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這幾句經典語錄讓你知道如何與人溝通

2020-12-16 讀書影響生活

前幾日有幸讀到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為什麼說有幸呢?因為這本書我認為它是打開我新的溝通世界的大門。

之前的我不管是當面聊天還是線上聊天,都讓我感覺到我是「話題終結者」,說著說著就沒人了。有時候會擔心是不是自己情商太低了,讓別人討厭了。看了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說話也是有技巧的。

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牆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說的話沒有人聽。我們易變生著氣,一邊想著他這個人怎麼這樣不聽我說話。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話是打過去的一堵厚實的高牆,將你和對方都屏蔽在外。

這本書一共分為兩方面來進行上邊「窗戶」或者「牆」。這兩個方面是「表達」和「傾聽」,其中傾聽又分為四個要素,分別為「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以此來幫助人們扭轉負面思維趨勢,用溫和的方式化解人際衝突,以維持輕鬆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

這一句話出自書中的第二章「是什麼蒙蔽了愛」。這裡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愛嗎?不可否認肯定是有的,可是為什麼總是動刀動槍天翻地覆呢?

因為我們家長總是說的一句話是「你看誰誰誰,考了多少分,省了多少錢,每天都在學習」等等之類的語言。慢慢的語言就變成了一堵牆,生生地橫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只有自己的改變才能拆掉這堵牆,如果你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

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語。

這一句話我自己是深有體會地,在大學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熱心腸的人,總是順路或者順便幫同學辦點事,帶點東西。有時候我會主動去問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後來因為朋友的一句話我再也沒有這麼主動提出過幫忙。

有一次我趕時間,朋友找到我說「幫我在列印店列印一下東西」,我回答說「我時間很趕,估計來不及」她回答我說「不過是順路幫一下忙」然後我回答說「不好意思沒時間」。就這樣簡單的對話葬送了一段友情。

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示弱並不是沒有勇氣,而是一種溝通的策略。

示弱可以看作是理性的表現,尤其是在男女關係中。道歉的往往是男性,生氣的往往是女性。因為女性就是感性動物,所以在生氣的時候總是表現得不夠理智。有時候男生的這種示弱被看作是妻管嚴,怕老婆。但是實際上卻是一種機智的聰明的解決方法。

觀察現實和察覺感受是真正智慧的表現。

有時候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會一時說到忘乎所以,並沒有觀察周圍的環境。有時候我們一開始討論的話題是正常的,但是你越說越跑題,說話的對象就沒有耐心再聽下去了。或者為了礙於面子報以微笑假裝在聽,其實心裡叫苦連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覺察到對方的感受,他到底是發自內心的笑還是皮笑肉不笑的笑呢?這都需要我們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感受

《非暴力溝通》的幾個小技巧你學會了嗎?下次在同事之間或者家庭之間談話的時候記得要回想一下今天的內容哦~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相關焦點

