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個人?」孩子回答11人,被老師打叉

2020-12-10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回想自己的學生年代,可能絕大多數家長想到的除了美好的校園生活外,就是令人頭疼的數學題了,可是好不容易熬過與數學「艱苦奮戰」的十幾年,迎來生活「大解放」,誰知生一個孩子就讓人一朝回到解放前。

越來越多的家長表示:雖然躲過了中考、高考數學的狂轟濫炸,卻不得不在自家小學生數學題的面前低頭。

「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個人?」孩子回答11人,被老師打叉

張張是一名一年級學生,平時成績在班級處於中上水平,每次上交的作業總是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天布置了一道數學題

已知小豬佩奇前面有4個人,後面有6個人,請問這支隊伍一共有多少人?

張張看到這道題的第一反應,就是太簡單了,他以為老師是覺得,班上有同學會忘記算上小豬佩奇的少數一個人,便胸有成竹地填上了11個人,晚上張張爸爸檢查兒子作業時,還誇兒子沒有掉入老師挖的陷阱。

可誰知第二天作業情況反饋時,班上一半以上同學的答案都被打了叉,連平時成績拔尖的同學也都做錯了,張張也是其中之一。據老師說,班上僅有兩三位孩子寫對了,這道題的答案應該為10,這讓張張和他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其餘孩子的家長也是如此。

張張爸爸又看了幾眼題目,這怎麼看答案還是11啊,要知道自己可是國內知名大學畢業的,肯定問題出在老師那邊。

想通後,張張爸爸就在家長群裡問老師:老師你是不是把答案記錯了,這個不就是4+1+6等於11嘛!這話一發出去,就引來眾多家長的紛紛附和。

可接下來老師的一番話讓家長們無話可說了:題目問的是一共幾個人,可小豬佩奇並不是人,所以不能算在內。

「小豬佩奇題」的背後,反映的是中美數學教育的差異

要想學好數學,認真和嚴謹二者缺一不可,任何步驟的演算過程,都要根據一定的依據和定理,同時輔以足夠的閱讀理解能力,很多數學差的小孩就是從第一步——理解題目上就落後他人,弄不懂題目,自然沒辦法繼續下去了。

可中國的題海教育模式,就要求孩子一上來就要會「蒙」,有的孩子數感好,邏輯能力強,所以不成問題;可數感差的孩子,就只能在題海中團團轉,越做越亂了。

美國卻不同,他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幫助他們學會理解題目後,再教授運算、定理等,因此美國的孩子在數學公式和定理的運用方面,可謂是得心應手。

數學思維的三個發展階段——

一、2-3歲的前運算階段:對運算符號能大概有個表象的認知,通過學習也能運算,但是逆向思維能力還不夠靈活。

二、7-12歲的具體運算階段:這時候孩子通常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通過練習也能掌握逆向運算,但對於抽象概念還是難以理解。

三、12-15歲的形式運算階段:能夠區分形式和內容,進行抽象邏輯運用和理解,同時也能進行一定的命題推導。

家長要想自己娃能有好的數學能力,2-8歲是孩子培養數感的黃金階,一定要好好把握。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及數感呢?

一、打好地基——語言理解能力

理解是做題的前提,要是孩子連題目意思都無法把握,解題毫無頭緒,題目自然做不出來,所以數學也是需要良好的語言能力。

二、立好結構——建模能力

建模就是用圖形表示題目意思,通過文字—圖形—文字的轉換,更好理解題目內容,完成運算。在這一過程中,還能鍛鍊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

三、做高房頂——運算能力

如果說前兩種能力,保證的是數學這棟「房子」的穩固,那麼運算保證的就是「房子」的高度,運算能力強就能輕鬆把抽象複雜的公式,轉化為具象易懂的數字,那麼做起題目來自然如魚得水般流暢。

