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練習:「莫讓經典萎縮成小眾文化」

2021-01-07 高考網

  2015高考即將來臨,作文在高考語文乃至於整個高考中有突出的地位,其分值佔到了語文成績的五分之二,不容小覷。寫好作文,讓考生如虎添翼。根據我們多年來的觀察,高考作文往往比較注重考查學生審題分析能力,角度寬泛,考查學生對於材料的解讀、觀點的提煉,並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討論,分析明辨。因此,高考網圍繞歷年作文主題與時下熱點為考生精心挑選相應的預測作文題,希望能為大家有所幫助。同時預祝同學們金榜題名,考取心儀的院校!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某新聞爆料,一女生深夜吃炸雞配啤酒,胃病住院;某超市促銷,買炸雞送啤酒......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颳起了新潮流。有專家提出,大家都喜歡大眾而遠離小眾。

  可有人卻偏愛小眾。在同一檔期,《白日焰火》在柏林電影節出盡了風頭,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都收入囊中。有影評人認為,如何讓小眾被大眾接受,是國產優秀電影突圍的關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我們愛說「那些都是極好的,可我偏不喜歡」,可你一轉頭,會發現你偏偏喜歡的自認為的小眾,其實很大眾。比如納蘭性德的詞,比如先鋒派的詩。如今微信朋友圈、微博,也成為將小眾變成大眾的「神器」。

  又或者,有人一邊愛大眾,一邊堅守自己的小眾。鄉裡巴人和陽春白雪就像炸雞啤酒和高檔法國菜一樣,可以同時附身在一個人身上。

  你認為的小眾是什麼樣的?音樂,圖書,電影,範疇不限。你有沒有過類小眾與大眾互相參透的困惑?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得套作與抄襲。

  名師.閱卷詳解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越來越注重考查考生觀察和思考生活能力。本題中的「小眾」,既是少數人喜歡的;而「大眾」,則是多數人喜歡的。本題實際考查考生如何看待「小眾」與「大眾」的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打開思路,首先,具體到個人,要麼喜「小眾」而厭「大眾」,要麼喜「大眾」而厭「小眾」要麼即喜「小眾」且喜「大眾」。無論是喜「小眾」,還是喜「大眾」,都是一種生活態度。寫作時,務必要明確「大眾」和「小眾」的具體內容,才能言之有物。還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才能蕩人心魄,引人共鳴。其次,從「小眾」與「大眾」的辯證關係切入。「小眾」與「大眾」並不是相互對立的,有時「小眾」也可成為「大眾」,「大眾」也可成為「小眾」。從這個角度行文,重在揭示兩者轉化的原因和心裡。

  素材.論據方向

  選材標準:可以選取一些喜愛「小眾」或喜愛「大眾」從而活得精彩的人物,或是結合社會現象,列舉一些小眾與大眾相互轉換的例子。小眾可以走向大眾,而大眾也會隨著形勢的轉變成小眾。

  故宮推出「活」雍正

  2014年8月1日,故宮博物院在網上發不了一組《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動態圖片,以《雍正行樂圖》為基礎,加以技術化改造,製作成動態圖片,並配以「朕就是朕不一樣的煙火」「感覺自己萌萌噠」等解說詞,讓雍正「活」了起來

  在這些「行樂圖」中,雍正帝以各種面貌出現,簡直如同花樣迭出的模仿秀。故宮挑選了「行樂圖」中的九張,予以小小的設計,為大家呈現了一個萌萌的四爺。很多人為故宮此舉點讚,認為這樣有利於更多的民眾了解雍正。

  素材點撥:讓歷史人物顯得更為生動形象,有利於消除時代隔膜,讓歷史人物走進百姓,不再沉寂在歷史長河之中

  標杆範本.必備佳作

  莫讓經典萎縮成小眾文化


  袁甜甜

  莫讓經典萎縮成小眾文化,有此感慨與憂慮,是因為近年來語文教材的改革。(開篇點題,由社會現象切入話題,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近些年來,不少地方語文教材改革的幅度較大,其中焦點之一就是很多經典篇目消失了,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魯迅作品。比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作品明顯減少,初一的教材僅存的一篇魯迅作品《風箏》也被刪了。其餘多個版本的教材中魯迅的作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為何要刪除魯迅的文章?很多人解釋為魯迅文章晦澀難懂,不適合中學生的閱讀口味。 謬矣!誠然,因為時代因素和語言差異,魯迅的文章確定顯得深奧。但是,不要忘了,魯迅的文章曾是時代的標杆,激勵和鼓舞了好幾代人。如果到了今天,因為其深奧難懂,就粗暴地將其剔除,無異於因壹廢食。(分析現象的危害性,富有警策性意義)假以時日,曾經的經典勢必會萎縮成小眾文化,甚至於漸漸死亡。(從假設角度出發,繼續分析危害性,回扣標題)

