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宴席上搶歌姬,惹人笑話,即興吟了一首詩,卻引來滿堂喝彩

2020-12-24 讀書狗子

#每天一首古詩詞#

昨天向大家介紹了晚唐風流詩人杜牧的《嘆花》,講到了杜牧在揚州放浪形骸十年如一夢,就連離開揚州都不忘前往湖州獵豔。雖說卻是看中了絕世美女,可惜太過年幼,只能訂下十年之約,而杜牧恰恰錯過了十年之約,以致「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這也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杜牧雖才華絕世,但為人風流偏好美色,所流傳的風流軼事不單單湖州婚約這一件。後世野史筆記中就還記載了一件杜牧「醉酒索妓」之事。且先來讀罷這首小詩再來了解小詩背後的故事:

兵部尚書席上做

唐·杜牧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上次曾經提到,有些詩詞必須先了解其背景故事才能讀懂其中真味。這首《兵部尚書席上做》便是如此,背後有這一段「醉酒狂言索妓」的故事:

杜牧離開煙花繁華的揚州後,被調往洛陽任監察御史之職,分司監察東都洛陽群臣。恰好朝中原兵部尚書李願被罷官後閒居洛陽,據傳李願在洛陽以聲色豪奢著稱,蓄養了很多美人歌姬,日日歌舞為樂。

只不過李願是被罷官之人,其中自然有長安監察御史的功勞,所以也連帶對洛陽分司御史杜牧無甚好感,二人也就沒有交集。有一次李願設盛宴招待洛陽大臣和名士,因杜牧是監察御史,既不敢也不願請他。

而杜牧可沒那麼糾結的心思,他一心只想獵豔尋美,聽人說李願家中歌姬紫雲色藝無雙,早就想見識一番,苦於沒有機會。這次杜牧知道李願設宴,便派人到李府傳話表示想要赴會。李願無奈,只好邀請他來赴宴。

杜牧入席後,見歌妓百餘人,都是絕色佳人。酒過三巡,就按捺不住問:「聽說有個叫紫雲的,哪個是她?」李願指給他一看,只見一白衣少女翩翩起舞,果然有天姿國色。杜牧看直了眼,突然站起身說道:「果然名不虛傳,應該把她送給我!」

狂言一出,四座皆驚,李願和諸多賓客紛紛看向杜牧,放聲大笑。就連在場的歌女侍女都回頭掩唇輕笑。李願聽此"狂言",低頭一笑,眾歌妓也一起掉過頭來,破顏一樂。

杜牧方才意識到自己失態失言,尷尬不已。於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而後即興吟出了一首詩,也就是上面這首《兵部尚書席上作》,滿堂賓客為之喝彩。李願也當即命歌姬紫雲現場演唱此詩,巧妙地化解了尷尬。

這首詩可以算作一首敘事詩,前兩句「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寫出事件緣由。這句「誰喚分司御史來」可謂巧妙,誰把分司御史這樣的狂客邀請來的呢?可不正是杜牧不請自來!頗有些責己之無禮,謝主人家海量!

後兩句「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便是講自己出狂言失態的情景,詩人一時被美麗的歌女和精湛的舞蹈所迷醉,忘行之下竟口出狂言以致滿堂取笑,就連「兩行紅粉」歌女也回頭破顏一笑。

四句詩雖是簡單的敘事,卻直率大膽而又真實,出口成章間將詩人的真性情表達而出,讓人看到其風流不羈的"輕狂"之外,還有傑出過人的才華。如此才華,在座主賓自然不會取笑其輕狂之言了。

