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頭老虎,怎麼和解,要做到這三點,乾貨分享

2020-12-21 柔柔媽教育心法

本文作者:心岸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工作二十年,專業熬製教育秘籍,幫助家長解惑!關注我,一起成長!

說起青春期,家長們應該是一肚子的苦水,面對叛逆不聽話的孩子,真的是一點辦法沒有。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頭老虎,橫衝直闖,聽不進去家長的教導,一門心思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若家長管的多,孩子就會頂撞,故意與父母為敵,甚至拒絕與父母溝通。

當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不再和氣,不再交流,父母就要換種相處方式,不能硬碰硬,想辦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解!

案例:

王女士來到諮詢室,神色黯淡,很嚴重的黑眼圈,顯然精神狀態不好。

王女士就在為她家那頭難馴服的老虎傷神難過。最近和青春期的兒子關係降到冰點。可以說已經無交流了。

王女士說,兒子回到家就關上房門,誰都不能進,他也不出來。就這樣,每天上學放學,看都不看父母一眼,令王女士很傷心。

我問王女士,同在屋簷下,卻像陌生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交流的?

王女士說,兒子拒絕溝通已經有一年多了,偶爾交流幾句,但會因為分歧吵起來。母子倆已經失去了好好溝通的能力了。於是,就又是冷戰。

孩子本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卻成了最冷漠的人,想想是令人心碎。但反過來,孩子也是心寒的,父母本身最親近的人,卻是最不理解不尊重他的人,想想也是難過。

父母與孩子發生矛盾最多的原因,還是學習成績。父母希望孩子能少玩點,多學會,可是孩子卻想著在學校累了一天,想多休息一下。兩個不再同一頻道上的人,出發點不同,關注點不同,分歧爭論就來了。

王女士也承認自己功利心太重,一心想讓兒子考個好大學。

平時在單位聽說誰家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就很羨慕,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給自己爭口氣。

對兒子管教上過於嚴格,有時態度也不好,也會罵孩子等。

開始兒子會爭論,會辯解,但每次都沒有改變王女士的想法。後來,兒子就不再爭論了,拒絕和王女士說話,一字不吐。

王女士也沒辦法了,面對一個不搭理自己的人,也沒有了吵架的鬥志。她想和孩子和解。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是衝動型的,情緒想法都不穩定,不成熟,但又不承認自己不對。為了證明自己對,就會堅持到底,與父母死磕。