  • 《非暴力溝通》:冷戰?無故受氣?有多少夫妻感情死在了不會溝通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名為《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就讓我們從中了解了多種溝通誤區,你曾經以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為何會招來伴侶的反駁?你只是抱怨了幾句,伴侶回來晚,他就脾氣比你還大。也許你中了不會溝通的招。那麼如何來衝破溝通陷阱,讓我們順暢溝通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非暴力溝通。
  • 愛人之間溝通不易,「非暴力溝通」是第一原則
    因為溝通是戀人之間表達訴求的唯一途徑,也是傳遞愛意的重要渠道。許多甜蜜的愛情,都離不開和諧的溝通。只有和諧的溝通,才能達成後續更多的默契相處。有的人說溝通不就是說話聊天,但是,恰恰就是說話,才是打開對方心靈的鑰匙。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情侶,可以敞開心扉的推杯換盞。而有的越談話越少,也就有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說法。
  • 非暴力溝通~不得不的轉化
    問了老朋友們最初參加非暴力溝通的需要,回應如下:1 了解自己(因為不知道如何理解自己、表達自己)。也希望了解他人,希望能透過話語,看到話語背後沒說出來的內容。2 在生活和工作的關係中,溝通出現問題,為了更好地和家人、客戶溝通。
  • 4招《非暴力溝通》,讓親子溝通從「雞飛狗跳」秒變「母慈子孝」
    面對孩子某些不合理的行為和要求,您是否經常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引導?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你們是否經常產生衝突、誤解,溝通無果又破壞了親子關係呢?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本心理學著作《非暴力溝通》,相信您會像我一樣有所啟發,並在書中找到「非暴力親子溝通」的方法和答案。
  • 非暴力溝通,蠟筆小新的媽媽野原美伢也在用!
    反思,原來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不自覺地使用了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講到,非暴力溝通方式包括了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就是說,在與人溝通過程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表達分為四步:第一步,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客觀地描述出來,不評論、不判斷;第二步,體會並說出自己的感受;第三步,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第四步,誠懇地向對方發出請求,越具體越好。
  • 非暴力溝通第二季精華
    如果你對領導說:「小王總是不配合我的工作,他工作一點兒不積極。」這就是絕對化的評論了。而如果你這樣說:「上個月我組織了三次活動,三次都邀請了小王,可是他都沒有參加。我認為他可以加強對我工作的配合度。」這是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的觀察,這種表述讓人更容易接受。由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一味地表達絕對化評論,別人會傾向於聽到批評,然後產生牴觸心理,開始反駁。
  • 如何用非暴力溝通,搭建情侶溝通橋梁?
    兩個人相處該如何維持好這段關係,如何保護兩個人的感情呢?也許有人會說,感情的事順其自然就好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今天是你的,明天也會跑掉。順其自然確實是感情相處的一種模式,但是卻並不是維繫感情最好的方式。
  • 《非暴力溝通》:療愈自己,從看見自己開始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大家耳熟能詳的書籍,經典書單必薦書目之一,2009年出版,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書中講述了作者認為我們的日常溝通中包含了大量的「語言暴力」(引發自己和他人痛苦的語言),所以會相互傷害,引發衝突。如何避免「語言暴力」?
  • 非暴力溝通,蠟筆小新的媽媽野原美伢也在用
    反思,原來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不自覺地使用了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講到,非暴力溝通方式包括了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就是說,在與人溝通過程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表達分為四步:第一步,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客觀地描述出來,不評論、不判斷;第二步,體會並說出自己的感受;第三步,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第四步,誠懇地向對方發出請求,越具體越好。
  • 非暴力溝通4—非暴力地表達憤怒和感激
    比如,初入職場的新人被領導批評,不同的人會對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進而就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有的人會想:「這下完了。剛上班就犯了這樣的錯誤,以後領導肯定不會信任我了」。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他在日後的工作中就會變得小心翼翼,不敢接受挑戰,不敢承擔責任;而另外一部分人會這麼想:「我太幸運了,剛入行就得到領導的指導,這會讓我少走不少彎路」。
  • 嘗試非暴力溝通,讓他重新認識你
    那麼第二塊你要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接下來我們要嘗試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了,什麼是非暴力溝通?這個形式就是消除掉我們對對方的一些指令和一些觀點,而去闡述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需要。我簡單來講,打個比方,比如說你丈夫出差這幾天,你天天在家裡面其實挺辛苦,得拖地、掃地、整理家務。
  • 《非暴力溝通》讀書感悟——讓語言充滿「爆力」,而非暴力
    現在工作和生活都需要時時與人溝通,可以說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溝通之中,擅長溝通的人註定吃香,不擅長溝通的人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難融入,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使得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效仿梭羅隱居在湖邊小屋過起自給自足的世外生活。
  • 家長苦口婆心提醒,孩子往往卻反駁、對抗,家長應掌握非暴力溝通
    閨蜜陽陽發來一條微信:「你說,我算不算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我立即回覆:「是啊!還沒見過比你更有耐心的人,你怎麼突然問這麼一句話?」陽陽開始大倒苦水,她說為什麼跟孩子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講,孩子不但不領情,還總跟她對著幹,當媽實在太難了!她在公司裡多難談的單子都能籤下來,可是在家裡怎麼就連孩子都管不好呢?
  • 《非暴力溝通》如何才能好好說話不動氣,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經過一番理論,最後領導為老人提供了一個當時為他打款的帳號,讓他去銀行或者回家找自己的卡對應,這才把問題給解決了。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其實只要大家好好溝通,就能解決問題,可大家寧願選擇相互抱怨和傷害,也不願坐下來談談。我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麼呢?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
  • 桔洛讀書會:穿越語言,聆聽內心——桔洛與你共讀《非暴力溝通》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會關注自己,跳到「我」之中——「你怎麼就是不聽我的」、「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你怎麼不考慮我的感受」,當陷入自己太深,往往看到的都是對方的錯誤,而忽視了真正應該關注的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二、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 孩子叛逆不服管教,父母可用「非暴力溝通」,讓孩子更聽話
    在孩子犯錯之後,父母應該要指出孩子的錯誤點,從而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且在整個過程中父母都應該用相對平和的心態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能夠接受這個事實。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卻是最為見效的。
  • 書評:打開非暴力溝通模式,開啟生活的和諧幸福之門
    既然是溝通,肯定少不了溝通的雙方,除了跟自己的對白,其實對白也是另外的一個自己。那麼以下從溝通模式的四個方面來呈現盧森堡博士的研究成果。一、區分觀察和評論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我見過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在雨天不出門,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以這首詩歌為例,想一想,是這個人是懶惰?還是他的行為被稱為懶惰?
  • 你生氣的方式正在毀滅你!非暴力溝通四步法,讓你正確發脾氣
    結果吃到一半時,小趙的丈夫突然出現,與小趙發生爭執,並質問小常:「你父親生病了,你還在這吃飯?」幾十秒後,小趙的丈夫端起火鍋潑向小常,導致小常全身大面積燒傷。這一舉動,也嚇壞了身邊的孩子。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把這種遠離目的的爭辯,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當「異化的溝通方式」被逐漸放大,失控的情緒,就淪為殺人的工具。
  • 解鎖溝通技巧,讓愛自然流露
    我們在與人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把消極的語言變成積極的語言。只有學會扭轉這種情況,才能讓大家溝通得法,讓愛自然流露。02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建立愛和尊重《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帶我們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通過調整語言的表達方式,讓溝通的雙方感受到平和
  • 萬古神帝:五句經典語錄,暗示張若塵的命運,你知道幾句?
    最近網絡上很流行經典語錄,其實在小說裡面經典語錄非常之多。書友們看過辰東的小說嗎?裡面就有許多經典語錄,比如說:我兒王騰有大帝之姿;不為成仙,只為在這紅塵中等你歸來。書友們是不是感覺經典語錄非常有意境呢?往往一句經典語錄就能反映作者的文筆,可以看出主角的心境,可以知道故事的大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