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悲哀:讀懂了名篇《江雪》,讀懂了柳宗元的「萬千孤獨」

2020-12-14 鈺姐的書屋

年少讀之終覺淺,今知此詩要細品。

初識名篇《江雪》源自少年,不識柳宗元,不解柳子意,更不懂他的遺世孤獨,只識一漁舟一老翁一幅江雪山水畫,如此未免太過淺顯。正如,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不惑年。

《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的畫面呈現非常的直觀,和少時腦海裡的畫面並無二致: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都已經絕跡了;所有的道路上,都不見行人的足跡了。在江面的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正獨自在大雪覆蓋的江面上垂釣。

都說,每一首詩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孤獨的詩人,每一個詩人幾乎都有一個孤獨的故事。或懷才不遇,或仕途不順,或壯志難酬。大家認同嗎?

柳宗元釣的是雪嗎?他釣的是寂寞

於是乎,詩人們開始寄情山山水水,回歸世外桃源,滌蕩汙濁,追覓寧靜,找尋一方靜土或樂土安置無處安放的心靈與孤獨,一如我們的柳宗元。

脫離柳宗元的時代背景以及他的官場理想來談他的詩,就象失了靈魂特徵的生命個體,永遠無法觸碰到心靈固守的本身,也探尋不到詩的本來面目。

柳宗元生在官宦世家、書香門第。那時,安史之亂已平定20多年,但唐朝的情況仍不容樂觀,政治腐敗、藩鎮割據等社會矛盾逐漸顯露,大唐太平盛世的景況已不再。

同眾多的天才詩人一樣,柳宗元也是年少得志、名聲大噪,20歲便進士及第,柳宗元逐漸步入官場,參與到官場中來。

可以說,柳宗元參與到政事前的人生是相當順遂的,完全是一手好牌。父家母家都世代為官,家庭文化氣息濃厚,父親積極用世、剛正不阿,母親溫柔賢淑、教子有方。

這樣的家庭薰陶下的天才,必是早慧非凡、三觀極正,這無疑為柳子以後人生羈途中的超然待世、積極樂觀奠定了基礎。

經過10多年的官場歷練,柳宗元深刻認識到了社會黑暗及藩鎮割據的弊端,為實現報負,為百姓謀福祉,他參與了王叔文、王伾等的"永貞革新"。

正所謂,所有的開始都擁有美好的力量。"永貞革新"不到半年便失敗了,兩位王姓主要人員病死或賜死,其他8位都被貶為各州司馬,這就是"二王八司馬"事件。

柳宗元便是其中的一位,被貶至湖南任永州司馬,這一貶就是10年,成為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雖然革新失敗,柳宗元在32歲(805年)被貶至永州,但他並沒有就此頹廢下去,著書立說,忙乎所以,其風骨與蘇東坡頗為一致,讓人心生敬佩。柳宗元一生詩文600多篇,其中317篇創作於永州。到永州的第二年,他便作了《江雪》。

回到《江雪》的意境,畫面感非常強:

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乍一看,就是一幅靜謐的充滿詩意的山水畫。然而,再細讀之,再細感之,詩的意境又深沉起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怎樣一個廣袤無垠的大背景?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千巒疊嶂,卻沒有一隻鳥兒的身影;萬道四處,卻沒有一個人兒的足跡。

這真有點《紅樓夢》的"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之感。這無鳥無人、幽寂奇冷之曠境,分明就是沒有一絲活的生靈,沒有一點菸火之氣。

試想,這樣奇冷惡劣的天氣環境,所有生物哪能經受得了呢?鳥兒早該向南而飛,人兒早該閉門圍爐,哪還能出來遭受這般寒冷呢?

柳宗元的山水詩的顯著特點是幽僻,絕對寂靜,絕對沉默,萬籟俱寂。這兩句的誇張與靜態描寫淋漓盡致,深入讀者的骨髓。

貶謫期艱苦的生活環境,以及日益受損的健康,任柳宗元再怎麼樂觀向上,也會抑鬱苦悶,因此他轉向山水,借山水抒發內心的不滿及幽悶,他的悲情詩大多作於此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子的《江雪》圖,除了大背景,還有小焦點,鏡頭馬上回到江心老翁垂釣。前兩句分明是萬物寂靜、天寒地凍,後兩句來了不怕冷凍的垂釣老翁。

這裡,我們不禁疑惑了:釣魚不都是「宜釣晴天不釣冷」嗎?這樣惡劣的隆冬天氣能釣到什麼呢?柳子到底是釣魚還是雪?其實都不是,柳宗元在渺無人煙的江面上釣的不是魚,也不是雪,而是孤獨。

