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鹿鼎記》與《碧血劍》的關聯,談談何惕守出場的作用

2020-12-25 渡月君

熟悉金庸小說的朋友應該知道,《鹿鼎記》與《碧血劍》這兩部小說之間是存在著極大的關聯的。首先,在時間線上,滿清承襲前明;其次,在武俠層面,江湖各大派依舊存在,且以《碧血劍》中的華山派威名最盛;最後,在人物關係上,前明長公主削髮為尼是為九難,李自成隱姓埋名,只為再見陳圓圓一面,何惕守替師辦事,重返中原。凡此種種,均印證了二者之間的聯繫。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何惕守作為一個在《碧血劍》中很晚才登場的次要角色,為何能夠在《鹿鼎記》中出場呢?要知道,無論是九難,還是李自成,他們均是很早就出場的主線人物。而何惕守這麼一個極其細微的角色,金庸為什麼要安排她在《鹿鼎記》中出場呢?想來必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何惕守的出場,是為了引出袁承志的行蹤

在《碧血劍》的結尾,原五毒教教主何鐵手拜華山派弟子袁承志為師,改名何惕守,並隨袁一起流亡海外。到了《鹿鼎記》一書中,金庸曾數次提及袁承志的名字,但卻一直沒有告訴讀者袁承志的行蹤,而是借九難之口令讀者浮想聯翩:

其時馮難敵方當盛年,今日卻已垂垂老矣。他師祖穆人清、師父銅筆鐵算盤黃真想來均已不在人世,至於他師叔袁承志呢?這人她當年對之刻骨相思,可是二十幾年來,從沒得過他一點訊息。

以及:

說到武學修為,她除了學得木桑道人所傳的鐵劍門武功之外,十餘年前更得奇遇,百尺竿頭又進一步,與當年木桑道人相比,也已遠遠地青出於藍,環顧當世,除了那個不知所蹤的袁承志之外,只怕再無抗手了。

無論是「從沒得過他一點訊息」,還是「那個不知所蹤的袁承志」,金庸這樣寫無非就是想勾起讀者對於袁承志的回憶和念想,讓讀者期待著後續的章節能夠突現曙光。顯然,何惕守的出現,便是為了滿足讀者的一絲期待。

於是,在《鹿鼎記》第四十一回中,便有了如下描述:

這黃衫女子,便是當年天下聞名的五毒教教主何鐵手。後來拜袁承志為師,改名為何惕守。明亡後她隨同袁承志遠赴海外,那一年奉師命來中原辦事,無意中救了莊家三少奶等一群寡婦,傳了她們一些武藝。

雖然這裡沒有點明何惕守回到中原辦的是什麼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袁承志依然在海外活得好好的。而這,便是金庸借何惕守的出場所要傳達的第一層作用。

何惕守的出場,是為了將《碧血劍》的主線與《鹿鼎記》的主線串聯

何惕守的出場不是巧合,而是經過金庸精心安排的。按照《鹿鼎記》中的故事發展,何惕守一共有過兩次出場,其中第二次為正面出場。那麼,為何金庸只獨獨描寫了第二次出場的詳細經過呢?因為在那一次經歷中,《鹿鼎記》的絕對主角韋小寶也出現了。

何惕守作為袁承志的親傳弟子,其與袁承志的關係不言而喻。而我們都知道,《碧血劍》的絕對主角就是袁承志,所有的故事走向均圍繞著他展開。同樣的,韋小寶作為《鹿鼎記》的絕對主角,書中的故事走向自然也圍繞著他。因此,何惕守的登場其實正好將這兩部書的主線故事連接在了一起,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連接點。

此外,作為一部武俠小說,武功是必不可少的。何惕守作為集五毒教與華山派武功於一身的當世高人,她承載著的除了濟世救民的俠客使命外,還有對一身武功的傳承。韋小寶是《鹿鼎記》的主角,將武功傳給他極為的合適。但是,與其他主角不同的是,韋小寶沒有天資,而這對練武之人非常致命。因此,何惕守只能將獨門暗器「含沙射影」傳授給了他。而這,便象徵著兩部小說間的武學傳承。

