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評判魯迅:不是世界文豪,沒聽說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

2021-01-12 網易

  

  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直立著,濃密鬍鬚形成一個隸書的「一」字,算得上瘦弱的背影有力的彰顯著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他是魯迅。

  大多數人都是從課本上深切接觸魯迅的,所認識到的外界對魯迅的評價也都是極為正面、高度讚揚的。王朔對魯迅的評價則不然,雖夾雜些個人的情感色彩,但部分文字還是比較耐人尋味的,王朔對魯迅的「批評」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幾部分。

  魯迅的個人性格情感

  王朔小時候很喜歡《阿Q正傳》,《阿Q正傳》中有很強的概念性,他覺得這部作品切實的揭露了中國人民的民性,寫創程度遠高於憂國憂民的中國作家們,「就配去得諾貝爾獎」,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魯迅的作品都有所改觀。而在王朔看了一部《阿Q正傳》同名電影後,「批評」的情緒又出現了。

  

  他認為演員是好演員,可電影一直在輕人物而重觀點,透過阿Q,他看到的是那些高踞雲端的編導們。重讀原作後,發現它實際上是魯迅化用時代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概念寫出的一篇雜文。阿Q「作為概念化產物」總是能直指社會背景下的貶弊糟粕,這是帶著有力的針對性的,看著極戳人痛處,頗為痛快。可針對性增強的同時,審美性可感性卻降低了。

  「魯迅這個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魯迅先生總是帶著或憤怒或激烈的情緒,去抨擊他不能認可和接受的人或事。憤怒的對象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大小,從而影響著其作品的格局大小,魯迅的性格情感在他的作品創作中留有很深刻的烙印。

  魯迅在作品中常會批判國人的劣根性,批判當前社會下人們的麻木貪婪,直接有力的撕開裝飾人性的外衣,這沒有不妥。但王朔認為,魯迅獨獨把自己刨除在外,貶他人而褒自己,這就讓作品的風格不統一了。

  

  魯迅的雜文短篇

  因為有太多的名不副其實的「大散文家」,敗壞了散文隨筆的名聲,以至於王朔對於散文隨筆的評價並不高。他提到了「文化意義大於文學意義」,即「精神價值大於理論價值」。

  他認為能稱得上是世界文豪的,單憑著雜文短篇來看是不夠資格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一部長篇的作品一定要比短篇的作品傾注更多的心血,這需要更清晰的文學結構框架,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即使《祝福》再優秀,也不能拿來與《紅樓夢》相提並論這也是他不認同魯迅被稱為世界文豪的原因。

  「魯迅沒有長篇,怎麼說都是個遺憾,也許不是他個人的損失,而是中華民族的損失」。可以看出,王朔對魯迅的長篇作品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但在當時混亂的時代背景下,魯迅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創造長篇的作品。

  

  「魯迅」二字捆綁了過多光環

  在王朔小的時候,魯迅這個名字是極為神聖不可被詆毀侵犯的。他鐵骨錚錚不畏強權,他發起了「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一場新文化運動,打破了過去兩千年以來的傳統禮教,他以筆為劍,把黑夜撕開一個口子。魯迅成為了「新時代之光」,千人歡呼,萬人效仿,當這熱度逐漸高漲時,榜樣的價值也變了味道。

  人無完人,即使是魯迅也一樣。借其精華、取長補短是好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只一味地贊同,就會物極必反,帶來的結果也會不盡人意。極端的認知接受就是變相的思想死板,只接受而不深入剖析,這樣發展下去總歸是弊大於利的。

  「像所有被推到高處的神話人物一樣,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迷信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們不能正視他。他是作為一個不可言說的奇蹟存在的。」

  

  王朔也曾受這種風氣的影響,魯迅二字在他心中總是與偉大掛鈎的,沒有緣由的崇拜讓自己認為魯迅的思想就是絕對正確的,並且自己是高度認同的,可事實上王朔那時未曾讀過魯迅一本思想著作。

  而後來,當王朔終於可以用正常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魯迅時,才發現他對魯迅是多麼的不了解。當時人們的熱情高漲大多是因為魯迅的品格,而非思想。時至今日,王朔也未能真正理解魯迅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麼。

  魯迅是黑暗中的火把

  「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魯迅也不好,那樣會引發地震」。魯迅的文字總是帶著一針見血的鋒芒,也正是如此,魯迅才是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可以在敵人面前盡露錚錚鐵骨,卻又願為人民低頭奉獻,這是獨屬於魯迅的溫柔。

  

  過去的歷史人物很難分出個對與錯,這不是單單憑靠著自己的主觀意願與實際思想就能輕易評判的。因為無論何時,想要分析一個人就必須結合他的時代背景、社會條件等種種相關因素。若只單純地用新思想去看舊時代,「偏見」就出來了。

  王朔對魯迅的評價,多少帶著點個人情感色彩摻雜的偏頗,也並未設身兩人於同一時代背景下去考慮,但他的言論也並不全是不可取的。當我們以一個人物為榜樣時,要真正清楚我們以之為榜樣,以之為方向的點究竟在哪裡,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隨「大眾口味」,便會過於盲目從而迷失自己的思想。

