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上學或者開會遲到了,推開門一看一屋子的人,於是立馬拘謹地不會走路了,覺得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渾身不自在,覺得哪都不好了,拽拽衣角,理理頭髮,正正帽子……
總之,一雙手不知道往哪放,更不能閒著,往座位上走的那幾步,就像跑馬拉松一樣的漫長……
我年輕時候是常經歷這種尷尬的,我想許多人對這種感覺也不陌生。除上述外,還有就是當眾表演、講話,大多數人會緊張得不行;開會發言、上課回答問題,也是需要經過一番心理掙扎之後才能站起來。
總之,在人稍微多一點的場合「暴露」自己,接受眾人的目光掃視,就覺得太難受了。很多人把這种放不開的表現歸結為不大方、自卑心理在作怪,或者太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太注重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01
其實,細究起來,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這話猛一聽有些生硬,非要換個說法的話,那就是「過度的自我關注」。
也就是說,問題的本身不在於別人怎麼看自己,而是自己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看得太重要。因為過度關注自我,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都是正面的,所以不免時時處處要求自己以最好的一面示人——
不說不得體的話,不做錯事,穿衣戴帽不能有疏忽……更不允許自己有失敗,否則就會覺得面子全無,在人前抬不起頭來。
事事對自己嚴格要求,每做一件事都如履薄冰,一舉手一投足仿佛有上萬雙眼睛在盯著自己。甚至不敢冒險,不敢創新,因為懼怕失敗,把自己置於風口浪尖被人恥笑,那是萬萬不可的,如此這樣,其實每天都活得很累。
事實上,真有那麼多人在關注自己嗎?真有那麼多人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並加以評價嗎?
02
記得大學時候,我做過一次在我看來特別難堪的糗事,當時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在籃球場打籃球,遠遠有幾個女孩子在觀望。其中有一個女孩子是我們這邊一同學的暗戀對象,於是大家就忍不住拿這個事調侃他,並不時發出怪叫,以此吸引遠處女孩子的注意。
我心血來潮,在籃球場上一扭一扭學那個女孩子走路的姿勢,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也成功吸引了遠處女孩子們的目光。那一刻,我成了籃球場上所有人目光聚集的焦點,也就在那一刻,我的兩隻腳「鬧情緒」,左腳絆了右腳一下,「啪」地一聲,我摔了個嘴啃泥。
剎那間,所有人爆發出震耳的笑聲,尤其是遠處那幾個女孩子的大笑,震得我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此後半年多,每每想起這事,我就恨不得抽自己兩嘴巴,覺得實在太丟臉,太沒面子了。
可是某一天,當我跟那幾個曾目睹我難堪摔倒的同學再說起這事的時候,他們中有的表示「不記得了」,有的說「好像有這麼回事」。
那會我真是覺得,自己也實在太自作多情,在別人早就不記得的時候,還一廂情願地認為人家一直在暗地裡笑話自己。其實,這是典型的,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03
曾有一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階梯教室裡,有一百多名學生正在等老師來上課。這時候,心理學家安排兩個學生穿著特別扎眼的大紅色且泛著螢光的大衣,從教室正門走進去,沿著第一排座位大搖大擺一直走到教室最後一排坐下來,下課後再從教室後門悄悄出去。
教授問這兩名學生,「你們覺得會有多少人留意到你們?」一個說:「怎麼得也得有百分之七八十。」
另一個說,「我覺得我經過的地方,同學們都抬頭看我,滿臉都是驚異的神色。」可是,當教授逐一問教室裡的同學們,有誰注意到這兩名學生的時候,竟只有不到25%的人舉了手。
而且,在這些人當中,還有很多人表示,他們只看到有這麼兩個人走進教室,但當他們從自己身邊走過去之後,他們很快就忘記了這事,只專心等著上課了。
至於他們經過自己身邊坐到哪裡,然後幹了什麼,什麼時候走的,他們一概不清楚。也就是說,他們也只是條件反射般地瞥了這兩個人一眼,然後就該幹什麼幹什麼,忙活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