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如杜甫的詩那樣,給自己帶來一絲希望,給自己生活重構想像

2021-01-09 文史引力

我們學習過很多的詞,並且還有一些詞牌名可能還是一樣的,而《絕句》也就是其中一首最特別的存在,《絕句》除了最經典的一首之外,其實還有也是還有別的詩句組合在一起的,而大詩人杜甫也將此作為自己的喜愛,甚至對於創作絕句也是感慨萬千。

或許杜甫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比較的憂國憂民,對待國事的擔憂也是非常看重,所以也就讓人覺得非常的敬佩,他的一種人生的態度很好的體恤到了民生的疾苦,這也就讓他的創作多了幾分特別之處,這也就是杜甫讓人更加欽佩的地方,生活也是總是得變好,而杜甫的事裡面,也同樣聽到他的吶喊,想要擺脫這種境遇。

而除了原來的《絕句》外,其實還有一首杜甫所寫的《絕句》也是足夠的幽美。這詩的首聯就已經感受到了一種美,就像是「遲日江山麗」一樣,在詩句當中,我們很好地看到了詩人所描繪的一幅大好的江山美景,但是同時也覺得這個景色雖然美好,卻好像遲來了一般,給人一種美而短暫的錯覺。

而頷聯當中的「春風花草香」同樣也是這樣,給人的感覺也是一樣顯得格外的恬淡,但是這種大自然賦予的美好,卻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體驗,江山有了這些花草的點綴,也就會顯得更加的富麗堂皇,更加顯得高貴起來,但是又是親近和藹的存在,所以這種感覺是一樣讓人感覺自然萬物有生機的存在。

到了後來的頸聯之處,詩人又對大自然當中活的生物開始了描繪,而這樣的描繪真的也是鮮活而美好的。就如同「泥融飛燕子」這樣,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生活裡面燕子築巢安家,嶄新的生活重新開始,而且也在另一方面似乎能夠感受到詩人同樣渴望有一個家的感覺,這種感覺也是無奈又期待,心緒有些被動傷感。

「沙暖睡鴛鴦」這裡面同時飽含了詩人看到了鴛鴦的那種互相取暖的生活而覺得一切都是非常美好的,生活的一些溫馨之處竟然在鴛鴦的身上看到,也在另一方面說明了詩人的期待,他期待自己可以生活如此平淡卻又美好,一切都是那樣的不易,也是一切都是那樣的剛剛好,自然萬物的活靈活現,都是溫暖的存在。

在這首《絕句》裡面,雖然我們可以感覺到處處都是充滿溫馨而且內心歡愉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卻也能夠根據詩人所處的環境,感覺到一種詩人心裏面別樣的想法,以及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是向上的,這也讓人有些醍醐灌頂的無奈「幻想」,都是一種對待生活期待能夠如此美好的一種嚮往。

對於杜甫心中的一些淺淡的理解,或許並非本人深刻,但是也是同樣可以從詩歌當中提取到這些美好,也是讓我們覺得杜甫心目中的「家」、「國」不得不說是一種令人覺得希望的存在。