我們來看《江雪》的四句詩之首字,不難看出它是"千萬孤獨"的藏頭詩,也不知是柳子有意為之還是純屬偶然,讓人越讀越清冷,越讀越孤寂。陳子昂的孤獨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缺乏稀世知音的孤獨。

柳子的孤獨在於理想抱負不得施展;他的孤獨在於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天各一方;他的孤獨在於一腔報國熱情被澆滅。於是只好江心孤獨垂釣,釣上來的是雪,釣不上來的是政治理想的熱情。

雖則縱情山水,江心垂釣,其實他的內心仍然充滿憤悶與不平。他本是一個熱烈奔放、不甘寂寞的人,長期的謫居閒適,真的不適合他,現實生活的孤獨鬥爭與遠大的政治理想讓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因此他的詩中難免深沉難抑。

事實上,雖然天寒地凍,詩人垂釣的決心並沒有被撼動,他的政治理想仍然根植於內心,他對朝堂的嚮往仍然無法動搖。獨釣寒江雪只是柳子心靈釋放的出口,是對現實社會的無聲抵抗。

古往今來,人之不如意常十之八九,無法釋懷,醉心於追名逐利,只會徒勞無功,不妨給心靈做一次原始的洗滌,讓心靈去旅行,或放情山水,或回歸田園,都只為讓內心徹底的透澈。

怎麼來看,柳宗元的超然淡泊始終不及田園鼻祖陶淵明的來得灑脫恣意。陶淵明的灑脫是徹底的歸隱,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悽美,落英繽紛」;是官與野的徹底分割。

也不及王維的自然與恬淡,柳子比王維更多了點點悲情。如王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樣的山水,一樣的孤孤寂,王維則更為輕鬆。

在競爭更為激烈的今天,緊張感和孤獨感始終吞噬著我們的內心,我們更應在忙與閒的夾縫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與所在。

記得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強的人,也就是最孤獨的人。只有偉大的人,才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

每個有理想、有信仰、有抱負的人都會在孤獨中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走進孤獨,才能在藹然迷失中找回自我,才能擁有更多的個人空間和思考境地。