討論話題:你怎麼看待這道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人?孩子回答11,老師卻扣了他的分
    比如以下幾個腦筋急轉彎,若是沒有答案的話,你能回答出來嗎?玩腦筋急轉彎,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佩奇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人?孩子答對了,卻被老師扣分鄰居家有一個小孩,名字叫小新,他的成績在班級裡一直是名列前茅,可是最近一次考試卻考得非常糟糕,原因就是在考數學的時候,錯了一道題,被老師扣了5分。當小新拿到試卷的時候,認真看了一遍,卻怎麼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 我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人?孩子答「11」人,卻被老師扣了分
    真實案例1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有4個人,後面有6個人,問一共有幾個人?孩子達11人,卻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紅紅的叉號,但是回家大人看也是11人啊,但是老師回覆說:「佩奇是小豬,不是人,所以正確答案是10人」。連同家長都崩潰了。很多家長就是覺得不合理,這樣的題目都是套路,故意為難孩子。
  • 「前4人後6人一共幾人?」孩子回答11人,老師說:不是11人
    你現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孩子的題就很頭疼?本來滿懷信心的去教孩子寫作業,卻被一道一道題攔住了?「前4人後6人一共幾人?」孩子回答11人,老師說:不是11人有一個孩子的試卷是這樣的:「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4人,後面6人,隊裡共幾人?」這個孩子回答了11人,但是卻被老師判了錯,家長看著也很蒙,於是就去詢問老師。
  • 小學生「4+6+1=11」被打叉,老師給出的解釋,家長無法認同
    孩子念小學時,孩子的作業家長還算招架得住。小學生"4+6+1=11"被打叉王女士的小孩正在上一年級,數學成績一向都是不錯的,考試差不多都是滿分,從來沒有考低於98分。但是,那一次的考試,她的小孩卻只考了95分。
  • 我前面4人後面6人,一共幾人?腦筋急轉彎能用到數學試卷中嗎?
    01案例:小芳今年一年級,數學考試中出現了一道題——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我前面4人後面6人,隊裡共有幾個人?於是她寫上了4+6+1=11,沒想到老師竟然打了個大紅叉,並公布正確答案是10,因為小豬佩奇是豬不是人。小芳雖是還有疑問,但也不敢反駁,小芳的爸爸回家後看到了女兒作業,卻不認同這個結果。他認為這屬於「腦筋急轉彎」,放在嚴謹的數學題裡並不合適,於是用微信開始和老師交流。
  • 「前4人後6人一共幾人?」孩子答對卻被扣分,老師:不是11人
    「前4人後6人,隊裡一共幾人?」 方先生(化名)的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數學考試幾乎是滿分,這次考試有一道題沒有答對,孩子回家還說不明白為什麼會扣分。方先生拿過題目一看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邏輯題: 「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4人,後面6人,隊裡共幾人?」 孩子的答案是4+6+1=11人,因為要把正在排隊的自己也算進去。
  • 一年級的數學看圖填空題被打叉 家長:我感覺孩子做得對啊
    人們開玩笑地說檢查輔導作業,已經成為了引發孩子與家長之間矛盾的重要導火索之一。帶著讀了N遍的拼音,一讀還是錯,讓家長頭痛不已。有人數學可能稍微好一點,其實也不見得。還記得那個讓人好氣又好笑的短視頻嗎?洗衣機高1釐米,5米長的鑰匙,15米長的鉛筆!這些內容大家是不是覺得耳熟能詳?乘法口訣背成:九九四十五。記得視頻中孩子爸爸氣得差點跺腳的尷尬場景嗎?
  • 「11減去4等於7」被打叉,家長們坐不住了,老師的解釋無法反駁
    「11減去4等於7」被打叉,家長們坐不住了,老師的解釋無法反駁如今的小學生可謂壓力山大,由於應試教育的要求,許多小學生的題目都難倒了一大批家長,甚至一些思考題難住了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的高中生,其原因在哪呢? 下面來帶大家看一個案例。
  • 4+6+1=11被判錯,寶媽質問老師卻被打臉
    李女士的孩子上一年級,平時學習不錯,但有一次考試,李女士女兒卻錯了一道題,她看了十分不解:這道題哪錯了?這道題是這樣的「小豬佩奇的前面有四人,後面有六人,總共有幾個人?」女兒直接寫了「4+6+1=11」,李女士覺得確實沒錯。
  • 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憑啥?數學這樣學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現在小學不僅僅有語文、數學、英語,還有很多關於智力開發、急轉彎的各類難題。那今天,蘭友就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氣人」的爭議。因為一份「標準答案」,家長和老師吵了起來。01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張女士的女兒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雖然才7歲,但是已經會做兩位數的加減法了。幼兒園裡,小朋友學會了很多,張女士也在家教了孩子。張女士自己大學數學老師,對女兒的數學成績很滿意,每次跟朋友聚會的時候,都會誇孩子一番。
