個晚上都要起來喝好幾杯水。時差比山東晚近3個小時,人在短短的時間內消瘦了許多。

從土生土長的魯北大地來到這,田富恆感到困難重重,除了難以割捨的親情,氣候、飲食、水土的不適應困擾著他,他默默地忍受。他被安排到麥蓋提第一中學工作,擔任九年級普通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第一次走進教室就「迎頭一棒」——東倒西歪的坐姿,隨隨便便的講話,嘻嘻打鬧的學生,哪裡是課堂啊!面對的全部是維族學生,國語水平差,基礎薄弱,學生的數學水平差到難以想像,運算只是會簡單的加法和乘法運算。田富恆既不抱怨,更不放棄,為此他及時調整教學目標,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激發課堂興趣,提高學生國語水平,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為主要目的,耐心施教,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一點一滴從頭做起,用自己的愛心、耐心、信心去感染和激勵他們,時間長了,孩子們逐漸喜歡上了這個嚴厲但是課堂有趣的山東老師,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學生的愛戴和認可,學生們漸漸喜愛上了數學課。

天道酬勤。經過不懈努力,他的辛勞沒有白費,學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教誨和期望。就連班裡曾經故意打架、逃學、頂撞老師的鼎鼎大名的「大姐大」阿孜姑小姑娘(雙困生)都被田富恆用真心親情所感化。跑到他辦公室「老師,我爸爸快回來了,我今年一定能升入高中,給他一個驚喜。」

南疆地區教師資源匱乏,大多數老師是近幾年新招聘教師。麥蓋提第一中學教師年輕化、非專業化成為困擾學校發展的嚴重阻礙,他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應學校要求和指揮部的安排,他2018年10應聘為學校教研室主任。田富恆面對受援學校和指揮部的要求和安排只有服從和付出。教研室成立以來他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竭力打造好這一援疆工作平臺,積極發揮援疆教師的教學經驗優勢,以提升學校年輕教師儘快成長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舉措。在第一屆麥蓋提優質課評選活動中,麥蓋提第一中學參賽教師全部獲獎,人數和等級遠遠超出兄弟學校,學校南長龍書記高興地說「感謝你們援疆教師,沒有想到你們這批山東教師是真的來幹工作的,更感謝田主任你給我們培養出了一批留得住的骨幹隊伍。」這一切源於他在兩年的時間裡,整整寫滿了六大本聽課記錄,聽評課達到200多節,遠遠超出在內地的工作量。

兩年來,學校領導有意讓他連續擔任畢業班的數學教學,以便為當地教師示範教學。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他把教學和教研工作結合起來,結合自己擔任學校教研室主任和喀什地區兼職數學教研員的工作,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植根課堂,在講座中傳播先進教學經驗,宣傳和發動大家提升自身業務素養,帶著問題搞教學。兩年來,麥蓋提第一中學的教研工作從無到有,從零散走向規範。麥蓋提縣第一中學2019——2020年共有三項課題獲得新疆自治區和地區結題,不僅實現了學校零的突破,而且課題數量佔據了全縣立項數量的半數;學校有四名教師走出麥蓋提縣參加了喀什地區優質課比賽獲得了一二等獎。這些新突破激勵了廣大教師的工作激情,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山東濱州的名片為我們的援疆事業在沙漠小城贏得了喝彩。

援疆的日子是孤獨的,是艱苦的。周末假期空閒的時候,田富恆都會和其他援友買上生活用品,在當地指揮部的引領下走進福利院,走進鄉村困難群眾和學生家庭中,給他們送去溫暖,為當地脫貧攻擊儘自己一份力量。兩年來,已經記不清給多少困難的學生買書買衣服,捐款捐物,這些真真切切的幫扶給當地維族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下來深厚的友誼,為民族團結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援疆的日子裡,每當遇到教學上的困難他就告誡自己:教育的本質是喚醒,但願能在這群孩子荒蕪的心靈中貯滿清泉,哪怕是長成一棵小樹苗也是收穫。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面對這些學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堅定信念,牢記使命,執愛為犁,用辛勞和汗水去澆灌這一顆顆堅強有生命力的種子。相信在這古道大漠中,即使有狂風肆虐,有沙塵漫天,有艱辛的付出,一定能培植出參天大樹,一定能成就沙漠綠洲。

詩人周濤說,你可以一眼望穿烏魯木齊的五臟六腑,但你永遠無法看透喀什那雙迷濛的雙眼。援疆兩年,他更加深刻感受到南疆這片神聖美麗的土地,你註定永遠是祖國版圖上最耀眼的西部明珠;在這裡我們倍加珍惜美好平安的生活,倍感沐浴黨恩的幸福與溫暖。「長治久安,社會穩定」,作為一名教育人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之心,強國之志是多麼的迫切啊!他堅信有了這一代孩子的成長成才,魅力的南疆一定更能綻放風採。「不畏浮雲遮望眼」,透過孩子們的聲音,透過一代孩子們的深情,他看到了南疆這片熱土的美麗與純真,他也讀懂了那雙眸後迷濛的眼神。