  魯迅所生活的時代是黑暗的時代,他能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正說明他有著那個冰冷麻木的時代下少有的溫暖炙熱的靈魂。魯迅的言辭總是很犀利的,像把鋒利的刀子直穿敵人的心臟。因為心懷炙熱,所以文字也燃著熊熊的烈火,燒出了一片光明,燒破了時代的冰封。

  

  他所面對的最大敵人,是人們麻木的靈魂,是那個時代下緊緊籠罩的黑暗,可即使在未曾見過半點光明的希望時,他心中炙熱滾燙的烈火依然不曾熄滅。魯迅撥動出那個時代之外的弦音,他既是逆反者,也是先行者。既有著能穿透一切的鋒芒,也帶著平和包容的柔軟與溫暖。漫漫長夜依然有光火閃爍心中,這就是魯迅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王朔評魯迅:光靠一堆雜文短篇是立不住的,沒有哪個世界文豪這樣
    文丨曹鏡明題丨王朔評魯迅:光靠一堆短篇雜文是立不住的,沒有哪個世界文豪這樣王朔評魯迅: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格局和作品相呼應,算不得先進近現代作家中,嬉笑怒罵結成文章者,有魯迅,有李敖,也有王朔在三者中,無疑魯迅最為前輩,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而李敖和王朔都是後來者。故而,在這點上魯迅很吃虧,因為只有他被評價的份兒,這對於一位「戰士」而言,無疑是最為不甘的。
  • 王朔:為啥說魯迅不是大文豪?沒有長篇,就連「思想主張」都沒有
    文丨曹鏡明 題丨王朔:為啥說魯迅不是大文豪?沒有長篇,就連「思想主張」都沒有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王朔和魯迅的看法!
  • 世界十大文豪都有誰你知道嗎?我國哪位文豪在列?
    世界十大文豪都有誰你知道嗎?我國哪位文豪在列?世界十大文豪是:荷馬、拜倫、莎士比亞、雨果、泰戈爾、列夫·託爾斯泰、高爾基、魯迅、但丁、歌德(排名不分先後)我國的魯迅先生赫然在列魯迅先生,曾用名周樟壽,後又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來改豫才,曾經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肄業)。
  • 「世界十大文豪」是怎麼來的?這樣排名公平嗎?一文全讀懂!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世界十大文豪」這個標籤,而且還被中國人看得很重!本以為這十大文豪是全世界各國各族人民一致的意願呢。於是好奇查了很多資料,想明白這十大文豪究竟是在何年何月何人,在什麼歷史背景下,出於什麼目的排列出來的。但至今沒有找到滿意結果!
  • 比肩世界級文豪 西方興起魯迅熱
    2002年至今的十多年間,不算研究論文,平均每兩年就有一本英語魯迅研究專著或傳記問世,且均由著名大學出版社出版,如哈佛大學出版社和牛津大學出版社。這期間,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學者共出版9本魯迅研究專著。更令人欣喜的是,其中的7本是由英語為母語的學者完成的,僅有兩本由華人學者完成。  隨著英語世界對魯迅作品的深入研究,對魯迅的評價也開始公允、客觀,且符合事實。
  • 新番《文豪野犬》聚力獨播
    新番《文豪野犬》聚力獨播【摘要】 由朝露卡夫卡擔當原作,春河35負責作畫的日系漫畫《文豪野犬》終於改編成動畫。作為一部熱血異能偵探動漫,這部《文豪野犬》在畫風上非常不錯,人物設定都是帥男靚女,符合人們對於動漫美感的追求。《文豪野犬》作為聚力獨家正版授權播放的新番動漫,相信能夠吸引很多喜愛日系動漫的朋友。
  • 在文豪野犬後續的劇情中,會出現中國文豪嗎?
    文豪野犬這部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現實世界的文豪作為角色原型;而文豪們的作品,或作品中的元素,則化為了千奇百怪的異能,如芥川的羅生門,太宰的人間失格等等。由於文豪野犬這種獨特的設定,使得各國的讀者在觀看的時候,很容易把本國文豪給代入到作品中。
  • 關於《文豪野犬》的爭議,以及我如何看《文豪野犬》與文豪的關係
    在網上,看到了很多人對於《文豪野犬》的評論,有褒有貶。我清楚地知道這很正常,首先我們就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歡一樣東西,對一樣作品全部持有正面的態度,這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文豪野犬》以「文豪」為點的話,就很容易惹爭議,其中最大的一個爭議就是「對於文豪的不尊重」。
  • 如果你進入到《文豪野犬》的世界,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今天來分析一下,如果你穿到了《文豪野犬》的世界中,必備的要素是什麼。是無敵的異能還是開掛的智商?又或者是手握「書」的劇本君(本文由銀空動漫原創,禁抄襲、搬運。)》的世界中,幾乎不可能有出彩的地方,作者也沒必要過多展現你。
  • 如果你進入到《文豪野犬》的世界,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今天來分析一下,如果你穿到了《文豪野犬》的世界中,必備的要素是什麼。是無敵的異能還是開掛的智商?又或者是手握「書」的劇本君(本文由銀空動漫原創,禁抄襲、搬運。),作者也沒必要過多展現你。 二、身世一定要夠慘 這個就關乎到戲份的問題,首先來看看各大主要角色的身世,中島敦出身孤兒院,被虐待甚至失憶;芥川出身貧民窟,被太宰進行魔鬼式訓練;中也被「羊」成員辜負,最後發現不是自己不是人。