  • 小學生「連一連」火了,老師打叉卻被網友反懟:這題哪錯了?
    被懟的這個老師是把自己學生的連一連發到網上讓網友們"圍觀",也因為連線連得讓人偏離了原來的意思,以至於老師打叉還遭網友反懟,不過細看連起來的詞語確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不過卻顯得"少兒不宜"。火了不止這個連一連的小孩子,還有像是這個孩子,不管怎麼看,這道題目的回答確實是"滴水不漏",至少你不能說他邏輯上有問題。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群質問老師
    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上班,剩下的時間都在為孩子忙活。從孩子的日常起居到上學課堂作業,都需要盡心盡力,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就落後於別人。小學生「3.2+6.8=10」被判錯,家長群裡質問老師。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算術題:1.2+6.8=8。陳先生不禁疑惑,答案填寫了,步驟也很準確,「為啥老師給我兒子打了一個大大的叉?」是看我兒子成績不爽,還是批改試卷時迷糊改錯了?
  • 「11減4等於7不對嗎?」家長怒氣衝衝質問老師,老師的話讓人無奈
    前言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長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希望能夠更好的開拓孩子的思維能力。只有孩子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才能夠更加獨立的學習。
  • 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學歷家長不服質問,卻老師被打臉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生也不一定作得對,家長吐槽:玩猜謎麼?在網上,經常流傳著一些小學生考試的作文段子,並對此津津樂道,一邊驚訝現在孩子的想像力太豐富,一邊又會感嘆,現在的小學生真的不一樣了。
  • 「1.2+6.8=8」錯哪了?小學生算術題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劉先生下班回家後,四年級的兒子試卷上的一道被打了叉算術題引起了他的注意:1.2+6.8=8。這個算式劉先生怎麼看都沒問題,但是老師就給判的是錯的,劉先生心裡很不服氣,想著是不是老師改錯了,於是就在家長群裡當面質問老師。
  • 1.2+6.8=8居然不是正確答案!你騙我吧?老師的回答讓人口服心服
    1.2+6.8=8。對於這道計算題,通常情況下,我們家長都會覺得,得出這樣的一個結果,是天經地義的。可是有一位小學生,在做試卷的時候,面對這道計算題,得出了同一個答案,卻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而且,這道題目的3分,也沒有得到。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
    01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劉先生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小傢伙雖然長得虎頭虎腦,但卻非常機靈這是一道算術題:1.2+6.8=8,被老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叉。劉先生看到兒子的答案,不禁皺了皺眉頭,心想這答案明明是對的呀,為什麼會被判錯呢?劉先生越想越生氣,於是便在家長群裡私聊了數學老師,生氣的質問道:「1.2+6.8=8到底哪錯了?
  • 一年級看圖列式,4-1=3被打叉 網友:這道題出得不嚴謹
    看圖列式學生列的式子是3+4+2=9, 結果被老師打了叉。孩子沒有理解左邊的3隻小雞朝左走,是離開的意思。所以應該是減3而不是加3,中間的4隻是走了3隻後還剩下的數量,起初應該是有7隻,右邊有2隻則是要加入到剛才剩下的4隻小雞的隊伍。所以正確的列式是7-3+2=6(只)。鄰居小李的孩子的列式與眾不同,她列的算式是:9-3-2=4(只)。結果不用說也是補打了叉。家長檢查作業時,問她為什麼會是4隻?
  • 小學生99分試卷火了,卷面讓老師不舍打叉:總覺得哪裡不對
    小學生99分試卷火了,卷面讓老師不捨得打叉:總覺得哪裡不對一個人若是能夠寫就一手好字,如此必定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這是因為一手好字不單能給人好的印象,對於個人而言也會極大地提升自己的自信心。這樣的一份卷子自然是相當討人喜歡的,漂亮整潔的卷面讓老師都不捨得打叉,老師自己打趣道:"太完美了,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最後這份卷子因為一個組詞上的小錯誤,被扣掉的一份,不然真的是一份完美的滿分答卷了。
  • 小學生數學題「寫寫畫畫」火了,孩子畫出立體「36」,老師:佩服
    於是,雷雷就在下面畫出立體「36」,心想這4分穩拿到手了!結果,試捲髮下來的時候,雷雷就呆住了,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地作畫,竟然被老師扣了4分~雷雷內心十分不服,就去找老師理論,結果老師就說了兩個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