兩年的援疆工作一晃而過,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受援派出雙方的認可。由於工作教學業績突出,田富恆在2018年度援疆工作中被評為「萬名教師支教工作先進個人」,受到山東援疆指揮部的表彰,2019年被麥蓋提縣評選為縣優秀教師,2020年被山東省援疆指揮部評為山東省優秀援疆人才。

據了解,田富恆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幹過23年班主任,帶過18批畢業班。工作中歷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紀組長,教學處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職務。現為濱州市第三批「三名工程」培養的名教師,濱州市教學能手,縣學科帶頭人,縣教學能手,縣兼職教研員,縣教研室數學教研教改組成員。2018年參加濱州市數學優質課評選獲得一等獎第二名的成績。多次在全市、縣數學教學研討會上執教公開課,觀摩課,作專題報告。參加多項國家級課題研究,並擔任主要成員。有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獎。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側重學生思維訓練,精講精練,合理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力求打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所帶班級成績優異,優秀率和平均分較高。得到了社會家長和學生們的認可。

今年暑期剛過,田富恆又重新回到闊別兩年的無棣縣第二初級中學,站在三尺講臺盡心施教。筆者多次提出採訪要求均遭拒絕。他說:「回首往事,我們濱州人的真誠熱情、勤奮實幹在新疆留下了堅實的腳印,沒有辜負家鄉領導父老的囑託,此生無怨無悔!」

