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如何才能好好說話不動氣,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2020-12-07 路汐

最近,在辦公室聽了很多」糾紛「,與其說糾紛,但不如說人們不會好好說話,做不到溝通。

比如:前兩天有個老人來找領導問他的補助金怎麼沒有到帳,兩個人只要平心靜氣地就能解決問題。結果,老人再抱怨怎麼沒到帳,而領導說這部分錢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已經出帳了,沒到帳怎麼會出去了呢。

經過一番理論,最後領導為老人提供了一個當時為他打款的帳號,讓他去銀行或者回家找自己的卡對應,這才把問題給解決了。

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其實只要大家好好溝通,就能解決問題,可大家寧願選擇相互抱怨和傷害,也不願坐下來談談。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麼呢?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

不好好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暴力,那麼暴力從哪兒來的呢?

因為某些語言和表達方式雖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之間的疏遠和傷害。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造成暴力溝通的因素有:

一、道德評判。生活中到處都是,這點就不用說了。

二、相互比較。比較這一點在家庭中特別厲害,夫妻之間總會和別人的妻子和丈夫和自家的進行比較,於是不滿。教育孩子也是習慣於用比較的方法。

三、迴避責任。人似乎有一種本能,總喜歡為自己找藉口,這其實就是為了迴避責任。在電視劇《愛的釐米》中就有這樣一幕,藍俏俏扮演一個壞人,舉報和詆毀徐醫生沒有做好手術使得她父親去世,可實際是她給父親喝了一碗進補湯,導致父親在手術中大出血而死。但藍俏俏為了迴避責任,選擇威脅進行暴力溝通。

四、強人所難。其實也就是威脅,你必須聽我的,不然就怎麼樣。就像藍俏俏就威脅徐醫生的媽媽,要和徐醫生結婚來進行補償,否則她就毀掉徐醫生的醫生生涯。

不管是哪種原因造成了我們暴力溝通,但都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也想好好說話,達到非暴力溝通。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可以根據步驟進行刻意練習。

一、觀察。面對事情,我們只說出自己觀察的,而不要進行評論。

二、感受。要善於表達感受。注意當我們說」我覺得「時,並不是表達感受,而是在說想法。

三、需要。提出自己的直接需求,而不要隱晦地讓別人猜測。

四、請求幫助。要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

選擇非暴力溝通最受益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此時心裡就會很享受。

就像有句話所說」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

願我們都能好好說話,平心靜氣和人相處!

