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直立著,濃密鬍鬚形成一個隸書的「一」字,算得上瘦弱的背影有力的彰顯著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他是魯迅。
大多數人都是從課本上深切接觸魯迅的,所認識到的外界對魯迅的評價也都是極為正面、高度讚揚的。王朔對魯迅的評價則不然,雖夾雜些個人的情感色彩,但部分文字還是比較耐人尋味的,王朔對魯迅的「批評」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幾部分。
魯迅的個人性格情感
王朔小時候很喜歡《阿Q正傳》,《阿Q正傳》中有很強的概念性,他覺得這部作品切實的揭露了中國人民的民性,寫創程度遠高於憂國憂民的中國作家們,「就配去得諾貝爾獎」,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魯迅的作品都有所改觀。而在王朔看了一部《阿Q正傳》同名電影後,「批評」的情緒又出現了。
他認為演員是好演員,可電影一直在輕人物而重觀點,透過阿Q,他看到的是那些高踞雲端的編導們。重讀原作後,發現它實際上是魯迅化用時代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概念寫出的一篇雜文。阿Q「作為概念化產物」總是能直指社會背景下的貶弊糟粕,這是帶著有力的針對性的,看著極戳人痛處,頗為痛快。可針對性增強的同時,審美性可感性卻降低了。
「魯迅這個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魯迅先生總是帶著或憤怒或激烈的情緒,去抨擊他不能認可和接受的人或事。憤怒的對象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大小,從而影響著其作品的格局大小,魯迅的性格情感在他的作品創作中留有很深刻的烙印。
魯迅在作品中常會批判國人的劣根性,批判當前社會下人們的麻木貪婪,直接有力的撕開裝飾人性的外衣,這沒有不妥。但王朔認為,魯迅獨獨把自己刨除在外,貶他人而褒自己,這就讓作品的風格不統一了。
魯迅的雜文短篇
因為有太多的名不副其實的「大散文家」,敗壞了散文隨筆的名聲,以至於王朔對於散文隨筆的評價並不高。他提到了「文化意義大於文學意義」,即「精神價值大於理論價值」。
他認為能稱得上是世界文豪的,單憑著雜文短篇來看是不夠資格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一部長篇的作品一定要比短篇的作品傾注更多的心血,這需要更清晰的文學結構框架,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即使《祝福》再優秀,也不能拿來與《紅樓夢》相提並論,這也是他不認同魯迅被稱為世界文豪的原因。
「魯迅沒有長篇,怎麼說都是個遺憾,也許不是他個人的損失,而是中華民族的損失」。可以看出,王朔對魯迅的長篇作品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但在當時混亂的時代背景下,魯迅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創造長篇的作品。
「魯迅」二字捆綁了過多光環
在王朔小的時候,魯迅這個名字是極為神聖不可被詆毀侵犯的。他鐵骨錚錚不畏強權,他發起了「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一場新文化運動,打破了過去兩千年以來的傳統禮教,他以筆為劍,把黑夜撕開一個口子。魯迅成為了「新時代之光」,千人歡呼,萬人效仿,當這熱度逐漸高漲時,榜樣的價值也變了味道。
人無完人,即使是魯迅也一樣。借其精華、取長補短是好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只一味地贊同,就會物極必反,帶來的結果也會不盡人意。極端的認知接受就是變相的思想死板,只接受而不深入剖析,這樣發展下去總歸是弊大於利的。
「像所有被推到高處的神話人物一樣,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迷信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們不能正視他。他是作為一個不可言說的奇蹟存在的。」
王朔也曾受這種風氣的影響,魯迅二字在他心中總是與偉大掛鈎的,沒有緣由的崇拜讓自己認為魯迅的思想就是絕對正確的,並且自己是高度認同的,可事實上王朔那時未曾讀過魯迅一本思想著作。
而後來,當王朔終於可以用正常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魯迅時,才發現他對魯迅是多麼的不了解。當時人們的熱情高漲大多是因為魯迅的品格,而非思想。時至今日,王朔也未能真正理解魯迅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麼。
魯迅是黑暗中的火把
「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魯迅也不好,那樣會引發地震」。魯迅的文字總是帶著一針見血的鋒芒,也正是如此,魯迅才是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可以在敵人面前盡露錚錚鐵骨,卻又願為人民低頭奉獻,這是獨屬於魯迅的溫柔。
過去的歷史人物很難分出個對與錯,這不是單單憑靠著自己的主觀意願與實際思想就能輕易評判的。因為無論何時,想要分析一個人就必須結合他的時代背景、社會條件等種種相關因素。若只單純地用新思想去看舊時代,「偏見」就出來了。
王朔對魯迅的評價,多少帶著點個人情感色彩摻雜的偏頗,也並未設身兩人於同一時代背景下去考慮,但他的言論也並不全是不可取的。當我們以一個人物為榜樣時,要真正清楚我們以之為榜樣,以之為方向的點究竟在哪裡,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隨「大眾口味」,便會過於盲目從而迷失自己的思想。
魯迅所生活的時代是黑暗的時代,他能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正說明他有著那個冰冷麻木的時代下少有的溫暖炙熱的靈魂。魯迅的言辭總是很犀利的,像把鋒利的刀子直穿敵人的心臟。因為心懷炙熱,所以文字也燃著熊熊的烈火,燒出了一片光明,燒破了時代的冰封。
他所面對的最大敵人,是人們麻木的靈魂,是那個時代下緊緊籠罩的黑暗,可即使在未曾見過半點光明的希望時,他心中炙熱滾燙的烈火依然不曾熄滅。魯迅撥動出那個時代之外的弦音,他既是逆反者,也是先行者。既有著能穿透一切的鋒芒,也帶著平和包容的柔軟與溫暖。漫漫長夜依然有光火閃爍心中,這就是魯迅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