相關焦點

  • 濮陽援疆教師熱血赤誠滿天山
    經過14天的隔離期後,援疆教師們在總領隊朱金留的帶領下在哈密市第十一中學「上崗」了。哈密市第十一中學是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有58個包括小學班和初中班在內的教學班,學生都是維吾爾族人,80%以上的老師也是少數民族。朱金留加強了援疆團隊建設,建章立制,增強了凝聚力和紀律性。要求援疆團隊成員講政治、講團結、講奉獻,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 「師徒結對」滄州援疆教師在輪臺收徒啦
    「這次能向滄州來的優秀教師進行系統學習,機會真是太難得了。我一定在繼承師傅豐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打造出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日前,在新疆輪臺縣一中「青藍工程」結對儀式上,9名援疆的滄州教師和9名新疆教師「師徒結對」。這些滄州教師作為第九批援疆幹部人才,已經在輪臺一中開展了半年的教學工作。
  • 浙江省援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近日,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實驗中學在浙江省援疆教師的組織下,開展了一場多學科融合教學公開課。幾位援疆教師首次用「稜鏡」模式組團上課,給當地教師帶去新的教學理念。一曲《春江花月夜》引出了這場公開課,來自浙江的援疆教師用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多學科知識對這首經典名曲進行解讀分析,別有新意,激起了現場學生和觀摩教師們的極大興趣。「稜鏡」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各學科各自授課的模式,以核心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多學科聯合互融組團授課,使學生更多維、更透徹、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 李曉傑新歌《此生無怨無悔》引發熱議,簡直太催淚了!
    李曉傑新歌《此生無怨無悔》已於2019年5月17日正式發行,簡單而深邃的歌詞,是無數歌迷所喜愛的,這首歌雄壯,鼓舞人心,溫暖而富有感染力。整首歌《此生無怨無悔》描繪了一種深邃的人生哲理:「有的人天生富足,有的人在奮力的道路上」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人生的樸素內涵:十有八九人的生活不如現在好,而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這樣是不一樣的,「但無論命運安排得多麼不同,所有這些事情都應該親身體驗」,歌詞中動人的部分讓人哭泣,擦乾眼淚沒關係,請不要氣餒,在人生的道路上,誰不違背我們的願望呢?
  • 一片赤誠灑邊關——記最美支邊人物、湖北援疆教師郭貴方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7日電題:一片赤誠灑邊關——記最美支邊人物、湖北援疆教師郭貴方新華社記者尚升「提升新疆教育水平,需要大家攜手努力,像蓋房子一樣添磚加瓦。」來自湖北黃岡中學的援疆教師郭貴方,2017年結束3年援疆後,再次從美麗富饒的長江江畔來到西北邊陲,至今耕耘不輟。「熱烈響應祖國召喚,荊楚兒女奔赴邊疆……」像這首《援疆教師之歌》中唱的那樣,2014年,54歲的郭貴方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擔任第五師高級中學(黃岡中學第五師分校)校長。
  • 省「最美教師」提名獎丨新河小學英語教師林小鷗:兩度援疆,用赤誠...
    「感覺自己也是一個新疆人了
  • 勤耕不輟守初心 砥志研思擔使命 ——銀海區育師行動「小學品學...
    勤耕不輟守初心 砥志研思擔使命 ——銀海區育師行動「小學品學教師」培養項目學員集中培訓活動開班       2020年8月23日上午,銀海區育師行動「小學品學教師」培養項目學員集中培訓活動開班典禮在北海市新世紀酒店會議室舉行。
  • 教育| 上海援疆教師助力喀什六中開通校園英語廣播
    教育 | 上海援疆教師助力喀什六中開通校園英語廣播 2020-12-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援疆創新!東莞名師教研培訓幫扶三師圖市教師
    為深入開展教育援疆工作,在東莞援疆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東莞市與三師圖市兩地學校通過「網際網路+」開展了一系列教研培訓交流活動。三師圖市通過引入東莞雄厚的師資力量,逐步構建高效網絡教研平臺,助力各中小學提高教研水平。
  • 我市3名教師獲表揚
    本報訊 (記者鄭煒梅)省教育廳近日通報表揚了一批我省援藏援疆優秀教師。其中,我市大埔縣家炳第二中學教師廖曉昌、大埔縣家炳第一中學教師吳秀清、梅江區金山小學教師練丹受到表揚。 據了解,我市共派出17名援藏援疆支教教師(援藏2人、援疆15人),涉及語文、數學、化學、體育、生物、地理等學科。
  • 跨越5600公裡的巾幗扶貧援疆
    2010年,中國商界傑出女性、上海市婦聯執委、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閩龍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長豔響應中央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號召產業援疆,成為首批落戶喀什的上海市重點援疆企業。在新疆喀什地區先後成立新疆閩龍達乾果產業有限公司、新疆小蜂農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建設了國家級紅棗產業化標準示範區、巴旦木深加工廠、藜麥深加工廠等。
  • 康柏利:四次援疆 萬裡送教不止步
    2006年3月,延慶區第一職業學校教師康柏利響應北京市教委號召,申請援疆支教。當時他家中困難很多,有80多歲癱瘓在床的母親需要照顧,還有臨近初三中考的女兒。但他義無反顧地接受了任務,把家交給妻子,自己踏上援疆之路。
  • 勤耕合規責任田 共築反洗錢籬笆
    (原標題:勤耕合規責任田 共築反洗錢籬笆) 華安保險江西分公司開展反洗錢宣傳月活動
  • 永遠的堅守 無棣李心學一家三代人的水利情長
    上世紀60年代至本世紀20年代,從興水利、治水患到人水和諧共生,承載了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奉獻情懷。李心學一家三代祖孫四人在水利戰線上,用「堅定、傳承、信念」見證了無棣水利事業的發展,更是將他們的大好青春和年華無私奉獻給了無棣水利事業。
  • 萬裡援疆 書香寄情
    原標題:萬裡援疆 書香寄情圖書捐贈儀式現場。沈春良/攝窗外白雪皚皚,新疆察布查爾縣鹽城實驗學校的大禮堂裡卻暖意融融。「快看!這本書是我一直想看的!」11萬冊書佔了半個禮堂,與這些書一同到來的還有江蘇鹽城的孩子們手寫的卡片:「這本《小老虎歷險記》教會我勇敢獨立,希望和你們一起分享」「親愛的邊疆小朋友,願這幾本書給你們帶去知識和希望」……前不久,由江蘇鹽城援疆工作組和江蘇鹽城、新疆察布查爾兩地團委共同開展的「鹽察一家親,共沐書香情」圖書捐贈儀式在察布查爾縣鹽城實驗學校舉行
  • 趙紓襄:緣疆 援疆 圓疆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樣一群人,一群有溫度的人,一群有夢有愛勇敢付出的人。每天上下班,學校與指揮部之間有大巴定時定點接送,但為了多輔導一個孩子,多解答一道化學題,這位中年教師硬是自學維語,以便能與計程車司機交流,方便打車。不論地域,不分民族,以一腔熱情,詮釋大愛!我想,這是一名師者傳道授業的擔當。
  • 閩北夫妻攜手援疆路,天山再續木壘情
    近日,教育部選派的萬名援疆教師木壘分隊在隊長梁小珍的帶領下,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開展下鄉家訪活動,獲得了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在木壘援疆教師隊伍中,梁小珍是隊長,也是續留一屆的「二朝元老」。更令人敬佩的是,在決定留任的同時,她還把同樣是教師的愛人給「忽悠」來援疆任教,開啟「援疆夫妻檔」之旅,雙雙在昌吉州木壘縣中學支教。
  • 浙江湖州教育援疆主抓「師徒傳幫帶」
    浙江湖州教育援疆主抓「師徒傳幫帶」 2020-12-09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凝心聚力】精教研 專領域 促成長——記溫宿縣第二幼兒園援疆...
    為充分發揮援疆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進一步提升溫宿縣第二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活動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該園援疆教師積極參與「周四教研日」聽評課、示範課活動,與當地教師在教研之路上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共同成長。
  • 白景添:家鄉糯米菜餡餈
    家鄉糯米菜餡餈 裡嫩皮酥致味鮮, 濃情桑梓在跟前。 豎蛋心怡嘗野莧, 人強牛壯力勤耕。 河邊野菜圃 我家菜圃在河邊, 甘美蝦鉗綠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