一如政治失意、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

相關焦點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有多孤獨,才寫下藏頭詩《江雪》
    柳宗元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和孤獨的。少時成名、驚才豔豔的柳宗元,本應在廟堂之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卻遭遇冷落,被貶黜、被不解。被貶後的他孤獨地創作了《江雪》,以此表達自己的失意與豁達。
  • 柳宗元 江雪
    柳宗元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鑑賞:該詩描寫的是江野雪景,以遼闊無邊的皚皚白雪為背景,在突出漁翁在孤舟上獨釣景象的同時,賦予全詩以空闊、幽冷的基調,從而描繪出一幅悽冷絕美的「寒江獨釣圖」。
  • 他把《江雪》唱成2020年最新「神曲」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雪」節氣再讀柳宗元《江雪》:你知道嗎?這是一首藏頭詩
    《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東(山西省運城市),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由於在散文上成就卓著,柳宗元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韓愈並稱為「韓柳」。又因為他和劉禹錫私交甚好,遭遇似,二人並稱為「劉柳」。
  • 成年人的脆弱,從突然讀懂魯迅開始
    人人不知道的是,這個活在100年前的老男孩,早早已將我們讀懂、看透。成年人的艱難,從突然讀懂魯迅開始時至今日,【魯迅】已經不僅是一個作家的名字,而是一種文化符號。作家餘華就曾說過:「我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十分天真地認為:全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名叫魯迅。」
  • 少年不懂孔乙己的痛,讀懂已是書中人,這也許就是成年人的悲哀
    少年不懂孔乙己的痛,讀懂已是書中人,這也許就是成年人的悲哀我們都像一位孔乙己,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我們的個體來說是十分秒小的,但是在這個流量社會中,我們又活得像孔乙己一樣,想要別人的專注,這有可能就是成年人的悲哀吧1
  • 《江雪》:如此,寒江獨釣,著一刻成永恆!
    羅斌冰書法:《江雪》《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白話直譯: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 有一種悲哀,叫讀懂了《駱駝祥子》
    02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讀懂了《駱駝祥子》網絡上有人說,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突然讀懂了魯迅筆下那些麻木冷清、可憎可鄙的小人物和看客,而我卻在讀《駱駝祥子》的過程中生發出了同樣的感受。《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永不落幕的人生大戲。
  • 柳宗元《江雪》既然已經人蹤滅 為何又出來蓑笠翁呢?
    問題:有人問:柳宗元《江雪》裡,既然已經「人蹤滅」了,怎麼又冒出個「孤舟蓑笠翁」呢?前言柳宗元《江雪》一詩是唐人五言絕句中的精品,宋人範唏文《對床夜語》甚至說: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之外,極少佳者。這首《江雪》四句都是寫景,但是景中含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小學生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靈魂拷問: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前面,分享了幾個故事,有四年級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有五年級讀懂的,有六年級讀懂的。沒想到,分享出來後,討論熱烈。有小夥伴說六七歲就能讀懂了,有高中生說高中了還讀不懂,有的說讀懂《哈利波特》英文版一點都不難,有的說除了咒語外其他一概看不懂,還有的說:這群孩子太嘚瑟,小小年級居然敢說自己讀懂了……我還看到,三四百條的激烈討論背後,是上萬人的閱讀,也有三四百人悄悄地收藏學習。只有一小波的焦點落在「讀懂」的判斷上。
  • 柳宗元寫孤獨的詩,20個字寫出最高境界,蘇軾給予9字評價
    柳宗元的父親是侍御史,母親是範陽豪族前景,作為獨子他從小性格聰敏,再加良好的教育,他10歲前就能作賦。 公元786年,13歲的柳宗元迎來「豔陽天」,他為崔中丞代筆寫下文採斐然的《為崔中丞賀平李懷光表》受到唐德宗賞識,因而名聲大震。此後,才華橫溢的柳宗元受到世人追棒,21歲時,柳宗元考上進士,正式赴入仕途。
  •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清平樂·年年雪裡》與徽柔一生的遭遇何其相似清平樂·年年雪裡[宋]李清照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正是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心境,也恰如其分地映射出詞人的一生遭遇,早年無憂無慮,中年憂思神傷,晚年孤獨悽涼。讀懂了這首詞,我們再來看徽柔的遭遇,與詞中所描寫的何其相似?少年時代的徽柔,父皇疼愛,皇后憐惜,母妃寵溺,幾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成年後,被迫嫁入李家,婚姻失意,情感不順。再後來,她夜扣宮門,引發滔天非議,與懷吉也不得不分開,愛而不得,最後悽涼離世。
  • 哈登的世界成年人很難讀懂
    哈登的世界成年人很難讀懂 哈登帶頭,半支球隊學著浪,結果是雷霆白跑一趟,火箭連打球的人都湊不齊了! 有人說跟哈登沒關係,那幾位是單獨一隊和哈登沒關係,我倒認為是哈登攪亂了球隊氛圍導致別的球員一起作si!
  • 柳宗元:一個孤獨的行者,一個在時代的風尖浪口上的弄潮兒
    他就是柳宗元,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幾乎是一個文學家標準的人生經歷,柳宗元也不例外,他九歲時遭遇「建中之亂」,小小年紀便親歷了藩鎮割據的戰火,因此對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與動蕩都有著很直觀的見聞和感受。
  • 柳宗元的一首冷門思鄉詩,最後14個字太感人,看哭了多少遊子!
    唐朝是詩歌的王朝,在唐朝幾百年時光裡,有兩個詩壇的高峰,那便是以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為首的盛唐時期和以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為首的中唐時期。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柳宗元的詩。說起山水田園詩,王維和孟浩然無疑是盛唐的代表,而到了中唐,柳宗元的田園詩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與王維和孟浩然不同的是,柳宗元仕途坎坷,他的田園詩多半是在貶謫之所的永州和柳州所作。那首「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和「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更是被後人稱讚的千古名篇。
  • 20幅諷刺人性的插畫,只有吃過苦的成年人,才能讀懂
    雖然,成年對孩子來說有很多他們所盼望的生活方式,不過,成年人的世界,並沒有孩子時想像的那麼美好。 每一個成年人,不會有人覺得自己毫無壓力,依舊像孩子時無憂無慮的生活,成年人的世界,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殘酷很多,我們在金錢上面臨著房貸車貸的壓力、在工作上面臨著老闆和領導的壓力、在家庭中又要照護父母和孩子的壓力。
  • 雪花飄飄,最愛冬天雪,雪之詩如雪花飛舞在眼前!這些雪詩太美!
    」雖是詩情畫意,裡面卻又埋藏其內心的孤寂,孤寞之情感,時柳宗元寫下此詩正值被貶謫的漫長歲月的一個冬天的雪景,於是寫下此詩。透過作者所處境況才算真正讀懂一首詩。那寫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柳宗元最美的一首山水詩,蘇軾說:中間兩句最好,最後兩句可以刪了
    說起柳宗元,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那首《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非常有畫面感,將一個人的孤獨刻畫得入木三分,一直為後世傳誦。 其實,柳宗元還有一首山水小詩,如一幅飄逸的畫作,據說,蘇軾對這首詩也讚不絕口,贊其有「奇趣」,這首詩就是柳宗元的名作《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