關於詩詞還有很多,文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紹,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本《古詩詞鑑賞》,裡面有很多優美又富含哲理的詩詞,並且有詩詞、注釋、賞析,硬殼精裝,現在店鋪有活動,原價98,限時特價只要56元,良心推薦,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只有在成都時有那麼短暫的幾年,生活還算安定,心情也比較放鬆。所以在這個時期寫了一些輕鬆愉快的詩歌,如《江畔獨步尋花》,他雖然此時心頭也有棄官的壓抑,但總算還在嚴武的幕府上謀了一個職業。嚴武不但在生活上予以接濟,而且還給他申報了一個工部員外郎的頭銜。這個時候杜甫也有了自己的草堂,有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氣息的詩,可惜杜甫名句被內涵網友玩壞了
    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寫關於生活的古詩,畢竟文學就是人學,反映的是人類的基本活動。而且中國古代的詩歌要求詩言志,詩緣情,要求言之有物。所以這些詩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個人生活、個人習慣的烙印。從這一首詩的題目當中就能看出這首詩的基本內容,詩人截取了生活當中的一個簡單細節。杜甫所寫的,就是在結束了西南飄零,在成都安頓下來,然後有老友來訪的這樣一件事情。不過單就這首古詩來說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首詩的第二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雖然作者的原意在於打掃衛生,清理庭院,以求能夠給客人一種舒適的感覺,但是在今天卻被一些有才的內涵網友給玩壞了。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竟是杜甫誇自己的,原來這才是狂神
    然而這也可能是假象,因為杜甫的狂就隱藏在那深深的穩重之下。有人說,李白很仙兒,杜甫很接地氣。其實這話不太可靠,杜甫所接的並非真的地氣,而是充斥著鬱郁不得志的生活的靈魂。「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裡,春水群鷗野老心。」沈葆楨一席話寫盡了杜甫慈善的一生,別人做慈善是救人,杜甫做慈善是救心,有時候救的也是自己。
  • 重構生活想像-龍湖打開城市的想像力
    一 樓市話題 每到年初,各大開發商都會公布自己來年的目標或者展望!昨天,龍湖對媒體朋友公布了2020新品發布會,在這個會上又有怎樣的勁爆點呢?
  • 杜甫最悲壯的一首詩,讀後不禁潸然淚下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八月的深秋,狂風怒號,捲走了我屋頂上的幾層茅草。茅草漫天飛舞,散落在對岸的江邊。有的飛得高的茅草落到了樹梢上,有的飛得低落到了池塘和窪地中。
  • 杜甫1500首詩中別具一格之作,開篇就令人叫絕,勢如破竹大起大落
    詩寫到一定水平了,就如同武林高手入了化境一般。到這個時候寫詩,可以不受詩體裁的限制,哪怕是長短句相接,也一樣能寫成經典的。在這一點上,詩仙李白堪稱代表人物。《將進酒》開篇就是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奇語;而《三五七言》中三言、五言、七言相接,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 杜甫一個人過端午節,還寫下了一首趣詩,表達出了一種美好的願望
    夜裡讀杜甫的詩也是感慨萬千,一位真正憂國憂民,敢為天下先的詩人,作為後世公認的「詩聖」,他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始終是在這人世間漂泊,好似無根的浮萍。杜甫為端午節也是寫過很多的詩,他其實與是和大部分的遊子一樣,始終是一個人過端午節,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那種孤苦無依的生活,讓杜甫也是時常感慨萬千。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盛唐時期的王維也寫過懷念孟浩然的詩篇,而後來王維離世後,杜甫更加思念這位詩壇大家,於是便賦詩解悶。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解悶唐代:杜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
  • 一首什麼樣的詩,竟讓詩聖杜甫讀之流淚?
    詩言志,旨發詩人內心強烈的思想感情,或反映現實、或發揮想像,讓噴薄而出的情感引發讀者的共鳴,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因而讀者讀詩時,往往喜怒哀樂隨詩句而升華。讀「漫捲詩書喜欲狂」則喜不自禁,讀「從此無心愛良夜」則惆悵失落,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則既悲且怒…… 唐詩中很多反映現實、表達悲情的詩讀來不僅僅情緒為之感染,甚至還催人淚下。比如戰爭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寫生活困頓的「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還有悼亡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等都是催人淚下的名句。
