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到丟臉」的3種行為,很多媽媽都經常做,其中有你嗎?

2021-01-09 嚯媽說育兒

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記。

孩子是一個家庭共同的責任,他帶著我們的期待從牙牙學語的寶寶,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立生活的成年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的行為舉止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其中孩子的性格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在3歲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隨著他們一天天的長大,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方式,作為父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要照顧孩子的心理變化。

比如2歲的孩子,孩子很氣人的時候,你可以當眾打屁股;可是當孩子12歲時,這樣的教育方式明顯就是錯誤的示範了。

朋友洋洋最近就做了一件事,讓女兒和她開始了「冷戰」。

洋洋的女兒今年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一個假期的結束,馬上要迎來小升初,學校就提前組織了一次家長會。

在家長會的過程中,老師對洋洋等幾位家長建議,孩子最近學習成績有明顯的波動,希望家長能夠關注一些。

洋洋認為,既然老師已經點名了,就應該站起來接受批評並表態,於是在家長會結束後,當著同學的面把女兒狠狠批評了一頓。

就這樣,女兒回家之後,一句話都不願意跟媽媽說,倆人現在還在「冷戰」中。

其實,在女兒的心理,她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了,那麼父母在做事之前,就要考慮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會因為父母的一些做法感到丟臉和抗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感到丟臉的3個行為,媽媽們卻經常做。

媽媽經常做的3種行為,孩子卻覺得非常丟臉

1.當眾批評孩子

孩子有了獨立意識之後,他們對外界的看法也會非常的在乎。當孩子犯錯之後,如果被媽媽當眾批評,孩子不僅覺得丟臉,還會認為媽媽不尊重自己。

而媽媽的看法卻正好相反,認為這樣指出孩子的錯誤能夠讓他長記性,卻忽視了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2.不顧及孩子感受,給孩子亂搭配

媽媽喜歡給孩子打扮,是很多媽媽的通病。在媽媽看來,給孩子打扮既能促進親子關係,還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讓孩子更受歡迎,因此對這件事是樂此不疲。

但是有些媽媽的審美和孩子是有差距的,一些媽媽會直接忽視孩子的態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給孩子亂搭配,奇裝異服更是常事。

孩子走出去總是被指指點點,或者被同學笑話,就會覺得非常丟臉;所以在給孩子打扮這件事,媽媽一定要參考孩子的意見,不要一意孤行;或者保持孩子穿衣整潔乾淨就可以了。

3.不分場合喊孩子的小名

現在很多寶寶都會有一個乳名,爸爸媽媽為了方便喊,有時候名字難免會簡單或者無釐頭一些,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就會認為這些名字是「丟臉」的存在。

但是最丟臉的就是,媽媽不分場合喊自己的小名;尤其是在同學或者公眾場合,會讓孩子覺得丟臉,因為孩子很喜歡拿這件事調侃,父母卻認為並沒有什麼;但是卻會讓孩子陷入困擾和尷尬中。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很多父母習慣性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屬物,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經常會做出一些傷害孩子自尊心,打擊孩子的事情來,這些做法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敏感自卑;還會影響你和孩子的關係。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要一意孤行,也許你會收穫更美妙的親子關係。

