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奇詩」,必定有不同於其他詩的特別之處。
有的詩特別在結構形式方面,比如迴文詩:
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而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
蘇軾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們還是簡單介紹下這首詩創作的背景:
蘇軾先後娶了王弗、王閏之為妻,生下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另外三個分別是蘇邁、蘇迨、蘇過。
其中,蘇過出生於1072年,當時他蘇軾35歲,中年得子,本來應該開心。
但蘇過長到7歲的時候,蘇軾碰上人生大劫「烏臺詩案」,差點被殺。雖然蘇軾僥倖逃過一劫,之後卻連連被貶,嘗遍了人世風霜。
所以,蘇過從小就陪著父親到處漂泊,目睹了父親遭受的冷眼,也看過父親因為衣食不足親自下地種菜的樣子。
甚至蘇軾被貶到海南,也是蘇過陪在身邊照顧。
蘇軾臨終前非常擔心兒子,所以特意手書了一首詩提醒他。
提醒什麼呢?不妨先看看詩的內容。
這首詩標題是《廬山煙雨》,也叫《觀潮》,雖然看起來只是普通的七言絕句,實際卻屬於一道偈子: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所謂「偈子」,也叫「偈頌、偈詩」,佛門中人常常用這樣的句子來闡釋佛理,比如著名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屬於偈子。
很多高僧會在圓寂前將自己悟到的東西以偈子的形式留下來,供後人參悟學習。
通俗點說,蘇軾也像高僧們一樣,想要告訴兒子蘇過一些道理。
我們可以發現,這首詩第1句和第4句是完全一樣的,這當然不是蘇軾偷懶,而是別有深意。
一般人往往只能讀懂前面3句,而能讀懂4句的堪稱高手了。
《廬山煙雨》扇面
先來講講前面三句詩。
「廬山煙雨」和浙江「錢塘江大潮」都是天下聞名的美景。
煙雨神秘朦朧;
廬山煙雨
大潮宏偉壯觀;
這兩個絕世美景,每個人都想去見識一番,而當沒見到的時候,總是心裡痒痒,忍不住去想像它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以會產生「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感覺,因為看它們已經成了你的一種執念,看不到的話會造成終生遺憾。
而如果終於有一天,有機會見到了「廬山煙雨」和「錢塘大潮」,卻會覺得不過如此,看過了也就看過了,沒什麼特別。
可是回過頭來,仔細思考一下這番心路歷程,就會恍然大悟:
廬山煙雨還是原來的廬山煙雨,錢塘大潮也還是原來的錢塘大潮,它們並沒有變化,變的只是我們的心態。
而當我們把心態放平了,它們依然以本相存在於那裡,可我們的心卻由「物」入「悟」,體會到了禪的意境。
也就是說,雖然第1句和第4句完全相同,但其意義卻天差地別。
第1句的「廬山煙雨浙江潮」只是平鋪直述把美景列出來,第4句的「廬山煙雨浙江潮」卻已屬於禪境。
蘇軾這麼寫,其實參考了佛門禪宗史書《五燈會元》裡的語錄,那段話是這麼說的:
「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這就是入禪了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執著現實;第二重是陷入虛無迷惘;第三重是徹悟不計較真實虛妄,平靜待之。
蘇軾博學多才,與著名的佛印和尚是至交,所以佛門的般若無上智慧他必定有所了解。
在這首詩中,蘇軾巧妙運用了首尾「廬山煙雨浙江潮」告訴兒子蘇過:
「畢生孤苦漂泊,曾經因為現實的打擊而陷入迷惘;可是臨終一想,這些事早已無法對我蘇軾產生任何影響,好也罷,壞也罷,一輩子走到了盡頭,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何必執迷於那些!我已經老了,不願意再爭榮華富貴,只把我參悟的禪機告訴你,希望你也能學到這樣的心態。」
公元1100年,蘇軾終於迎來朝廷的赦免,可以北歸了。
而第二年8月他就在常州去世,蘇過兄弟悲痛不已,按照父親臨終的囑咐,將他安葬在汝州小峨眉山。
蘇過是三兄弟中受父親影響最深的人,文學成就也最高,長大後跟父親一樣養成了超脫平淡的性格,被當時的人稱為「小東坡」。
人皆渴望悟道、超脫凡俗。
然而不經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瞭然人生的意義。
當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頓悟,也不在話下。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能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豁達。
《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恰逢新年大促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