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關於特殊恐懼症的形成,專業上有三種理論來解釋:
一、生物學理論
1、遺傳因素 有研究顯示,很多特殊恐懼症有高度的家族傳遞性,一級親屬中患同病的風險約為正常人的3倍;
2、大腦影像 當被試患者被暴露於恐懼刺激下,通過以下腦部定位影像可記錄到……
PET——前扣帶回皮質、杏仁核及海馬區域的血流增強
fMRI—— 右杏仁核及神經迴路(腦島、前扣帶、前額葉皮質)的激活增強
二、行為學理論
1、學習理論 認為恐懼是通過條件刺激(使其恐懼的事物)和非條件刺激(創傷性的經歷)的結合而獲得的一種條件反射;
2、非結合學習因素 人都有某些天生恐懼的東西,作為個體正常成長的部分,而恐懼成為一種成長中的障礙,但隨著時間,會慢慢習慣這些成長中固有的東西;
3、條件和認知因素 特定恐懼由相關的學習引起,學習的條件有高度的應激體驗,也有通過觀察而獲得的,這其中事關個體對恐懼的持續性,特別是對刺激物的預期焦慮及選擇性注意。
三、心理動力學理論
理論認為,恐懼與外界明顯的刺激無關,而是與個體內在的焦慮有關。通過壓抑將這種內在的根源排除於意識之外,並將衝突通過置換和投射到一個象徵性的物體上,之後再通過對這個物體的迴避來作為對原始衝突的消解……
很多恐懼症始於童年早期,比如對動物、昆蟲的恐懼;而如題主所說「電梯恐懼症」、恐高等場景恐懼症趨向於青春晚期或成人早期;暈血是指血液或肢體損傷的情景所引起的焦慮,但如若伴隨著自主神經系統反應則與其它恐懼症不同,據說這類情況在患者的一級親屬中發生率極高;而「尖銳恐懼症」是根據當時所見的情境而體驗到了可能被刺傷的預期焦慮;至於「密集恐懼症」更多的是網絡、圖像的傳播及群體的趨同……
另外,很多現象、感受並非等同於恐懼症,除了強度及病程,最重要的還要考慮是否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