何惕守的出場,體現了傳統俠客為國為民的思想

何惕守自從拜入華山派門下後,袁承志身上的俠客氣質便開始深深地影響著她。袁承志本該憑藉自己的武功和地位,做一番大事,可久居海外的他不知因為什麼緣故,卻不願意回到中原。於是,他派了自己的徒弟何惕守代替自己返回中原。以袁承志的性格,安排何惕守回中原所辦的事,應當是與為國為民有關的,而何惕守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首先,在何惕守回到中原後不久,就遇上了被押往寧古塔的莊家一眾遺孀。何惕守便順勢救下了她們,然後為她們找到了安置的地方,最後甚至還傳授了她們華山派武功。如果何惕守心中沒有為國為民的思想,如果何惕守還只是當初那個心狠手辣的何鐵手,那麼她就絕不可能伸出援手。

其次,何惕守在安置完莊家一眾遺孀後,便離開了。沒有人知道她去做了什麼,書中也沒有特別提及這一點。可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她必然是去完成袁承志交代給她的任務。這個任務是什麼?從袁承志身上也許可以推測一二。第一,袁承志最希望做的事情當然是把滿人趕出中原,第二,袁承志最希望見的人自然是阿九。

但是,從書中的描述來看,何惕守並沒有跟九難有過一絲一毫的接觸,這說明她所要完成的任務應當與反清大業有關。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會做什麼呢?我想,暗中聯絡中原各部的反清勢力,尤其是「山宗」舊部的勢力應該是必然的。等到時機成熟後,便可伺機起兵。至於袁承志,他也極有可能在那個時候回到中原,指揮作戰。

最後,如果我們著眼於整部《鹿鼎記》,其實也不難發現,何惕守所做的一切,也正是陳近南等人窮盡一生所追求的事。因此,何惕守的出現,其實正體現了金庸筆下那些傳統俠客心中常存的為國為民思想。