  其實,魯迅作品的遭遇只是我們經典文化的寒冬的一個縮影罷了。(巧妙過渡,繼續分析危害性,回扣標題)2013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網上搞了個名為「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調差活動,在對近3000名讀者的意見進行統計之後,得出了一個令人膛目結舌的結論:《紅樓夢》高居榜首!不僅如此,在這份榜單前10名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盡數在列,此外還有《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瓦爾登湖》等國外名著,也「不幸」躋身前10名之列。這個活動雖然有惡搞之嫌,但其反映出一個冷酷的現實,那就是一向被奉為經典的作品,真的是曲高和寡。(先敘後議,層層深入。)

  再看看身邊的人,還有幾個能靜下心來讀讀經典呢?就算讀書,也就是看看那些時尚雜誌、言情小說、穿越小說。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經典文化備受冷落,已是不爭的事實。最可悲就是我們的中小學生也漸漸遠離了經典,幼小的心靈也開始受到低俗文學的茶毒,我們又該怎麼樣來拯救他們呢?(結合生活實際來談,冷靜分析現實。)

  固然,經典文學難懂,這絕不是我們疏遠他的原因。它們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價值觀多元的時代,我們一定要摒棄浮躁的思想,自覺抵制低俗文化。靜下心來,耐住性子,親近經典,才能經典淪為小眾文化的尷尬。(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震耳發聵。)

  佳作點評:本文從近幾年的中學語文教材刪減魯迅的作品這一熱點話題切入,上升到經典文學遭受冷落這一高度,可謂以小見大。文章重在分析說理,指出經典遭受冷落的嚴重後果,頗具警示意義,批判力度極強,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相關焦點