相關焦點

  • 怎樣提高情商、學會溝通?這9本書教你好好說話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有的人,說話讓人聽了如沐春風,心情愉悅;有人說的話就像是六月飛雪,讓人心生寒意。今天推薦的這9本書,將教你如何好好說話,做個會溝通的人。本書看點:◎本書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個部分。分別探討了與溝通者有關的因素;聚焦於溝通者之外信息的傳送與接收;討論了關係的演變過程。
  • 《非暴力溝通》:這幾句經典語錄讓你知道如何與人溝通
    前幾日有幸讀到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為什麼說有幸呢?因為這本書我認為它是打開我新的溝通世界的大門。之前的我不管是當面聊天還是線上聊天,都讓我感覺到我是「話題終結者」,說著說著就沒人了。看了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說話也是有技巧的。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說的話沒有人聽。我們易變生著氣,一邊想著他這個人怎麼這樣不聽我說話。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話是打過去的一堵厚實的高牆,將你和對方都屏蔽在外。
  • 愛人之間溝通不易,「非暴力溝通」是第一原則
    因為溝通是戀人之間表達訴求的唯一途徑,也是傳遞愛意的重要渠道。許多甜蜜的愛情,都離不開和諧的溝通。只有和諧的溝通,才能達成後續更多的默契相處。有的人說溝通不就是說話聊天,但是,恰恰就是說話,才是打開對方心靈的鑰匙。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情侶,可以敞開心扉的推杯換盞。而有的越談話越少,也就有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說法。
  • 4招《非暴力溝通》,讓親子溝通從「雞飛狗跳」秒變「母慈子孝」
    面對孩子某些不合理的行為和要求,您是否經常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引導?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你們是否經常產生衝突、誤解,溝通無果又破壞了親子關係呢?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本心理學著作《非暴力溝通》,相信您會像我一樣有所啟發,並在書中找到「非暴力親子溝通」的方法和答案。
  • 孩子叛逆不服管教,父母可用「非暴力溝通」,讓孩子更聽話
    這時候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就會越來越強,也不太想要受到父母的約束,從而會讓父母感覺孩子非常的叛逆。其實對於每個孩子來說,他們都會經歷這樣的事情,因此父母可以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父母的"非暴力溝通"主要有三個做法:經常性與孩子進行溝通每個孩子都會產生負面的情緒,而在這個時候,父母不可以採用大喊大叫的做法,這樣只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無限量放大,從而變得更加不聽話
  • 非暴力溝通~不得不的轉化
    感覺需要多練習,才能得心應手,也能幫自己理清思路。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的處理模式,基本上是一個套路的。問了老朋友們最初參加非暴力溝通的需要,回應如下:1 了解自己(因為不知道如何理解自己、表達自己)。也希望了解他人,希望能透過話語,看到話語背後沒說出來的內容。2 在生活和工作的關係中,溝通出現問題,為了更好地和家人、客戶溝通。
  •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不會好好說話了?網友的留言,笑翻了
    (一點也意識不到自己說話方式不好的人)中國式不好好說話,這個話題有點大,但是不好好說話,的確影響很大,輕則影響人際關係,重則因此給人產生矛盾,那麼為什麼本來想說A,偏偏一開口就成了B呢?偏偏聽到對方耳朵裡面又變成了C?到底應該如何打破這種僵局?
  • 非暴力溝通4—非暴力地表達憤怒和感激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一定要給憤怒賦予價值,不要被沒有價值的憤怒左右情緒。正如作者在書中說到:「專注於我們的需要,比批判他人是什麼人更有益於生活。」說到這裡,我們明白了,憤怒的根源,在於自己的想法。憤怒的核心,是未被滿足的需求。
  • 《非暴力溝通》:療愈自己,從看見自己開始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大家耳熟能詳的書籍,經典書單必薦書目之一,2009年出版,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書中講述了作者認為我們的日常溝通中包含了大量的「語言暴力」(引發自己和他人痛苦的語言),所以會相互傷害,引發衝突。如何避免「語言暴力」?
  • 好的親密關係,在於好好說話
    別的女人也要做家務,不也是這麼過的嗎?就你事多?一場家庭戰爭就此拉開,也有可能以雙方互不理睬冷戰而結束。但不管怎樣,彼此的感情已經受到傷害。這就是典型的「暴力式溝通」。多少親密關係,死在了這種「暴力式溝通」。古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親密關係中,我們能不能不要語言暴力,雙方好好說話呢?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會說話,就會給自己鋪一條充滿陽光的路,人際關係和諧,日子也過得舒坦。不會說話,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自知。人生在世,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話是攔路虎,會說話是一門藝術。
  • 《非暴力溝通》:冷戰?無故受氣?有多少夫妻感情死在了不會溝通
    你有沒有經歷過,不會溝通,無故受氣的場景?你有沒有跟伴侶吵架時,往往因為你的一句話,伴侶就跟你冷戰好幾天,而你卻不知自己哪裡做錯了?你有沒有跟孩子溝通時,孩子根本就不願聽你的?我想不少人可能都遇到過,不會溝通,一句話說錯,往往讓你深處尷尬的境地。而這樣的次數多了,不僅溝通效率不高,更影響感情。
  • 解鎖溝通技巧,讓愛自然流露
    好好說話,變得尤為重要。作為職場中人,當你辛苦做完一份總結,拿給上司,他只看了封面就說:「這個做的太簡單了。」作為家長,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忍不住衝他吼道:「每天都是磨磨蹭蹭,你就不能快點嘛?只有學會扭轉這種情況,才能讓大家溝通得法,讓愛自然流露。
  • 書評:打開非暴力溝通模式,開啟生活的和諧幸福之門
    既然是溝通,肯定少不了溝通的雙方,除了跟自己的對白,其實對白也是另外的一個自己。那麼以下從溝通模式的四個方面來呈現盧森堡博士的研究成果。一、區分觀察和評論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非暴力溝通提倡我們在特定的時間和情景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二、區分感受和想法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這裡注重培養我們敏銳的意識,正如音樂家那樣,熱情奔放或柔和舒緩的曲調,都能夠細緻地體會到,能夠區分感受和想法。
  • 非暴力溝通第二季精華
    1、區分觀察和評論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技巧是:區分觀察與評論。非暴力溝通方式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評論和表達都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我們學習這種模式,首先就是要學會區分觀察與評論。為什麼要做區分呢?
  • 語言暴力猶如毒刺,防不勝防,為什麼我們總不能「好好說話」?
    最近,這樣的一個話題就出現在了豆瓣上,網友們紛紛控訴長輩們「不好好說話」的行為。不僅在網上,現實中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不好好說話」的例子:班主任責罵學生上課不認真聽,學習差,可是學生因為老師的批評,對學習產生了恐懼,功課更差了;男朋友忘了送自己禮物,就在朋友圈曬別人家的男朋友的表現,讓男朋友羞愧難當;
  • 《非暴力溝通》讀書感悟——讓語言充滿「爆力」,而非暴力
    現在工作和生活都需要時時與人溝通,可以說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溝通之中,擅長溝通的人註定吃香,不擅長溝通的人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難融入,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使得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效仿梭羅隱居在湖邊小屋過起自給自足的世外生活。
  • 百萬銷量作者:夫妻之間,比沒話說更可怕的是,根本不會好好說話
    所以我們要學會非暴力溝通,青年作家,百萬銷量作者李尚龍說:「非暴力溝通告訴你的永遠不是不要表達你的憤怒。相反,你應該合理表達自己的憤怒,因為在這個網際網路世界裡,許多完全沒有關係的人,都有機會相遇,尤其是有些人本來都是來傷害你的,這個時候,就要合理髮洩自己的憤怒。但切記,不要因為無知,就用言語傷害愛你的人。」
  • 教育需要父母好好說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父母沒有辦法學會好好說話,對孩子動輒打罵,其實是無法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的。很多父母不明白這個道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注意自己的交流方式,不會好好說話,最終弄傷害了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 如何用非暴力溝通,搭建情侶溝通橋梁?
    兩個人相處該如何維持好這段關係,如何保護兩個人的感情呢?也許有人會說,感情的事順其自然就好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今天是你的,明天也會跑掉。順其自然確實是感情相處的一種模式,但是卻並不是維繫感情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