相關焦點

  • 《碧血劍》其實是《鹿鼎記》的前傳,你們看出來了嗎?
    《碧血劍》不如《鹿鼎記》出名,影視劇翻拍次數也遠遠不如《鹿鼎記》,有很多人並不了解《碧血劍》,《碧血劍》只有短短20章,而《鹿鼎記》是它的2.5倍,足足有50章。崇禎皇帝和長平公主金庸在《碧血劍》的題後話裡也說,這部小說明面上的主角是袁承志,實際上的主角是袁崇煥,其次是金蛇郎君,這兩個在書中都沒有正式出場的人物。
  • 碧血劍和鹿鼎記最強的兩個門派:華山派和鐵劍門
    在碧血劍與鹿鼎記中,江湖格局不同於的金庸許多小說,金庸的多數小說以少林、武當(或者丐幫)領袖武林,但少林也好,武當也罷,在這個兩個時代風光都被華山派和鐵劍門所奪走,這兩個門派有多強呢?碧血劍時代活著的頂尖高手,穆人清、木桑、玉真子、袁承志、歸辛樹,三個出自華山派,兩個出自鐵劍門。
  • 洪安通是鹿鼎記第一高手嗎?未必,這幾個人可與之爭先
    鹿鼎記中神龍教的洪教主武功極強,因其最終一戰,很多人認為他是鹿鼎記的第一高手,的確洪教主的最終戰含金量極高,足夠讓他去爭奪這個鹿鼎記第一,但是除了洪教主之外,鹿鼎記還有幾人可與之一較長短,這幾人分別是上代主角袁承志、神拳無敵歸辛樹、獨臂神尼九難,再加上神龍教主洪安通,這四人武功是在鹿鼎記中是毋庸置疑的前幾位。
  • 武學盛世——鹿鼎記人物實力等級大劃分
    就連被網上謠傳天龍遠高於他書的凌空掌力也強不過鹿鼎記,鄧炳春這種二流好手打出來的掌風讓滿室桌椅粉碎。因此,與其說金書武功隨著年代而退化,倒不如說長篇的金書高手往往強於中篇,道理很簡單,疊箱子而已,長篇出場的人物遠多於短篇,武力值往往一層層疊得更多,而另一方面金庸有越寫越誇張的趨勢,這麼一來主要創作於前中期的中篇就吃了虧。
  • 鹿鼎記隱藏的最強高手團體:海外的袁承志勢力
    一般談到鹿鼎記的高手團體,往往會提到神龍教、天地會、少林寺等等,然而這些個勢力的高手質量雖高,卻絕非鹿鼎最強,鹿鼎記最強的高手團體,乃是那個遠在海外的袁承志,由他帶領下的高手團。
  • 未在鹿鼎記提及,卻存在於鹿鼎記世界觀中的隱藏高手
    作為金庸的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在論武上其實是及佔便宜,一方面由於創作時間最晚,武功描寫越來越誇張,另一方面,鹿鼎記上承碧血劍,下接連城訣、飛狐系列,甚至和雙鵰(海大富的化屍粉是歐陽鋒傳下來的)、笑傲江湖(澄觀提過獨孤求敗和令狐衝)聯繫上,因此隱藏人物極多,在本號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了鹿鼎記中的碧血劍人物鹿鼎記隱藏的最強高手團體
  • 寫金蛇劍的小說,書名為何叫《碧血劍》, 金庸到底怎麼想的?
    金庸的所有小說中,書名跟小說內容都有些許聯繫,只有《碧血劍》顯得很詭異。看過《碧血劍》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的確有一把寶劍,可它叫做金蛇劍,本來是五毒教的寶物,夏雪宜為了偷到它,利用美男計迷惑何紅藥,最終拿到了金蛇劍,並用它打得溫家五老束手無策。
  • 《鹿鼎記》中出場了哪些歷史人物?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所著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它以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通過韋小寶這個聰明機智卻又不太會武功的主角經歷展開情節。《鹿鼎記》中涵蓋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明史案、擒鰲拜、平三藩等等。相應的,《鹿鼎記》中自然也出場了許多歷史人物,今天夜讀史書就來與大家一一盤點。
  • 盤點電視劇版《鹿鼎記》,梁朝偉陳小春誰更像韋小寶
    1977版《鹿鼎記》文雪兒反串韋小寶值得一提的是,文雪兒可謂是早期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多位武俠大師作品的重要詮釋者,在佳視時期,她不僅出演了初代韋小寶,還出演過初代《碧血劍》中的女主青青,初代《雪山飛狐》中通透人心、
  • 鹿鼎記十大頂尖高手,武功排行榜,陳近南只能排第六
    10、海大富出場就重病纏身的海公公,秒擒茅十八,武功可說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後來眼睛瞎了,去古墓和白衣人對打,海公公由於身體疾病和眼睛瞎了看不到對方,打鬥中處於下風,此刻茅十八出現,打跑了白衣人,甚至砍掉了面具。這個說明了明眼人和瞎子的海公公戰鬥力相差有多麼遙遠。
  • 鹿鼎記中的常見謠言,有幾個忽悠過你?
    鹿鼎記作為金庸最後一部小說,這部書的武功討論程度比其他書要來的低,但是關於鹿鼎記的影視作品影響力卻不小,如果周星馳的電影版《鹿鼎記》,張衛健的《小寶與康熙》,陳小春的電視劇版《鹿鼎記》都算很多人童年回憶了。不過網上關於鹿鼎記的內容也有很多謠傳,這裡我在看新版鹿鼎記彈幕時發現了許多,這裡略微澄清一下。