  • 「意林體」2020年高考作文命中率高達95%!
    意林體幫高考生事半功倍2020年7月7日,正值高考的第一天,高考語文結束。作為「意林」讀者的各地學子忍不住露出成竹在胸的笑容。例如《北京人有10000種辦法把你逗笑》(2020年第3期);《每個河南人心中,都有一碗胡辣湯》(2020年第1期);《讀懂了敦煌,就讀懂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半》(19年第23期);《邯鄲:原來,這個城市的特產是成語》(2019年第19期)……均可適用於全國新高考Ⅱ卷「帶你走近______」。
  • 2013年高考作文經典素材:學而推廣之 兼濟天下
    2013年高考臨近,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是很多考生頭疼的問題,照搬作文模板顯然是不可取的方式。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為高考寫作做準備,特整理推薦高考作文最新各類經典素材50篇,供考生參考!
  • 高考作文輔導195(一線觀點):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關於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作者:寧朝華因為60分的分值而被稱作高考「第七科」的作文,對於高三的莘莘學子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及持續的影響力,歷年來高考作文,基本上採用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這四種形式,而從2016年湖南省語數外重新採用的全國I卷作文命題形式來看,均為材料作文,除了2019年全國III卷及2016年全國I卷採用的是漫畫材料,其餘皆為文字材料。
  • 剛剛,2020廣東高考作文題出爐!|高考作文|廣東|材料作文|與你為鄰|...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林清清 實習生 方馨娉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廣東近10年高考作文題匯集你還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嗎?2019年 材料作文2018年 材料作文2017年 材料作文2016年 漫畫作文2015年 從不同途徑感知自然2014年 膠片與數碼時代
  • 這18個驚豔又小眾的神仙作文題目,我不允許你錯過!
    你們在寫作文時,有沒有被標題絆住呢? 今天,小唯唯給你們分享18個驚豔又小眾的神仙作文題目,作文再提5分就靠它們了!如2011年湖南卷《謝謝大家,你們來了》,2017年全國卷III《我的高考/我看高考》。
  • 2020年湖北高考作文題來了
    2020年高考首日首場語文考試已經考完大家最關心的作文題目揭曉了!全國 I 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還記得你當年的高考作文題嗎?一起看看過去15年湖北高考作文題重溫屬於你的那份青春記憶~2019年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專家分析2015年高考命題趨勢 內容設計將再創新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 改革方案今年已經出爐,雖然我省不在試點省份之列,但是每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卻在不斷變化,為更好地把握新課程高考命題特點,助力我省考生做好2015年的高考複習,省教科所、省教育學會與省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了全省2015年高考備考研討暨新課程命題分析培訓會
  • 高考作文輔導101:莫做偏見的囚徒(漫畫作文)
    (60分)要求:全面理解這幅漫畫,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不要脫離這幅漫畫的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2016年全國卷一考了漫畫作文「巴掌和香吻」,距今4年,因此2020年的高考作文,從題目的呈現形式來看,漫畫(批評性諷刺性漫畫、褒揚性宣傳性漫畫)無疑是最大熱點。剛剛結束的廣東省金太陽百校聯考作文,在審題上是有一定難度的。
  • 那些年,爺爺、父親、我經歷的高考作文題
    1952的高考作文《記一件新人新事》(小學生作文類)1953年的高考作文《寫一個你所熟悉的革命幹部》(黨報通訊員類)1957年的高考作文《我的母親》1958年的高考作文是《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幕》(黨報通訊員類)1959年的高考作文是《記一段有意義的生活》(中小學生類)1961年的高考作文是《一位革命先輩的事跡鼓舞了我》(中小學生類)1965年的高考題目是《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世界大同類)
  • 2016高考作文漫畫又回來了 六十年作文題目大盤點
    芬奇的故事)  80年代作文命題關鍵詞:關注社會  80年代作文選題豐富,視角關注社會生活。例如在1985年的高考作文題中,就要求考生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汙染等問題;1986年則要求考生以《樹木?森林?氣候》為題寫作。
  • 直擊高考|科大訊飛智學網校首席名師解析北京高考作文
    7月7日上午11點,科大訊飛智學網校首席名師趙龍崗做客《經濟觀察報》高考直播間,第一時間點評高考作文,詳細分析了今年北京高考作文的特點、語文閱讀及作文提分的方法。
  • 日語高考作文難寫嗎?看看老師是怎麼寫的(以2018年真題為例)
    提到日語高考,很多學生都怕作文。如果發揮不好,勢必會拉低整個科目的分數,可是想寫出一篇好作文,又有些無從下筆,看到題目不知道從那裡切入。那麼,寫好一篇作文真的很難嗎?其實並不是,作文考察的重點是表達,高三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腦子裡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知識,只不過平時的練習基本是「解答已有問題」的模式,所以面對「表達」的作文,有些難以適應。只要稍加練習,就能寫好一篇作文。我們以2018年的高考日語作文為例,看一下寫好一篇作文,需要注意哪些。
  • 2020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全解讀(完整版)
    2020年的高考註定與眾不同,因為疫情,很多地方都延遲了開學時間;往年雷打不動的高考時間也推遲了一個月。等高三學生回到學校沒多久,就要開始高考了。語文科目已經考完,而每年全國各地的作文題目,都會成為高考第一天的重頭戲,引發段子手們的討論創作熱情。羽熹童書和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是哪些吧!
  • 剛剛,2020年高考作文題出爐!福建作文題目是……
    2020年高考來得 雖然比往年稍晚點 但是 高考作文題仍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考試剛結束, 晚報君就第一時間拿到了此次高考的作文題, 快來看看吧!
  • @學弟學妹 孝感名師解析高考作文
    7月7日上午11:30分,隨著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各省高考語文作文也隨之曝光。湖北省考生使用的是語文全國Ⅰ卷試題,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有何特點?考生如何立意?考查點有哪些?本報記者聯繫孝感一中語文特級教師史淳良和湖北航天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彭蘭,就今年湖北省語文作文試題進行解析。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其實,即使猜對了作文話題,也不一定能拿高分。因此,與其盲目猜題,不如提高能力。  首先,與其猜高考作文題,不如研究高考作文題。回看最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不管是2017年的「中國關鍵詞」, 2018年的「與國家和時代同成長」,還是2019年的「勞動觀」,高考從不迴避熱點,但是更注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跟自身的聯繫,也更加強化情景設計。
  •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題目啥特點,咋寫能拿高分?來看名師點評
    【回歸經典文化,貼近現實生活】點評名師:河南省實驗中學正高級教師、河南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張定勇■審題難度不大,內容上回歸經典文化所選材料材料出自《論語》和《史記》等經典文化典籍
  • 海島尋夢|高考時光|難忘1977年的高考作文
    雖然我沒參加過高考,但曾經寫過一次高考作文。 那是1978年年初,我在渤海深處的大欽島中學上高中一年級,當時叫八年級。七十年代,在那個遠離陸地的海島上,學校搞開門辦學,勤工儉學,文化課學習抓的也不緊,等我15歲上高中時,雖然已經恢復了高考,但我們學校好像天高皇帝遠似的還沒有進入抓學習的狀態呢。有一天上語文課,老師布置寫作文,作文的題目是《難忘的一天》。他說:「這是去年我們山東省的高考作文題,今天你們也寫一下吧。題材不限,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吧。」
  • 高考作文標題的擬寫技巧,附50+高考作文標題模板
    高考作文近年來常常要求「題目自擬」,更為考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表現靈氣的機會。但是,考場作文的寫作總是在倉促之間,那麼,如何在短時間裡讓考場作文的標題光彩奪目,個性張揚,表現自我,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呢?
  • 中考高考英語作文經典話題高級句型: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是中考,高考英語作文的熱點話題,本文總結了一些常見的句型,希望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中國傳統節日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1.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創造了功夫、中國詩歌、京劇等多種文化形式,構成了燦爛的中華文化。3. Peking Opera is popular in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 dating back to Qing Dynasty.京劇在中國很流行,有200多年的歷史,始於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