  • 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
    同樣,在當代中國可能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餘秋雨那樣引發爭議,是「文豪」,還是「文化騙子」?眾說紛紜,毀譽參半。餘秋雨,1946年出生於浙江省餘姚,中國當代文化學者,著名作家,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 《文豪野犬》中為何妹控被反控?這是你從未見過的大文豪
    昨天小編在某站看到了《文豪野犬》的高燃向群像剪輯,絕美踩點!本來都要睡著了結果大半夜硬生生給我嗨醒了。所以小編現在掛著重重的黑眼圈給觀眾老爺們寫下這篇文。即使《文豪野犬》爭議頗多,有人可能覺得他不是部好番,但小編仍要頂著鍋蓋推薦,如果你對日本文學感興趣或者是正在念書需要了解文學的青少年,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部番。
  • [文豪野犬]日本近代文豪代表作整理
    動畫裡森鷗外女兒名字エリス來源於《舞姬》女主角愛麗絲,但人設源自森鷗外的女兒森茉莉,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我真的不會讀完這本平淡無聊的戀愛悲劇。動畫第一季裡超級喜歡他和太宰治的搭檔,但沒想到他們完全不是一輩人。《武藏野》是單寫景的一篇,日式審美的絕佳代言。
  • 魯迅充滿江湖氣的兩首詩,少年讀時只覺炫酷,中年再讀已溼了眼眶
    但凡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就沒有不知道魯迅先生的。之所以我敢說這句話, 不是為了自己多麼了解魯迅,而是強調一代文豪魯迅的文章經常出現在語文課本裡當做教學材料。不僅如此,魯迅棄醫從文之後的創作,充滿著犀利的筆鋒和發人深省的直言不諱,拉回了許多無數深陷迷途的年輕人。其實在魯迅背後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他給別人的評語和燦爛的詩詞名篇。
  • 文豪侵入!就差魯迅了?4月霸權《文煉》,刺激玩壞男作家!
    遊戲中,身為鍊金術師的玩家需組成自己的文豪隊伍,然後通過「潛書」進入書本的世界探索戰鬥,通過「開花」養成文豪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很快,這些書籍就如同從未存在過一般,從人們的記憶中一點點消失殆盡 —— 原來,這是由從負面感情中誕生的「破壞書中世界的侵蝕者」所致。
  • 什麼才是文豪?範仲淹:我從沒去過嶽陽樓,但《嶽陽樓記》我寫的
    範仲淹作為我們國歷史上將會被永遠銘記的大文豪,出口成章墨寶無數,但是也給我們現在的學生時代留下了陰影,巴不得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一個文豪存在過。等一下!這還不是最讓我們崩潰的,我還要告訴各位一件事,聽了之後,你會更有衝動穿越回去暴揍範仲淹一頓!
  • 日本文豪的書法!
    中國文人中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是一項基本功夫,其中佼佼者的一封書信、一頁手稿會被人們奉為珍寶。古代的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近現代的胡適、魯迅、郭沫若等等文豪的書法,一般人是難以得到的,如果是被博物館收藏很可能成為鎮館之寶。中國文豪的書法被我們大眾所熟知,那麼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情況如何,他們的文豪會書法嗎,寫得如何呢?
  • 「文豪野犬」的角色對真實的文豪有什麼影響?是貶低亦或褒揚?
    而基本上顛覆人們對歷史作品三觀的如藤崎龍版的《封神演義》以及陳海峰的《火鳳燎原》,一定程度上就是將三次元的幾個點放進了二次元裡,重新按作者理解創作出來的東西。上述的作品還原歷史了嗎?沒有。上述的作品賣座了嗎?賣座了。上述的作品儘管有毀原著的部分,但也吸引了很多從沒有看原著的人想要看原著,並對該段歷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 當《文豪野犬》開始自毀文豪,它還能拿什麼讓你「真香」?
    無論古今中外,文豪們都是站在高山上、令人仰望的人物。他們創造了無數經典名篇,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同時,也提醒我們,終究大多數人逃不過「湊數」的宿命。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文豪也僅僅是「文」上的「豪」,不是穿越而來的位面之子,現實中往往也跟普通人一樣,受到各種局限。
  • 狂人李敖:沒有長篇小說,魯迅不算文學家
    魯迅20年的創作生涯也就沒有長篇小說。魯迅大概也不會想到,他死後,他算不算一流小說家,是不是文壇大師,能不能稱為世界級文豪,都因他沒有一部長篇小說而爭論不休。魯迅沒有長篇小說成為否定魯迅文壇地位的一把標尺。王朔如此,李敖也是如此。儘管這兩人也起過爭執,這件事卻看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