今日話題:這3種行為你做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高中男生公認「丟臉」的行為,就連學霸也做過,你做過哪幾個
    文/寧媽育兒經 高中時期大家的心理都逐漸成熟,對一些事情都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於美醜更是有了自己的認知。 在高中的校園中,雖然大家都穿著校服,但是經常能看到其中有幾個精心打扮的學生。
  • 孩子的這4種行為,其實是在表達對媽媽的愛意,你家孩子有嗎?
    文丨合格父母導語在如今的生活當中,其實擁有一個自己的寶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讓人高興的一件事情,只要擁有過自己的孩子,那麼她身上的母性光輝就特別讓人感到特別暖心;有些新手寶媽對於寶寶的一些小舉動,感覺到特別煩惱,憂心;比如說有些已經會坐的小寶寶,喜歡用手使勁兒抓母親的眼睛
  • 經常發這幾種表情包的人,通常有這3種性格,你在其中嗎
    經常發這幾種表情包的人,通常有這3種性格,你在其中嗎在微信群裡面,我們通過發表情包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看到一些有趣的表情包也會使我們感到開心愉悅。每次他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他都用幽默的表情包來表達自己所遇到的困境,當我看到他發的表情時 也不會認為他是在發牢騷,也不會因此心情受到影響。發這種表情包的人通常都是比較開朗,樂觀的人,他們通常都表現得積極向上,遇到問題也會採取幽默的方式進行吐槽,不會讓人因為他的不滿,而影響心情。但是也有一些是例外,因為有些通知我哇!人可能在日常交往中,並沒有很多的朋友,性格較為內向。
  • 並非只有「慈母多敗兒」,這3種媽媽一樣毀孩子,家長都來看一下
    其實,不只是過度溺愛孩子的「慈母」,這3種媽媽一樣毀孩子,家長都引起注意。1、控制欲強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孩子有著極強的掌控,這一類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嚴格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路去走。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意識、創新、獨立能力都會被消磨,變得沒有主見,只能在競爭中被人潮研磨,變得碌碌無為。父母長期總是控制孩子的行為,可能在小時候不會有大問題,但孩子心中始終對父母的行為感到不滿,這些不良情緒會在孩子的心中不斷積壓,慢慢地就可能會不定時爆發出來,甚至在將來出現對父母的報復行為。
  • 6種扼殺孩子想像力的行為,你做過幾種?
    「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相信這句話你一定聽過。在遊戲過程中,孩子能學到很多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假扮遊戲(即過家家),它能促進孩子個性、 社會性、情緒及思維各方面的發展。在往期的推文中《想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千萬別忽視「假扮遊戲」!》我們介紹過如何引導有發展障礙的孩子學會「假扮」。
  • 自戀媽媽的9個特質:你也有這樣的媽媽嗎?
    所謂情感的匱乏,就是指母親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待和願望,並給予孩子過度保護和溺愛,讓孩子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而這並不是為了孩子考慮,而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比如當你跟你交往多年的男朋友分手後,你的媽媽會說:「你真是太讓我丟臉了。」這個時候她考慮的不是你失去愛人有多痛苦,而是她會不會丟掉臉面的問題。
  • 這3種不合理的行為,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心理防禦機制
    老公一忍再忍,還是爆發了,他收起孩子的語文書、本子和筆,「不用寫了。」大寶被壓抑的怒火終於有了發洩的渠道,開始拼命地吼叫,「誰讓弟弟把我的語文書弄壞了,都怪他,為什麼你不說他,總說我。」如果只孤立地看大寶的行為,你會覺得他很委屈,因為弟弟把他的語文書弄壞了,導致他無法寫作業。
  • 來自這3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一般不會哭,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來自這3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一般不會哭,你家孩子是這樣嗎小時候聽到自己要背著書包上幼兒園,心中總是萬般期待,想像著班級裡陌生而又熱情的面孔,以及年輕貌美的老師,恨不得在幼兒園"安營紮寨"。每次放學後也不願意回家,經常"陪伴"在娛樂設施的身邊,盡情享受著懵懂的學生時光。但如今你會發現很多小孩子對幼兒園都有一種"恐懼",每次上幼兒園都會上演一出"心理諜戰劇",在"上與不上"之間做思想鬥爭。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晚自習時,男生自認為「很low」的3種行為,很多女生卻覺得很帥