如果父母不了解青春期的特點,非把孩子不正確的想法給搬過來,表面上是父母對,其實孩子有很強的挫敗感。

聰明的父母應該換著花樣,試探的方式去改變孩子不正確的認知,讓孩子在不自覺中聽從了父母的意見。

我給王女士幾個小建議,先打卡孩子心門,從溝通開始。沒有溝通一切都是白費。

相關焦點

  • 麥家:整整三年,兒子關緊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
    整整三年,兒子關緊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著名作家麥家的兒子在進入青春期後變得十分封閉,像所有青春期的叛逆小孩一樣,拒絕與他進行任何交流。兒子的房門,就如同對他的心門,一關就是三年。在麥家的心中,心疼與痛苦交織。
  • 養孩子一年補習費花掉10個愛馬仕,孩子:我太難了
    孩子上岸考取重點學校,報了十幾個輔導班,養孩子就像開公司,必須捨得投資才能有高回報。這位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是拼了,從孩子小學起,就毅然辭去五百強企業工作,回家做了全職媽媽。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培養雞娃的媽媽。
  • 整整三年,兒子緊閉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
    《來自星星的孩子》提到,青春期,孩子的大腦要經歷兩種重要的處理過程:一是修剪不需要的部分,二是強化它想要保留的神經通路,也就是髓鞘化。髓鞘化的過程是青少年時期大腦發生變化的關鍵因素,所以原來那個可愛的小朋友會變成奇怪的外星人。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李玫瑾:父親要培養胸懷,母親要學會放手
    於是,青春期對父母反抗的本能和父母對青春期的無知出現了激烈的衝突,這往往也是造成親子關係矛盾的根本原因。 王佔郡院長指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角色要從管家變成顧問。」所以,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家長首先要找到和孩子相處的正確方法!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孩子們有成長的煩惱,家長為此更是生出各種煩惱,他們常會問,我們的孩子怎麼了,他們不再如小時候那般可愛,進入青春期後,與我們反抗、對立,甚至常常鬧情緒。可是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既不能推卸責任,更要有使命感,幫著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
  • 李玫瑾:父母教育孩子要趁早,當娃到了青春期,要學會點到為止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性情大變,跟父母老師都親切不起來,一回家就躲到房間裡,鎖著門不讓人進。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很關鍵,孩子在這個時期開始有獨立的思想了,對他們的行為處理不當,很有可能走上歧途。
  • 兒子整整三年關房門拒絕交流,麥家:就像陪伴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多年後,提起那段時光,麥家依然兩眼泛著淚光,坦言道:「陪伴兒子,就像陪伴一頭老虎一樣,你得小心翼翼。」每家都有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每對父母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痛苦的時光。青春期的孩子對一切的說教避耳不聽,對一切的嘮叨感到厭煩,對一切的關心視而不見......
  • 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對常見問題給出三個小秘方
    母子兩個人相依為命,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小麗發現和孩子溝通很難,孩子有心事也不和母親說,母親說話時孩子就像聽不見一樣。母親變得越來越焦慮,母親要麼被氣得大怒後痛哭,要麼兩個人持續冷戰。 其實,這是很多進入青春期後的親子現狀。但是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似乎矛盾會更突出。
  • 青春期孩子固執不聽話?李玫瑾: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點到為止
    在教育孩子時,媽媽已經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但結果卻讓人惋惜。這也提醒我們,作為家長,在跟青春期孩子溝通時要更加注意方法。李玫瑾:教育青春期孩子,要懂得"點到為止"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比較叛逆,聽不進父母勸說式的話語,喜歡跟朋友聊天玩耍,認為只有朋友懂自己。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家長越嘮叨,他們越反感。
  • 教育難題:青春期孩子談戀愛,怎麼預防
    意味著要為你愛那個人的幸福負責任,你有讓你愛的人幸福的能力嗎?」這孩子很認真地想了想:「我現在還沒有。」這位媽媽很認真地對他說你:「這就是你還沒有愛的權利。」孩子可能會反思,怎麼辦呢?為了有愛的權利,我是不是應該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就很巧妙地把孩子該不該談戀愛的問題變為孩子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問題,這是非常藝術的引導法,是值得我們很多家長學習的。
  • 鄧超12歲,讓父親一夜白頭: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然而,這並非他們所願。同樣不好受,身處震蕩中心的,恰恰就是他們。因為敏感、危險、衝動,正是青春期大腦獨有的特徵。 神經科學顯示,青春期孩子的大腦,邊緣系統已經發育成熟,這意味著孩子有著強烈的情緒感受能力。 然而,大腦中負責理性功能的前額葉,卻要到20多歲才會發育成熟。
  •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親的陪伴
    初中階段的孩子正步入青春期,這個特殊時期,需要父母的全身心陪伴,尤其是父親的陪伴。讓我們來聽聽女兒年級一位家長的心得分享,為這位用心用情的父親點讚!我一直認為我家孩子和我一樣,既缺少突出閃光的點,也沒有特別讓老師和家長煩心鬧心的事,是個平庸之輩平凡之人。
  • 怎麼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娃身高的秘密,家長要清楚
    可是天不隨人願,女兒從上學開始就矮別人一頭,低於班裡的平均身高,並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初中,小月和老公為此也是特別發愁,擔心孩子將來因為身高處處受限制。可沒想到上了初中之後女兒子的身高就像坐了火箭一樣,從初一的147cm猛竄到初三的164cm。之後上了高中雖然沒咋長,可也長到了166cm,在女生中也屬於中上水平了。
  • 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頂嘴,該怎麼辦?李玫瑾:用這三句話很有效果
    這不今天又為午飯的問題開始爭吵,起因是笑笑覺得媽媽今天做的飯太素,而媽媽卻覺得每天都吃那麼多肉反而不好,葷素搭配比較好。可笑笑怎麼都不聽,媽媽便忍不住對孩子大喊:「你怎麼那麼能頂嘴了?敢這麼和我說話?我把你養這麼大你還真是沒有良心。」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質問,孩子放下筷子扭頭就回屋了。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都不多,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對他們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順的。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這段特殊的成長之路雖然對每個人來說長短不一,但卻都同樣迷霧罩罩,荊棘叢生。痛苦3:不能分享秘密家長總是說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小秘密,其實他們不一定是不願意說,而是在一次次不被理解的打擊中,慢慢學會保守秘密,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恰恰最需要訴說和傾聽,他們還沒有成熟到能夠妥善保守和消化秘密,但又找不到合適的聽眾,於是痛苦的困在無人分享的秘密裡。
  • 想讓孩子「高人一頭」?抓住長高關鍵期,再長10釐米並不是夢
    就像我們小時候都被家長們安排喝「高樂高」,「蓋中蓋」。小樂的父母發現已經上初中的他,身高還停留在小學三四年級階段,他們班的男生普遍都比他高了一頭。於是心急的四處求醫問藥,終於在一位「老專家」處尋到一份特效增高藥——號稱30天長高10釐米。
  • 「真正的出生開始於青春期」:正經歷孩子叛逆期的家長心理陣痛
    這種目光,估計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感受過吧……(二)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描繪青春期時,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從幼稚向成熟過渡,獨立性和依賴性錯綜複雜,充滿矛盾性。這種矛盾性,其實也存在於同期的父母身上:既希望給孩子空間以成長,又擔心被誤認為忽視;既希望始終站在孩子身邊給以支持,又擔心被誤認為專制。
  • 做到這三點,當自己的治癒師
    做到這三點,當自己的治癒師 2020-12-16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5件事家長定要做(別讓自己後悔)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還不改變以前的習性和慣性去控制孩子,沒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話,孩子的青春期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李玫瑾曾在文章中寫道: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5件事。第五,要給孩子信任,減少不必要的嘮叨孩子青春期時,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嘮叨,你的嘮叨只會讓他離你越來越遠,話要說,一兩句足夠了。孩子青春期到來,除了父母要做好引導之外,孩子也應該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