  • 讀《旅夜書懷》,杜甫為什麼說自己是天地一沙鷗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他在成都建的草堂被八月的大風掀了房頂,一家人住在雨腳如麻的茅屋裡,挨凍受餓,那日子確實不好受。後來更為悲慘的是,他因為與同僚意見不合等原因,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自稱老病退出了嚴武幕府。
  • 杜甫詩歌的當下「喚醒」
    杜甫詩歌對下層苦難的凝眸、對草根命運的撫摸,堪稱質感鮮活的「及物」寫作,如杜甫的「三吏」「三別」直面戰爭引發的生離死別、民間疾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狀繪初聞安史之亂終於結束時和妻子欣喜若狂的情景,詩從家務事起卻指向江山社稷,飽含一腔憂國憂民之情。他「以時事入詩」的特質和敢於擔當的人格,啟示著當代詩人從身邊的人物和事件等平凡的對象世界發現詩意,貼近、切入現實和人生的中心。
  • 杜甫的《江村》,粗茶淡飯也是生活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過上美好的生活,是我們一生都在為之奮鬥的目標。那什麼樣的生活是我們畢生追求的呢?是錦衣玉食,一生富貴;或是粗茶淡飯,平凡了卻此生。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無需羨慕,也無需苛求。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選入中學課本
    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可以說家境優越的杜甫自幼就受到各種文化藝術的薰陶,這也為他日後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社會名流看到他的詩詞歌賦,都誇獎他有班固、揚雄之風。由於年少成名,杜甫對自己的前途也是非常自信,所以他沒有像大多數讀書人那樣去考科舉,而是像李白那樣背著一把劍,遊蕩江湖,廣交朋友。
  •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人,杜甫的這首「諷刺」詩,被多少人用來誇人
    有的直抒胸臆、破口大罵,這種是諷刺詩的下乘之選;有的諷刺詩就比較高級了,罵一個人的時候,被罵的人聽不出來,仔細琢磨後才知其用意。比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詩廣為流傳,通常被我們用來讚美歌聲或演奏的樂曲動聽。其實,它出自杜甫的一首絕佳諷刺詩《贈花卿》。
  • 日本一主婦用相機記錄搬家後的生活:將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日本一主婦用相機記錄搬家後的生活:將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有人說,家庭主婦的工作是繁瑣的,是無意義且不被認可的。但是,儘管世事艱難,仍舊有不少女士在婚後,不得已成為了這樣的家庭主婦。她們卻沒有屈服於世俗的看法,以及現實的困境,而是憑藉自身的創造能力,硬生生改變著人們對「主婦」這一職業的看法。打開今天的美文賞鑑,同樣是家庭主婦,這位日本主婦卻用相機記錄搬家後的生活,將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原材和靈感,都是源自日常生活的曬照。
  • 杜甫晚年的一首詩,描述了自己的人生境遇,最後10字令人感慨萬千
    杜甫出身名門望族,從小就過著舒適和溫馨的生活。二十幾歲的杜甫去了北方,他登上泰山高呼「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李白,一起遊山玩水,一起喝酒,享受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也許是性格不好和運氣太差,當苦難來臨時,杜甫的人生徹底改變了,他皺起的的眉頭再也沒有展開過。
  • 杜甫在泰山下寫的一首詩,被譽為千古絕唱,讀來激勵人心
    杜甫像杜甫生前在《夢李白》一詩中寫道:「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其實杜甫評價李白的這兩句詩更像是在說自己,他渴望自己的詩將贏得蜚聲詩壇的名望,但想像自己身後,肯定會是詩名不顯的冷清光景。美好的想像與事實之間總是有太大的落差。真正的事實是杜甫身後依然名不彰,聲不顯。
  • 從這部BBC紀錄片,看杜甫的人與詩
    而當杜甫晚年再次看到其弟子李十二娘的演出同樣驚世駭俗,遂寫下《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英文為麥克萊恩朗讀部分):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㸌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 杜甫尋花賞花,一高興寫出七首詩
    杜甫的人生經歷非常坎坷,他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記錄了這一過程,沉鬱頓挫,充滿了家國情懷和人生苦難。但是他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調子就比較輕鬆自在。因為在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他結束了長期流寓西南的日子,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生活暫時穩定了下來。
  • 杜甫的一首詩,首句就氣勢不凡,最後兩句更令人盪氣迴腸
    杜甫是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積極繼承古人優秀的創作傳統,並發揚光大。他從大量的歷史文獻、以及歷代眾多作家的身上,不斷汲取養料,以豐富オ學,啟發文思。正因為他有讀書破萬卷的功夫,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