    文/教育角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幾乎很多學校都有晚自習,尤其是一些馬上就要面臨升學考試的學生,學校為了可以學生們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學校,晚自習的很需要的。我們在上晚自習的時候,大多都是安安靜靜的,一般不會有什麼吵鬧的聲音,因為在如此安靜的壞境晚自習時,一旦有什麼聲音都會引起全班的注意,很多時候在男生眼中自以為「很low」的3種行為,很多女生卻覺得很帥,到底是什麼行為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3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還不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的早期教育就像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地基打得好,房子才能蓋得好。孩子早期教育的好,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行為,自然會少走很多彎路,長大後會更加優秀,更加有出息。教育孩子是困難而又複雜的一項工程,家長一定要上心、要重視起來。很多家長總歸是無底線地縱容孩子、溺愛孩子。
  • 如果你是這3種媽媽,如果不及早改變,孩子長大後容易疏遠你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你是這3種媽媽,如果不及早改變,孩子長大後容易疏遠你我們都是媽媽都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為何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孩子卻漸漸疏遠了母親呢?
  • 作為一個阿宅讓自己的孩子丟臉了嗎?日本網友發帖感謝孩子的諒解
    正如《菊與刀》中所描述的,日本其實還蠻矛盾的,儘管說日本在很多人的眼裡是一個二次元的動漫王國,不過,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眼裡對阿宅充滿了偏見,畢竟,對於社會壓力十分沉重的日本(其實也適用於很多地區)來講,擁有一份工作,能養活自己,才是正當行為,而知名漫畫《龍珠》裡的悟空因為沒有工作,
  • 做家務的孩子有多優秀,你都不知道!再忙也要花3分鐘讀完!
    當一個孩子在家裡,因為孩子小,同時現在住在大城市或者家裡有幾個大人在帶一兩個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通常就以孩子還太小,還不懂事為藉口或者事情做不好就不讓孩子動手,於是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什麼都不願意動手的習慣,長此以往你再想讓他去做事就像登天一樣難,因為他的懶惰的行為模式已經形成了。
  • 3種方便快捷的早餐,實際上等同於「垃圾食品」,很多孩子經常吃
    光是孩子的早餐就難倒不少家長,由於早上家長要上班,孩子要上學,所以大多家庭追求方便快捷的早餐,但這些方便的早餐卻不一定有營養,甚至等同於「垃圾食品」。這3種「不合格」的早餐,很多孩子經常吃。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時候,常吃這些早餐容易影響孩子的成長,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
  • 媽媽強迫孩子做吃播賺錢,路人質疑:孩子是你親生的嗎?
    近日網曝一則新聞:3歲女孩被父母餵到70斤,疑似做吃播賺錢,女孩異常的體重引發了網友對其父母的強烈譴責。當今社會,直播盛行,很多博主為博取關注不擇手段,類似的畸形吃播也不在少數。廣東衛視《你會怎麼做》情景還原家長強迫孩子做吃播,周圍的路人遇見會怎麼做呢?
  • 孩子喜歡做的3種「搗蛋」的行為,代表和父母關係好,家長要重視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他們更喜歡女兒不喜歡兒子,這是因為他們覺得兒子比較調皮搗蛋,不像女兒一樣乖巧。但其實孩子之所以做搗蛋的行為,這代表了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非常不錯,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所以他們在平時相處中,會有以下三種搗蛋行為的出現:極度喜歡幫忙,但總辦壞事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最經常跟父母待在一塊,所以他們特別關心父母的情緒。
  • 被孩子感動的5個瞬間,這些行為說明他真的很愛你,父母甘之如飴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也會給父母帶來意外之喜,可能只是不經意的一件小事,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無意間的話……都在訴說著孩子的愛意。在這些溫暖的瞬間裡,你會感覺孩子突然間長大了,心中滿滿的感動。@無名無姓一人:我有嚴重的低血糖,所以家裡經常備著糖,5歲的寶貝從幼兒園回來,說今天老師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棒棒糖,別人都吃完了,我沒吃留給媽媽的。看著他小手裡那糖紙都被捂得快破的棒棒糖,我的淚水怎麼也控制不住。
  • 這3種食物不要做早餐,對胃有傷害,很多人都經常吃,快改了吧
    導語:人體經過一整晚的休息,早上各大器官都處於一個"飢腸轆轆"的狀態,所以早上是最應該補充營養的時候,而早餐的作用比我想像中要重要得多,如果不吃早餐,就會出現血糖偏低的現象,很容易出現暈倒的情況。但是這3種早餐對胃傷害也很大,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選擇早餐的時候可要記得規避。
  • 一個家庭中,媽媽如果是這3種性格,孩子將來很難有出息
    母親的堅強和善良能教會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母親的刻薄和自私,也會在孩子的心裡烙上一道深深的傷痕,成為久久揮之不去的陰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一點也不誇張。一個家庭中,媽媽如果是這3種性格,孩子將來很難有出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