  • 牛眼看金庸,聊聊《鹿鼎記》裡面人物武功排名
    《鹿鼎記》可能是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吧,其餘武俠小說的男一號都是歷盡磨難以後,武功大成,雖然不是天下第一,但都是絕頂的存在,但是《鹿鼎記》直到最後,男一號的武功還是一個路人的水平。和多數武俠小說裡的快意恩仇直來直去不同,《鹿鼎記》更多的描寫了官場的黑暗,不僅僅是官府皇宮裡面,就是幫派裡面也是一樣。雖然《鹿鼎記》不是以武俠江湖為主,但是還是有不少高手存在,今天小編也排排《鹿鼎記》裡面的前十,還是老規矩,只看原著不講影視,像袁承志這種只提到名字沒有出場的人物不列入排名。
  • 金庸《小寶六鳳》,是著名言情武俠小說,和鹿鼎記有許多相似之處
    張一山版韋小寶本書的主人公叫小寶,很容易讓人想起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二者有諸多相似之處。其次時代都處於清朝,只不過《鹿鼎記》是康熙時期,《小寶六鳳》則是他的孫子乾隆時期。再次二者有些許人物重合,比如《碧血劍》中的阿九公主,也就是《鹿鼎記》裡韋小寶的師父九難神尼,在《小寶六鳳》中也有提及,在開頭就出場了,為反清復明在奔波努力。
  • 出場就帶綠帽,劇情如過家家,張一山版韋小寶也能叫《鹿鼎記》?
    《鹿鼎記》金庸先生的小說是個大IP,《鹿鼎記》則是大IP中的大IP。從1977年香港佳藝電視臺拍攝的第一版《鹿鼎記》開始,四十多年間,《鹿鼎記》共有電視劇七部,分別是臺灣兩部,香港三部,內地兩部,還有兩部電影。
  • 碧血劍美少女阿九為什麼黑化成惡毒之人?獨臂神尼九難的人生悽慘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206期碧血劍美少女阿九為什麼黑化成惡毒之人?在碧血劍中,獨臂神尼九難叫做阿九,是一個單純美麗的可愛少女,大明的公主。除了極度美麗以外,阿九還相當幼稚。看到皇宮外的老百姓很窮困,無法生活,阿九就拿著宮裡的黃金白銀去做善事。雖然這是沒用的事情,也救不了這麼多人,也說明阿九心地善良。
  • 鹿鼎記:何鐵手為何要與歸辛樹為難?或許是為逼迫袁承志出山
    一何鐵手是《碧血劍》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赤腳的妹子,帶毒的妖媚,說話嗲嗲的。在《鹿鼎記》中她也「客串」了一把。第一次出現是救了莊家三少奶奶等一大家子「未亡人」,第二次出現則是坑了歸辛樹一家子。歸辛樹是袁承志的二師哥,也就是何鐵手的二師伯。何鐵手嘴上說不能得罪二師伯,但是最後還是置身事外,任由歸辛樹一家子被天地會處置。無怨無仇,又是同屬華山派,何鐵手為何要跟歸辛樹為難呢?原著中寫了,何鐵手在莊家鬼屋,一時技癢,把韋小寶所下的尋常蒙汗藥給換成了自己配置的厲害麻藥,最終將歸辛樹一家三口全部麻翻在地。出來一看,壞事了,這是自家人,歸二師伯一家子呀。
  • 《鹿鼎記》18集被禁?這集內容非常重要,究竟是何原因消失了?
    《鹿鼎記》18集被禁?這集內容非常重要,究竟是何原因消失了?大家都知道,自《鹿鼎記》上線以來飽受爭議,雖然它沒有像《雷霆戰將》那樣直接下線,但依然是被「差評」連連攻擊,但自從隨著這部劇的更新,網友已經漸漸適應了新《鹿鼎記》的劇情與畫風,而且張一山在劇中的表演,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差評不斷了。
  • 武俠宇宙全覽之——鹿鼎記殺
    本系列作品包含:「射鵰英雄傳殺」、「神鵰俠侶殺」、「倚天屠龍記殺」、「天龍八部殺」、「俠客行殺」、「鹿鼎記殺」,六套作品共同組成了「武俠宇宙」,在「武俠宇宙」中,相同的招式技能描述相同,武俠概念也都一併通用。
  • 甜蜜七夕 《碧血劍》紅將紅裝紅寶浪漫來襲
    金庸正版授權《碧血劍》首款手遊「七夕節」活動8月26日0:00-9月9日23:59浪漫來襲,長達半月的節日狂歡,多重福利活動相繼上線,紙鶴鮮花無限掉落,紅將紅裝紅寶免費兌換,還可享受超多福利優惠!趕緊玩下《碧血劍》壓壓驚吧!紙鶴元寶上線就有,隨機口糧箱即刻到手,豐厚節日福利,只要你登錄就送!連續3天登錄,福利翻倍領取!另外,每天多多 參與活動副本,還有更多節日驚喜哦!
  • 《碧血劍》中的華山派有多強?三代弟子勝過大幫幫主
    在《碧血劍》中,華山派一枝獨秀,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獨享天下第一的大名數十年,二弟子歸辛樹是江南武林的領袖,天下前十的高手有四個是華山派的,不單單掌門和二代弟子武功高強,就連三代弟子也個個不同凡響。馮難敵還曾在華山和何鐵手對過一掌,旗鼓相當,到了《鹿鼎記》時,馮難敵接任華山派掌門,並成為陝西省盟主。何惕守見他腳步凝重,【知他武功造詣甚深】,臉上仍然笑眯眯地露出一個酒窩,【心中卻嚴加戒備】,笑道:「我接不住時,你可別笑話。」馮難敵道:「好說,賜招吧!」身子微弓,右拳左掌,合著一揖,拳風凌厲,【正是「破玉拳」的起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