至於杜牧最後有沒有得到這位名為紫雲的歌姬,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關焦點

  • 少年英才王勃,宴席上即興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介紹的這首《滕王閣詩》就是他看望父親途中參加宴席所作。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高朋滿座,好友如雲,宴席歡暢,酒罷歌停。雕梁畫棟,勾欄精美,惹得晨起飛卷的雲兒也來觀看。寶簾掛珠,教那傍晚絲絲的雨也來輕撫。水中倒映著天上的雲,悠然飄蕩,但不知道昨日的雲朵今天去向何方。鬥轉星移,時光流走,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個春秋。滕王不在,物是人非,只有水東流。
  • 商人念了一句怪詩被當眾笑話,詩人出手相助補全另3句,眾人叫好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本想在眾大臣面前彰顯一下文採,便吟了兩句「微微細雨灑斑竹,陣陣清風吹落花」,結果硬是想不出後兩句。幸虧遇到一個過路的秀才,接上了兩句「獨倚闌幹閒眺望,乾坤都屬帝王家」,這事才算過去。為此,朱元璋是既賞錢又賞官,這個秀才也算是從此改變命運了。
  • 杜牧最打臉的一首詩,平生不喜白居易,卻寫了一首與白齊名的長詩
    李商隱的朦朧綽約之美,杜牧的清麗幽微之美,俱都為後世詩壇所稱讚。尤其是杜牧的絕句,神韻清遠、託興幽微、意境幽美、韻味雋永,被沈德潛稱為「盛唐絕之嗣響」。不論是寫景抒懷還是詠史懷古,杜牧的絕句都給人以幽美之感,於盛唐七絕之外,別開妙境。
  • 讓歐陽修和杜牧告訴你,男人喜歡怎樣的女人
    杜牧年輕時,恃才傲物,放浪形骸,在揚州過了十來年花天酒地的生活,後來要回長安,對於自己心愛的揚州還是依依不捨,於是寫了二首《贈別》詩,其一為: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李白最香豔的一首詩,寫盡少女嬌痴神態
    一的提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的生活,我們便會想起杜牧,其實唐代文人,大多數都曾風流歌館酒樓之中,流連妓院對他們來說很是平常,「詩仙」李白同樣如此。李白有描寫能妓院酒樓生活的詩,其中有《對酒》一首,寫得十分香豔,最妙的是他將少女歌伎的嬌痴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對酒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優美的意境千百年來令人叫絕!
    揚州之美,唐代豔稱,歷代詩人更是為它留下了不少傳世名篇,其中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經典詩作《寄揚州韓綽判官》,則以優美的意境,一直以來令人叫絕。
  • 一首描寫紫薇花的詩,卻對紫薇花一字不提,堪稱杜牧的絕妙之筆!
    自古賞花是文人墨客的傳統,詩人們可以用無聲無色的文字寫就五彩繽紛的花香世界,而令我們嘆服的往往不僅僅是朵朵鮮花自己的美麗與動人,而是花香之間瀰漫著的詩人自身對於人生或者價值的思考與判斷,更是詩人自己人格的高度展現。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極盡浪漫,最後1句成千古名句
    晚唐詩人中,則首推杜牧與李商隱,這是唐詩走向末路時,迸發出來的最後的光芒。李商隱和杜牧,雖然同屬晚唐,其不同之處則甚多。在生平上的差別這裡不再細舉,在文學創作上,李商隱開闢了唐詩新的題材,以一系列的《無題》詩著稱於世。而杜牧的作品,多是吸取前輩的經驗技巧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創作,所作多詠史抒懷,以及表現自身生活的題材。
  • 都是失意時出遊,杜牧李商隱各寫一首《登樂遊原》,誰意境更高?
    只餘下五陵原上一排排的樹木,在瑟瑟秋風中搖晃。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杜牧主動向朝廷請求外放去湖州當刺史,這一首詩應當是地他離開長安時所作。當時杜牧已經四十有七,離他辭世只剩下兩年的時光。這個時期的他在仕途中談不上有太大的不順,只不過他對於政治上的熱情已經逐漸減退,開始心灰意懶了。
  • 杜牧最春風得意的一首詩,大有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架勢
    唐代詩人孟郊有一首詩就很形象地表達出金榜題名的喜悅得意:「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可謂是及其恰當了!金榜題名之時,正要錦衣駿馬看近長安好風光,也是藉此讓世人看到自己的榮耀。晚唐詩人杜牧也有一首金榜題名之作,雖然不如孟郊詩有名,但也將金榜題名的喜悅表達得淋漓盡致。
  • 杜牧登樂遊原寫下一首詩,很多人沒讀過,但其中一句卻人人皆知
    不過,古今樂遊原詩詞中還有兩首也稱得上千古名作,一首便是李白的《憶秦娥》,而另一首便是與李商隱齊名的杜牧所做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唐·杜牧清時有味是無能,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杜牧的這首登臨樂遊原絕句雖然不如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有名,但開頭兩句「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別有韻味,也傳唱極廣。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 贈別 杜牧 (唐) 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 杜牧的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
    寫這類詩的作者,通常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他們把批判現實,抨擊弊政、陋習放在主要位置。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張謂的「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隱者一絕》,便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筆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的詩作。
  • 杜牧晚年寫的這首詩道盡人生悽苦,蘇軾修改後,盡顯豁達本色
    這兩句出自杜牧的《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說到晚唐詩人杜牧,很多人都會想起他那些和青樓有關的詩歌,「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將「逛青樓」寫得如此美好的文人,大概也就杜牧和柳永了。
  • 赴京上任,杜牧卻滿懷憂慮,一首詩寫盡了晚唐文人的痛苦
    杜牧這首《自宣城赴官上京》,比較細緻地刻畫出了晚唐文人心中的痛苦。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詩人為什麼會痛苦。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遲留。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千裡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一生休。塵冠掛卻知閒事,終擬蹉跎訪舊遊。寫作背景:此詩是公元839年所作,時杜牧三十七歲。
  • 清晨突然下了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很美,李世民即興寫下一首詩
    那麼唐詩裡眾多的經典詠雪名篇裡面,我個人比較偏愛李世民的《望雪》,這首詩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屬於是即興之作,但是卻寫得很唯美,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世稱唐太宗,戎馬一生建立了赫赫戰功,最終通過武力手段,成為了一代帝王。
  • 大教授在詩詞大會即興寫首詩,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為何被群嘲
    2017年第二季詩詞大會第9場中,在開場詩環節,主持人讓兩位嘉賓康震和酈波用幾句詩來鼓勵大家。康震和從前一樣,說的是蘇軾的千古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中規中矩。而一向喜歡自己寫詩的大教授酈波,則即興寫了首詩,詩中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最後卻被網友群嘲了,本期我們就不踩也不捧,讀一讀這首詩,看看他到底冤不冤?
  • 魯迅宴席上隨手寫下的一首詩,火了87年,很多人卻理解錯了意思
    這句詩出自魯迅作品《自嘲》,當時正是20世紀20年代,處在北京的魯迅正在遭受北洋軍閥的免職通緝,後來逃到上海又被一些文人陷害受到國民黨統治者的威脅,魯迅所處的處境十分的險惡。這首以自嘲為主的小詩其實是魯迅先生的信手拈來的作品,當時受好友鬱達夫夫婦的邀請出席宴會,在宴席上隨手寫下了這首詩,因為與鬱達夫多年交情,所以詩中沒有隱瞞情緒,而是抒發自己的悲憤和自我調侃。首聯「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來講明自己遇到的壞運氣,處於一個時局動蕩不安的年代,想要翻身逃脫險境但是卻怎麼也擺脫不了反而得到一身傷害,表達了魯迅的無奈。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45、《山行》唐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人稱「杜樊川」,京兆(zhào)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杜牧的現存詩篇中,詠史詩最為出名。與晚唐詩人李商隱齊名,合稱為「小李杜」。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
  • 多情的杜牧,多段破碎的感情,坎坷的愛情之路
    我們對杜牧的印象,大多局限在他寫的絕句律詩上。或許還在他的情詩裡感受他多情的性格。但其實杜牧的愛情故事也是非常坎坷的,總是和情人因為現實的原因陰差陽錯地分開。張好好是一名歌姬。她們總是有言不由衷的原因,總是有悲慘的身世,也總是有著姣好的容顏,張好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